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初步分析利福昔明(Rifaximin)在人工胃/肠液和肠道菌群及动物组织样品中的稳定性,将利福昔明分别与空白人工胃液(pH=1.3,不含酶)、空白人工肠液(pH=6.8,不含酶)、人工胃液(pH=1.3,含胃蛋白酶)、人工肠液(pH=6.8,含胰蛋白酶)、SD大鼠(雄性)肠道菌群及不同组织样品的匀浆液等共孵育不同时间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剩余利福昔明百分比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空白人工胃液中,随孵育时间的增加,剩余利福昔明百分比虽有下降,但仍在90%以上;在人工胃液中孵育6 h,其剩余百分比为84.03%;而在空白人工肠液和人工肠液中孵育6 h后,其剩余百分比则分别降至81.14%和78.12%。2)利福昔明在SD大鼠肠道菌群中孵育12 h后,虽发生部分降解,但剩余百分比仍在90%以上,总体呈稳定的趋势。3)利福昔明在空白SD大鼠的胃、肝、小肠和大肠及内容物的匀浆液中分别孵育6 h后,其剩余百分比分别为92.09%、75.95%、78.24%和83.90%。综上,利福昔明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而在碱性条件下,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肠壁、肝脏代谢酶等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亦较为有限。本研究将为兽用利福昔明口服制剂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通过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研究植物蛋白发酵乳酸菌植物乳杆菌FJAT-7926(Lactobacillus plantarum FJAT-7926)和干酪乳杆菌FJAT-7928(Lactobacillus casei FJAT-7928)在不同pH值人工胃液和不同胆盐浓度人工肠液下的存活情况。结果表明,pH3.0的人工胃液对2株菌的存活影响较小。经4h处理后,2株菌的存活数都在1×108cfu·mL-1以上,存活率分别为56.06%和55.65%。pH2.0的人工胃液对2株菌的影响较大,经2h处理后,2株菌的存活数降至1×105cfu·mL-1,4h后,2株菌存活数分别为3.67×102 cfu·mL-1和2.30×103cfu·mL-1。2株菌对不同胆盐浓度的人工肠液均有较好的耐受性。0.1%胆盐浓度的人工肠液对2株菌的存活基本没影响。随着胆盐浓度的升高,2株菌的存活率有所下降,但都与初始菌数维持在同一数量级上。在中高浓度胆盐(0.3%和0.5%)的人工肠液中处理4h后,植物乳杆菌FJAT-7926的存活率在70%以上,干酪乳杆菌FJAT-7928的存活率在40%以上。可见这2株菌均有较强的胃肠道环境耐受力,符合微生态制剂和乳酸菌发酵功能食品菌种耐受肠胃环境的要求,在植物乳酸菌发酵食品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自牛瘤胃内容物的1株肠球菌GXNN20210320-4进行分类学鉴定,并通过生长性能测定,动物安全性试验、耐受性试验及体外抑菌试验等评价该菌的益生特性,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该菌株及开发成益生菌制剂提供一定的前期基础。结果显示,肠球菌GXNN20210320-4为屎肠球菌,该菌从4 h开始进入对数增长期并持续至14 h,生长繁殖速度较快,生长周期短,适合工业化生产。小鼠安全性试验显示,屎肠球菌GXNN20210320-4不是致病性微生物,对于动物可能是安全的。在模拟人工胃液(pH值=3.0)和模拟人工肠液(pH值=6.8)中孵育3 h后屎肠球菌GXNN20210320-4存活率分别为76.85%、80.26%,在0.3%胆盐浓度下孵育1、3 h的存活率分别为83.15%、70.74%,在0.5%胆盐浓度下孵育1、3 h的存活率分别为57.97%、46.78%,说明屎肠球菌GXNN20210320-4具有较好的耐酸耐胆盐能力,该菌株能够经受胃肠道消化液的抑制而发挥作用。屎肠球菌GXNN20210320-4在60℃水浴中孵育15 min后仍有82...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汉逊德巴利酵母菌在酸性、胆盐环境及人工胃肠液下的存活情况,采用活菌计数法,分别在p H值1.0、1.5、2.0、2.5,胆盐浓度0.2%、0.3%、0.4%的PDA液体培养基,人工胃液作用0、2、4 h,以及人工肠液作用0、2、4、6、8、10 h环境下,测定汉逊德巴利酵母菌的活菌数。结果表明:耐酸试验中,该菌株在p H值1.0没有存活,p H值1.5、2.0、2.5活菌数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P0.01);耐胆盐试验中,该菌株在0.4%的高胆盐浓度下仍然存活,活菌数随胆盐浓度增加而降低;人工胃液试验中,与0 h比较,2 h、4 h活菌数显著增加(P0.01);人工肠液试验中,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该菌株活菌数先升后降,但都比0 h活菌数增加。可见,汉逊德巴利酵母菌能够耐受较高的酸性环境和较高的胆盐环境,并在人工胃肠液环境下具有较高的存活能力,符合研制新型微生态制剂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重组菌株在不同p H胃液和胆盐浓度肠液中的生存情况,验证重组菌株能否在肠道中发挥作用,为其制备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新型免疫型微生态制剂及功能发酵食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人工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研究表达金黄色葡萄球菌纤黏蛋白原凝集素A(Clf A)的重组乳酸乳球菌MG1363/p MG36c-clf A菌株在不同p H胃液和胆盐浓度的肠液中的耐受力。[结果]重组菌株在p H 3.0的人工胃液中处理2 h后,存活率约为88.6%;在0.3%胆盐浓度的人工肠液中处理2和4 h后,存活率约为83.6%和68.2%。[结论]重组菌株对胃肠道环境有较强的耐受力,适合制备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新型免疫型微生态制剂及功能发酵食品。  相似文献   

