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洪波  刘孟良  李淞  林艳  高平  赵玲  朱玲 《养猪》2011,(5):124-126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引起的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烧、被毛粗乱,发病后期可见关节肿大、跛行等症状;部分血清型可导致脑膜炎,引起共济失调。病理剖检可见胸膜炎、渗出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肺炎、腹膜炎、关节炎、脑膜炎,同时伴有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关节积液等。该病于1910年由Glasser首次发现,因此又被称为猪革拉瑟病(G1asser’s disease)。  相似文献   

2.
银梅  陈桂香  钟华 《养猪》2006,(2):32-32
1发病情况2005年10月下旬,河南省新乡市某养猪场87头2~3月龄猪陆续发病,至11月10日发病46头,死亡15头。2临床症状急性病例,营养良好,发热,体温41℃~42.5℃,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痛性咳嗽,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体表皮肤发红,耳尖、胸腹下和四肢内侧有紫斑。其中有2个病例腕关节和跗关节肿胀,跛行,发病2~5天死亡。慢性病例,精神沉郁,被毛蓬乱,食欲下降,呼吸困难,腹式呼吸,卧地不愿站立,关节肿大,跛行,步态僵硬,弓腰,生长发育缓慢,有的腹泻。3剖检病变胸腹腔内积有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腔扩张,内有浆液性纤维素性黏性渗出物。肺肿…  相似文献   

3.
副猪嗜缸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发病特点表现为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图1)和脑膜炎。临床症状包括厌食、精神沉郁、被毛粗乱、跛行、严重呼吸困难,出现振颤和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暴发时可引起极高的死亡率。剖检病变表现为腹膜炎(图2)、心包炎(图3)和胸膜炎(图4),全身浆膜表面出现浆液性纤维素性以及纤维素性化脓性渗出。  相似文献   

4.
<正>永修县一养猪户,存栏生猪20余头,一周内,出现了小部分猪只站立不稳,体温升高,拉稀等情况,且已死亡2头。1症状发病猪表现为关节肿大、跛行,体温41℃~42℃。死亡生猪体表无明显症状,关节肿大,剖检后发现关节滑液浑浊。2诊断  相似文献   

5.
<正> 1 发病情况2006年10月20日,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某养殖户从外地购人体重15千克左右的仔猪80头,购入当天发现有10头猪精神沉郁、不爱吃食,第2天有3头死亡,畜主按水肿病治疗无效,并陆续又有11头发病。畜主带3头死亡病猪前来我兽医院求诊。2 临床症状2.1 急性病例:往往首先发生于膘情良好的猪,病猪发热(40.5℃~42.0℃)、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困难,腹式呼吸,皮肤发红或苍白,耳稍发紫,眼睑水肿,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腕关节、跗关节肿大.共济失调,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有时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少数病例有拉稀的现象。2.2 慢性病例:主要是食欲下降,咳嗽,呼吸困难,被毛粗乱,四肢无力或跛行,生长不良,直至衰竭而死亡。3 剖检变化对3头死亡的仔猪进行剖检,主要表现为:肺表面附有大量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肺膜增厚,体积膨大,肺呈暗紫红色;2 例病例肺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化脓灶、暗红色出血灶;还可见肺炎区波及尖  相似文献   

6.
20 0 0年 6月 ,宁波某一个体养猪场断奶前后仔猪陆续发生死亡。剖检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腹膜炎为主要特征。结合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内脏型猪大肠杆菌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2 0 0 0年 6月 ,饲养有 10 0余头母猪的某个体养殖场陆续发现断奶仔猪被毛粗乱无光 ,厌食 ,消瘦 ,呼吸急促 ,叫声尖异。经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无明显好转 ,继而死亡。经统计 ,发病仔猪占饲养仔猪的 2 0 %左右。该猪场曾经接种过猪瘟、猪链球菌和猪气喘病疫苗。2 病理剖检剖检死猪或濒死猪 ,均可见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胸、腹腔脏器的表面。严…  相似文献   

7.
<正>1临床症状病猪采食减少或废食,喜卧,嗜睡,扎堆,体温达40~42℃,皮肤发红或有出血点,耳、腹下,四肢内、外侧先后出现紫斑及皮疹,其呈腹式呼吸,出现肺炎症状,严重的张口喘气,因呼吸麻痹而亡。部分病猪鼻流脓液,有的眼结膜充血,流泪,流浆液性鼻液,关节肿大,跛行或卧地不起。2剖检病变病死猪以出现多发性浆膜炎为特点,大量的化脓性纤维蛋白渗出物覆盖在腹膜和胸膜上,呈纤维素性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关节炎变化,  相似文献   

8.
1发病情况2004年8月,猪场刚转入育肥舍的猪突然死亡7头,发病猪全身发抖且有严重的神经症状,四肢瘫痪。当天下午我生产技术服务中心接报后,立即赶往现场对病死猪只进行剖检、采集病料并连夜加以诊断。次日又有新增病例46头,死亡3头,占全群的17%,其他猪舍一切正常。2临床症状与剖检变化多发生于膘情良好的猪,发热(40~43℃),精神沉郁,呼吸困难,明显的腹式呼吸,心跳加快(110~135次/分),全身发抖,步态踉跄。部分患病猪关节肿大,作鸭泳状划动及严重的神经症状。病程一般只有20 h左右,部分死亡猪无任何发病症状。剖检可见鼻黏膜紫红色,喉头、气管有…  相似文献   

