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某农药厂污泥中筛选分离出一株高效降解甲氰菊酯(Fenpropathrin)的光合细菌,研究了其降解特性及生物学特性。根据分离菌株的细胞形态结构、活细胞光吸收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其16S rDNA序列同源性鉴定降解菌;气相色谱法测定该菌降解甲氰菊酯的能力;采用超声波破碎法提取该菌降解粗酶,利用(NH4)2SO4分段盐析并测定酶活性。结果表明:PSB07-14属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 sp.);该菌以共代谢方式降解甲氰菊酯,对甲氰菊酯的最高耐受浓度为800mg/L,降解最佳条件为:30~35℃、pH6~7,光照培养15d对600mg/L甲氰菊酯降解率达48.41%。降解酶测定结果表明:30%~60%(NH4)2SO4沉淀的蛋白降解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光合细菌PSB07-15降解甲氰菊酯的应用潜力,在实验室研究了光合细菌PSB07-15对水培黄瓜体系中的甲氰菊酯污染的生物修复效率.结果表明,培养30 d,光合细菌PSB07-15对黄瓜营养液中100 mg·L~(-1)甲氰菊酯降解率达到47.63%,黄瓜中甲氰菊酯降解率达59.73%.光合细菌PSB07-15可以使黄瓜的根长和生物量显著增加,而黄瓜的根活力以及根H_2O_2酶活力增加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降解甲氰菊酯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富集分离法从农药厂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降解甲氰菊酯(fenpropathrin)的光合细菌新菌株PSB07-15,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对16S rDNA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0.EU005383)进行了同源比较、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沼泽红假单孢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生长特性和甲氰菊酯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为6.5.该菌以共代谢方式降解甲氰菊酯,对甲氰菊酯的最高耐受浓度为600 mg·L-1,培养15 d对600 mg·L-1甲氰菊酯降解率达35.26%.通过GC-MS对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间苯氧基苯乙腈是展出惟一的降解产物,推测该菌的降解途径是可能作用于甲氰菊酯的酯键处.本研究工作为利用光合细菌进行生物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筛选分离氯氰菊(cypermethrin)高效降解细菌,研究其降解特性.根据分离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降解菌;气相色谱法测定该菌降解氯氰菊酯的能力;利用化学消除剂消除细菌质粒,测定消除质粒后细菌降解能力,初步定位降解酶基因.从长期使用氯氰菊酯的土壤中筛选分离出三株优势菌,编号为LF-1、LF-2和LF-3.选择对氯氰菊酯降解潜力最高的菌株LF-l进行鉴定和降解特性研究.LF-1初步鉴定为kurthiasp.,该菌降解氯氰菊酯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7、35 ℃;在最佳降解条件下培养8天,对100mg/L氯氰菊酯降解率达80.15%,LF-1还能降解甲氰菊酯、联苯菊酯等菊酯类农药.经SDS或EB消除质粒后,LF-1降解氯氰菊酯的能力丧失,表明该菌降解基因可能位于质粒DNA.LF-1能有效的降解多种菊酯类农药,该研究为菊酯类农药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将焦化厂排水沟污泥中的细菌,通过以苯酚为惟一碳源的培养基逐步驯化,筛选苯酚降解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利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菌株在不同温度、pH、接种量及最适条件下的降酚能力.结果表明:筛选获得1株耐酚能力达2 200mg/L的苯酚高效降解菌株JDM-2-1,初步鉴定其为球形芽孢杆菌(B.sphaericus).菌株JDM-2-1降酚的最佳温度为35℃,最佳pH值为5.0,降酚能力与接种量成正相关.在最适条件下,当接种量为2%时,菌株JDM-2-1能在42h内将800mg/L的苯酚完全降解,且对浓度为1 600mg/L的苯酚有一定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6.
阿维菌素降解菌AW1-12的筛选与分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阿维菌素降解菌以提供农药污染物修复的依据,利用富集培养法从长期施用阿维菌素农药的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阿维菌素降解菌,标记为AW1-1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菌株的阿维菌素降解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接种量为2.5%时,该菌株在合100 mg/L的阿维菌素无机盐基础培养液中,30℃,150 r/min,pH =7的条件下摇床培养9d后,对阿维菌素的降解率达80%,而第6天为菌株的最佳培养时间.根据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R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AW1-12为Ochrobactrum haematophilum AW1-12.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离筛选甲氰菊酯的高效降解菌株,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果蔬残留危害的综合治理提供候选生物制剂。【方法】采用基础盐培养基,从农药厂废水排放口的污泥中筛选降解菌,以甲氰菊酯为唯一碳源进行摇瓶培养复筛,以降解率为评价标准,确定高效降解菌株,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同源性鉴定其种属,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其降解特性。【结果】分离得到甲氰菊酯高效降解菌株ZH-3,初步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ZH-3能有效降解25~300mg/L的甲氰菊酯,在1%接种量、30℃、pH8.0、160r/min条件下,3d内对50mg/L甲氰菊酯的降解率为85.3%。【结论】菌株ZH-3对菊酯类农药的降解作用谱广,对甲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及溴氰菊酯等均具有较高的生物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8.
海藻酸钙凝胶固定甲氰菊酯降解酶.实验室条件测定固定化酶对甲氰菊酯的降解特性.甲氰菊酯降解酶的固定化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浓度20 g/L;酶蛋白质量浓度1.0 g/L;固定化时间12 h;粒径5 mm;固定化酶对甲氰菊酯的降解pH稳定范围为5.0~10.0,稳定温度范围为25~50℃,适应性范围均较游离酶有所提高。Lineweaver-Burk法测定出固定化酶对甲氰菊酯的Km=298.13 nmol.mL-1,Vmax=43.48 nmol.mL-1.m in-1。最优条件下,固定化酶活力为游离酶活力的80%,制备的固定化酶可以重复连续利用3次。  相似文献   