6.
选用从健康动物肠道中分离的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按照益生菌的特定要求,模拟体内胆盐环境(胆盐含量0.3%w/v),来监测菌株的耐受能力;测定在人工胃液、肠液环境中作用不同时间后的存活率,初步筛选能够作为益生菌的芽孢杆菌。试验结果表明,有3株芽孢杆菌分别为:B5329、B22、B544,在胆酸盐、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表现出了很强的耐受能力,其中B544还具有很强的产淀粉酶、蛋白酶和木聚糖酶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黄继红  张新武  于红华  王国礼  黄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094-16096,16104
通过模拟人工胃液和肠液的环境,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草本植物效素对酒精分子的掩饰现象。在55ml人工胃液,30ml草本植物效素,250ml酒精度50%白酒,40min条件下酒精度可达1.7%。通过SAS软件,精度可达0.2%。在上述条件下添加人工肠液150ml,未测出其酒精度,SAS软件预测结果为0.0017%。因此,草本植物效素具有解酒功效。  相似文献   

8.
采用全自动曲线分析仪测定了猪源发酵乳杆菌X6的不同接种量、不同初始pH的生长曲线;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检测该菌的抑菌能力,探讨该菌在不同高温下的存活时间;在体外模拟了该菌对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在接种量1%、初始pH 5.3的条件下,该菌的生长情况最佳;该菌能够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生长;该菌在50、55、60℃处理2min时,存活率分别为99.19%、91.94%、80.65%;该菌在人工肠液和pH 3.0的人工胃液中存在4h后活性几乎不受影响,活菌数在109 CFU/mL以上,说明该菌具备作为益生性饲料添加剂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多粘芽孢杆菌抗逆性与益生性的体外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多粘芽孢杆菌的抗逆性与益生特性,通过5个试验评定多粘芽孢杆菌的抗热、抗酸、耐胆盐、抑菌性能和粘附性。85℃水浴对多粘芽孢杆菌分别处理2.5,5.0,7.5 min模拟制粒条件;利用pH分别为2、3、4的人工胃液模拟胃液环境;0.3%胆盐模拟肠液环境;抑菌试验测定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以蛋鸡肠道上皮细胞为模型测定多粘芽孢杆菌的粘附能力。结果表明:多粘芽孢杆菌高温处理7.5min活菌数较对照组减少1.17%(P0.05)。在耐酸性试验中,pH3的试验组较对照组活菌数降低0.37%(P0.05)。在耐胆盐试验中,试验组活菌数较对照组降低了0.74%(P0.05)。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0,17.46 mm。粘附性试验结果显示,在每100个蛋鸡肠道黏膜上皮细胞上可以粘附30个多粘芽孢杆菌。因此,制粒温度、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不影响多粘芽孢杆菌活菌数;多粘芽孢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抑制能力,基本不能在蛋鸡消化道内定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2株植物源芽孢杆菌K,F(暂定名)的抗逆性与抑菌特性,对其进行了耐酸,耐胆盐与抑菌试验。用pH 1.5、2.0、3.5的人工胃液模拟胃液环境;用0.3%胆盐及0.1%CuSO4.5H2O的人工肠液模拟肠液环境。分别测定K,F的培养上清与菌液抑制大肠杆菌的能力。采用传统的表型鉴定及生理生化鉴定方法及16SrDNA方法对K,F进行鉴定。结果:经过pH 1.5、2.0、3.5的胃液处理,K,F均有较高的存活率,随着pH的上升,存活率有上升的趋势;耐胆盐试验,处理组细菌存活率有所下降,但均高于90%;K的培养上清液和菌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环直径为14.33,18.57 mm,F的为14.11,15.68 mm。所以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对K,F的活菌数几乎不产生影响。K,F的培养上清和菌液对大肠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综合鉴定结果K为枯草芽孢杆菌,F为地衣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1.
