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山桐子是四川优良乡土木本油料树种,开展实生人工林生长和果实性状研究,为下一步开展人工林优良家系和优良无性系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对川中丘陵区5年生实生人工林生长和果实表型性状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株间产量变幅为2.59~26.75 kg,果实百粒重变幅为20.13~63.92 g,初选25个单株生长性状和果实表型性状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单株生长性状和果实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序重与果柄粗度有显著正相关;树高、胸径和冠幅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枝盘轮数和总的枝条数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与果序长、果序重和每串果序果实净重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山桐子人工林单株间生长和结实性状差异显著,选择潜力大。  相似文献   

2.
玉屏油茶良种果实性状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为中国油茶之乡。为了选育可在该县推广应用的油茶优良无性系,对该县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内引进和收集的47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12个果实性状指标分别进行了变异程度、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县引进和选择的油茶优良无性系果实各经济性状间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油茶干籽含油率介于17.22%~42.64%之间,平均值为34.5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鲜果产量与干籽质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鲜果含油率与干籽含油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果皮厚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将12个数量性状归纳为4个主成分(即产量因子、果型因子、含油量因子和单果籽粒数因子),其累计贡献率为85.705%;依据各主成分贡献率的大小,可选择果大、单果籽粒数多、含油率高和结实多的无性系作为油茶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湿地松种子园的产量,以荆门市彭场林场一代去劣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状况和结实性状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无性系生长和结实性状的差异性,并筛选出高结实无性系。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胸径、冠幅、球果长度、球果直径、球果径高、单株球果总产量和单个鲜果重均存在极显著差异(sg<0.01),而单果出种量的差异不显著(sg=0.366);选出排名前3位的高结实无性系,结实量较均值提高了2倍多;根据差异分析的结论,为现阶段优良无性系初步筛选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4.
钾肥水平对油茶果实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钾素水平对油茶果实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设置了6个不同钾肥用量处理,以8年生的长林53号和长林27号两个油茶无性系为试材在江西永丰开展了施肥试验,连续两年测定了油茶果径、单果质量、干出籽率、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鲜果含油率、单株结果数、单株果实产量和产油量等指标,比较和分析了不同无性系的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两个无性系的果实性状和产量对钾肥水平差异的响应均存在大小年差异;结实大年时,钾肥水平对两个无性系果实的果径、单果质量和干出仁率影响不大,对其他性状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结实小年时,钾肥水平仅对53号无性系单株结实数量和产量造成影响且无明显梯度规律,而27号无性系随着钾肥水平的提高,其干出籽率和鲜果含油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单株果实数量、产量和产油量则呈下降趋势;无论大年还是小年,单株产量均与结实数量关系最密切,大年的产量在油茶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就大小年平均产量而言,两品系均以中等钾肥水平的K2和K3处理最优。适量增施钾肥可有效改善油茶结实大年果实性状,提高单株结实数量,实现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5.
以沙县官庄国有林场22年生的杉木第2代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对220个无性系进行系统测定,探讨了无性系生长、形质和结实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生长性状、形质性状和结实性状在无性系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且无性系的重复力值均较大;从220个无性系中综合筛选出丁74等35个优良无性系,各优良无性系生长量大、结实性状良好,22年生时的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值分别高达17.56 m、33.60 cm和0.803 35 m3,分别大于种子园中调查的220个无性系平均值的20.36%、17.73%和57.32%,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用作高世代种子园建园材料和杂交育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分析湖北不同分布区山桐子野生种质资源情况,比较其生长、果实、产量、含油率等通过调查分析湖北不同分布区山桐子野生种质资源情况,比较其生长、果实、产量、含油率等主要经济性状,发现湖北山桐子野生资源变异丰富;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所有野生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发现鄂西南地区山桐子表现优良,经济潜力巨大,其它地区山桐子含油率相比鄂西南地区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可通过人工杂交,将优势性状聚合,开发扩大山桐子利用潜力,提高山桐子经济价值,促进山桐子作为木本油料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吉林市林科院红松基因库中进行了红松结实性状优良育种资源的选择,在52个参试无性系中共筛选出25个结实性状优良的红松无性系,占参试家系的48.07%;所选红松优良无性系的结实量、球果长、球果宽、种粒长和种粒宽分别超过参试无性系的36.33%、13.87%、8.99%、17.85%、11.78%。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南洋楹无性系种子园53个无性系的生长、结实和种子特征。发现不同无性系生长、结实性状的变异程度比较大,除冠幅浓密度性状以外,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01);不同性状的重复力在0.30~0.97之间;无性系生长和种实性状间无显著相关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研究发现,生长、结实和种子特征等3类性状的子准则层间分别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每层次判断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CR <0.1),冠高比和结实量的总权重值最高。采用综合数量评价值(N)和系统聚类法将53个无性系分为3组,筛选出第Ⅰ、Ⅱ组共计15个无性系,结实量比平均值提高2.3倍,冠高比达到1.33,生长种实性状均得到综合提升,可为种子园的改良或重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华中五味子果实性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的穗长、穗粗、柄长、粒纵、粒横、每穗粒数、单穗质量、穗轴质量、千粒质量、千粒果皮质量等10个果实性状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F值依次分别为42.735、39.675、72.310、39.584、255.988、255.193、39.616、14.487、11.463和81.467,在20个预选无性系中有进一步选择的必要;综合不同无性系的果穗性状和果粒性状可以看出,9903、9919两个无性系的果实性状最优,可以作为高产无性系的备选;在供试的20个无性系中,果实入药率差异不大,均在92%~94%,其中预选品系9929果穗入药率最高,为94.12%显著.对华中五味子果实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穗质量与穗粗、粒纵、穗轴质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但是和穗柄的长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170个红松无性系生长及结实性状变异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红松无性系营建坚果用材林。[方法]以吉林省临江林业局闹枝林场170个红松无性系为材料,对38年生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单株球果数、单塔出籽量、单株出籽量、千粒质量、球果鲜质量和发芽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发芽率外(P=0.280),无性系间各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无性系间各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3.57%~66.09%;除发芽率外(0.07),各性状重复力均超过0.45;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间达到极显著正相关(0.680r0.975);除发芽率外,各结实性状间也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0.411r0.996);结合生长和结实性状看,胸径和单株材积与单株球果数、单塔出籽量及单株出籽量间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0.201r0.227)。利用生长性状对各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以10%的入选率,初选出17个优良无性系,入选无性系单株材积和胸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79.42%和32.20%;根据结实性状对无性系进行评价,初选出的17个无性系千粒质量和单株出籽量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19%~142.99%;结合生长和结实性状对无性系进行评价选择,初选的17个无性系各指标遗传增益变化范围为2.23%~137.44%。[结论]综合上述结果,利用生长性状、结实性状及生长与结实相结分别初选出适用于不同育种目标的17个优良无性系,其中无性系138均被选出,表明该无性系生长及结实均较优良。  相似文献   

