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鲁品选1号是山东省水稻研究所于1987年从丰年早生/京糯1号∥IR_(29)姊妹系中,选择优异株系培育出的浓香型糯性高产粳稻。1988年本所农场试种,折合亩产446.7千克;  相似文献   

2.
淮优粳2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以金南风∥黄金晴/泗稻10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6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0606号),该品种具有农艺性状好、品质性状优良、综合抗性较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大穗型小麦新品种绵阳35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绵阳35号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自育的中间材料05363-8-1(组合为自育品系绵阳87-24与引进材料81026-0-1-2杂交育成)作母本、绵优2号(绵阳11号/Alondro‘S'∥77-D301)作父本组配的杂交组合中,采用系谱法选育最新育成的大穗型丰产、优质、白皮大粒、籽粒商品性特佳的优良小麦新品种,2003年10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稳定性参数法在饲草高粱区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稳定性参数法对2003年参加国家饲草高粱杂交种区域试验的7个杂交种进行了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的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健宝的丰产性、稳产性较好,适应性广;苏波丹、辽草1号、晋草1号和皖草2号等4个品种的丰产性较好,但稳定性较差,对环境反应较敏感;润宝1号、润宝2号的丰产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鲁麦19号小麦1品种来源:原代号济旱044,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以7014/中苏68∥F16-31于1988年育成,1993年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特征特性:冬性品种,抗寒性好。出苗快而整齐,幼苗匍匐,分蘖力强,叶片宽,绿色,无蜡质...  相似文献   

6.
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辽春10号辽春10号是辽宁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用1048(克71F4370-10/黑巴66∥UP321)做母本,以70181-2(辽春6号/京红1号)为父本,采取有性杂交和定向培育的方法,历经18年选育成功的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获...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评估不同甜玉米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稳定性和丰产性,对各试点环境的鉴别力和代表性进行划分。以 2020年、2021 年国家东南新科联合体玉米区域试验的 7 个甜玉米品种在 9 个试验地产量数据为基础,采用 GGE 双标图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 年试验中,亿绿甜 16 号丰产性最好,珠玉甜 8 号次之;仲甜 9 号稳产性最好,珠玉甜 8 号、粤甜16 号次之;2021 年试验中,亿绿甜 16 号丰产性最好,珠玉甜 8 号、仲甜 9 号次之;粤甜 16 号稳定性最好,仲甜 9 号、珠玉甜 8号次之;2 年试验中,珠玉甜 8 号的丰产性、稳产性表现较其他品种相对突出,综合表现好,适应性强;9 个试点中的 8 个试点在 2 年试验中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广东广州和广东茂名 2 个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紧密的正相关关系,杭州三江、安徽滁州 2 个生态区分别为 2020 年和 2021 年理想试点生态区,对甜玉米品种具有较高的环境鉴别力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6个不同品种燕麦的染色体倍性差异,通过根尖染色体计数法和气孔保卫细胞横纵径及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法等方法对燕麦染色体倍性进行了观察鉴定.结果表明,6个不同品种燕麦中定燕1号、晋燕8号、晋燕17号、宁莜1号为六倍体(2 n=6 x=42),白燕6号、白燕7号为四倍体(2 n=4 x=28),同倍性不同种之间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相近,不同倍性间气孔保卫细胞的大小差异较明显.经X2适合性检测,六倍体和四倍体植株气孔保卫细胞横径均值之比和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的平均值之比符合其染色体数目之比3∶2,而纵径均值比值不符合.  相似文献   

