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芽孢杆菌组合BCL-8的筛选及其促生抗病效果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陶晶  李晖  李春 《植物保护学报》2009,36(2):123-128
为了获得对加工番茄具有促生、抗病双重功效且防治效果稳定的生防细菌组合,进行芽孢杆菌菌株组合的复配筛选.根据菌株间相互拮抗试验和菌株生长特性,将12株对6种番茄痛原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组合培养,平板对峙筛选得到23个抑菌活性优于单一芽孢杆菌的组合.活体接种进一步筛选,发现芽孢杆菌组合BCL-8具有显著的抗病促生效果.室内促生试验结果表明:组合BCL-8可促进加工番茄发芽和苗期生长,发芽率提高10%,苗期株高、鲜重和干重分别增加66.58%、176.19%和143.75%.在温室和田间条件下,组合BCL-8对加工番茄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40.08%和55.42%,大田试验增产效果达24.32%.  相似文献   

2.
番茄灰霉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采自天津、辽宁、新疆地区温室栽培和露地栽培的番茄21份根际土壤样品,经室内分离、纯化及初筛,获得了12株对番茄灰霉病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结合盆栽试验,测定了拮抗细菌的抑菌活性和田间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拮抗细菌LNWFD-05对番茄上常见的7种真菌病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在16.23~37.48 mm之间,对番茄灰霉病的盆栽防效可达68.65%。LNWFD-05经10代传代培养后,对番茄灰霉病菌的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4mm左右,各代之间的生防活力均无显著差异,其抑菌效果稳定。通过PCR鉴定和部分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确定该生防细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3.
番茄枯萎病和青枯病拮抗细菌的筛选、评价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宁夏银川、江苏沭阳和福建厦门的番茄、辣椒、西瓜等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获得367株细菌菌株。以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和番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为靶标菌,从367株菌株中筛选出对两种病菌皆具有很强拮抗作用的菌株22株。拮抗细菌抑菌物质的研究结果表明:22株拮抗细菌均能分泌蛋白酶;不能分泌几丁质酶;3株细菌能分泌纤维素酶;3株细菌能分泌嗜铁素。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拮抗细菌PTS-394对番茄枯萎病和青枯病的防效最高,分别为77.4%和80%;菌株H-70、L-1和SJ-280对番茄枯萎病和青枯病的防效均大于60%。对上述4株拮抗细菌进行16S rRNA种属鉴定,均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4.
植物土传病原菌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从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056株细菌,筛选出7个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室内测定对水稻纹枯病菌、辣椒疫病菌、瓜果腐霉、油菜菌核病菌、棉花枯萎病菌、茄根腐病菌、棉花黄萎病菌、番茄青枯病菌、甘蓝黑腐病菌等重要土传病原菌有较强拮抗作用;温室盆栽试验对番茄青枯病表现出较好防效,其中以BOH2和OH11效果较为明显,防效分别为90.9%和86.4%。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OH11为产酶溶杆菌。BOH3为荧光假单胞菌,其余5个菌株为不同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5.
小麦纹枯病拮抗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从小麦纹枯病、健叶鞘上分离到240个细菌分离物,通过细菌-纹枯菌对峙培养和含菌平板培养筛选出拮抗力较强的Rb2、Rb26等11个芽孢杆菌菌株。在对峙培养中,拮抗细菌的抑菌带达11.5~16.2mm,在含细菌培养基中,拮抗细菌产生明显的抑菌透明圈,宽度7.0~13.0mm,小麦纹枯菌不能生长甚至死亡。筛选到的Rb2和Rb26的代谢产物对小麦纹枯菌生长和菌核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中浓度分别为2.8%和1.8%,且高温处理对其抑制活性无显著改变,抑制中浓度仍分别达3.0%和2.1%,但对菌核形成的抑制活性有所减弱。Rb2和Rb26菌液浸种对苗期纹枯病的防效分别达到71.8%和78.1%,代谢产物浸种的防病效果也达71.1%和72.8%。研究认为,Rb2和Rb26对小麦纹枯菌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对苗期小麦纹枯病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采自黑龙江和辽宁辣椒根腐病区的健康辣椒植株体内分离到141株内生细菌.对峙培养发现10株内生细菌对辣椒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各菌株抑菌带宽均在7mm以上.10株拮抗细菌对辣椒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从25%到75%,其中,菌株Hj33-7、Hj33-6、Hj33-4及Hgu23-2对辣椒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5%、75%、66.6%和66.6%.经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等测定分析,将菌株Hj33-7初步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Hj33-7发酵滤液对辣椒根腐病菌菌丝生长与形态、孢子萌发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7.