11.
野鸦椿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估算及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12个表型优良单株的半同胞子代测定结果表明:野鸦椿表型优良单株的半同胞子代家系间在单位面积果实产量、果穗长度、穗重、单穗果数等方面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果穗长度、穗重、单穗果数、单位面积果实产量4个性状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都较高,性状间有明显的线性相关。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各初选植株半同胞子代家系间的单位面积果实产量、果穗长度、穗重以及单穗果数分析比较,从初选的12个家系中进一步选择出经济性状表现优良的N1、N2、N5、N6、S1、S2、S3等7个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12.
乌桕16个初选优良无性系遗传测定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个乌桕表型优良无性系遗传测定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在单位面积种子产量、单序果数、千粒重、皮油率、梓油率、种子总含油率、单位面积产油量等方面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单序果数、千粒重、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种子总含油率等性状的无性系广义遗传力较高,通过选择可获得较高的遗传增益。本文通过3点试验、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从初选的16个无性系中进一步选择出经济性状综合表现优良的PC03、PC06、PC05、JY01等4个无性系。  相似文献   

13.
以湖北省25个油茶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无性系干籽含油率及其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茶的干籽含油率为17.4%~39.2%,各无性系之间差异较大,不同产地油茶干籽含油率存在显著差异;油茶的主要经济性状与干籽含油率的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种仁含油率、干籽出仁率、单株产量、冠幅、每平方米冠幅产量、种仁...  相似文献   

