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刘景圣,男,1964年10月出生,博士,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现任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带头人,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农产品深加工与质量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玉米精深加工与功能性食品研究"省级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现代农业领域)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玉米深加工技术及副产物利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加速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加快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科技部启动实施“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重大项目。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决定对该项目的部分课题进行公开招标。并于 7月 20日发布了招标公告。公告内容主要包括招标课题名称、投标须知、联系人及咨询电话等。招标课题包括:   1玉米变性淀粉与酒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 2大…  相似文献   

3.
三农资讯     
《吉林农业》2015,(6):1-3
<正>我省开展培育春玉米区商业化育种体系为推进新型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近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春玉米区商业化育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仪式在长春举行。"春玉米区商业化育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是"十二五"期间科技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精神,于2014年立项实施"主要农作物商业化育种技术研究与模式示范"项目,全国设春玉米区和夏玉米区两个课题,"春玉米区商业化育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由省农科院研究员刘文国主持。课题围绕玉米全产业链和创新链设置研究任务,旨在通过科企联合攻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为促进玉米产量持续稳定的增长。隆阳区结合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玉米产业、国家现代农业玉米产业体系建设玉米示范县、部级粮食高产创建整乡推进玉米高创、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主要科技增粮项目、农业综合开发玉米高产样板等项目的实施,通过玉米技术集成与创新应用取得显著成效。本研究归纳总结了玉米高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应用,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正本项目是在辽宁省"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玉米育种攻关"高产、优质、专用、多抗玉米新品种选育"(2001201001,2006201001,2011201001)、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专用玉米育种研究及新品种选育"(2006BAD01A03)等项目实施中取得的核心成果,主要围绕我国鲜食玉米育种的核心即品质问题展开技术攻关。项目确立了鲜食玉米品质评价指标即品质评价技术体系研究、鲜食玉米品质形成机理研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产量和商品化率均居中国首位,玉米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摸清玉米产业发展现状是黑龙江省粮食产业的首要问题。通过对黑龙江省玉米面积、产量、成本、收益、市场价格和加工现状进行多角度分析,总结玉米产业变化的原因,包括良种良法结合助力面积、产量增加;市场化收购活跃带动价格上升;合理的产业化布局和政策引导提高精深加工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优良品种选育推广体系、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强化产销信息服务和营销宣传等促进黑龙江玉米产业发展的建议,并对玉米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预计未来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产量稳中有增;市场影响因素增多,价格稳中有升;产业化集群效应凸显,加工产能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解读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的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和重点入手,就进一步提高甘肃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推进五大农业关键技术创新,包括加强生物种业科技创新及新品种培育,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发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深化农产品产后处理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和重大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二是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实施"三百"增产增收科技计划;三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科研投入;四是启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科研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新种质新技术创制及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是吉林工业大学玉米育种创新团队依托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玉米高产耐密种质创制及强优势杂交种培育与示范"(20116030)、国家"963"项目"强优势玉米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2011AA10A103)  相似文献   

9.
<正>一、概况本学科于1998年获得了"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列为河北省重点建设学科,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依托,建有"国家果蔬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河北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产品精深加工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
<正>前不久,总投资10亿元的中国长白山梅花鹿产业化基地项目正式落户吉林省东丰县。该项目计划拟建20个养殖基地、4个饲料加工基地,完成精深加工基地、检测研发中心、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同时,依托东丰县梅花鹿文化底蕴,打造"盛京围场"梅花鹿文化产业基地。最终实现精深加工、影视基地、观赏休闲、文化产业链条整合,形成东北梅花鹿产业核心发展区和龙头带动区。此次东丰县与唐华集团携手合  相似文献   

11.
从科技成果、农业育种研究、动植物重大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现代农业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值技术研究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近年来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成效,并从参与国家及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推广良种良法、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科技信息网络、参与科技下乡服务工作、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等方面突显了该院服务“三农”的成效。同时,从加快构建创新平台、推动科技项目申报和科技成果创新、建设核心科技创新团队、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探讨了广东省农科院的实践与体会。最后,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对广东省农科院今后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几点建议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继续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省委、省政府也对推进我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提出了新的要求,隋忠诚副省长在4月份召开的"当前农业农村工作视频会议"上,要求把实施产地初加工项目作为完成农民增收任务的重要举措来抓。我省作为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试点省,加快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推广贮藏保鲜及烘干技术,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国家对于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江苏师范大学开展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博士人才培养试点项目,对生物农学视角下"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生物学博士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个性化博士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双导师制"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多元化人才评价与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项目进行了创新与实践,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在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支持下,围绕江苏省高效循环农业建设,以南京市六合区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为平台,开展鲜食甜糯玉米果穗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在鲜食甜糯玉米标准化栽培、果穗速冻、真空软包装及保鲜产业化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初步建立了鲜食甜玉米产业化加工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正>4月20日,自治区科技厅组织专家对我院农机所主持的自治区科技兴新项目、乌鲁木齐市科技局项目"玉米秸秆饲料袋装加工机械化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示范"进行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审阅了项目完成单位提交的全套技术资料,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质询,经充分讨论,结合现场勘验意见,认为项目研究有重大创新,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黑土地玉米长期连作肥力退化机理与可持续利用技术创建及应用"依托国家计划委员会项目"全国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长期监测点"(计科[1987]1533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06BAD15B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东北平原中部(吉林)春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06BAD02A10)  相似文献   

17.
正经过5年攻关,甘肃省农科院国家"旱地集雨高效用水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和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科研人员研究成功"旱作地膜玉米密植增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有望使旱作地膜玉米从种植到收获实现全程机械化。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被称为旱作农业技术的一场革命,为全省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项技  相似文献   

18.
<正>丽江市紧扣"科技创新支撑丽江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切实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技创新在全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趋明显。2013年以来,丽江市科技局先后实施国家和省级涉农科技项目69项,争取省以上财政科技经费补助3583万元。通过实施"丽江华坪优质晚熟芒果产业化开发""三川火腿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  相似文献   

19.
辽宁大连市部分海带生产加工企业与国家海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大连海洋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将开发海带即食产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共同推动海带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辽宁大连市部分海带生产加工企业与国家海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大连海洋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将开发海带即食产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共同推动海带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