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5 毫秒
1.
采用环境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涪陵南沱镇茎瘤芥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整体上重金属污染水平较低,基本没受到汞和铬污染,但已受到了铜、铅、镉污染,特别是镉污染已经相当严重.相关分析和回归预测分析均表明土壤养分对土壤重金属含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重金属镉进入土壤,致使土壤中重金属镉超标,从而导致农作物中镉含量超标,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重金属镉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和修复已成为目前重要的环境保护任务。本文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修复剂,然后研究了其对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的新型镉污染土壤修复剂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镉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在最佳的试验条件下,污染土壤中镉的去除率可以达到37.72%。  相似文献   

3.
对79个云南主要植烟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残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1.1%的云南主要植烟土壤尚属清洁,未受污染,但有8.9%的土壤受到轻度污染;在污染的重金属中,镉污染稍严重,其次是汞。结果也表明云南烟区土壤基本没有有机氯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4.
云南烟区主要植烟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79个云南主要植烟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残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1.1%的云南主要植烟土壤尚属清洁,未受污染,但有8.9%的土壤受到轻度污染;在污染的重金属中,镉污染稍严重,其次是汞。结果也表明云南烟区土壤基本没有有机氯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5.
交通源路域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宁川  冉文静  杨芳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42-145,184
针对交通源路域重金属污染问题,在江苏省内分别选取2条国道和高速公路的4个典型路段进行了土壤一植物系统中铅、铜、锌、镉污染监测,并分析了路域土壤一植物系统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特性、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苏省内路域土壤一定程度上受到重金属污染,不同道路路域土壤重金属污染与车流量无明显相关性,植物中铜浓度、镉锌浓度总和与土壤中铜浓度、镉锌浓度总和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公路路域土壤重金属污染受车流量、运营时间、公路类型和气候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给土壤重金属镉污染治理提供依据,综述了重金属污染的产生原因,并以土壤重金属镉污染为例,在分析其对植物的危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华东某铀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含量进行评价研究。[方法]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铀矿区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所采样品Cd含量范围为0.05~1.81 mg/kg,采矿区与尾矿坝区所采土壤样品污染程度较高;正在开采矿区位置上游土壤中Cd含量高于下游,采矿区沿运输路线所采样品含量偏高。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整个采样区各区域土壤均受到重金属Cd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照区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最小。[结论]所采样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镉污染。各区域受污染程度大小依次为采矿区整个矿区尾矿坝含矿未采区对照区。  相似文献   

8.
东莞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万凯  王富华  张冲  刘洪标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6):198-199,220
以田间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东莞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田土壤整体质量情况不容乐观,超过半数土壤受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镉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汞污染次之;农田土壤以单一重金属污染为主,重金属复合污染较少;农田重金属污染地区主要集中在东莞市东江沿岸。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耕地重金属污染“VIP+n”修复措施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耕地土壤中镉污染的来源及存在形态,介绍了湖南省耕地重金属镉污染修复原理,并详细阐述了"VIP+n"技术修复措施、原理及应用情况,以期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煤产生的地面塌陷引发了诸多环境灾害,尤其是水环境受到污染后重金属危害备受关注,重金属经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对水生生物及人类造成毒害.为寻求兴隆庄采煤塌陷蓄水区重金属污染来源,系统采集水样36个,并在水样采样点对应处设置相同数目的底泥采样点,同时采集近岸土壤,分别进行镉、铜、铅、铬、锌5项重金属指标的测定.与国家地表水质量标准比较,除蓄水区2、5镉含量超标外,其它重金属含量均在Ⅲ类水标准值内,说明塌陷蓄水区受到镉污染.以镉为例,结合塌陷水域周边环境,对塌陷蓄水、水体底泥、近岸土壤进行“三位一体”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塌陷蓄水区镉污染主要来源于矿业煤矸石污染、廖河地表径流污染.运用SPSS软件,探求镉、铜、铅、铬、锌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963,r=0.861,r =0.935和r=0.816,呈现显著相关,说明这些重金属极有可能具有相似的污染源,为治理和开发塌陷蓄水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环境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涪陵南沱镇茎瘤芥种植基地灌溉水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该区域灌溉水质量整体较好,基本上属于清洁和尚清洁水平,只有少数样点CODer超标。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该区域灌溉水水质的主要因素为一般性的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富营养化和氟化物污染。  相似文献   