14.
根据选自福建、浙江等5个油桐主产省(区)76个油桐优良单株无性系在金华试验点的生长表现,按照其中已测定含油率、产果量和其它性状的65个油桐无性系样本,建立了生产力评级的Fisher判别模型,该模型对分属Ⅰ、Ⅱ、Ⅲ、Ⅳ4个产油量水平的各无性系的回判正判率分别达到了100%、100%、82%、100%。进而应用该模型预测了未进行气干果含油率测定的其它11个无性的生产力等级。据此,从76个无性系中筛选出44、48、54、56号4个高产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5.
采用5个无患子果用优良单株无性系,在顺昌县营造区域试验林,通过对2年生各无性系的生长和开花结实性状调查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无患子果用优株无性系嫁接苗造林2年生植株开花株率达25.6%~34.9%,结实株率达16.6%~30.7%,平均单株产量0.26~0.54kg,最高单株产量达0.92~2.68kg;与采用一般实生苗造林7年生植株开花株率为22.7%且无结实相比,开花结实提早6年以上,具有明显的早实丰产效应;各无患子果用无性系间开花枝数、结果枝数及单株产量间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无患子果用优良无性系筛选的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9个广西油茶优良无性系的果实经济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指标性状变异明显,果实经济性状间关系密切,9个性状指标被转化为2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了78.174%,果皮厚、仁含油率、鲜出籽率占决定地位,贡献率为52.448%;各参试无性系的果实经济性状优劣依次为:岑软1号、岑软11号、岑软3号、岑软2...  相似文献   

17.
无患子种实形态及经济性状的地理变异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无患子分布区7个产地的种实形态性状及种仁含油率进行取样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实各性状在产地内单株间的变异程度不同,但多数性状在多数产地内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在产地内进行单株选择是可行的.在不同产地间,无患子种实各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河南西峡产地果实和种子较大,与其它产地间差异显著.无患子种仁含油率产地间变异系数最小,与地理气候因子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种子质量、种子出仁率在不同产地间变异系数相对较大,且与种实大小显著正相关,可以通过选择较大的果实、种子来提高产油量.聚类及相关性分析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无患子种实大小和种子出仁率有从低纬度产地向高纬度产地变大的变异趋势,因此无患子高产油单株的选择应重点在较高纬度产地果实、种子较大的个体中进行.  相似文献   

18.
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进行油茶种植,提高油茶产量,研究了江西11个油茶高产无性系的花期、花粉生活力及杂交组合坐果情况和种子含油率。结果表明:①通过花期观察,确定赣55、赣无1、赣无2、赣无16和赣无24花期基本一致。②11个油茶高产无性系的花粉生活力均达到50%以上,在油茶种植配置上花粉活力不会成为油茶高产的限制因子。③通过比较分析杂交组合坐果情况和种子含油率,确定赣无1、赣无16、赣无2、赣无11、赣55、赣190和赣无8混栽为科学合理的配置模式。④综合考虑11个油茶高产无性系的花期、花粉生活力及授粉组合坐果情况和种子含油率,以赣55、赣无1、赣无2和赣无16为主栽品种进行油茶种植,是最佳的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选育具有早实、丰产、品质优良、抗逆性强且刺少的适合在昆明市、昭通市及气候相似地区种植的竹叶花椒优良无性系,采用优株标准制定→群众报优→初选、复选→决选→无性繁殖与子代测定→品比试验→优良无性系的选育技术路线开展竹叶花椒优良无性系选育。选育出的‘云林1号’和‘云林2号’竹叶花椒,其主要优良性状明显,具特异性;经无性繁殖后,后代各性状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2个无性系嫁接繁殖后性状稳定一致,表现出生长快、早实、少刺、抗性强,果实颗粒饱满、果皮厚、密生疣状凸起的油点,色泽翠绿鲜亮,芳香浓烈,麻味纯正、持久等优良特性,品质符合国家林业行业标准规定的特级花椒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湖北省25个油茶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无性系干籽含油率及其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茶的干籽含油率为17.4%~39.2%,各无性系之间差异较大,不同产地油茶干籽含油率存在显著差异;油茶的主要经济性状与干籽含油率的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种仁含油率、干籽出仁率、单株产量、冠幅、每平方米冠幅产量、种仁含水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