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与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气候发生变化,则作物的品种和栽培方式也需要适当的进行改变,才能适应新的气候环境。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日益明显,对农作物的品种及生长环境产生了影响。基于此,本文就主要针对气候变暖与农作物适应性栽培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由于全球化的气候变暖,致使我国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自然生态系统也有较为严重的影响,导致我国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危害农作物的再生。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农作物病虫害越来越严重,抑制了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一些病害虫会由于气候变暖的原因,使虫害能够越冬以及危害期延长。目前,病虫害问题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基于此,从我国农作物病虫害概况为出发点,对生长季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实践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变化,害虫抗药性增强,浙江省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呈现出种类增加、为害加重、治理难度加大的趋势,对粮食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检测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危害时空变化对气候变暖时空变化响应的已有观测事实及其变化规律性,汇总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病虫害未来发生趋势的已有预估结果,提出其影响的最新认知,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气候变暖可使大部病虫害发育历期缩短、危害期延长,害虫种群增长力增加、繁殖世代数可比常年增加1个代次,发生界限北移、海拔界限高度增加,危害地理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呈明显加重趋势。但也使一些对高温敏感的病虫害呈减弱趋势,致使小麦条锈病、蚜虫等病虫由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迁移危害。未来气候变暖将使中国大部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呈扩大、加重趋势。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诊断、发生与灾变的影响预估、风险评估及适应对策将是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暖和CO2浓度升高不仅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产量及品质等,同时也对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制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CO2浓度升高以及气候变暖和CO2浓度升高交互作用对农作物物候期、光合作用、产量及作物安全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为气候变化对作物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气候变暖,生态系统发生了变化,信阳地区干旱灾害的发生频率逐年增加,给农业种植造成一定影响,特别对三大农作物水稻.小麦、油菜带来影响,为此农作物的品种及栽培方式也必须变化,以减少干旱造成的危害。本文简要概述了几种抗旱的农业对策措施,以达到农作物高产、穗产,确保我地区增效,农民增收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花生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栽培方式有轮作、群种和单产量模式等。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及全球气候变暖自然因素给农业发展带来很大挑战,新技术可以有效改良花生传统育苗方法,减少病虫害发生概率,营造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环境,降低成本并提升花生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气候逐渐变暖以及耕作栽培方式的变化,洪泽区主要作物水稻、小麦病虫草害发生普遍,特别是一些气候型、迁飞性病虫加重发生,对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保证上述作物的正常生长,近年来洪泽区大力推广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及生态环境安全要求的农作物品种以及农药减量控害技术。严格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病虫监测预警,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实现粮食高产稳产及化学农药减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以宁夏引黄灌区为例,分析了气候变暖条件下宁夏水稻低温冷害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随着气候变暖,生长季的气温均值增加,出现水稻低温冷害的概率在逐步减小,农作物种植风险也随着降低。但是,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随着偏晚熟水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低温冷害的发生强度并不一定会减小,在同等低温冷害年景条件下,造成的减产损失在加大,因此,水稻品种变化必须与气候变化相适应,才能减少水稻冷害造成的减产损失。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暖背景下宁夏水稻低温冷害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宁夏引黄灌区为例,分析了气候变暖条件下宁夏水稻低温冷害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随着气候变暖,生长季的气温均值增加,出现水稻低温冷害的概率在逐步减小,农作物种植风险也随着降低。但是,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随着偏晚熟水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低温冷害的发生强度并不一定会减小,在同等低温冷害年景条件下,造成的减产损失在加大,因此,水稻品种变化必须与气候变化相适应,才能减少水稻冷害造成的减产损失。  相似文献   

11.
全球变暖对农作物影响及对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群华  乐向晖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5):121-124159
全球变暖已经是一个毫无争议的事实.根据全球变暖对农作物生长气候的影响,综述了近几年全球变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种植制度及病虫害等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农业相关方面应对全球变暖的对策.最后根据目前研究的现状,指出研究的不足以及有待改进的方面,并展望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覆盖栽培是指利用农用覆盖新材料来调节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防治病虫害等方式,以获得农作物生长发育适宜条件的方法。它可使农作物在不利的自然环境,土壤条件、生长季节进行正常生产,以延长或提早生长季节,提高产量的品质,或通过防虫网覆盖栽培,防止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生产无公害农产品。覆盖栽培农业主要有以下方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的水稻品种已经逐渐不适应与当前阶段的栽培种植,因为随着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以及人们对水稻等农作物的需求量增多对传统的水稻品种生长状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对水稻的品种进行合理的改进。本文将对水稻新品种的生长特性进行分析,然后对其优势以及栽培方法进行合理的探究,最后在绿色防控技术方面进行各种方面的调控,解决害虫对其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产量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东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以及主要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气候变暖给东北地区农业带来的影响利弊共存,主要表现为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生长季节温度升高、热量资源增加,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期延长、适种区域扩大,为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以及产量的提高提供了潜在的可能。但由于光照及水资源的限制以及CO2浓度的增加而引发的温室效应,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农作物生态环境恶化,干旱、洪涝、盐碱化速度加快,尤其是近几年受全球变暖的影响,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受干旱灾害的影响最为明显。降水总量减少和降水分布不均匀,使东北地区成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和脆弱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用数理统计学和模糊数学方法分析了开封市主要农作物生长期气候变暖趋势、积温与主要农作物产量的关系,建立数据库,在Excel软件的支持下,利用二阶多项式将小麦、玉米、棉花产量和积温分离成社会量和气候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开封市主要农作物生长期的积温和产量趋势均上升,气候变暖对开封市主要农作物产量利大于弊,小麦生长期极端最低气温上升有利于冬小麦生长,棉花、玉米生长期极端最高气温下降,有利于棉花、玉米产量增加。掌握气候变化规律,积极采用有效措施,能减少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提高全市主要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6.
温室效应问题在近几年逐渐突出,逐渐明显的气候变暖较大的改变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而影响了农作物的生产。本文以南方为例分析气候变化给农作物生长、产量以及品质带来的影响,并从长远战略出发探讨其应对策略以改善经济发展是,培育出更加优良的农作物品种,降低对能源的消耗水平。  相似文献   

17.
气象环境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气象灾害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受气象环境的影响较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不断加剧,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出现,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气象环境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并提出了气象灾害防御对策,以期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全球资源消耗和CO2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快速增加,温室效应加剧使全球气候变暖,农作物害虫的生长、繁殖、越冬、迁飞等生态学特征均将受到一定影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和环境持续恶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速度加快,农作物生长热量增加,这也为水稻种植结构变化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哈尔滨市阿城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全球变暖影响,气温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从温度的角度来分析,找出气温变化对水稻种植的影响,从而达到充分利用气象热量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在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大气候环境下,唐山地区等极端天气以及气候事件 频繁发生,从而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人们正常的经济活动造成了很多不利 影响,不仅减少了农作物的产量,还给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因此,唐山地区应努 力对农业气候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来适应当前气候的极端变化状况。本篇文章就唐山市花生 生长与气象灾害的紧密关系做出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