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发生与流行 牛流行热多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特别是在8~9月,如天气闷热多雨或昼夜温差较大,更易发生流行。此病常发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发生严重卡他性炎症。此症一旦在牛群中发生,来势凶猛,流行速度快。虽然患生一般呈良性,3d左右即可恢复正常(故此病又称三日热、临时热),但重症患牛如治疗不及时,极易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牛流行热又称暂时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黄牛和奶牛,传播迅速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认为每隔几年发生一次较大规模的流行。发病季节以夏秋季较多发生,尤其是天气闷热的多雨季或昼夜温差较大的天气容易引起流行。该病病势迅猛,但多为良性,容易引起牛大群发病,明显降低乳牛的产乳量。  相似文献   

3.
1998年8月上旬,我县某乡中有8个村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牛流行热,发病538头,死亡12头,死亡率为223%。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疫情发生期间,笔者会同当地兽医站的技术人员,对病牛进行了临床诊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治愈率达100%。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流行情况这次疫情出现期间,天气闷热、潮湿。发病总头数为538头,其中黄牛386头,占717%;水牛152头,占283%。在笔者出诊前已有10头黄牛、2头水牛发病死亡。病牛多为3—4岁,正在吃乳的犊牛也有发生,5岁以上的牛则少…  相似文献   

4.
<正> 一、发生与流行牛流行热多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特别是在8~9月,如天气闷热多雨或昼夜温差较大,更易发生流行。此病常发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发生严重卡他性炎症。此症一旦在牛群中发生,来势凶猛,流行速度快。虽然患牛一般呈良性,3天左右即可恢复正常(故此病又称三日热、临时热),但重症患牛如治疗不  相似文献   

5.
丝毛乌骨鸡作为一种珍禽养殖在我国饲养的历史已相当悠久,由于该鸡种特有的生理特性,鸡传支性法氏囊病(IBD)的表现也有所差异。1 流行特点1.1 发病季节 无季节性,但春秋两季较为多见。1.2 发病日龄 14~80日龄均有发病,但常见于18~40日龄,极个别发生于10日龄。同一批鸡可发生1~3次。1.3 诱发因素 鸡舍拥挤潮湿、天气突然转冷、接种疫苗尤其是接种法氏囊疫苗后,容易发生该病。1.4 流行特点 该病流行多呈地方性,当某一地区流行该病时,大多数鸡场都可能相继发病。流行过后,极少再有发病现象…  相似文献   

6.
牛流行热是弹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对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牛均可感染。牛流行热多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特别是在7~9月份,如天气闷热多雨或昼夜温差较大,更易发生流行。此病常发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发生严重卡他性炎症。此症一旦在牛群中发生,来势凶猛,流行速度快。虽然患牛一般呈良性,3天左右即可恢复正常,但重症患牛如治疗不及时,极易发生并发症。如役用牛易并发瘫痪症,丧失役用性能;哺乳母牛易并发缺乳症,泌乳量下降;犊牛易并发痢疾等。因此,  相似文献   

7.
猪流行性感冒,是由猪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突然发病、迅速传播、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为特征。主要症状为高热、呼吸道炎症。1流行特点发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传染源,本病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天气骤变,春秋、寒冬季节,本病呈地方流行或大流行性。  相似文献   

8.
1 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在鸡群密集、饲养管理条件差,尤其是鸡舍通风不良、环境不卫生、饮水不洁的鸡群发病多,死亡率高。发病年龄主要在1~2月雏鸡及130~180日龄产蛋鸡。发病高峰与季节和气候有直接关系:闷热及潮湿发病死亡多;天气凉爽则仅呈现零星散发,用抗菌药治疗时病鸡死亡减少,停药后立即复发,很难控制彻底。  相似文献   

9.
浑江市于1991年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暴发了牛流行热病。本病在我市是首次流行,发生范围之大,流行面之广,传播之迅速,发病头数之多,损失之大,是历史上罕见的。现报告如下:一、流行概况及特点1、流行时间:长白县、靖宇县发生第一  相似文献   

10.
一、流行特点 本病以蚊子的叮咬为媒介而传播,已知三带喙库蚊是重要的传播媒介,所以,本病的发生有严格的流行环节和传播方式,呈季节性发生。每年在天气炎热的6-9月发生最多,随着天气转凉,蚊子减少,则呈散发,而隐性感染者居多,不论有无症状,只在感染初期(病毒血症阶段)有传染性。  相似文献   

