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红  梁鹏 《河北渔业》2014,(7):56-56
<正>单细胞藻类与水产养殖息息相关,单细胞是鱼、虾、蟹、贝类等幼体的直接饵料,在水产养殖以及育苗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本人多年从事贝类育苗、海参育苗工作,下面对贝类育苗、海参育苗中单细胞藻类常用种类和培养方法做如下介绍。1常用种类贝类育苗中常用种类较多,有小球藻、塔胞藻、扁藻、金藻(等鞭金藻和叉变金藻)、硅藻(新月菱形藻);海参育苗中常用种类有盐藻、角毛藻和新月菱形藻。以上几种藻类对温度、盐度、光照有  相似文献   

2.
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为我国暖温带多年生种类,属褐藻门、马尾藻属,不仅是海参育苗和养殖的理想饵料,还具有较高的工业、营养和药用价值。由于海参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鼠尾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囚此人们开始无节制地在自然海区采挖,这一做法近年来愈演愈烈,以至于明显地危及鼠尾藻种群的生存,因此当前迫切的任务就是解决鼠尾藻的苗种问题。笔者在威海对鼠尾藻的繁殖及育苗工作做了初步研究,现将育苗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微藻和动物性生物饵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生物饵料是指经过人工筛选和优化培育,以活体作为水产养殖动物幼体食用的专门饵料。与配合饲料相比,生物饵料具有种类多、增殖速度快、营养全价、适口性好,能增强养殖对象抗病能力等特点。随着对微藻培养及其在养殖动物育苗中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为保证水产动物幼体发育成功,还需要有动物生物饵料参与。目前国内外常用微藻生物饵料包括小球藻、扁藻、角毛藻  相似文献   

4.
《水产科学》2008,27(5):253
“海禾”海参系列配合饵料产品由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研发监制,科技含量高,产品经济实用。 育苗、暂养、养成各阶段均有适应其生长和成活的不同配方的配合饵料,完全绿色化饵料。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是海参育苗与养殖以及饵料研制的发源地,经过近30年的深入研究与完善,更加科学合理。配合饵料、成参配合饵料、益生菌海参免疫保长剂。同时还有海水生物育苗与养殖用的各种饵料,如螺旋藻粉、小球藻粉等,以及各种饵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微藻作为水产养殖动物的活饵料,在水产养殖育苗中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应用.传统的饵料藻培养方法存在着生物量低、藻液保藏困难等问题,以至阻碍了其商业化发展.综述了近年来在水产饵料藻高密度培养及冷冻保藏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期促进国内水产生物饵料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盐藻(Dunaliellasp.)是一种嗜盐性较强的海产单细胞藻类,是海参幼体(耳状幼体、樽形幼体)的优良饵料。因此,在海参人工育苗过程中,盐藻培养的好坏及其生长繁殖的快慢,将直接影响海参幼体的生长发育和育苗的成败。  相似文献   

7.
在高温期培养湛江叉鞭金藻防治敌害生物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成有  唐政忠 《水产科学》1993,12(12):16-17
在海珍品人工育苗的过程中,通过人工途径培养生物饵料做为海珍品幼体的食物已非常普遍,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年实践证明.在诸多生物饵料中,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zhanjiangensis Hu.Var.sp.)是海珍品幼体培育阶段最佳开口饵料,也是辽宁沿海各育苗单位多年传统使用的主要生物饵料。但是,由于叉鞭金藻在培养过程中难度较大,尤其是  相似文献   

8.
海参饲料与健康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参养殖业发展迅猛,养殖模式由粗放养殖转向集约化养殖和半粗放养殖,海参饲养由单一藻粉向全人工饵料发展。为更好地服务海参养殖业,就海参营养疾病的预防对策和健康养殖作简单分析与介绍。  相似文献   

9.
海参养殖业迅猛发展,养殖模式由粗放养殖转向集约化养殖和半粗放养殖,海参饲料由单一藻粉向全人工饵料发展。引起海参营养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饵料的质量问题,加工出高质量的饲料,避免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应必须做好以下四方向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参的消费量逐年增加。海参人工育苗技术、池塘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池塘海参养殖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养殖技术水平不一和养殖方法的不同,使得养殖产量和效益差别较大,笔者通过几年的海参养殖情况分析,总结出了影响池塘海参产量的几个关键因素。1养殖池塘的深度海参在池塘中生长速度的快慢,受水温、饵料、水质环境等因素影响。由于海参在池塘水温超过20℃时有休眠的习性,因此休眠时间的长短  相似文献   