为克服单一拮抗菌抑菌活性不够稳定、防治效果差等不足,本文研究了2株优良放线菌菌株之间亲和性及其复合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表明,2株菌之间无明显拮抗作用,将亲和性菌株FX81和FX28等比例同时复合发酵,复合发酵液对番茄青枯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36.0 mm,抑菌效果明显高于单一菌株FX81(27.0 mm)和FX28(28.8 mm)。将2株拮抗菌制成复合菌剂BOF8128对番茄青枯病的盆栽防效为82.03%,比单一菌剂分别提高了8.13%(BOF81)和18.63%(BOF28),同时复合菌剂显著促进了番茄地上部分的生长,干重增加76.58%。由此表明,2株放线菌在防治番茄青枯病方面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有望用于进一步菌肥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测定15种农药、芽孢杆菌By22菌株及其分泌的拮抗物质对罗汉果根腐病的抑菌效果,以斑锈灵最强,抑菌效果为96.03%。盆栽防治试验,先施药处理后接种罗汉果根腐病菌和先接种后施药的植株,都是斑锈灵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77.58%和68.75%;Bv22粗提取物加斑锈灵次之,防效分别是51.35%和65.55%。  相似文献   

9.
生物熏蒸用于植物土传病害治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以生物物质为材料的土壤熏蒸技术,研究了其对植物土传病害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在棉纱缸熏蒸装置中以甘蓝叶不同用量对黄瓜枯萎病菌在32℃条件下熏蒸,1.5kg/m^2以下时,6d后对菌落扩展的抑制率不足15%;2.5kg/m^2时抑制率快速上升到50%以上;继续增加施用量抑制率增长变缓;甘蓝叶对黄瓜枯萎病菌的EC50值为3.25kg/m^2。施用量为3.5kg/m^2时,黄瓜枯萎病菌生物量累积比对照减少83.1%,产孢量为对照的0.5%,所产孢子的萌发率为对照的18.8%。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在甘蓝叶施用量为3.5kg/m^2时对黄瓜枯萎病菌、番茄枯萎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番茄立枯病菌、番茄黄萎病菌和茄根腐疫病菌的抑制率达60%以上,对菌核病菌、辣椒猝倒病菌和小麦根腐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38.7%、17.4%和41.6%。对不同芸薹属植物熏蒸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芥菜和雪里蕻的叶片组织及芥菜疙瘩对供试7种病菌的抑制效果优于甘蓝。对不同添加物增效作用的测定结果表明,在甘蓝碎叶中添加麦麸后比只施用甘蓝对番茄立枯病菌的抑制率提高6.7%,菌丝干重累积减少45.5%。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在25和32℃条件下甘蓝对番茄立枯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20.2%和62.9%。田间试验表明,用4种植物熏蒸土壤后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效显著优于太阳能和土壤还原消毒法的防效。其中,芥菜(3.5kg/m^2)添加麦麸(1.0kg/m^2)后的防效达到68.2%。  相似文献   

10.
油茶根腐病拮抗内生细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讨防治油茶根腐病的高效拮抗菌的拮抗机制,采用研磨法从健康油茶根、茎、叶、果等组织中分离内生菌,通过平板对峙试验和抑菌谱检测试验筛选对油茶根腐病菌具有高效拮抗作用的内生菌,并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从油茶中分离获得内生细菌75株,对油茶根腐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18株,其中抑菌圈半径在5 mm以上的6株.这6株细菌的发酵液对油茶根腐病菌等6种供试病原真菌均有拮抗作用,其中菌株R6的抑菌效果最好,对各病原菌的抑菌圈半径均在10 mm以上.根据对R6的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初步鉴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11.
