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是目前新疆唯一专业从事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规律、防治技术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同时,新疆农科院植保所是新疆植保学会的挂靠单位,拥有一支高  相似文献   

2.
农业虫害的发生流行是作物品种、有害生物和气象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气象因素是决定有害生物发生流行的关键因子,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影响最大。为减少农作物虫害的危害造成的损失,通过研究气象因素与大田作物常发性虫害—棉铃虫成虫量的相关性,构建系统模型,不断深化棉铃虫发生发展的气象预报研究,提高农业气象综合预报工作的准确性和药物防治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对农作物虫害的可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3.
有害生物绿色防治是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人畜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绿色植保",推进现代植保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阐述了有害生物绿色防治技术的主要措施,从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调控等方面,对有害生物绿色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有害生物是制约农业增产和农产品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将有关测报算法与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建立区域性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及防治体系,实现灾害防治工作从重短期、重治理向重长期、重预防转变,对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简要论述了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系统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及需要考虑的问题、监测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动态测报系统设计与实现、测试与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提供了信息化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业生产中病虫害问题严重,流行性病害和迁飞性害虫的危害态势尤为突出,而且危害范围逐渐扩大。为了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农户频繁过量使用农药,不仅导致防治成本增高,而且对农作物生产安全、品质和农业生态安全均会构成威胁。因此,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控技术提高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对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在农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为绿色生态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辽宁省台安县韭菜台镇以"分类指导、综合防治"为原则,大力推广农作物安全控害技术,对稻水象甲、三代粘虫等重大有害生物,实施统防统治示范,实行技术、物资一体化服务,有效地控制了重大有害生物的危害。2013年全年病虫草鼠发生面积151.15万亩次,防治面积103.35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0.85万t,挽回果菜等作物  相似文献   

7.
推广绿色植保工程,必须建立结构合理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利用先进的植保技术,科学实施,达到有害生物治理的可持续、效益的可持续、生态的可持续。1.充分发挥系统内各种自然控制因素的控制作用。推广绿色植保工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故不仅应考虑治理对象,更应考虑保护对象—农作物、整个农业生产体系和环境,将综合治理与农作物的综合营养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应考虑治理的  相似文献   

8.
绿色防控是指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实施绿色防控是贯彻"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对惠山区精细蔬菜园区绿色防控技术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一、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产生原因天津市塘沽地区处于中国北方黄金海岸的中东部,毗邻首都北京,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和加快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现代化社会的进步,促使新型农业发展迅速,农作物的种植技术不断进步发展,种植结构和种植模式的改变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及有害生物抗药性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有害生物的防治主要有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办法,其中,化学防治是应用最普遍、最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业有害生物不断加重,农药在防治病虫草害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同时也时常产生农药药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新疆的植物种类丰富而独特,为中国植物栽培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应用信息技术建立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实现新疆及周边国家包括农作物、林木、药用植物及野生植物等植物种质资源的数字化整理、存储和查询,对于新疆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在研究制定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采集标准的基础上,利用关系数据库构建技术、ASP软件开发技术和WEB信息发布技术,设计开发系统软件.[结果]通过设计开发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实现了基于INTERNET网络的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的数字化存储和网络化查询与发布.[结论]设计开发的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合理、功能实用,运行稳定,满足了对新疆植物种质资源信息化管理及国内外种质资源交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闽台农业要注重和加强植物保护科技的合作与交流。植物保护科技在促进闽台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农业贸易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海峡两岸的植物保护学科在植保科技的创新和确立绿色植保、循环植保、特色植保的理念,转变植保科技的服务功能等方面要加强合作与交流,构建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共同防御体系和公共植物保护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离子交换法制备除盐水的实际工艺中,在系统投入运行前需确定最佳的再生工艺条件.现采用多因素多水平正交实验确定了新疆化肥厂动力锅炉水处理系统的最佳再生工艺条件参数。  相似文献   

14.
无人机植保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精准施药技术,能够实现人药分离、药械一体化,相较传统人工喷施作业,具有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统防统治病虫害的优势,在湖南衡阳烤烟生产中广泛普及。基于此,本文就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植保无人机在烤烟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重点阐述了飞防流程、飞防要点、取得的成效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为后期植保无人机在烟草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新疆典型的适应于盐碱地和荒漠化土壤的药用植物的功效及其生长环境的介绍,说明甘草、贝母、阿魏、麻黄、肉苁蓉、罗布麻、骆驼蓬等不同生境的药用植物是构成新疆相对丰富度低的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成员。随着野生资源开采量的加大,使得野生资源的自然恢复能力下降,对新疆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提出保护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维持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对于保护新疆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臭氧技术及臭氧植保机械在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药替代技术的发展,以臭氧及臭氧水为代表的臭氧植保技术逐渐在现代生态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介绍臭氧杀虫灭菌机理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臭氧技术在土壤熏蒸、作物病虫害防治、种子处理、果蔬贮藏、牧场消毒除臭等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在介绍背负式臭氧植保机械、固定式臭氧植保机械、自走式臭氧植保机械、臭氧植保飞机等臭氧相关植保机械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基础上,剖析了臭氧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优势及制约因素,最后展望了臭氧技术的应用及推广前景。对于进一步研制开发新型臭氧植保机械,并拓展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援疆建设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利用可能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援疆建设契机下加强和创新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棉基地,在入世后其棉花生产将受到全面的影响,但从新疆棉花的整体生产、资源和技术潜力等方面分析,仍具有很强的潜在竞争力,要使其变为现实还应采取加大棉花种植结构调整的力度,积极建立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应用体系,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扩大新疆棉储备量和积极利用WTO"绿箱政策"等扶持棉花生产的政策措施,增强新疆棉花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科技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孔明 《农学学报》2018,8(1):44-47
中国是世界上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常年发生1700余种。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经济一体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农作物病虫害问题趋于严重。化学农药是目前中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最主要手段,农药的大量使用在控制有害生物的同时,也带来了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与再猖獗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发展绿色防控科技,大幅度降低化学农药的用量是中国植物保护科研工作的核心任务,其重点发展方向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对重大病虫害种群演替规律的影响,基于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的植保新理论、新方法与新产品,绿色防治关键技术与产品,化学农药精准施药和残留检测追溯技术,智能化植物保护装备,以及区域性病虫害绿色可持续控制模式等。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新疆"十五"期间小麦栽培、植保、土肥等学科科研取得的主要进展,探讨了"十一五"期间新疆小麦栽培研究和生产的建议,旨在推动新疆小麦的科研工作,促进小麦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