11.
(二)生物饵料培养与强化技术 1.植物饵料的培养技术:我们在轮虫培养、轮虫的营养强化和早期仔鱼培育过程中都要使用单胞藻,目前最常用的单胞藻是小球藻和等鞭金藻,Howell(1979)认为:在大菱鲆育苗过程中使用等鞭金藻,仔鱼的成活率比较  相似文献   

12.
盛宝利 《河北渔业》2012,(1):45-45,59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堪称海参中的极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养殖品种,尤其近几年,仿刺参养殖业更是迅猛发展,已成为山东和辽宁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仿刺参苗种人工繁育工作也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快速发展.目前仿刺参浮游幼体育苗阶段仍然需要培养单胞藻作为饵料,该过程任务繁重,且易受污染,造成饵料培养失败或饵料缺口,给育苗生产造成损失.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刺参育苗时间的不断提前,出现了单胞藻饵料培育难以与之同步、易老化等缺点,严重影响育苗生产.  相似文献   

13.
在海参池塘养殖的基础上,根据养殖品种之间的生态依存关系,通过使用微生态制剂、鲜活饵料、全价配合饵料等养殖方法,探索海参、虾、蟹、藻共生互利的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池塘立体养殖空间,降低了水产养殖N、P排放,改善了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曹红军 《科学养鱼》2007,(11):66-67
单细胞藻类培养是贝类工厂化育苗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解决贝类养殖特别是种苗培育阶段饵料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贝类人工育苗的成败。近三年以来,本单位开展了青蛤人工育苗,获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单胞藻饵料培养是关键,藻类饵料培养无菌操作是核心。单细胞藻类培养按培养规模大小和培养目的分为一级培养、二级培养和三级培养,即分为藻种培养、中继培养和生产性培养。  相似文献   

15.
王成善  杨光 《齐鲁渔业》2008,25(4):25-25
辽宁省锦州市浅海滩涂养殖面积非常广阔,但历来杂色蛤苗种一直比较短缺。过去采用的一些老方法育苗,出苗量较低,生物饵料培育也仅限于在一般育苗室的水泥池中采用老方法培养,因藻种供应不及时,使杂色蛤的出苗量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发展扇贝人工养殖,一九七九年我厂利用海带育苗室的育苗池进行浅水培育扇贝苗试验,获得成功.在100立方水体中育出0.8~1毫米稚贝700万个,平均每立方水体出苗70,000个.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育苗的方法与结果(一)饵料培养利用育苗室光线较强的十五个池子做饵料培养.饵料种类为小新月藻和扁藻两种.培养时利用室外竹帘和布帘把光照控制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海参养殖的现状,结合鼠尾藻的生物和生态特点,阐述了鼠尾藻是海参养殖水体理想的生物修复藻类。并对功能藻的概念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8.
《科学养鱼》2012,(5):48
日前,青岛城阳区海洋与渔业局会同青岛市渔业技术推广站、黄海水产研究所从浙江引进鼠尾藻品种在胶州湾进行海上养殖试验。据了解,鼠尾藻是海参育苗和养殖环节重要的优质饲料,仅青岛市  相似文献   

19.
一般的育苗场家在太平洋牡蛎的人工育苗生产中,往往不进行亲贝的强化培育或者培育的时间太短,而采用反复刺激的方法进行采卵(如流水、干露、药物等),结果给后期幼体的培育、附着、变态埋下隐患,导致出苗数量不多,质量不高,进而影响了育苗生产及养殖生产。对此,我们于2001年春天对育苗及养殖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1.1亲贝室外暂养2001年1月5日由莱州购进亲贝50kg,放入大棚中暂养,水温6.1℃,水质新鲜,pH8.2,盐度30‰,饵料充足,其中有金藻、硅藻、少量的扁藻等;定期捡…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海水鱼种苗培育技术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是,在海水鱼种苗工厂化生产中,往往由于环境、气候、育苗设施及某些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鱼苗的生物饵料产量的不稳定,从而大大地抑制了工厂化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展。故此,如何稳定的培养生物饵料,成了海水鱼种苗工厂化生产中的关键问题。 一、海水鱼育苗中的生物饵料 目前,在海水鱼种苗生产中所采用的生物饵料一般是指:单细胞藻、双壳类幼虫、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实践证明,这一系列的生物饵料能提供海水鱼苗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大量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能大幅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