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养猪工具改革,饲料生产经验交流现场会议,元月十五日在长沙召开。这次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和中国农业机械学会联合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和农业机械局的负责同志。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代表三百余人,会议分析了当前全国养猪事业高速度发展的大好形势,提出了这次会议的目的与要求,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全国养猪事业也发展很快,有(?)已实现了一亩一猪或一人一猪。目前,各地还正在向这个目标继续迈进。随着生猪数量的成倍增长,需要的饲料更多,劳力不足的矛盾更大。因此,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养猪的工具改革和饲料生产两个问题,广泛交流经验,做到以较少的人力养更多的猪,并有充足的饲料,从物质上保证养猪事业的高速度发展。会上,中共长沙市委书记范志德同志介绍了长沙县养猪事业的发展情况和今年进一步发展的规划。省委胡继宗书记也作了发言。会议期间,许多先进养猪单位,介绍了他们的先进经验。全体代表参观了长沙县望岳公社,岳麓公社和大托公社养猪场。本刊现将韩一均同志和高志学同志在会上的发言摘要发表。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武胜县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在省委及地委的具体预导下,猪只有了很大的发展。去年年底,全县圈存猪只达到四十万零九千五百六十四头,比一九五八年增长百分之三十六。今年又持续上升,截至三月底,圈存猪只四十三万七千七百二十四头,又比去年年底增长百分之九点五,平均每户四点三六头,每亩耕地零点七七头。在高速度发展养猪过程中,我县除大抓繁殖配种、饲料和饲养管理外,突出的大抓养猪工具改革,以解决养猪同农业生产争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养猪生产体系发展很快,猪的健康有了很大改善。养猪生产方式已经从常规的不间断连续生产转变为实行全进全出制。我们已经采用了早期隔离断奶、多点生产、分年龄隔离饲养,等等。每一种改变,都提高了猪的健康状态,而健康的每一点改善都增强了猪的生长能力。猪生长...  相似文献   

4.
普洱县养猪业通过省级商品猪基地建设,品种结构得到了改善,科学养猪配套技术得到了推广普及,农户的养猪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规模化、产业化的生猪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猪肉需求由单一数量型增长向优质、安全、绿肉猪肉发展转变。而我县在生猪生产上仍然沿袭猪基地建设的生产技术,仅在良种组合上土二元杂交猪较多,土三元杂交猪甚少,这与现代化养猪生产的DLY、PIC相比,存在饲料报酬率低、屠宰率低、瘦肉率低、品质差、养猪综合效益差等许多不利因素。为了全面提升生猪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打…  相似文献   

5.
隔离早期断奶和多点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 2 5年来 ,养猪生产不仅日益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 ,而且生产体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养猪生产的目标 ,始终是追求最高的日增重、最佳的饲料转换率和最低的死亡率。尽管品种的改良和营养的完善为取得上述的目标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但是猪的健康水平抑或猪的疾病仍然困扰着养猪生产 ,成为提高养猪生产性能的限制因素。只有健康的猪群 ,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遗传性能 ,也只有健康的猪群 ,才能很好地利用饲料及其营养。因此 ,培育和饲养健康的猪群 ,已经成为养猪生产的主攻方向 ,其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养猪生产者所认识。目前认为 ,隔离早…  相似文献   

6.
农户规模养猪在我国占有很大比例。由于近两年猪病流行,全国养猪形势进入低潮,供港澳市场活中、大猪品质要求也发生了质了的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按优质优先、优质  相似文献   

7.
我国养猪业经多年发展,生产水平有了长足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猪的生产性能也得到了提高.无论是母猪年提供出栏猪头数.还是各阶段猪的成活率、饲料报酬、瘦肉率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随着国外猪种的引入.国内各种猪场种猪之间的频繁调动,猪病越来越复杂,大部分猪病由原来的单一病原转变为多因子协同作用.给我国的养猪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养猪生产企业的发展,甚至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相似文献   

8.
武英  郭建凤 《猪业科学》2007,24(11):86-88
山东养猪位居全国前列,是猪肉外调和出口的重要基地,养猪在畜牧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是当前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山东地方猪种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始终将地方猪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作为养猪生产发展的基础,投入了大量的科研力量,以科技促进了地方猪种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和取得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湖南是全国闻名的牲猪主产区之一,养猪业收入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农民缺乏对市场行情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能力,生产上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模仿性、为了保证养猪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避免价格上的暴张暴跌,本文运用灰色动态模型,即GM(1,1)模型,对我省牲猪生产进行数列预测,探讨养猪生产的发展规律。一、养猪产销现状分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省养猪业取得了迅猛发展。养猪的年产值由1980的16.71亿元提高到1993年的130亿元(按当年的价格计算)。全省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0.7%。从…  相似文献   