花生果腐病是由复合病原真菌引起的病害,直接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为筛选花生果腐病的生防微生物,以花生果腐病主要病原菌镰孢菌为靶标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对峙培养法,在花生根际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对镰孢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细菌Hsg1949。经形态学观察、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及16S rDNA和gyr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等综合分析,鉴定菌株Hsg1949为贝莱斯芽胞杆菌。菌株Hsg1949对3株镰孢菌分离株具有稳定的的拮抗活性,继代培养40代时,对3株镰孢菌的抑菌率分别为77.0%、69.7%和61.9%,与初始菌株F0代的抑菌活性无显著差异。其无菌上清液活性物质耐高温,耐强酸但不耐强碱,在pH 11的环境下拮抗活性显著降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Hsg1949菌悬液2×108和5×108cfu/mL可显著降低花生果腐病发病率,对花生果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54%和71.27%,与化学药剂多菌灵防效(75.11%)相当。菌株Hsg1949对花生白绢病菌、棉花立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和棉花黄萎病菌也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在植物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中将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分离自棉花根际土壤的短短芽孢杆菌A57菌株对棉花立枯病菌、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的拮抗作用,在PDA平板上对峙培养,平均抑制率分别是33.5%、39.5%、29.5%。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拮抗细菌的主要拮抗机理是通过产生拮抗物质能够造成病原真菌菌丝体断裂、扭曲、畸形,抑制分生孢子的萌发,造成孢子畸形。以枯萎病菌为指示菌,研究了该菌株表现最佳拮抗活性时的菌液发酵条件,结果表明,A57适宜培养基为LB培养基,pH8,好气条件下抑菌活性最好。用硫酸铵沉淀法提取A57菌株的粗提蛋白,对供试的病原菌仍具有较高的拮抗活性,70%浓度时其拮抗活性最大,A57粗提蛋白对枯萎病原菌的最大抑制率为23.7%,同时该菌经硫酸铵沉淀后获得的粗体蛋白的上清液对病原指示菌仍具有一定的拮抗活性,说明A57拮抗细菌起拮抗作用的不仅有大分子蛋白类物质还有小分子拮抗物质。  相似文献   

13.
抗不同生化型青枯菌的生防菌筛选鉴定及其活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更好地利用生防菌控制青枯病危害,从不同地区的土壤中分离到569株细菌菌株,筛选到3株对5种不同生化型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BS2004的拮抗活性最强。以BS2004的菌悬液为对照,分别测定无菌滤液、蛋白酶K及高温热处理后拮抗物质抑菌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蛋白酶K及高温热处理后,该菌的抑菌活性显著降低,表明其主要抑菌成分为蛋白类物质。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用生防菌BS2004菌悬液处理番茄植株,能有效控制番茄青枯病的发生,防治效果达66.75%,同时还发现,重新分离得到的青枯菌菌体数明显受到生防菌的抑制。通过对BS2004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脂肪酸鉴定、16S rDNA序列等进行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14.
水稻纹枯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获得对水稻纹枯病有生防效果的拮抗细菌,从江苏南京、徐州和常州等地采集的土样中分离细菌分离物1914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获得70株对水稻纹枯病菌有较强抑菌活性的分离物,其中11株对5种水稻病害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对11株拮抗菌进行田间防效和室内促生试验,测定菌株分泌的抑菌物质和促生物质,并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拮抗菌对水稻纹枯病的盆栽和田间小区防效在48.41%和43.03%以上;均可产生蛋白酶与嗜铁素,而不产生几丁质酶,除XF-174外其余10个菌株均可产生纤维素酶;对水稻苗株高和鲜重具有促生作用,并均可产生赤霉素(GA3);除ZF-273和XF-174外的9个菌株可产生吲哚乙酸(IAA),且细菌发酵液中IAA和GA3含量与水稻株高和鲜重的增长率呈正相关.结合各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与gyr-B序列分析结果,鉴定SF-181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XF-174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其余9个菌株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15.
