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6 毫秒
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紫色菜园土壤钾肥减量分期施用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试验点钾肥减量10%~30%分期施用对莴笋产量有提高作用,各处理以K2(钾肥减量10%分期等量追施)效应最好,增产最大(4.2%和4.5%)、施肥利润最高(84923元/hm2和72075元/hm2)。两个试验点莴笋叶维生素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K2处理较常规施肥(CK)处理均显著降低莴笋叶维生素C含量(8.0%和8.7%);而莴笋茎维生素C含量变化规律不一致。钾肥减量分期施用降低两个试验点莴笋叶和茎硝酸盐含量,以K4处理(钾肥减量30%分期等量追施)降低作用最大;从莴笋叶和茎糖组分的均衡性看,以K3处理最好。钾肥减量分期施用对两个试验点莴笋叶必需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增加作用,改善叶氨基酸品质性状,但降低莴笋茎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品质性状;莴笋氨基酸品质性状以K4处理为最优,其次是K2处理。综合考虑莴笋产量和品质,紫色菜园土壤以K2处理(钾肥减量10%分期等量追施)最优。  相似文献   

2.
不同时期追施氯化钾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时期追施氯化钾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生产高产优质叶菜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时期追施氯化钾对莴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追施钾肥均较基施钾肥(CK2)处理降低莴笋产量,随着莴笋生长时期的变化追施钾肥,莴笋产量逐渐降低,且随追施钾肥时期后移莴笋产量降幅逐渐增大。不同时期追施钾肥对莴笋叶维生素C和氨基酸含量影响表现不一。莴笋可溶性糖含量以基施钾肥(CK2)处理最高。而不同时期追施氯化钾可降低莴笋硝酸盐含量,系氯抑制土壤NO3--N的形成和根系吸收。不同时期追施钾肥对莴笋叶全氮含量影响不大,莴笋茎全氮含量以基施钾肥(CK2)处理最高;莴笋叶和茎全磷和全钾含量均以基施钾肥(CK2)处理最高,基施氯化钾有利于提高莴笋全氮、磷、钾含量。莴笋全氯含量随莴笋生长时期追施钾肥后移而升高。  相似文献   

3.
喷施不同钙肥对莴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栽实验表明,在莴笋的生长前期喷施不同的钙肥,对莴笋的产量和品质具有提高作用,其中以0.5%Ca(NO3)2的效果最为明显。0.5%Ca(NO3)2在促进株高、叶面积、茎粗、茎长、单株重、单株茎重的增加以及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等方面效果极为显著;而0.5%CaSO4在提高茎粗和单株茎重方面效果较好,而对单株全重影响不大,但能显著地促进叶片的Vc和可溶性糖含量;0.5%CaCl2对莴笋产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促进莴笋的伸长和叶片的生长上,同时在降低莴笋茎、叶的硝酸盐含量和提高茎的Vc含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氮钾肥配施对藤三七叶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氮、钾肥配施对藤三七叶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肥配施能显著促进藤三七的生长发育,提高叶片产量,改善叶片品质。在适量范围内随着氮、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叶片鲜产量、可溶性蛋白质、还原糖、Vc的含量明显提高。当施氮量达到7.75 kg/100m2以上时,产量和品质呈下降趋势,叶片的硝酸盐含量与氮肥施量呈正相关。在不同氮素水平下,配施钾肥可提高叶片可溶性蛋白、还原性糖、Vc的含量,并能显著降低硝酸盐的含量。本试验条件下,菜用藤三七优质、高产的氮、钾肥最佳配施方案为N 5.75 kg/100m2, K2O 3.90 kg/100m2。  相似文献   