9.
2007年3月,延平区某200头基础母猪的规模猪场哺乳阶段、保育阶段的仔猪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消瘦、关节肿胀、跛行等临床症状,剖检以浆液、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胸膜炎、腹膜炎等)和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给养殖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经对症治疗,选用敏感药物对整个猪群进行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共有82头猪只发病,主要为哺乳仔猪及4月龄以内的保育猪和生长猪,其中以5~8周龄的保育猪更为多见,发病3d左右有20多头仔猪死亡,病死率达30%左右。2临床症状病初,个别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0.5℃或以上,精神沉郁,厌…  相似文献   

10.
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猪革拉泽氏病(Glasser's disease),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呈革兰氏阴性)引起的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的统称,临床症状包括厌食、精神沉郁、被毛粗乱、跛行、严重呼吸困难,出现振颤和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暴发时可引起极高的死亡率。剖检病变表现为腹膜炎、心包炎和胸膜炎,全身浆膜表面出现浆液性纤维素性以及纤维素性化脓性渗出。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保育仔猪和小猪。近年来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猪场的饲养密度也越来越大,猪副嗜血杆菌病在猪场不断发生和传播,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该病又称为革拉泽氏病(glae sser's disease),可以影响从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跛行和被毛粗乱;主要剖检病变表现为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等。此外,副猪嗜血杆菌还可引起败血症,并且在急性感染后可能留下后遗症,即母猪流产,公猪慢性跛行。  相似文献   

12.
<正>宣威市倘塘镇某规模养殖场的猪发生一种以早产、流产、产弱仔、关节肿大,公猪睾丸发炎的传染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衣原体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症状宣威市某养猪户从省外购入一批种猪40头,发病16头,死亡2头。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皮肤瘀血性充血,发绀;咳嗽、喘气、呼吸困难,腹泻,多发性关节炎,跛行;鼻腔流浆液性鼻液,后期变为脓性鼻液;眼睑  相似文献   

13.
扎兰屯市某养猪专业户存栏70多头猪,于2002年6月23日突然发病,3d内发病的19头猪中死亡8头,畜主于6月26日前来求诊。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链球菌病。1临床症状大多数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40.3~41.2℃),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便秘、粪干硬,被毛粗乱,眼结膜潮红,有浆液性鼻液,流泪;有的病猪跛行、共济失调或后肢麻痹,前肢爬行且四肢做游泳状等;有的表现为关节肿胀、跛行;有少数病猪颈、背部等皮肤呈广泛性充血、潮红,患病的后期出现呼吸困难。2病理变化全身淋巴结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出血;喉头、气管充血,肺充血…  相似文献   

14.
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主要特征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跛行、共济失调、被毛粗乱等。剖检病理变化为胸膜炎、肺炎、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等。此外.猪副嗜血杆菌还可引起败血症,并且可能留下后遗症.即母猪流产、公猪慢性跛行。  相似文献   

15.
曾华  钟晖 《养猪》2006,(6):36-36
2006年10月中旬,广东省梅州市某养殖户发生了一起以肥育猪为主的败血型猪链球菌病。该养殖户共饲养肥育猪45头,10月13日发病6头,经治疗,病情稍好转,第3d又相继发病,病猪不断增加。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尿赤褐色,体温升高(41.5℃~42.3℃),呼吸急促,眼黏膜潮红,流泪,颈部、背部局部皮肤出现充血、发绀,部分猪关节肿大,行走不协调,粪便干燥,呈球状。病死猪体况中等,剖检可见血液凝固不良,喉、气管充血、有泡沫;下颌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心包积液增多,心内膜出血;肺轻度水肿、充血、出血;肝肿胀,有出血斑;脾脏肿大1~2倍,呈暗…  相似文献   

16.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该病又称为革拉泽氏病(Glasser’s Disease)。可影响2周龄到4月龄的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仔猪阶段发病,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到50%。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跛行和被毛粗乱;剖检病变主要表现为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等。此外,副猪嗜血杆菌还可引起败血症,在尚未出现典型的浆膜炎时就呈现发绀,皮下水肿和肺水肿,  相似文献   

17.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主要临诊症状以发热、咳嗽、消瘦、跛行、共济失调、呼吸困难和被毛粗乱等。剖检以胸膜、心包、腹膜、脑膜和四肢关节浆膜的纤维素性炎症为特征性病变。  相似文献   

18.
某猪场70日龄仔猪发生以呼吸困难、多发性关节炎和多发性浆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从1头濒死猪心血和胸腔渗出液中各分离出1株有多形性趋势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生化试验和PCR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挑选心血分离株以1.5×10^10CFU/只腹腔接种,可引起成年豚鼠发病死亡(2/3),剖检可见胸腔与腹腔积液、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从心血、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脑、肝脏及肺脏回收到该菌。  相似文献   

19.
猪副嗜血杆菌是猪群上呼吸道的一种常在菌,但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侵入机体并引起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以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病猪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跛行和被毛粗乱等症状,病理变化表现有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等。  相似文献   

20.
疑似仔猪断奶后衰弱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怀 《养猪》2003,(1):41-42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广东、广西、北京、河南、河北、山东、福建以及辽宁等地的很多猪场相继发生了断奶后2~3周出现相当比例的仔猪以消瘦、咳嗽、呼吸困难、死亡率和淘汰率均显著升高为特征的疾病。剖检特征为全身淋巴结肿大和心包炎、胸膜肺炎、腹膜炎等。很多抗生素使用效果不理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华北地区某些猪场,存栏800~1500头母猪,于今年3月份开始陆续出现保育舍仔猪严重发病(仔猪平均28天断奶),死淘率明显高于正常的情况。发病日龄主要为断奶后2~3周到保育结束,个别猪也可延续至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