9.
优质长粒晚粳新资源——宁波2号宁波2号是宁波市农科所利用龙睛2号/221糯∥秀水37(黑粳)为母本,与晚粳宁67为父本杂交选育的具长粒特点的晚粳新类型。该品系的选育成功为优质高产晚粳育种提供了新的稻种资源。宁波2号主要特点是稻米长粒型,米粒坚硬,晶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贵州省近年培育和引进推广的优秀品种进行产量、品质及抗性的综合分析表明,油研6号确具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良和对油菜菌核病抗(耐)性较强等优点,是一个综合性状表现极佳的品种。一般每公顷产2100公斤左右,明显高于油研1、2号,中油821和蜀杂1号,与(?)油2号、油研5号产量相当,对油菜菌核病的抗(耐)性优于油研1、2号,蜀杂1号和中油821,含油量、芥酸含量、硫甙含量和油酸含量分别为41.43%、0.89%、28.77μmol/g和67.34%,含油量及油酸含量均较油研1、2号高,芥酸、硫甙含量均低于油研1、2号,并符合国际双低高油酸品种标准。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13—2015年山西省中晚熟马铃薯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汇总资料,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等多种分析方法对马铃薯新品种晋薯27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晋薯27号在2013—2014年连续2年山西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3 140.11kg/hm2,较对照(晋薯16号)增产17.1%,在2015年山西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0 989.42kg/hm2,较对照(晋薯16号)增产15.81%,具有较高的丰产性;变异系数较低,高稳系数值高,回归系数接近于1,多种分析方法均证明,晋薯27号是一个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较好的马铃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以2个高粱A2类型雄性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A2V4/B2V4,A2TX622/B2TX622),2个恢复系(1383_2,晋粱5号)和3个组合(A2V4×1383_2,A2V4×晋粱5号,A2TX622×晋粱5号)的F1,F2群体为材料,采用SSR标记方法,分析A2类型雄性不育的育性恢复基因。结果发现,只有标记Xtxp65在A2TX622×晋粱5号的F2群体中与育性出现共分离现象,育性恢复基因与标记间距离为3.4 cM,位于连锁群J上;同样只有标记Xtxp141在A2V4×晋粱5号的F2群体中与育性出现共分离现象,该标记与育性恢复基因间的距离为13.4 cM,位于连锁群G上;在A2V4×1383_2的F2群体中,标记与育性未出现共分离现象。这说明,与这2个标记连锁的A2CMS育性恢复基因是位于同一个恢复系(晋粱5号)中的2个独立的位点;在A2恢复系材料中,至少有3个独立遗传的不同位点与A2雄性不育性的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3.
1豫北麦区主导品种及栽培技术 1.1百农矮抗58 1.1.1特征特性由河南科技学院选育而成,亲本组合:周麦11号∥温麦6号/郑州8960。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半冬性,中熟品种,株高70cm,抗倒伏能力强,株型紧凑,穗层整齐。分蘖力强,成穗率适中,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Ⅱ优1259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兰英 《中国种业》2008,(6):57-58
Ⅱ优1259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以不育系Ⅱ-32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明恢1259为父本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明恢1259是用明恢86∥K59/K1729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恢复系,具有配合力好、米质较优、抗性较强等特点。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闽审稻2004G03;2006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国审稻2006038。2006年7月1日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为CNA20030490.9。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盐胁迫对甜荞生理特性及FtNHX1基因表达的影响,以12个甜荞新品种(平荞2号、定甜荞3号、赤甜荞1号、TQ11-3、T407-8、通荞2号、云甜荞1号、蒙0825、甜荞1307-179、平选03-122、TQ11-6和赤甜荞2号)为试验材料,盐胁迫下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幼苗鲜质量、根系活力、叶片质膜透性、MDA含量、SOD活性和根部FtNHX1基因表达量等指标,比较盐胁迫下12个甜荞新品种生理特性及FtNHX1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定甜荞3号和赤甜荞1号种子发芽率及幼苗鲜质量降低幅度较大,而平荞2号和T407-8种子发芽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且盐胁迫对这2个甜荞品种幼苗生长有明显促进效应;定甜荞3号和赤甜荞1号叶片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增加幅度较大,而平荞2号和T407-8叶片质膜透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且叶片MDA含量增加幅度较小;定甜荞3号和赤甜荞1号根系活力和叶片SOD活性降低幅度较大,而平荞2号和T407-8根系活力降低幅度较小,且叶片SOD活性显著增加,抗逆性强;定甜荞3号根部FtNHX1表达量显著降低,而平荞2号和T407-8根部FtNHX1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耐盐性强。确定平荞2号和T407-8为甜荞耐盐品种,定甜荞3号和赤甜荞1号为盐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16.
1品种的影响 1.1品种的恢复度 杂交粳稻不育系的不育性对后代产生的影响,恢复系恢复强度高,结实率就高。如常优2号恢复度高于常优1号、常优2号,结实率就高。  相似文献   

17.
选用15个大粒花生品种和6个中粒花生品种,于2009至2010年在京郊4个花生产区对其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粒花生品种的产量高于中粒花生品种,大粒花生濮科花9519产量最高(3697.5kg/hm2),产量在3600kg/hm2以上的品种有8个。中粒花生品种河北1号(冀花4号)的产量最高,为3421.5kg/hm2。大粒花生品种中的濮科花9519、花育25号、豫花9327、河北2号和中粒花生中的河北1号(冀花4号)、花育26、花育20号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宜在北京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6~2008年全国糜子(糯性)区域试验产量汇总资料,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等多种分析方法对黍子新品种晋黍8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晋黍8号3年平均产量3167.3kg/hm2,较对照冀承黍1号增产11.04%,具有较高的丰产性。其稳产性、适应性也明显优于对照,是适宜大面积推广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茶树新梢持嫩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南江2号,梅占为试材,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在对它们的含水量、粗纤维含量及解剖结构的比较鉴定基础上,运用质构仪进行了新梢持嫩性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栽培环境下,梅占的持嫩性优于南江2号。  相似文献   

20.
苏宁 《中国种业》2008,(3):35-36
在柴达木地区对5个油菜新品种进行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杂5号、青杂2号、华协1号的丰产性佳,生育期适宜,抗病性较强,在柴达木地区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