12.
土壤锌铅镉污染对小白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锌、铅、镉污染对小白菜体内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范围内,小白菜的生长效应与重金属施用水平有关,表现为小白菜的生长量随着铅、镉施用水平的增高而降低,差异达极显著水平(T>t0.01).锌处理组小白菜生长量则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小白菜中硝酸盐含量随重金属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差异达极显著水平(T>t0.01).其硝酸盐累积量高低依次为镉污染处理组、铅污染处理组、锌污染处理组;在重金属的单一污染中,小白菜硝酸盐累积量与其受污染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湘西猕猴桃种植基地土壤和猕猴桃中重金属积累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湘西主要猕猴桃种植基地的土壤和猕猴桃植株中 As、Pb、Hg、Cd、Cr 等重金属的累积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6 个猕猴桃种植地区的土壤中重金属积累均不明显,湘西有 1 地区土壤中镉(4.900 mg·kg-1)、汞(0.634 mg·kg-1)含量有所超标外,其余各地区各重金属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以下;同时各地区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 P均远小于 0.7,有 5 处基地无重金属污染现象发生,符合绿色猕猴桃种植基地土壤所需标准,可以安全生产。各地区猕猴桃枝干、叶片中各种重金属(镉、汞除外)的含量都很小;猕猴桃对土壤中重金属镉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其枝干中镉含量达到 12.73%。6 个地区猕猴桃果实中各重金属的含量都低于或远低于国家标准值,属于无污染的绿色水果。通过综合分析可得,湘西猕猴桃主要种植地土壤状况良好,果实无重金属残留现象。  相似文献   

14.
生物炭对土壤-植物体系中铅镉迁移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探讨不同特性生物炭对土壤-植物体系中典型重金属铅(Pb)和镉(Cd)迁移累积的影响,分别选择花生壳、水稻壳、小麦秸秆、椰壳及生物燃气副产物5种材料制备的生物炭及不同粒径椰壳生物炭作为土壤调理剂,进行多茬蔬菜盆栽试验,研究各茬蔬菜可食用部位生物量及Pb和Cd累积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有效态Pb和Cd含量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生物炭的施加均可不同程度提升土壤pH、土壤有机碳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CEC)。除小麦秸秆生物炭外,其余4种生物炭均可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Pb和Cd及蔬菜可食用部位Pb和Cd累积量,并对蔬菜有明显促生长效果。生物炭粒径越小对土壤有效态Pb和Cd含量的降低、蔬菜生长的促进及蔬菜Pb和Cd累积量的降低作用越显著。蔬菜生长与土壤pH、有机碳含量及CEC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蔬菜Pb和Cd累积量及土壤有效态Pb和Cd含量则与土壤pH、有机碳及CE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连续3茬蔬菜轮作后,80~120目椰壳生物炭、花生壳生物炭、水稻壳生物炭及生物燃气副产物生物炭仍对Pb和Cd复合污染酸性土壤具有明显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生物炭可通过改变土壤pH、CEC、有机碳等基本理化性质,对土壤重金属产生钝化作用,显著促进蔬菜的生长并可消减蔬菜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15.
大气沉降及土壤扬尘对天津城郊蔬菜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探究土壤重金属污染对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并分析蔬菜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以天津城郊存在土壤重金属镉(Cd)超标风险的蔬菜基地为对象,施用特制含锌(Zn)、含锰(Mn)商品有机肥,对土壤和当地常见叶菜类蔬菜(油菜、芹菜、大白菜、生菜、葱)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该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有效性低,蔬菜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施用含Zn、含Mn有机肥对蔬菜重金属含量无显著影响.针对蔬菜基地可能的重金属污染来源,监测了蔬菜基地周边大气沉降物重金属含量,对比监测清洗蔬菜与未清洗蔬菜的重金属含量,并通过计算蔬菜样品中重金属含量与钛(Ti)含量的比值关系,估算大气沉降和土壤扬尘对蔬菜样品重金属含量的贡献.结果表明,大气沉降和土壤扬尘对蔬菜中镉(Cd)、砷(As)、铅(Pb)、铬(Cr)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3.7%、83.7%、72.8%和71.0%,该地区蔬菜中的As、Pb、Cr主要来自吸附于表面的大气沉降和土壤扬尘,食用前仔细清洗能有效减少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由此可见,从控制蔬菜重金属污染源头的角度分析,当地应优先监控大气沉降带来的蔬菜重金属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6.
污泥农用对土壤中各形态重金属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棕壤和褐土在施入工业污泥和生活污泥后,土壤中各形态Cu、Zn、Pb、Cd的含量变化情况。[方法]用污泥和土壤均匀混合的土柱来模拟实际土壤,对土柱进行7次淋洗后,测定土柱中0~10cm均匀混合层中各形态重金属的含量。[结果]在施入工业污泥和生活污泥后,土壤中重金属根据形态不同而具有各自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重金属变化规律不仅与重金属各形态的迁移转化性质有关,还受污泥种类和土壤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矿区农田土壤小麦体系中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北省大冶典型铜矿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农田,探索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重金属在小麦中的积累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显示,土壤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无论以背景值还是国家二级标准评价,Cd均严重超标。采用国家二级标准评价时,Zn、Pb和Cr未对土壤造成污染;进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发现以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各采样点均达到重度污染水平;以国家二级标准评价3、7号采样点土壤属于中度污染水平,而其他采样点土壤属于轻度污染水平。本调查所采的小麦样品各部位重金属含量范围变化幅度较大。除Pb之外其他6种重金属含量分布规律均为根>叶>穗≈茎,Pb含量则是叶>根>穗>茎。小麦穗中Pb、Cd、Zn、Cu的含量均超标,Cd、Pb超标倍数远大于Cu、Zn。富集系数变化规律是:Cd>Zn>Cu≈Ni>Co≈Mn>Pb。  相似文献   