小麦纹枯病拮抗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小麦纹枯病病田土壤中分离到722株细菌,通过对峙培养法筛选出拮抗细菌397株,拮抗菌率为55.0%。细菌对小麦纹枯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分为两种类型:其一以竞争作用为主,表现为菌株生长快,抑菌率高但抑菌带较窄,如菌株BNT-25抑菌效果可达100.0%,抑菌带仅为2 mm;其二为抗生物质的产生,表现为菌株生长慢,菌落小,抑菌率高且抑菌带宽,如JJ-5菌株抑菌效果可达94.3%,抑菌带为12 mm。选用18株抑菌作用良好的拮抗细菌在室内测定其防治小麦苗期纹枯病的效果。结果发现,与空白对照相比,有9株拮抗细菌的防治效果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有15株拮抗细菌的防治效果达到了显著水平。在极显著水平中菌株NZT-47、MTT-8和DHT-1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45%、64.03%和58.89%,对小麦纹枯病表现了较高的防治效果;菌株HNT-7-16、BDT-94和BNT-28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3.47%、40.97%和40.97%,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NZT-47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现有生物农药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本文研究了中生菌素和纳他霉素的复配制剂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以及田间防病效果,确定了二者复配的增效作用及适宜配比。结果表明,中生菌素和纳他霉素质量比为9:1和1:1时,复配制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具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3.6348和1.7145;二者质量比为9:1、7:3和1:1时,对孢子萌发的抑制具有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1.7268、1.6335和1.5336。田间试验表明,3%中生菌素·纳他霉素可湿性粉剂(9:1)500倍稀释液防病效果最好,施药7 d后对叶片和果实上的灰霉病防效分别达到81.04%和78.48%,显著高于单一制剂的防病效果。上述结果表明,适当配比的中生菌素与纳他霉素复配制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增强,对生物农药的田间应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解淀粉芽胞杆菌YU-1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筛选对水稻纹枯病有生防作用的菌株,并初步探索其生防作用机理。收集水稻、甘蓝、黄瓜等不同植物根际土壤,采用稀释分离和对峙培养法筛选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有抑菌作用的菌株;通过离体接种防效、盆栽防效、抑菌谱、对水稻纹枯病菌菌核萌发及形成的抑制作用等方面评价其生防潜力,并对生防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采集的37份根际土壤中共分离获得细菌297株,其中4株对纹枯病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菌株YU-1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89.8%;对西瓜枯萎病菌、草莓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在85%以上;对水稻纹枯病的离体和盆栽防效分别为73.1%和66.3%;对水稻纹枯病菌菌核萌发的抑菌率在92%以上;经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由此可看出,菌株YU-1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具有进一步开发成生物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小麦纹枯病生防芽孢杆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河南、北京等地采集小麦植株,分离得到202株内生芽孢杆菌,平板拮抗测定获得27株对小麦纹枯病菌拮抗效果明显的菌株。温室盆栽测定了27个菌株对小麦纹枯病的生防效果,其中菌株M-1、W-2和W-3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0.4%、59.4%和56.6%。对3株生防菌株进行了分类学鉴定,M-1为多粘类芽孢杆菌,W-2为地衣芽孢杆菌,W-3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9.
陶晶  李晖  李春 《植物保护》2010,36(1):87-90
对芽胞杆菌组合BCL 8及其单一菌株对番茄的促生和抗病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组合BCL 8可明显提高种子活力和发芽率,使发芽率提高10%;与单一菌株相比,组合BCL 8对番茄苗期的促生抗病作用更为显著,株高、鲜重和干重分别增加了117.08%、125.74%和140.51%,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治效果达58.62%。采用福林 酚试剂法、3,5 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和电导法分别测定组合BCL 8和单一菌株处理后种子的蛋白酶、α 淀粉酶和β 淀粉酶活性及发芽种子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经组合BCL 8浸种处理后,种子的蛋白酶、α 淀粉酶和β 淀粉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99.91%、96.74%和99.98%,种子的电导率比对照降低了10.02%,初步揭示了BCL 8促进种子发芽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