9.
从某焦化厂排水沟采集污泥,通过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逐步驯化,获得耐酚能力高达2 200 mg/L的菌株JDM-2-2.利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检测、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炭疽芽孢杆菌.菌株JDM-2-2在30℃和pH值7.0条件下,42 h内能将800 mg/L的苯酚彻底降解,属苯酚高效降解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可高效降解啶氧菌酯的微生物资源,并研究其降解特性,为啶氧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微生物修复提供新资源.[方法]采用富集培养法分离啶氧菌酯降解菌,以生理生化特征结合16S rR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鉴定降解菌;利用气相色谱仪(HPLC)测定啶氧菌酯残留量,分析其降解特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降解菌降解啶氧菌酯的中间代谢产物,分析降解菌降解啶氧菌酯的代谢途径.[结果]分离获得一株能以啶氧菌酯为唯一碳源的降解菌株(PY3),其生理生化特征结合16S rR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PY3菌株属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PY3菌株最佳生长条件测定和降解特性分析结果表明,PY3菌株生长和降解啶氧菌酯的最佳条件为pH 6.0、35℃,在最佳降解条件下培养11 d,对50 mg/L啶氧菌酯的降解率可达72.0%.PY3菌株降解啶氧菌酯的途径包括苯环和N杂环间氧桥键断裂后酯化,以及苯环和N杂环开环反应.[结论]沼泽红假单胞菌PY3菌株具有高效降解啶氧菌酯的活性和较广的pH和温度耐受性,且具有应用于农田生态环境中啶氧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残留物微生物修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嘉庚公园旁的码头,从受污染的海水中筛选出一株能以0#柴油为唯一碳源的石油降解菌JMUXMS-100,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实验研究了时间、底物浓度、pH值和温度对该菌生长和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着底物浓度的上升而降低.最佳初始pH值为7.0,最适生长温度为28℃.经3d培养,对质量浓度为100—500mg/L的柴油降解率为38.7%~57.2%.  相似文献   

