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科技查新规范》和农业新品种的特征特性,结合多年的查新实际工作经验,对提高农业新品种查新质量加以研究与探讨,提出农业新品种进行分类查新的方法,这样既能反应出农业新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又能使农业新品种查新工作变得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毛白杨16个新品种的主要形态特征产地及生长特点和繁育技术,为繁育和推广新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The mai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roducing area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sixteen new varieties of Chinese white poplar (Populus tomentosa Carr.) are reported,aiming at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breeding and extension of new varieties.  相似文献   

4.
New Varieties of Populus tomentosa Carr. and Breeding Techniqu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mai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roducing area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sixteen new varieties of Chinese white poplar (Populus tomentosa Carr.) are reported,aiming at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breeding and extension of new varieties.  相似文献   

5.
2009年在成果展示田种植玉米新品种(组合)85个,其中新品种25个,占29.4%,新组合60个,占70.6%,类型丰富,数量多,创历史新高。调查了新品种(组合)的主要特点,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育种上存在的主要差距,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笔者以1983年在河南许昌市蒋李集乡建立了10hm^2的全国第1个毛白杨品种基因库林为基础,开展331个品种及优良单株对比试验,为实现毛白杨栽培良种化提供优良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通过资料搜集、野外调查和定点观测,研究了槐属国内外近30种、近20变种变型、10余栽培变种及授权植物新品种,从分类学的角度对槐属植物主要形态性状和生长性状进行了准确描述和科学分级,筛选确定了40个基本性状,并对每个基本性状的表达状态进行描述分级,共划分了153个表达状态或等级.利用这些性状表达和分级可以对现有槐属植物种...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爱耶系列优质西瓜新品种的生长特性、商品特性、适应性及抗病性等特性,分析了爱耶系列品种在熟性、商品性状、抗病性等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并分析了西瓜品种特性对西瓜推广定位的影响,确定了爱耶系列西瓜新品种的推广定位,制定了爱耶系列西瓜的示范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综合灰色关联度加权法对玉米品种的各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为农作物新品种评价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2008年广西玉米区域试验数据,利用决策分析中的多属性决策理论,运用综合灰色关联度的方法确定各性状的客观权重,然后对玉米品种进行评价。【结果】玉米品种HM-2的综合评价值最大,其次是哈宝7号,最小的是XQ-9;玉米品种HM-13产量最高,其次为联玉19,产量最低的是KY116。【结论】在实际生产中,不能只考虑产量这一单一性状来选育新品种,应尽量选择对产量和环境的互作有影响的几个重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综合灰色关联度加权法可有效减少某些人为的设定因素,使新品种的选育、评价和鉴定更科学、客观、符合实际。在玉米的育种实践工作中,其可作为辅助工具,以选育出高产、稳产、低风险、综合性状优良的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元杂交,混系结合,株型理想,优化选择”方法,选出了9个水稻新品种。其中沈农8718、沈稻7号通过国家审定,沈稻4号、沈稻5号等通过辽宁省审定。新品种的产量超过对照品种。经检测,7个品种的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米一级或二级标准熏其余达到三级标准。新品种各性状组配合理,抗病性、耐寒性、耐寒性较好。研究结果证明采用的优化育种方法是可行的,可以实现理想稻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1.
针对廉江稻区自然资源条件和气候特点,基于早、中、迟熟品种合理搭配,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的选种目标,开展水稻新品种(组合)表证试验,筛选适宜廉江稻区规模种植的新品种。从引进的11个水稻新品种(组合)中初步选定了y两优101、准两优608、y两优5813、广盐1号4个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12.
依据各参试水稻新品种为材料,在各试验点与各年份试验的基础上,经过数理统计和相关因素的科学分析,依次进行比较,从而鉴定各水稻新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试验丰产性。同时以同一试验点所有参试品种产量的平均值为环境指数,称自变量,以各个参试品种的产量均值为依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以便确定每个参试品种的稳定性,为水稻新品种推广应用于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对今后选育水稻新品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法对引进的12个马铃薯新品种的7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云薯506’和‘兴佳2号’的关联度值均大于0.7,综合性状表现最优,适合在广西种植;‘冀张薯12号’和‘中薯5号’的关联度值均大于0.6小于0.7,综合性状表现一般,有待进一步试验观察;‘中薯17号’和‘云薯401’的关联度值均小于0.5,综合表现较差。品种评价结果与试验地实际表现基本一致,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法可用于综合评价马铃薯新品种的优劣。  相似文献   

14.
南京历代先人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培育了梅花多姿多彩的观赏品种。20世纪后叶南京梅花栽培规模与技术均有迅猛发展,梅花新品种也在大增,陈俊愉先生曾不辞辛苦来南京调查和记载了50之多的优良品种。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南京人在陈先生的工作基础上及指导下,以及在褚孟嫄先生、林文棣先生的指导下,不断从梅园中发掘新品种并采用芽变选种及实生选种手段,选育了已通过国际登录的优良新品种30个以上。该文还叙述了部分国际登录梅新品种的主要观赏特性。  相似文献   

15.
优质多抗高产高效北方粳稻新品种选育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综合研究水稻优质、多抗、高产、高效的生理基础、生态条件和关键性状遗传特性的基础上,采用“多元杂交,混系结合,株型理想,优化选择”方法,选出了优质、多抗、高产、高效的理想稻新品种。其中沈农8718、沈稻7号通过国家审定熏沈稻4号、沈稻5号等通过辽宁省审定。新品种的产量超过对照品种。经检测熏7个品种的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米一级或二级标准熏其余达到三级标准。新品种各性状组配合理熏抗病性、耐寒性、耐旱性较好。采用的优化育种方法熏实现了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6.
2007年秋季广州市引进24个菜心新品种开展田间试验,系统调查、评价参试品种的物候期、生物学性状、抗病性、产量、商品性状和蒸食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特级油绿甜菜心、佰顺2号早菜心和科田70天3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较佳,适宜在广州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栽培条件对水稻茎秆材料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对7个抗倒伏性有差异的水稻品种在2个施肥水平、2种栽培密度条件下,测定了茎秆的材料学特性。结果表明。品种间的基节折断弯矩M差异很大,新育成高产品种的基节折断弯矩均高于对照品种辽粳5号,原因是构成茎秆材料数量的增加。低氮处理使茎秆材质强度BS增加;稀植导致构成茎秆材料的数量增加。不同品种的茎秆材料学特性对稀植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科学规范地开展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工作, 更好地履行《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并与国际接轨,研制了刺槐属DUS测试指南。指南遵循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有关测试指南总则和我国有关测试指南的国家标准,通过多年多点观测调查,深入细致地研究了刺槐属主要种、变种、变型、无性系和品种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为性状特征表筛选确定了31个测试性状;对每个测试性状的表达状态进行准确描述和科学分级,共描述划分了110个表达状态或等级;为94个表达状态确定了标准品种;给每个表达状态确定了代码,并给每个性状规定了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0个杂交中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沿江地区种植的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两优580、新强8号和中R05三品种具有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等特点,适宜沿江地区种植。两优培九、新两优6号和两优0293三品种综合性状尚可,抗逆性中等,具有一定增产潜力,可经示范后适量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福建农林大学育成了福红航1号、福红航992、福红航952等系列光钝感红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生育期长及综合性状优良等特性。本研究分析了光钝感福红系列新品种在莆田和诏安的留种特性及产量表现,总结了其主要留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