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高寒阴湿地区气候特点、主栽作物类型和农业生产现状,通过4年蚕豆与地膜玉米、马铃薯、油菜、当归高产高效复合种植栽培技术试验研究,总结提出了蚕豆与地膜玉米、蚕豆与马铃薯、蚕豆与油菜和蚕豆与当归4种复合种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1987年始,研究了地膜玉米分带轮作套种马铃薯、豆类和光叶紫花苕的养用结合技术。以玉Ⅰ米高产高效栽培为目标,从耕作、播种、施肥等方面进行了产量效应、增产原因和经济效益分析,结合选用对路高产良种、配方施肥、适时茬口衔接、合理田间配置四项关键技术,形成了高寒山区地膜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冬种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福建省冬种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福建省冬种马铃薯生产的6条对策:加快专用优良马铃薯新品种引育、筛选与示范推广,做好优质脱毒种薯生产、调运、推广,推行连片规模种植、提高市场竞争力,因地制宜、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研究推广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建立多渠道市场营销体系.  相似文献   

4.
龙海市冬种马铃薯高产优化集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铃薯是龙海市冬季主栽的高产高效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中仅次于水稻位居第2位.龙海市发展冬种马铃薯具有明显的气候、季节和市场优势.近年来,在面积逐年稳步扩大的同时,把传统栽培技术与推广市场适销的品种、适期播种、小高垄、足基肥、高密度、稻草包心栽培技术等进行优化集成,并通过试验、示范不断完善,成为一套成熟的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于大面积生产,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地膜种植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有仓 《种子科技》2019,(11):29-29,31
马铃薯地膜种植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我国马铃薯种植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该技术不仅提升了马铃薯种植的质量,同时为高科技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阐述了马铃薯地膜种植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的几个方面,如种植前的准备工作、田间管理和机械收获等,同时对机械化培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希望为相关的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南阳镇是福建省上杭县人口第一大镇,耕地面积1906.1公顷。2011年冬种面积394.2公顷,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72.5公顷,总产量1494.25吨。2012年罗坊、黄坑南岭等8个行政村冬种马铃薯57公顷。现将冬种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选种催芽,适时播种选用适宜本地种植、丰产性好的菜用新良种中薯3号(薯皮光滑、黄色,薯肉黄色)、中薯7号(皮光滑、淡黄,肉乳白)、闽薯1号(薯皮光滑、黄色,薯肉淡黄色)和丰产性好、干物质率高、还原糖含量低、薯形圆形、适  相似文献   

7.
莫永 《种子科技》2011,29(4):11-12
为充分利用冬闲田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玉林市相关部门为发展冬种马铃薯做了大量的工作,将冬种马铃薯定为玉林市八大特色农业产业之一。笔者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认为玉林市冬种马铃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应该因地制宜发展冬种作物。  相似文献   

8.
经对江汉平原棉区地膜、露地两类棉田一代红铃虫发生和消长动态的系统观察和研究,运用9年的科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地膜、露地两类棉田一代红铃虫发生量及有卵株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地膜棉田不仅虫量很大,而且年际间变幅也很大。地膜棉田第一次卵峰日较露地棉田平均提前6.9d,一代红铃虫发生程度平均提高2个等级。  相似文献   

9.
正一、棉田种植结构调整目前棉田的出路有两条:1.调减一些棉田,改种其他高产高效作物调减的重点是中低产棉田、易涝易旱棉田、零星插花棉田、病虫害严重的棉田。调减下来的棉田一般单产水平在100千克以下,这些棉田可以种植以下作物来增加经济效益。(1)改种玉米、甘薯等高产旱粮作物。玉米、甘薯既是  相似文献   

10.
密度、栽植方式与施氮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南方稻区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于2007--2008年在抚市镇进行了密度、栽植方式与施氮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高产栽培的各因素中,密度对产量影响最大,每畦种植行数次之,而氮肥用量影响较小,最优组合是密度种植4000穴/667m^2,采用垄栽,每畦种二行;氮肥每施纯氮10kg/667m^2。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是龙海市冬种粮菜兼用的高产作物,且省工省本,经济效益高,适时性强,容易栽培。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生产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加强马铃薯新品种的引种、试种试验工作,为良种布局区域化和品种审定提供……  相似文献   

12.
依托贵州省六盘水市综合科研基地(六枝岩脚镇,海拔1100 m)建立的2015—2018年冬种马铃薯气候试验示范工程,结合2017—2018年在贵州纳雍县、织金县、凤冈县、玉屏县、铜仁市、雷山县、都匀市、普安县、清镇市和普定县马铃薯晚疫病监测实况,分析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气象条件及其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冬种马铃薯晚疫病主要发生在4月份,即冬种马铃薯的现蕾开花期。在冬种马铃薯现蕾开花期,当连续3天及以上日平均温度≤18℃,且相对湿度>75%时,第4天及以后,若日平均温度>18℃、相对湿度>80%,马铃薯晚疫病始发。因此,建议以此作为冬种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气象预警指标,以便在预警指标出现后的3天之内积极组织防治,以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科学种养》2011,(6):I0001-I0001
近期召开的全国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培训及现场观摩会议强调,“十二五”期间,要围绕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中心,着力品种创新、技术集成创新和推广机制集成,推进马铃薯布局区域化、种薯脱毒化、技术轻型化、服务专业化和经营产业化。要以马铃薯优势区为单元,以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玲芬 《种子科技》2011,29(7):42-43
天台县冬种春收马铃薯近1.5万亩,其中鲜食马铃薯0.5万亩,福溪街道滩岭片、赤城街道栖霞片和三合镇大横片已形成以地膜马铃薯为主的特色区域布局。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一般亩产值可达1800~2000元,扣除生产成本500~600元,亩效益在900~1000元,比常规栽培可增产20%左右,大薯率增加25%左右。马铃薯覆膜栽培可以充分利用冬季及早春温光资源,不但土壤的理化性状得到改善,利于早晚稻及瓜菜作物增产,而且能提早上市,增加春淡蔬菜花色品种和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天峨县农民在农业技术员的指导下,利用秋冬闲田栽培马铃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秋马铃薯栽培面积逐年增多,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项好项目。现将该县地膜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是茄科茄属多年生草本块茎植物,是青海省主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地膜马铃薯是在大田常规起垄种植的基础上,将垄的土壤表面覆盖一层聚乙烯薄膜,通过地膜覆盖产生物理阻隔作用,改变马铃薯生育期间的生态环境,以达到早熟、优质、高产的栽培目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在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黑龙口镇、牧户关镇,山阳县十里乡、户垣镇,洛南县石门镇、保安镇、洛源镇等地进行了地膜马铃薯—春玉米—蔬菜(大白菜、甘蓝、萝卜、蒜苗)高效套种模式示范,年示范面积30500亩。经实际测产,地膜马铃薯平均亩产2080千克,  相似文献   

18.
李龙品 《耕作与栽培》2009,(3):F0003-F0003
地膜马铃薯早熟高产种植,2008年面积推广到300多hm^2,纯收益达1500元/667m^2以上,是织金县农民致富增收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冬种马铃薯品种费鸟瑞它为试验材料,进行4种不同冬种马铃薯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探讨不同覆盖物对冬种马铃薯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翻耕的出苗期最早:不同处理中以免耕覆盖稻草8cm的总产量和单株产量最高。因此.生产上采用免耕稻草覆盖8cm或免耕覆盖稻草2cm后盖玉米秸秆栽培方式.可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具有营养丰富、粮菜兼用、高产高效及生育期短等特点。总结了松溪县马铃薯早春高产栽培技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