10.
山东养猪位居全国前列,是猪肉外调和出口的重要基地,养猪在畜牧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是当前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山东地方猪种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始终将地方猪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作为养猪生产发展的基础,投入了大量的科研力量,以科技促进了地方猪种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和取得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云南是全国的养猪主产省区,生猪出栏占全国第11位,猪肉产量第10位.2003年养猪产值达183.99亿元,占全省畜牧产值的75%,养猪业已成为全省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但生产技术水平低、规模效益差、产业化程度低等因素制约了云南养猪业的发展.要加快发展云南养猪产业,必须提升云南养猪生产在全国的地位、以发展加工型生产模式为重点完善技术路线、加强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加快现代化生产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专业养猪经营形式与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专业化养猪生产。以逐步替代依靠千家万户养猪满足社会对猪产品的要求,已成为养猪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县的专业化养猪生产是在开发瘦肉型猪生产中发展起来的。目前,全县已有200余家,经外贸公司收购猪已达6596头,存栏猪3100多头(不包括未断奶仔猪),专业户养猪的出栏率可达到200%左右。显示了专业化、商品化养猪的无限生命力,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现从三年来的实践,就养猪经营规模、形式、方向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提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外猪种的引入,国内各种猪场种猪之间的频繁调动,猪病越来越复杂,大部分猪病由原来的单一病原转变为多因子协同作用,给养猪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养猪生产事业的发展。所以,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猪种资源丰富多彩,在世界养猪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地方品种具有产仔数多、肉质好、适应性强等特性,但还存在着生长缓慢、耗料多、瘦肉率低等缺陷,难以满足现代养猪生产和猪肉市场的需求。现代猪种的遗传改良集中在少数瘦肉型种猪上,世界各国都以很大的比例逐渐取代了地方猪种,占据了世界养猪生产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发达国家,随着养猪生产的集约化,饲养的只是少数生产性能与经济价值高的瘦肉型猪种及其配套杂交组合。目前我国地方猪种的优良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们是我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我国养猪行业生产水平有了飞速的发展,对于猪病的临床治疗也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疾病依旧是困扰着养猪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原因,猪病的发生频率以及猪病的治疗效果困扰着养殖人员,控制猪病的发生,对于整个养猪行业的快速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对猪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时刻监控病猪的体温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养殖人员需要正确的掌握猪体温测量方法以及猪生病时发热、产生低温的原因,本文针对猪在发病时体温的问题提出了正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消费者对于肉类食品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全国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都有所提高,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缺口越来越大。《猪生产与管理》作为畜牧兽医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都比较强,可以为养猪业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自非洲猪瘟在国内出现已有四年多时间,进入后非瘟时代,养猪企业依然面临很大的防疫压力,《猪生产与管理》课程相关实训内容需要的养猪实验场地无法在校内建设,课程教学急需改革,而虚拟仿真技术为教学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猪的人工授精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养猪生产力和产品商品率都有了很大提高 ,要进一步使养猪生产有一个飞跃的发展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除了要考虑饲料、营养、管理技术、环境卫生等因素外 ,还要进一步提高养猪的繁殖力。养猪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都必须通过繁殖这个过程才能实现。近 10年来 ,我们面对全区广泛进行猪的杂交改良 ,推行猪的人工授精技术 ,利用纯种瘦肉型长白公猪、约克公猪与本地母猪配种 ,生产优良的杂交瘦肉型商品猪以满足城乡人民的需求。现将猪人工授精的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采 精1 1 采精准备 :(1)采精场地。地点应固定 ,要求宽敞、…  相似文献   

18.
不同季节与品种对猪精液品质的影响及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人工授精是养猪生产中成熟而易于推广的实用方法。猪精液保存已经过多年的发展,精液采集、稀释和检测己建立了整套的操作规范。猪人工授精已被广泛应用,在欧美发达国家猪人工授精推广率达90%以上。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在全国推广猪的人工授精,随着现代养猪生产的高速发展,该方法在猪的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广泛。实践证明,在其他的生产条件正常的情况下,精液品质与受配母畜的受胎效果相关,因而精液品质优劣常成为母猪受胎效果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12年猪病流行情况与2013年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2年,我国养猪生产总体平稳,但猪病对养猪生产的影响和危害仍然很大。一些疫病,如仔猪流行性腹泻持续发生和流行、伪狂犬病的继续流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的散发性疫情,给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依然很大。本文就2012年我国主要猪病的流行情况进行盘点,并在分析2013年流行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以供广大养猪生产的同行们参考。12012年主要猪病流行情况与2013年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养猪业不断发展,我国生猪存栏量不断增加,但猪病对养猪生产的危害仍然很大,尤其是猪流行病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大大降低了养殖效益.其中猪丹毒、仔猪副伤寒是现代养猪产业中常发疾病,本文就2种常发猪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及诊断,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防控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