5.
不同缓释肥对莴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植物性食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的无污染、安全优质得到研究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重视。莴笋营养价值高,可一年四季栽培,是我国南北地区广泛栽培的蔬菜品种。为了筛选适合莴笋高产优质的缓释肥,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缓释肥(SR1、SR2、SR3、SR4)对莴笋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缓释肥处理莴笋产量间有显著差异,SR3处理莴笋产量最低,其余处理与该处理相比,莴笋产量增加 9.1%~12.7% ,以SR4>SR2>SR1。莴笋的叶绿素含量以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含量以SR3>SR2>SR4>SR1,而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则以SR3>SR2>SR1>SR4,叶绿素a/b以SR4>SR3>SR2>SR1。莴笋的硝酸盐、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以均SR1>SR2>SR3>SR4,而不同缓释肥处理对莴笋维生素C 含量影响不大。综合莴笋产量和品质来看,4个缓释肥处理中,SR2处理为莴笋高产优质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6.
探索不同施肥量处理对高原夏菜的影响效应,以青花菜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施肥量处理对青花菜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为甘肃省河西地区高原夏季青花菜制定合理施肥方案与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高氮处理的产量、花球紧实度和花球叶绿素含量比低氮处理高;而高氮和较高的氮、磷比例以及钾肥不足可导致青花菜硝酸盐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施肥量过高或过低,都会使Vc含量降低。青花菜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相关性分析表明,青花菜植株内氮、钾含量与产量和花球叶绿素含量极显著正相关,磷含量与可溶性糖、Vc含量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充足的氮、磷、钾营养对青花菜产量与品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氮磷钾配施可调控青花菜主要矿质养分的吸收与分配,促进叶片与花球中养分的积累,从而提高花球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7.
灌溉施肥技术对温室辣椒生长、 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比较研究沟灌冲施肥(CK)、滴灌+滴施冲施肥(处理Ⅱ)和滴灌+滴施专用滴灌肥(处理Ⅲ)3种灌溉施肥技术对温室辣椒生产、产量及品质影响的差异。通过测定3种灌溉施肥技术下温室辣椒生长性状、产量水平、果实品质及几项生理指标,探讨不同灌溉施肥技术对温室辣椒的影响。处理Ⅲ辣椒植株的株高、茎粗、分枝高度、比叶面积、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处理I,产量较处理I增产40.1%,在果实品质方面明显提高了果实中Vc、可溶性蛋白和干物质含量;处理Ⅱ辣椒植株的分枝高度、比叶面积、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Vc、可溶性蛋白和干物质含量亦显著高于处理I,产量较处理I增产28.64%。但2种滴灌施肥技术相比,以处理Ⅲ的株高、茎粗、根系活力、产量和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处理Ⅱ。2种滴灌施肥均较沟灌施肥可有效促进辣椒生长、提高辣椒产量及果实品质;施用辣椒滴灌专用肥的辣椒生长性状、产量及果实品质优于施用冲施肥。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氮、钾肥用量对春甘蓝产量和品质影响研究表明 :泰州地区春甘蓝的最高施氮量宜控制在 2 0kg/6 6 7m2 ,K2 O用量可达 2 0kg/ 6 6 7m2 ;在一定施氮范围内 ,高钾处理均可获得较高的商品产量 ;氮肥用量增加可使甘蓝NO-3 含量提高 ,对Vc无显著影响 ,钾肥用量增加可相应降低甘蓝NO-3 含量 ,增加Vc含量 ;氮、钾肥用量对叶球商品性状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2013-2015年,在广西柳城县开展南丰蜜橘水肥一体化施用试验,以传统施肥试验为对照,测定并分析不同配方的水肥一体化施用处理对南丰蜜橘果园施肥成本、土壤与叶片养分含量、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的综合成本最低为747.06元/667 m~2,仅为CK的67.41%;处理2的综合成本最高为1 264.15元/667 m~2,比CK增加了14.06%;处理1和2的土壤全N全P全K含量明显偏低,有机质含量明显低于CK,但仍在适宜和较高含量水平,CK的全N全P在适宜范围内,全K稍偏低;处理组和CK叶片除P含量在适宜范围,Ca含量高于适宜范围外,N和K含量均偏低。处理1和处理2的Ca、Zn、Fe、Mn和B的含量均高于CK,但Mg含量以CK的最高;处理1和处理2的产量分别比CK提高了9.36%和12.61%;处理1果实较大,果皮较厚,完熟后比处理2和CK略早出现浮皮,可溶性固形物,全糖和酸含量也比处理2和CK略高,风味较浓。通过试验发现处理1的成本最低,产量较高,果实品质较优,既省肥省工省水,又提高了产量改善了品质,节本增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为在子莲施肥中合理选择钾肥,以‘太空莲36号’为材料,采用微池试验的方法,设置不施钾(CK)、氯化钾(MOP)和硫酸钾(SOP)3个处理,研究钾肥种类对子莲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莲田土壤有效硫32.2 mg/kg、有效氯10.0 mg/kg的试验条件下,施钾显著提高了通芯莲和膨大茎产量,与CK处理相比,MOP处理的通芯莲和膨大茎产量分别增加了29.7%和21.5%,SOP处理分别增加了41.3%和71.2%。与MOP处理比较,SOP处理的通芯莲和膨大茎产量分别提高了9.0%和40.9%,其收获指数分别提高了0.6和5.0个百分点,淀粉含量分别提高了2.6和7.9个百分点,其中膨大茎产量、收获指数和淀粉含量增加显著;子莲多数器官的氯含量显著降低,降低幅度为34%~77%,氯吸收总量降低55.2%,硫含量增加0.4%~57%,硫吸收总量增加23.0%,钾肥当季利用率提高2.4个百分点。硫酸钾在提高通芯莲产量和改善品质方面略优于氯化钾,在提高子莲膨大茎产量和品质方面显著优于氯化钾。因此初步提出广昌县子莲“前期氯化钾、后期硫酸钾”的施钾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一种适用于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微水溶性缓释肥料(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制,简称W,下同)在常规灌溉和减量灌溉条件下对夏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应用砂壤土盆栽玉米试验,设置了常规灌溉不施肥处理(CK)、常规灌溉的尿素处理(N)、常规灌溉的L型包衣尿素控释肥处理(L)、等量施肥与常规灌溉的微水溶性缓释肥处理(W1)、等量施肥与减量灌溉的微水溶性缓释肥处理(W2)5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与CK相比,所有施肥处理植株全氮、磷、钾含量与土壤残留硝态氮及速效钾含量均显著提高。各施肥处理相比,植株全氮含量为1.98%~2.37%,含量顺序依次为W2>W1>L>N,W2与N处理差异显著,其他处理差异均不显著;植株全钾含量为4.26%~4.84%,含量顺序依次为W1>W2>L>N,各处理差异不显著;土壤硝态氮含量为165~314 mg/kg,含量顺序依次为W2>W1>L>N,W2与W1、N、L 3个处理差异显著,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土壤速效钾含量为231.7~318.1 mg/kg,含量顺序依次为W2=W1>N>L,W2与W1差异不显著,N与L差异不显著,其他处理间差异均显著。结果说明微水溶性缓释肥料养分释放具有一定的微水溶性与缓释性能,可以显著促进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降低养分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有机类肥料部分替代化肥影响新垦红壤生菜地产量的因素,按照等量替代20%化肥氮的原则,设置不施肥(CK)、常规化肥(CF)、生物有机肥+80%化肥(B)、精制有机肥+80%化肥(O)、生物有机肥+精制有机肥+80%化肥(B+O)这5个处理,研究其对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吸收量、产量及可持续性指数的影响,利用结构方程模型...  相似文献   

