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食用菌的菌种,一般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级。母种是培养于试管斜面上,由于菌丝细弱,生活力弱,使用也不经济,应扩制成栽培种才能用于生产。母种的用量不大,一般买1~2支即可。买到母种后先扩制原种,再扩制栽培种。 (一) 原种的制作:买到母种后,要尽快将其进行第一次扩大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即制成原种。不同类型的食菌,制作原种的培养基不同,木腐菌可用  相似文献   

2.
为便于菇农就地取材扩制母种,我们进行了用小米做凤尾菇母种扩大培养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简报如下。 (一)培养基配制:小米适量,加水量为小米的1.2~1.3倍。小米用量以试管大小而定,20×200mm的试管可装小米5克,加水6毫升(不可过量),用棉塞封口后置高压锅内120℃灭菌半小时或常压灭菌2小时,冷却后于无菌条件下在培养基上打一个深达管底的小洞即可接种。  相似文献   

3.
吴良俊 《食用菌》2001,23(4):42-42
食用菌母种的扩繁一般是利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或其加富培养基,装在试管中,高压灭菌,无菌接种,生产比较繁锁,高温易感染,特别是在扩繁草菇种时很容易引起细菌及酵母感染.  相似文献   

4.
传统制种方法使食用菌专业户受到限制。我们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简易快速制种法。现介绍如下:一、母种的扩制(一)选瓶选用扁的或方的酒瓶代替试管,这样每个酒瓶内所装培养基的面积相当于20个试管斜面。酒瓶易得,且瓶口与管口直径基本相等。(二)天然无琼脂培养基的配制配方为小麦粉25%,玉米粉15%,小米粉20%,黄豆粉15%,高粱粉25%,水220%~230%。将原料与水拌匀,装入酒瓶  相似文献   

5.
(一)母种 ①半合成培养基:供生产原种或扩制母种用。在PDA培养基的基础上,加蛋白胨1%,磷酸二氢钾0.1%,酵母浸膏0.2%,硫酸镁0.05%。②小米培养基:供生产原种或栽培种用。将优质小米浸于0.5%的白糖和0.15%多菌灵溶液中,12小时后捞出晾至不沾手,拌入1%石膏粉,装试管至1/3高。  相似文献   

6.
笔者于1987年开始探索快速繁育平菇菌种技术,并经多次中试和推广试用,实践证明效果良好.本法的主要特点是:扩制母种不用试管,而是采用罐头瓶.由于罐头瓶底面积大,接种点多,氧气足,发菌明显加快.现将其制作方法介绍给同行试用.(一)扩制母种①配方为马玲薯综合培养基,再加3g磷酸二氢钾、1.5g硫酸镁和2~3片VB_1.②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倒入洗净的罐头瓶内,瓶装20ml,瓶底中间厚为3~5mm,每1000ml可装40~50瓶.瓶口用牛皮纸加薄膜包扎.常规灭菌后平置冷却接种.③接种时挑取绿豆大小菌种7块,均匀(中间1点,周围6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母种的扩大培养基,一般都需要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但在较偏僻的农村,往往难以买到琼脂。为此,我们试验用碎玉米粒制作母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将玉米颗粒放清水内浸4小时左右,吸水发胀后捣碎成米粒大小,分装试管(装量为试管长度的1/3),然后擦净试管壁、塞棉花塞、高压灭菌。在接种箱內,将购买来的试管母种移入玉米粒培养基上,于25℃左右培养7~10天,  相似文献   

8.
在平菇生产过程中,母种的扩制传统方法是采用试管培养。但试管容积小,操作不便,制作麻烦,获得菌丝量又少。为了寻找扩制母种的简便方法,有人使用罐头瓶、三角瓶、酒瓶等器皿来代替试管生产母种。笔者在多年微生物教学实验和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受到一些启发,将微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平板扩大培养微生物技术应用于平菇母种的扩制上,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9.
杨淑荣  许广波 《食用菌》1996,18(6):12-12
食用菌生产菌种是关键,母种分离及扩繁是菌种制作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母种分离方法的消毒处理需要将分离材料在0.1%~0.2%的升汞水中浸泡1分钟,而后用无菌水漂洗2次,不仅程序烦琐而且常在分离材料中留下残液,影响成活率。在母种扩繁过程中,左手拿2支试管,右手夹2个棉塞,还要拿一个接种铲,操作不便。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对母种的分离及扩繁进行了改进。 一、材料及方法 (一)试验材料 种菇,菇木,解剖刀,接种耙,接种架,酒精灯,70%酒精,培养皿,玻璃铅笔,PDA培养基,原始母种。  相似文献   