12.
解磷细菌的筛选及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菜地耕层土壤中分离筛选出9株对卵磷脂有不同降解能力的解磷细菌(PSB),测定其在有机磷同体培养基上的溶磷圈直径(D)和菌落直径(d),以D/d>4.5为标准对初筛获得的PSB进一步复筛,获得一株高效有机解磷细菌PY3,在有机磷液体培养基中对卵磷脂的降解率为28%.对PY3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综合菌体形态、菌落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初步鉴定PY3为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对PY3与供试的8株植物病原真菌进行平板对峙试验,结果显示,PY3对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等3株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效木质素降解菌的复合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平  李江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2983-2987
从实验室保存的9株白腐真菌中筛选出1株降解玉米秸秆木质素性能优良的菌株YJ-9-1,在第14天时,其木质素降解率为41.74%.经ITS-5.8S rDNA序列同源性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变色栓菌(Trametes versicolor).对YJ-9-1进行紫外微波复合诱变,获得1株高效木质素降解菌株3-8,并利用其对玉米秸秆中的木质素进行降解.结果表明,在第14天时,菌株3-8对玉米秸秆木质素的降解率为48.43%,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6.03%.  相似文献   

14.
从福建某猪场发生疑似"高热病"死亡的小猪病料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在Marc-145细胞上增殖致细胞病变。对分离病毒的TCID50、动物回归试验、RT-PCR鉴定及对病毒株的结构蛋白基因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毒株为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命名为PRRSV-FJ07A),TCID50为10-6.5.mL-1,对35日仔猪具有致病性,结构蛋白基因与美洲型代表株VR-2332核苷酸同源性为89.2%~95.8%,氨基酸同源性为88.1%~96.2%;与国内PRRSV-HUN4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0.1%~99.7%,氨基酸同源性为88.3%~100.0%;与欧洲代表株LV的核苷酸同源性为63.7%~70.0%,氨基酸同源性为59.6%~78.9%。PRRSV-FJ07A序列已登陆Genbank,登录号为GI:283100314。  相似文献   

15.
以有机磷液体培养基进行生物富集,无机磷固体培养基平板法从海南、广东、云南等地热带土壤中筛选出解磷效果较好的一株解磷细菌PSB26。通过细菌16S rRNA通用引物PCR扩增菌株的16SrDNA序列,测得该菌株的序列长度为1095bp,经B lastn搜索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Klebsiella sp.。进一步的室内平板对峙培养实验表明,PSB26对Fusarium oxysporum piperis等11个供试病原菌中的6个具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6.
董湘熔  王雁萍  李月艳  秦广雍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908-13909,13939
[目的]了解紫金牛叶杆菌F2对吲哚醌降解的条件。[方法]研究了温度、溶解氧及不同起始浓度的底物对F2菌株降解吲哚醌的影响。[结果]此菌株能够在25~35℃条件下较快地降解吲哚醌,其中28℃条件下培养24h,对100mg/L的吲哚醌降解率为93.37%±5.78%,32h内达到完全降解;该菌为好氧菌,在溶解氧充足的条件下降解能力较强;此菌株对50~500mg/L的吲哚醌均有很好的降解效果。[结论]紫金牛叶杆菌作为一种生物治理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新型微生物资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一株土壤中苯酚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焦化废水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能够高效降解苯酚的菌株,命名为HNGCXY.1。该菌株可以在以苯酚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无机培养基上生长,能够耐受最高浓度为1000 mg/L的苯酚。对该菌株的降解性能研究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苯酚降解能力,在温度为28~32℃,pH值为6.5~7.5,摇床振荡速度大于160 r/min,苯酚浓度为600 mg/L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对苯酚的降解能力最强。根据其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将其初步鉴定为产碱杆菌(Alcaligenessp.)。  相似文献   

18.
从2,4-二氯酚生产厂排污口污泥中分离并筛选到一株降解2,4-二氯酚的细菌GT241-1,经鉴定属假单胞菌属。菌株GT241-1能在48h内将90mg/L的2,4-二氯酚降解91%。GC/MS分析表明,该菌株能将2,4-二氯酚彻底降解而不积累中间代谢产物。经38℃热处理,菌株GT241-1中有1.9%丧失了2,4-二氯酚降解能力。菌株GT241-1有两条大质粒带。Southern杂交表明,菌株GT241-1的3,5-二氯儿茶酚1,2-双加氧酶基因定位于约11kb的EcoRI/XbaI酶切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