13.
化肥施用量对醋糟有机基质栽培生菜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化肥施用量对于有机基质栽培蔬菜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问题,通过不同施肥处理试验,研究醋糟有机基质盆栽条件下生菜养分吸收量、含量以及养分利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下生菜根、叶中氮、磷、钾的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生菜叶片氮、磷、钾吸收量表现为:1/4s>1/2s>1/8s>1s>0s(正常施肥量为1s,0s、1/8s、1/4s、1/2s分别为正常施肥量的0、1/8、1/4、1/2倍)。化肥中氮、磷、钾的利用率均以1/8s最高。总养分利用率以1/4s处理最高。表明1/4s施肥量是醋糟有机基质盆栽生菜的最适宜施肥量。  相似文献   

14.
水肥耦合对高原莴笋生长、养分吸收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的水分条件和施肥量处理对春茬莴笋产量、植株氮、磷、钾吸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莴笋产量以高水高肥(W1F1)处理时最高,为87019.05 kg/hm2,但中水高肥(W2F1)处理的产量与其无显著差异,亦达到85777.28 kg/hm2,此二者较产量最低的低水中肥(W3F2)处理分别高出20.40%、18.68%。莴笋各器官氮、磷、钾含量随着施肥量减少呈降低趋势,而随着灌水下限的降低先上升后下降,即(W2田间持水量的65%)灌水下限时吸收量较大。莴笋可食用部分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W2田间持水量的65%)灌水下限时较(W1田间持水量的75%)和(W3田间持水量的55%)高,硝酸盐含量则随着灌水下限的下降和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灌水下限下随着施肥量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综上,中水高肥(W2F1),即65%灌水下限,施肥量N 296.7 kg/hm2、P2O5 70.2 kg/hm2、K2O 171.6 kg/hm2处理为甘肃省河西地区莴笋生长适宜的水肥组合。  相似文献   

15.
氮对水培生菜营养液元素动态变化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素是生菜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影响生菜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动态监测水培生菜生长及营养液矿质元素变化过程,为水培生菜合理有效的营养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深水培方法,在5个氮素浓度9,8,6,4,3 mmol/L条件下对生菜产量、品质及营养液元素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试验观测,分析了氮对水培生菜生长、矿质元素利用效率及动态吸收量的影响。不同氮素处理生菜的干物质积累量随时间差异越来越显著,在氮素水平为6 mmol/L时生菜可获得最大产量;硝酸盐含量随氮水平的增高先增高后稍有降低,氮素浓度为8 mmol/L时最高;Vc和可溶性蛋白不断增高,在氮素浓度为9 mmol/L时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先增高后减小,氮素浓度为6 mmol/L时含量最高;不同氮素浓度显著地影响了生菜对氮的吸收,高浓度氮素水平有利于生菜对氮、磷的吸收,较低氮素水平则有利于生菜对钾、钙、镁的吸收。生菜对氮、磷的吸收主要集中在定植后的20~30 d,平均吸收量分别占到全生育期的64.81%和61.88%,对钾的吸收在定植后30~40 d较多,平均吸收量占到全生育期的44.46%,生菜对钙、镁的吸收在定植后都较均匀。生菜对磷、钾、钙、镁的利用效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对氮的利用效率线性减小。当氮素水平为8 mmol/L时,生菜全生育期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最大,为582.31 mg/株,此时生菜获得较好的产量和品质,较高的磷、钾、钙、镁利用效率,但是氮的利用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