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供给保障安全可靠,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下,未来10年我国主要农产品市场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态势?国际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情况又会产生什么变化?4月20日,由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中国农学会等协办的“2023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3—2032)》(以下简称报告),介绍了稻米、小麦、玉米、大豆等18个(种)主要农产品2022年市场形势,对未来10年的生产、消费、贸易、价格走势进行了展望,对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湖南农业实施比较优势的战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产品贸易历来是WTO协调争端的重要方面。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加入WTO对湖南农业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出口,农业管理体制,农业组织形式及农业人口就业等五个方面。应正确看待加入WTO对湖南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和不利影响,实施比较优势战略,扬长避短,尽量减少对湖南农业的不利影响,以保证湖南农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便于定量分析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市场准入议题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借用农业贸易政策模拟模型(ATPSM).对主要谈判方提出的农产品关税减让提案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定量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农产品关税减让之后,中国农产品的进口和出口格局均受到一定影响,全面把握农产品关税减让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充分准备、积极应对,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贸易对调剂国内市场余缺、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持续快速增长。然而,以技术壁垒(TBT)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各种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食品、农产品贸易摩擦不断.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TO农业框架协议的实质是要实际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上,通过对我国主要农产品出口概况和农产品价格,质量,市场营销,生产效率等方面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分析,特别是通过对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在今后5年-我国加入WTO后最关键的适应期和调整期中,把机遇化为现实利益,将不利影响减到最低程度,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7项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世界农业》2023,(4):125-126
<正>2022年,国际农产品市场与贸易面临近年罕见的多重不利因素冲击。全球极端天气多发强发,部分主产国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害;地缘冲突影响持续外溢,农产品流通不畅,国际市场可及性下降;能源市场和金融市场波动造成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抬高;农产品贸易限制措施反复打乱了市场预期,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大起大落。全球农产品贸易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一是全球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总产量略减,供求错配导致阶段性偏紧。2022年,全球粮食总体略有减产,  相似文献   

7.
世界贸易组织(WTO)农业协定对各成员的农产品贸易行为进行了规范,但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农业协议并没有完全禁止对农产品贸易直接产生扭曲影响的措施,如出口补贴等。发达国家由于在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基期(1986—1988年)有很高的出口补贴金额,因此,即使按农业协议规定金额的36%、数量的21%比例削减,仍有很大的补贴空间,这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除了出口补贴外,发达国家还采取了其他的贸易促进措施来加强他们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一、设置进口技术性障碍,保护国内产业关贸总协定(G…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业》2011,(7):33-33
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四大主要问题:部分农产品(17.02,-0.48,-2.74%)对外依存度偏高,遭遇产业危机风险日益凸显;农业利用外资总体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以传统家庭分散经营为主,对扩大利用外资形成集约化经营造成较大制约;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使中国农业进出口企业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引力模型对2006-2012年中国台湾与中国大陆、日本、美国等13个主要国家(地区)的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台湾地区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会阻碍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台湾地区和其他国家(地区)的GDP乘积、伙伴国(地区)的贸易开放度与台湾地区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交叉项对台湾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有促进作用;地理距离对台湾农产品出口贸易起阻碍作用,但对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影响却为正.在此基础上,提出台湾地区应加强与贸易开放度高的国家(地区)的合作,注意贸易和投资管理措施的协调统一,走创新资产寻求型的投资道路等,以促进台湾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顺应贸易自由化要求,执行和利用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成果,美国从1996年开始实行《联邦农业完善和改革法》(简称《1996年农业法》),调整和改革国内价格支持政策,逐步转向与生产脱钩的收入支持政策。虽然1996年以来主要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不断下降不利于改革方案的实施,但新农业法对美国的农业生产、农产品贸易和农场收入仍然产生了较大影响。一、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美国耕地资源丰富,发展大规模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国内生产大于国内消费,农产品生产过剩是美国农业的一个主要特征。农产品国内生产过剩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