1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机物料和无机分子筛材料两种调控剂对集约化菜地土壤Cd、Pb和Cu形态变化及在蔬菜中的累积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调控剂对土壤重金属Cd、Pb和Cu污染调控效果不同,有机物料降低了土壤中可交换态Pb的含量,对小白菜茎叶吸收Pb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提高了土壤中可交换态Cd、Cu的含量,使小白菜茎叶中Cd、Cu的含量增加。而施加无机分子筛材料可降低土壤中可交换态Cd、Pb、Cu的含量,对小白菜茎叶吸收Cd、Pb和Cu均起到了较好的抑制作用。研究同时发现,施加两种调控剂后,土壤中重金属Cd、Pb和Cu的各种形态所占比例并无根本性变化,这可能与重金属的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王学锋  王磊  师东阳  赵新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80-11981
通过对12份土壤样品中Pb、Cd、Cr、Ni、Zn含量的测定,分析了河南省新乡市污灌区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Pb含量在45.08~245.26mg/kg,Cd含量在0.54~25.60mg/kg,Cr含量在11.21~90.16mg/kg,Ni含量在33.88~90.12mg/kg,Zn含量在342.32~663.06mg/kg。分别以河南省土壤背景值和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为评价标准,计算出各采样点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结果表明,以河南省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各采样点普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甚至表现为重度污染;而以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评价,蔬菜地主要受到来自Cd、Ni、Zn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污灌区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分布与迁移转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给污灌区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了陕西省咸阳市郊渭河北岸接受污水灌溉的沙质土地中,不同种类的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分布与迁移转化特征。土样采集用分层采样法,同时采集同一样点的植物样(地面、地下部分)、水样,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Cd、Cr、Pb、Cu、Zn含量。结果表明:该土壤中重金属Cd、Cr、Pb主要分布在0~50 cm处;不同植物对同种重金属吸收有差异,同种植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吸收差异也较大;污灌水中重金属Hg、Cd、Pb含量的高低,与相对应的灌区土壤和植物中重金属的累积量的多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