11.
奶牛流行热是由病毒引起的牛急性热传染病。特征是突然高热、呼吸迫促、消化机能障碍,全身虚弱、僵硬、跛行。1流行病学1.1流行情况牛流行热在我国部分地区早就有发生流行的记载。据资料统计我国南方及北方几省区于1977~1991年有4次大流行,累积病牛1300多万头,发病率为14%,死亡10万余头,死亡率占发病牛的0.726%。本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传播扩散迅速,牛群大批发病,使奶牛产量和奶的品质明显下降,部分怀孕母牛流产,病牛因体弱瘫痪而被淘汰,给奶牛饲养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2流行特点奶牛流行热是…  相似文献   

12.
<正>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高热及消化道、呼吸道炎症反应,四肢也有不同程度的炎症。主要侵害黄牛和奶牛。以夏秋季较多发生,尤其是天气闷热的多雨或昼夜温差较大的天气容易引起流行。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以3~5岁壮年牛较易感染)死亡率低。流行似一定的周期性、每隔几年或3~5年发生一次较大规模流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临床上猪肺疫急性型比较少见,大多表现为亚急性型,其整个流行过程缺乏典型性,这给该病的诊疗造成一定的困难,现将笔者近年来对本病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发病及流行特点(1)该病多发生在春夏之交或夏秋之交的季节交替时期,而且常在天气忽冷忽热或连阴雨天过后容易发  相似文献   

14.
动物流感病毒与人流感流行株起源变异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此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传播迅速、易发生流行的特点。而动物流感作为人类研究最早的病毒之一,自1515年至1930年的420年间,流感共发生世界性大流行30多次,平均每14年发生一次,而动物流感中的禽流感自1878年perroncito首次报道意大利鸡群暴发禽流感至今的一百多年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受高温多湿天气(主要是7、8月份)的影响,生猪热性疾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发生,给生猪生产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对农民增收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今年部分地区发生猪  相似文献   

16.
猪流感又称猪流行性感冒,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呈流行性发生,一般是突然发病很快感染全群,各个年龄、性别、品种的猪都易感,大多发生在天气骤变的晚秋和早春以及寒冷的冬季。本期我们将围绕猪流感的流行情况、诊断方法及防治等进行讨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在诸多研究调查和实践中证明,夏季与其它季节相比是牛发生疾病最高的季节,其中牛流行热是弹状病毒所引发造成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这种并并不是仅仅限与肉牛,还表现在不同品种、不同性别、年龄不限的牛,可以说只要属于牛这个种群,基本都难逃牛流行热的侵害,当然防范措施做好,可以很大程度上减低牛的发病率。牛流行热多发生在夏季,其具体时间表现为7~9月份,例如:在阴沉闷热且空气潮湿或者昼夜温差大,而这正是适合其牛流行热生长的环境,此病表现为发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发生严重卡他性炎症。倘若牛流行热在牛群中发生,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传染,给牧民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尽管患病的牛呈良性,3d左右即可康复,如若重病患牛在短时间内没有进行治疗,很容易引起并发症等其它疾病,本文在研究牛流行热病的同时,结合其症状和其它因素,从而找出预防牛流行热病的有效措施,为广大医疗工作者和牧民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兽药市场指南》2005,(5):25-28
随着气温升高、天气转暖,牛流行热在我国南方地区已开始发生,在北方个别地区牛只也有发生。虽然本病死亡率低,但发病率高,如果感染,会引起奶牛产奶量急剧下降,甚至停止泌乳,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只能对症治疗。为此本刊编辑部特组织策划了本期技术专题,从多方面介绍该病,以期广大读者做好本病的防制工作。下期有关技术专题为鸡球虫病的防与治,欢迎广大读者热心参与,您可以以E-mail、信件、传真等多种方式投稿,请注明“技术专题”字样。  相似文献   

19.
禽类球虫病主要发生于鸡,但随着养鹅业的发展,我国鹅球虫病于1981年发生后,其流行发生日益增多。我国鹅球虫主要由鹅艾美尔球虫、有毒艾美尔球虫、多斑艾美尔球虫、柯氏艾美尔球虫等肠道球虫所致。本病多发生于每年天气温暖和多雨湿度大的3月至9月底的季节。主要发生于2~7周龄不同日龄段的雏鹅和仔鹅,尤其是雏鹅一旦暴发流行,发病率可高达90%~100%,  相似文献   

20.
犬瘟热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成都市出现了养犬热,而犬病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加。为了搞清犬瘟热的流行情况,作者对大茗宠物医院就诊犬瘟热病例进行了调查整理、统计与分析。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1.1流行概况调查从2005年1月10日~5月18日计133 d共诊治犬病759例,其中疑似犬瘟热83例,确诊40例,死亡20例,治愈20例。流行病学调查持续期为一个季度,发病高峰出现在4月(图1)。中枢神经症状表现明显的的重症病犬,多发生在流行初期和中期,致死率高;具有瘫痪症状的病例多发生在流行末期或中期,其他症型(温和型、混合型)多发生在中后期。通过调查,本次犬瘟热发病率48%(40/83),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