1株鸡肠源益生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受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工饲养的健康仔鸡的盲肠和大肠中分离出1株对大肠杆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菌株Y-1,对该菌株进行了菌落形态、培养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16S rDNA序列的分析。以16S rDNA序列为基础构建了包括11株相关种属细菌在内的系统发育树,其中与11个芽孢杆菌属的菌株的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为94.63%~99.35%,Y-1被鉴定为侧孢短芽孢杆菌。模拟体内高胆盐环境(胆盐含量0.3%),监测菌株的耐受能力,然后测定在人工胃液、肠液环境中作用不同时间后的存活菌数。试验结果表明,Y-1在胆酸盐、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表现出了很强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实验室保藏的乳酸菌中筛选出耐酸耐胆盐能力较强的乳酸菌,并研究其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及对肠道病原菌的抑制能力。[方法]通过模拟人工胃肠液及体外与IEC-6细胞共培养来分别研究乳酸菌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及对细胞的黏附能力,并利用单层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其抑菌效果。[结果]试验的27株乳酸菌中,10株乳酸菌在p H 3.0的人工模拟胃液中培养3 h的存活率均大于44.00%,在p H 8.0的人工模拟肠液中培养4 h的存活率均大于51.56%,在含0.30%胆盐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的存活率均大20.00%;其中菌株C13、A03、A17及A90对IEC-6细胞的黏附个数均大于8个/cell;菌株C13、A03对艰难梭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能力较强,抑菌圈直径均大于22 mm。经16S rRNA测序将C13和A03分别鉴定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结论]L.rhamnosu C13、L.plantarum A03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及对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较强,对肠道病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作为良好的抑制肠道病原菌的候选益生菌株。  相似文献   

13.
牦犊牛源乳酸菌的筛选鉴定与体外益生特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月龄健康牦犊牛胃肠道内容物作为菌源,筛选得到4株能够同时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乳酸菌,分别编号为XC3、DC1、DC8和A5。经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XC3为乳酸片球菌,DC8为罗伊乳杆菌,DC1为戊糖片球菌,A5为植物乳杆菌。经体外试验评价其益生特性,pH=3时,4株乳酸菌的活菌数均较高;在3 g/L的牛胆盐培养液中,菌株XC3的存活率为93.85%,菌株DC8和A5的存活率分别为51.59%和51.18%,但菌株DC1的存活率仅为6.77%;在人工胃液中培育0.5 h和3 h后,4株菌存活率均高于80%,在人工肠液中培育0.5 h和3 h后,存活率均高于70%。结果表明,乳酸菌XC3、DC8和A5具有潜在的益生作用,可作为牦犊牛专用益生菌制剂的添加对象。  相似文献   

14.
崔秋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334-14336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大鼠肠内菌对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的代谢作用。[方法]离体培养大鼠肠内菌,分别与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厌氧温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肠内菌培养液中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在2、4、12、24、48h代谢转化情况。[结果]在48h内,没有检测到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的代谢转化产物生成,说明木香烃内酯与去氢木香内酯基本上未被大鼠肠内菌群转化,可能是主要以原型成分吸收产生的药理作用。[结论]正常大鼠肠内菌在试验条件下不能有效代谢转化木香烃内酯及去氢木香内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每吨饲料添加1kg微生态制剂,以研究该制剂对断奶仔兔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可改善肉兔肠道菌群的生长状态,减少大肠杆菌的数量,提高乳酸菌的数量,维护肠道生物多样性,刺激肠绒毛的发育.说明该制剂可维护断奶仔兔肠道菌群平衡和促进肠道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