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为探求奶粉中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 sakazakii,E.sakazakii)更好的快速检测技术,将硫堇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阪崎肠杆菌抗体依次自组装到多壁碳纳米管/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修饰的丝网印刷碳电极上,制得一种阪崎肠杆菌酶免疫传感器。采用交流阻抗法和循环伏安法对不同修饰电极进行电化学特性表征测试,根据免疫电极CV还原峰电流在孵育前后的变化差值(ΔI)对阪崎肠杆菌进行检测。优化试验条件下,该方法对阪崎肠杆菌检测线性范围为103~10^9 CFU/mL,检出限为6.6×10^1 CFU/mL;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非目标菌ΔI〈0.5μA)、准确性(与GB/T 4789.40-2010符合率为100%)、稳定性(免疫电极在4℃无菌环境下保存30d,响应电流仍能达到初始值的92.3%)和重现性(RSD=6.3%)。  相似文献   

2.
SYBR GreenⅠ荧光RT—PCR方法检测禽流感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检测禽流感病毒(AIV)的SYBR Green Ⅰ荧光RT-PCR方法,根据AIV的M基因保守区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用4株不同亚型的AIV感染MDCK细胞,收集感染6、12、24、48、72h的病毒。另外采取169份鸡的泄殖腔拭子和咽喉拭子。对上述样品的M基因进行检测,试图建立快速检测AIV的SYBR GreenⅠ荧光RT—PCR方法,并与普通RT—PCR方法和传统的病毒滴定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此次建立的检测AIV的SYBR GreenⅠ荧光RT-PCR方法能检测到感染MDCK细胞后72h的AIV,对169份泄殖腔拭子和咽喉拭子中的AIV检出率为5.33%(9/169),而普通RT—PCR方法检出率为6.51%(11/169),病毒滴定检出率为5.62(9/160)。对其他病毒(NDV、IBDV、IBV、VA)则未检测到,且整个检测过程只需4h,表明该方法特异、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3.
禽流感病毒(AIV)不仅能引起禽类发病和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部分亚型(H5N1、H7N9等)也能感染人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早期检测AIV对于禽流感的高效防控非常重要,有必要开发高特异性、高敏感性、操作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用于AIV早期检测。文章对禽流感病毒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以及生物传感器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禽流感病毒的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探求新型鸡白痢鸡伤寒沙门菌快速检测技术,本研究首次利用多壁碳纳米管与离子液体[BMIM] PF6修饰四通道丝网印刷碳电极,制成双重放大信号检测鸡白痢鸡伤寒沙门菌的酶免疫传感器.用原子力显微镜表征其表观形态,循环伏安法监测其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检测条件下,免疫电极对目标菌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03~109 cfu· mL-1,检出限为3.93×102 cfu·mL-1(S/N=3),4℃放置28 d后,响应电流为初始值的90.15%,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特异性、重现性和准确性.多壁碳纳米管与离子液体结合制备的鸡白痢鸡伤寒沙门菌酶免疫传感器实现了检测信号的双重放大,检测灵敏度高,离子液体有助于保持酶标抗体的活性,延长免疫电极的有效时间.依据该方法构建的酶免疫传感器为快速检测其它致病菌酶免疫传感器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参照模型.  相似文献   

5.
AIV NP基因在噬菌体表面的展示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禽流感病毒(AIV)核蛋白基因片段克隆重组于溶菌酶缺陷噬菌体T4-z1,获得重组噬菌体T4-z1-NP。经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证实,AIV核蛋白成功地在T4噬菌体表面展示。以T4-z1-NP为抗原建立了检测禽流感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4-NP-ELISA)方法。其与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GP)的相对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87.62%,T4-NP-ELISA的检测准确率为91.43%。T4-NP-ELISA可检测H5、H7和H9亚型AIV特异性抗体,而IBD、IB、MD、ND、EDS的阳性血清检测结果则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证实,当阳性血清以1:640倍稀释时仍能检测到流感病毒抗体,说明该方法比较敏感。对192份血样的检测显示,T4-NP-ELISA与IDDEXXELISA符合率为96.8%。这表明T4-NP-ELISA可检测AIV抗体,也为检测与诊断AI提供了一种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6.
禽流感药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禽流感(AI)是由A型流感病毒(IAV)引起禽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疾病综合症。不仅对养禽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而且高致病性AI严重威胁着人类公共卫生安全。AI的防治倍受全球关注。目前最有效的控制措施为疫苗预防与药物防治。由于禽流感病毒(AIV)血清型众多(16种H亚型.9种N亚型),故无论传统灭活疫苗.还是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都不能对所有AIV实现交叉保护:也因为AIV抗原漂移或抗原转变常使疫苗免疫失败.因此对AIV的药物防治也倍受关注.研究日益深入。  相似文献   