10.
工厂化、规模化食用菌菌种生产,从试管母钟复壮、扩制,到原种、栽培种生产,最少需要80~120d,而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方法制作栽培菌种,只需6—12d,不仅节省固体生产菌种所需要的大量投资,大量缩短生产时间,而且成本低、接种速度快、发菌快、出菇齐、产量高,是工厂化生产的最佳制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保持食用菌菌种的优良种性和防止杂菌污染,较长期保藏斜面菌种,我们试用蜡封管口法,效果良好。采用此法无需专门设备、特殊药物,材料易得,操作简便。具体做法如下: 1.培养基的制备。取大型试管(口径为20~25毫米),适当加大培养基中琼脂的比例(占3%),增加注入试管中培养基的数量(占容积的1/4),棉塞要做紧。培养基的配方应根据该菌种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选择最佳方案,一般多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 2.接种培养。在已选定的菌株中,挑取茁壮的菌丝为接种体,接种体不要过大(3×3毫米)。在该菌生长最适的温度下进行培养,长满斜面后须继续培养2~3天。 3.剪塞浸蜡。将已培养好的斜面,齐管  相似文献   

12.
通常情况下母种带杂菌,往往采取多次提取母种方法进行母种分离纯化。但在特殊情况下(只有一块组织或取野生菌种由于季节的原因时间上又不允许),需要在带菌情况下进行脱毒,笔者尝试在母种试管用小米母种培养基进行分离。其脱毒原理是细菌在小米母种培养基中生长.扩展速度很慢,而食用菌菌丝的生长速度较快,试管底部的菌丝不带细菌,从试管底部取出的菌丝就是无杂菌的纯菌丝。  相似文献   

13.
用粪草培养基制作双孢菇母种,接种块萌发早,菌丝长势旺、均匀,菌丝满管较常用的玉米粉、PDA、麦粒等培养基制种早5~10天。现将其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1培养基配方 干粪草料250g,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9,VB_13片,蛋白胨5g,水1000mL。 2培养基制作 粪草料(发酵好的双孢菇粪草培养料)250g,置铝锅中,加水至淹没料,煮拂保持20~25分钟,用4~6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将滤液加热至沸,加入琼脂,文火并用玻棒搅拌,待琼脂完全溶化后加入其它营养物质,使其溶化;最后补足水至1000mL,调pH值,趁热分装试管(占试管长度的1/4~1/5),注意培养液易沾附试管口壁,加棉塞,5支或10支一把用牛皮纸包扎好,高压灭菌30分钟,趁热摆斜面。 3接种培养 试管斜面冷却凝固后,放入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接种。接种后置25~28℃温度下培养,一般12~15天满管。  相似文献   

