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避免用于敏感作物和作物的敏感期不同作物和品种对氯的敏感性和忍耐性有很大差异。对氯敏感的作物称为忌氯作物,有烟草、茶叶、柑橘、葡萄、西瓜、马铃薯、紫云英等,一般不施或严格控制含氯化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2.
1 应使用于耐氯的作物水稻、小麦、油菜、番茄等作物耐氯性较强或中等耐氯,可优先使用含氯化肥;烟草、茶叶、葡萄、马铃薯、红薯等作物耐氯性较弱,一般不使用含氯化肥或严格控制使用量。此外,在同一类作物中,品种不同,抗氯性也有差异,如水稻中的杂交稻耐氯性最强,而常规早稻  相似文献   

3.
试论含氯化肥的合理施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氯对作物和土壤的影响,表明南方可以在各种作物的耐氯极限内施用含氯化肥,并需配合施用石灰和含钙磷肥;而北方旱区,特别是西北地区合理施用含氯化肥应根据每茬作物吸收带走的氯量,确定一个轮作周期内施用含氯化肥的量,保持土壤氯素的平衡,不致使土壤盐渍化。氯化铵可以就近施用,缺钾作物也能以含氯钾肥予以补充。此即本文所述氮素平衡施肥原理。  相似文献   

4.
忌氯作物常见于农业科技献和资料中,如由于氯化钾中含有氯离子,对忌氯作物如甘薯、马铃薯、甘蔗、甜菜、柑橘、烟草、茶叶等的产量和品质均有不良影响,故不宜多用;不宜在重盐土和忌氯作物如烟草、薯类上施用。任何一种肥料都是适量有益,过量有害。如氮肥施用过多,会引起农作物倒伏、减产、品质下降。故是否把这些作物列为忌氮作物,还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5.
王鹏 《农业与技术》2004,24(1):87-88
随着含氯化肥的施用向农田土壤中带入了大量的氯离子,氯离子对作物少则有益,多则有害。应根据作物的耐氯力和作物的土壤氯容量及降水情况科学施用。采用基肥或追肥的方法施用,基肥应早施,深施覆土;追肥应避开作物氯害敏感期;亦可制成复混肥料施用。  相似文献   

6.
番茄耐氯临界值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化肥施用水平的提高,含氯化肥的应用愈来愈广泛。研究含氯化肥—氯化铵、氯化钾、氯磷铵的合理施用,对联碱工业及钾盐湖的开发有直接关系。同时含氯化肥施入土壤,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不同土壤、不同作物耐氯临界值等施用技术也急待研究。番茄是人们喜爱的水果兼蔬菜,我们研究了氯的不同浓度对番茄的影响,确定了番茄耐氯临界值。  相似文献   

7.
刘启 《现代种业》2010,(3):61-61
一、忌旋含氯肥料 桃树为忌氯作物,施用后易造成根系腐烂、叶片枯黄,轻者树势衰弱,重者导致植株死亡。因此,不要施用氯化铵、氯化钾等含氯肥料。  相似文献   

8.
不要害怕和盲目拒绝含氯肥料,含氯肥料并不是不能用。含氯肥料除具有价格优势之外,还对一些作物生长有利,但施用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安全性及产量的影响,为氯氟吡啶酯的推广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东北三省32个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积温带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整株盆栽法研究氯氟吡啶酯对不同水稻品种的安全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叶龄的水稻对氯氟吡啶酯敏感性不同,于水稻2~3叶期时施用氯氟吡啶酯,供试32个水稻品...  相似文献   

10.
<正> 甘蔗被认为是“忌氯作物”的记载散见于一般文献中。因此,长期以来氯化铵、氯化钾等含氯化肥在甘蔗上的施用受到了限制。为了明确含氯化肥在甘蔗生产上的施用效果,为扩大含氯化肥的施用范围,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79和1980年两年进行了试验,并已在全省推广应用,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为便于其他兄弟省在甘蔗区推广,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黄土性母质上发育的壤质棕壤农田上,长期施用双氯化肥氯磷铵和氯化钾,使土壤中0~20cm土层中含氯量达41.0mgkg-1,此时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的活性略有所降低,施用单氯化肥氯化钾,使土壤0~20cm土层中含氯量为33.0mgkg-1,略高于对照,此时,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施用双氯或单氯肥料后,与对照相比,土壤中酸性磷酸酯酶活性无明显差异。通过对土壤中酶活性的测定,为长期施用含氯肥料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复合(混)肥、专用肥大多数含有氯.由于氯是一种微量元素,过多施用,会使作物发生氯中毒.为防止农作物及果树的氯中毒,在施用含氯肥料时应从以下4方面来考虑: 1、从农作物特性考虑 在理论和实践上根据作物对氯离子的忍受程度即忍氯程度,将作物分为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正> 如何科学合理使用氯化钾、氯化铵等含氯化肥、既防止对作物产生“氯害”又充分发挥这种肥料的增产效果,是多年来有关方面重视探讨的一个课题。本文拟从六个方面阐述粗浅的意见: 一是重点用于耐氯性强的作物。即把含氯化肥主要用在水稻、棉、麻、油菜、大小麦、玉米、甜菜、向日葵、黑麦草、蔬菜中的南瓜、菜豆、菠菜,果树中的猕猴桃、山核桃、香蕉、桃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用不同施量的有机肥作基肥,采取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进行了烟叶的含氯量分析,含氯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但没有出现氯中毒现象,烟叶级吸鉴定,各试验处理表明,在燃烧,灰色上无差异,燃烧均不熄火,试验处理Ⅰ、Ⅱ、Ⅲ、较为理想,处理Ⅴ不理想。烟草是对氯元素敏感的作物,氯对烟草的生长和产质量有不可低估的影响,研究氯对烟草的作用已提到日程上来,但对施有机肥的烤烟来说,烟叶氯有其丰富的来源,我们曾对混合施肥的  相似文献   