7.
靶向PB2基因的特异性siRNA抑制禽流感病毒(AIV)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siRNA设计原则,设计并合成5对靶向禽流感病毒(AIV)PB2基因的siRNA(PB2374,PB2665.PB2936,PB21031和PB21233),将其转染MDCK细胞,分别于转染前和转染后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A/Goose/Guang dongl/96株;在转染后24h、48h和72h分别收集上清液;通过血凝试验(HA)和Real-timePCR检测siRNA抑制A1V增殖的效果。血凝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5对siRNA中,PB2374抑制AIV增殖的效率为68%~71%,PB2963抑制AIV增殖效率为78%~81%;Real-timePCR检测到PB2374转染组PB2基因的转录水平与对照组比较降低3~3.3倍,PB2963转染组PB2基因的转录水平降低3.9~4.2倍。无论siRNA是先于还是迟于AIV感染,这两对siRNA都能明显地抑制AIV的增殖;本研究结果为开发抗AIV治疗制剂和动物机体抗AIV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禽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禽流感基因组的抗原漂移,使禽流感疫苗仅能提供70%的保护力。针对这种特点,禽流感灭活疫苗通常制备成针对几种不同亚型病毒的多价疫苗。己证明一种灭活疫苗可以至少包括4种不同的AIV亚型,同只含单一亚型的疫苗比,并没有减弱对同一种血凝素(HA)亚型病毒攻击的有效保护,而且各亚型抗原之间不产生免疫干扰。禽流感灭活疫苗能使免疫鸡群在感染禽流感野毒时,  相似文献   

9.
禽流感抗原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胶体金标记技术(Immunogold Labelling Technique)与免疫层析技术,在玻璃纤维膜和硝酸纤维膜的检测线(T)和对照线(C)上分别喷上胶体金AIV单克隆抗体(Ab2)偶联物和AIV单克隆抗体(Ab2)-羊抗鼠IgG多克隆抗体,制成禽流感抗原检测试纸条。用该试纸检测“AIV琼扩抗原”、“AIV H5N1抗原”、“AIV H7N1抗原”、“AIV H9N1抗原”均显阳性,而对禽源性的其它病毒抗原均显阴性;本试纸与韩国产“禽流感检测试纸条”同时检测相同的样品,结果完全一致,且具有很好的线性(敏感度),是一种微量、特异、快速、简便和结果容易判定的新的检测方法,可作为检测机构和养禽场检测初筛禽流感时使用。  相似文献   

10.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是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的病原。其中高致病性的H5N1亚型AIV可以造成鸡群的大批死亡,对家禽养殖业影响严重,并可引起人的感染和死亡。通过接种疫苗能有效地控制禽流感的传播,专家们认为,选择优质的疫苗佐剂是新型疫苗走向成功的关键。本试验将同一批次的禽流感(H5N1亚型,Re-6株)抗原分别与国产白油佐剂、法国进口白油佐剂及美国进口白油佐剂3种佐剂制备成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6株),进行物理性状、无菌检验,均符合规定标准。将以上三种疫苗分别免疫21日龄SPF鸡,0.3mL/只,在免疫后的一周、两周、三周、四周,每组抽取10只分别采血,分离血清;18日龄蛋鸡0.3mL/只,在免疫后的一周、两周、三周,每组抽取10只分别采血,分离血清,21d后二免O.5mL/只,二免蛋鸡在免疫后的两周、三周、四周、两个月、三个月每组抽取10只分别采血,分离血清;每次连同对照组5只血清用禽流感病毒H5亚型(Re-6株)抗原测定HI抗体,试验结果表明,美国进1:2白油佐剂制备的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1Ke-6株)免疫鸡群后,HI抗体效价最高,免疫持续—段时间后,效价仍保持较高,同时做安全检验对比试验,各肌肉注射疫苗2.0mL/只,连续观察14d,试验结果表明,以上三种佐剂制备的疫苗均安全无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