14.
常规食用菌一级菌种培养,均采用PDA培养基。我们尝试用成熟桑椹作培养基原料培养食用菌菌种,获得满意结果。 1 培养基制作 5月桑椹成熟季节采集呈黑紫色桑椹。配方:新鲜桑椹200g,琼脂18~20g,水1000mL。将桑椹加水煮沸5分钟,用双层纱布过滤挤压,滤液中加入(?)后再加热,待琼脂熔化后定容,分装灭菌。 2 接种培养 试验用菌种为平菇、金针菇、蘑菇、香菇四类共9种,接种至桑椹培养基中在25℃下培养。 3 培养结果 所有平菇和蘑菇培养1周菌丝长满培养基表面,尤其是平菇杂17气生菌丝相当旺盛。香菇、白金针菇培养10天后亦长满培养基表面,比用PDA生长迅速。在仅用桑椹单一营养基质时,以上几种食用菌均表现出生长旺势。因此,我们认为桑椹是一种良好的食用菌培养基。在试验中,接种的45管斜面中无一污染。之后又接种10管平菇杂17,在未加棉塞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鸡腿菇双拱棚反季节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王尚堃  王汝长  李芳 《食用菌》2003,25(4):36-37
鸡腿菇是一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珍稀食用菌之一 ,近来已被广大消费者认可和接受。笔者通过多年栽培试验 ,摸索出了一套反季节高效益的栽培模式 ,即中型塑料拱棚小拱棚畦栽模式 ,其技术要点如下 :1 菌种制作 选用高产抗杂能力强的高邮特白 33菌株 ,于 6月中旬扩管 ,用常规PDA培养基接种 ,置 2 5℃左右培养 ,一般1 0~ 1 5天菌丝长满斜面。 7月上旬制原种 ,配方 :棉壳 50 % ,玉米芯 34 % ,麦麸 1 0 % ,石灰 3 % ,石膏 1 % ,钙镁磷肥 1 % ,糖1 % ,磷酸二氢钾 0 .1 %。料水比 1∶1 .3 ,拌匀后堆积发酵 7天装瓶 ,用手指粗的木棒在料中间…  相似文献   

16.
赵新林 《食用菌》2004,26(2):25-25
食用菌制种技术比较严格,一般菇农生产条件难以达到,笔者在指导生产期间摸索出一套简易制作技术,本技术适合没有制种条件的菇农朋友。现介绍如下:1 母种制作 选无虫蛀,无霉变,干燥小米做原料,每支试管装小米6g,然后加营养液6ml(营养液配磷酸二氢钾1.5g,硫  相似文献   

17.
叶飞  建德锋 《北方园艺》2012,(17):122-123
采用孢子离体培养技术对铁线蕨进行了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把经过消毒灭菌的孢子囊从孢子叶上切下,进行破碎取出孢子后接种到1/2MS培养基上,孢子萌发较快,萌发后的原叶体接种到MS培养基上能得到较大的扩繁速率,叶原体诱导孢子体在试管内诱导难度较大,可采用0.1%KH2PO4诱导剂在试管外诱导,更适合叶原体向孢子体的转化。  相似文献   

18.
试管组织分离常常由于细菌、酵母菌污染导致失败,既耽误了时间又浪费了培养基,实是遗憾。现将此法操作略作改进,可达到分离成功的目的。(一)试管组织分离培养法:子实体选取、消毒、培养基制作均同常规,只是在接种时,使试管培养基的斜面朝下,将组织块放于试管棉塞前的内壁上,塞好棉塞后竖立试管让组织块沿壁下滑达管的底部并接触培养基。注意组织块下滑时不能接触到培养基,这样即使组织块带菌也不至于污染整个培养基斜面。接种后将试管立放或斜放,斜放程度不得低于培养基在  相似文献   

19.
鸡腿蘑熟料二区制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鸡腿蘑市场需求量的增大,其人工栽培受到了食用菌生产者的高度重视,但从已报道的栽培方法来看,都是采用生料或发酵料进行单区制畦栽或床栽,栽培成功率低,生物转化率也较低。为了提高人工栽培鸡腿蘑的经济效益,我们从2 0 0 0年开始,借鉴平菇栽培中的熟料二区制技术进行鸡腿蘑栽培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这种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菌种制作鸡腿蘑Cc173,引自四川省食用菌菌种场。采用PDA培养基,按常规方法制成试管斜面,然后按无菌操作进行接种,再放置培养箱中于2 5℃下培养,菌丝8d长满斜面,洁白粗壮。原种和栽培种采用麦粒培养基,配…  相似文献   

20.
凤尾菇试管子实体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尾菇的母种在试管的接种块上形成子实体,刘祖贵(《食用菌》1984年第1期)、郭绪全(《食用菌》1984年第4期)都做过报道。近年来我们也观察了凤尾菇在试管中出现子实体的情况,并对它的成因进行了试验。一、材料和方法 (一)菌种:供试菌种是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引进的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PL—27菌株。 (二)方法:①不同氮源的培养基试验,设有PDA培养基(对照),阿须贝(无氮)培养基,在阿须贝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硫酸铵、尿素、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钾等氮源的培养基,共7个处理。②不同规格的试管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