15.
<正>含氯化肥是指含有氯离子的一类化肥,如氯化铵、氯化钾,也包括以氯化铵、氯化钾为原料配制而成的复(混)合肥、专用肥、配方肥等。含氯化肥是目前生产量和施用量较大的一类化肥,用好含氯化肥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施用含氯化肥时氯离子容易随肥料而带到土壤中,使土壤中盐浓度提高,引起作物的"氯害",甚至出现烧种烧苗。那么,如何合理施用含氯化肥呢?1.因作物施用。不同作物和品种对氯的忍耐性差异很大。根据作物对氯的  相似文献   

16.
氯化钾和氯化铵等含氯肥料是农业生产上常用的速效肥料,由于其比含硫肥料价格便宜,且肥效基本相当。因而深受农民欢迎。但含氯肥料的氯化钾和氯化铵,含氯量偏高,氯会影响作物种子萌发,并对有些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产生不利影响等。但是,由于农村有不少群众不了解这类肥料,因此,在使用中出现不少问题。例如有的群众作种肥施用.结果造成烧种伤苗,缺苗断垄;有些群众只知道西瓜是喜钾作物,而且氯化钾又比硫酸钾便宜。  相似文献   

17.
<正>不同作物和品种对氯的忍耐性的差异很大。根据作物对氯的忍耐能力把作物分为3类:一是强耐氯作物,如水稻、麦类、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红麻、萝卜、西红柿、甜菜、茄子和果树中的猕猴桃、香蕉、桃树等。这类作物选用含氯化肥不但可以节约购肥成本,而且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二是中等耐氯作物,如亚麻、大豆、菜花、菠菜、蚕豆、豌豆、草莓、花生、苹果、山楂、甘蔗、油菜等。这类作物可适量施用  相似文献   

18.
产地对主栽烤烟品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明主栽烤烟品种在不同产烟区所产烟叶的化学成分特点及差异性,对烟叶样品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云烟87’、‘云烟85’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高于其他烤烟品种.5个烤烟品种在不同产区种植,同一品种所产烟叶的总糖、还原糖、烟碱、钾含量、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等7项指标都有较大差异,地域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云烟87’、‘云烟85’、‘中烟100’、‘龙江911’4个烤烟品种,同一品种在不同产区生产的烟叶总氮含量差异不大,多数产区差异不显著;‘K326’不同产区所产烟叶总氮含量差异性比较明显,地区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对稻-麦轮作体系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氯是植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但是含氯化肥(氯化钾和氯化铵)中氯离子含量和盐指数都较高,关于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较少,尤其对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未见报道。论文旨在明确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的变化,探明含氯化肥对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机理,为含氯化肥的科学施用和土壤肥力的保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已开展22年的紫色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采集含氯处理(含氯化肥配合稻草还田,(NPK)Cl+S)与不含氯处理(NPK+S)、以及不施肥对照(CK)和单施化肥(NPK)的土壤,采用磷脂脂肪酸法(PLFA)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分析含氯化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种类及土壤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长期施用含氯化肥显著降低了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等养分的不含氯处理(NPK+S)相比,含氯化肥(NPK)Cl+S稻季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分别降低为不含氯处理(NPK+S)的35.7%、18.0%、69.8%,麦季土壤分别降低为不含氯处理的31.6%、24.5%、75.6%。主成分分析表明,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作为土壤生物活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优于酸性和中性磷酸酶、硝酸盐还原酶。PLFA分析表明,含氯处理微生物量和种类最低,比等养分不含氯处理PLFA生物量降低24.7%,比对照降低43.2%;施用含氯化肥显著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组成及数量,G+细菌显著降低,对真菌和放线菌影响较小;微生物种群量的减少与含氯处理土壤pH降低和酶活性下降有关。长期施用含氯化肥作物产量有降低的趋势,含氯处理比等养分的不含氯处理水稻季产量和周年产量22年平均下降6.8%、3.3%。【结论】长期施用双氯化肥(氯化钾和氯化铵)引起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变及土壤生物活性降低,并表现出一定的减产趋势。建议不要长期施用双氯化肥,尤其要避免长期施用氯离子含量高的氯化铵。  相似文献   

20.
氯化钾和氯化铵等含氯肥料是农业生产上常用的速效肥料,由于其比含硫肥料价格便宜,且肥效基本相当,因而深受农民欢迎。但含氯肥料的氯化钾和氯化铵,含氯量偏高,氯会影响作物种子萌发,并对有些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产生不利影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