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为测定维生素C对患病尼罗罗非鱼生长和病理的影响,埃及水产科研人员进行了试验。试验鱼平均体重20g,分别投喂添加维生素C0mg/kg、50mg/kg、150mg/kg、250mg/kg、500mg/kg、1000mg/kg的饲料,试验12周。测出投喂不添加维生素C饲料的鱼生长差,添加维生素C50mg/kg防止了鱼体缺乏症状,添加150mg/kg提高了罗非鱼的增重、饲料转换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鱼体蛋白质含量随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提高而提高,且脂肪含量降低。鱼体组织中的维生素C含量依次为脾、肝、肌肉、肾。对感染细菌的罗非鱼投喂不…  相似文献   

2.
虹鳟鱼对饲料中肉毒碱的需要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维美 《饲料研究》2002,(12):34-34
为测定饲料中的肉毒碱含量对虹鳟生长和鱼体组成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对照饲料以豆粉和玉米谷蛋白为蛋白源,不添加肉毒碱。试验饲料中分别添加肉毒碱250mg/kg和1000mg/kg,日投喂虹鳟鳟鱼种2次,试验12周。根据生长参数和鱼体组成,测出投喂不添加肉毒碱的对照鱼增重68%,投喂添加肉毒碱250mg/kg饲料的鱼增重比对照鱼提高83%,在  相似文献   

3.
以初始体质量为(4.9±0.33)g的罗非鱼鱼苗为试验对象,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枯草芽孢杆菌对罗非鱼生长、饲料系数和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和3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3个处理组分别投喂枯草芽孢杆菌含量为10万、100万和1 000万CFU/g的饲料,投喂持续8周,观察生长效果。生长试验结束后,注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攻毒试验,观察鱼死亡情况,计算成活率。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罗非鱼生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可提高鱼体的抗病力,该试验环境下最佳添加水平为100万CFU/g。  相似文献   

4.
任维美 《饲料研究》2002,(11):27-27
乌干达水产科研人员对罗非鱼饲料中棉籽饼用作植物蛋白源对鱼生长、消化、肝中棉酚浓度、饲料利用率和鱼体矿物质组成的影响进行了测定。试验鱼平均体重12g,分别投喂5种试验饲料,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饲料中用棉籽饼分别代替0、25、50、75、100%的鱼粉。试验在循环水槽中进行,水温(27±1)℃,试验16周。测出棉籽饼代替50%鱼粉的饲料喂养的尼罗罗非鱼生长与投喂对照饲料的鱼无显著性差异。棉籽饼替代率在50%以上,罗非鱼生长下降。棉籽饼替代率在75%以上,鱼体中的铁、钙、磷浓度降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探索苜蓿皂苷促进血鹦鹉鱼对虾青素吸收的效果及其最适添加水平。选取平均体重为(10.63±0.30)g的血鹦鹉鱼63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空白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虾青素对照组投喂添加300 mg/kg虾青素的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添加300 mg/kg的虾青素及800、1 200、1 600、2 000或2 400 mg/kg苜蓿皂苷的基础饲料,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在添加300 mg/kg虾青素的饲料中添加苜蓿皂苷能提高鱼体的生长指标,苜蓿皂苷添加水平为2 000 mg/kg时特定生长率达到最高值。2)苜蓿皂苷添加水平达到1 200 mg/kg后,鳞片、尾鳍和皮肤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较虾青素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且在苜蓿皂苷添加水平为2 000 mg/kg时同时达到最大值。3)在苜蓿皂苷添加水平达到1 200 mg/kg后,鱼体背部和尾鳍的红度值显著高于虾青素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分别在苜蓿皂苷添加水平为1 600和2 000 mg/kg时达到最大值。由此可知,在含有虾青素的饲料中添加苜蓿皂苷能促进血鹦鹉鱼的生长和对虾青素的吸收;综合特定生长率结果,在添加了300 mg/kg虾青素的饲料中苜蓿皂苷的最适添加水平为2 000 mg/kg。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氨氮应激能力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32±0.01)g的黄颡鱼8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中添加100、300、500、700 mg/kg谷胱甘肽的试验饲料。饲养56 d后,利用氯化铵进行氨氮应激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中谷胱甘肽添加量的增加,黄颡鱼的增重、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均在添加量为300 mg/kg时达到最大值,且100~500 mg/kg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的饲料系数、肥满度和肝体比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300~700 mg/kg组全鱼粗蛋白质和100~700 mg/kg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3)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对黄颡鱼血清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尿素氮含量和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4)氨氮应激后,试验组黄颡鱼死亡时间较对照组延迟,96 h时,各试验组黄颡鱼累积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100和300 mg/kg组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谷胱甘肽可以提高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全鱼体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及抗氨氮应激能力。利用二次回归方程拟合特定生长率和谷胱甘肽添加量,得出谷胱甘肽在黄颡鱼幼鱼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357.69 mg/kg。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铅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及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200尾全雄吉富罗非鱼,初始体重为(14.44±3.82)g随机分为2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分别投喂铅添加水平为0和800 mg/kg的饲料,试验期为28 d。结果:饲料铅显著降低了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并显著提高了饲料系数(P0.05);饲料铅胁迫组的丙二醛水平显著升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水平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800 mg/kg的饲料铅胁迫可降低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导致肝胰脏抗氧化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我国特有的淡水名优经济鱼类团头鲂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酵母培养物在团头鲂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以及对生长、饲料效率、部分生理指标、肠道绒毛和抗病力的影响,连续使用与间断使用对团头鲂以上各项指标有无明显影响。试验通过不同剂量梯度(0、500、1000、1500、2000、2500mg/kg)的酵母培养物连续投喂组和两个间断投喂组(1000、2000mg/kg)的饲料对团头鲂进行投喂,试验选用初重为9g左右的团头鲂,随机分为8组,以0mg/kg的投喂组为对照组,进行了为期130d的正式养殖试验。对前100d的生长结果进行了统计取样,结果表明,连续投喂2000mg/kg组的特定生长率(SGR)最高,比对照组高11.64%,且连续投喂组SGR均显著高于对应的间断投喂组(P<0.05);饲料系数(FCR)是连续投喂2000mg/kg组最低,比对照组低14.13%,且连续投喂组FCR均低于对应的间断投喂组;蛋白质效率(PER)以连续投喂2000mg/kg组最高,比对照组高13.44%,且连续投喂组PER均高于对应的间断投喂组(P<0.05);各组肥满度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内脏指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鱼体可食部分明显增加(P<0.05);各组鱼肌肉、肝胰脏、全鱼中的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连续投喂组均高于对应间断投喂组,连续投喂2000mg/kg组肌肉中蛋白含量最高,比对照组高6.3%。  相似文献   

9.
饲料中添加亚油酸可提高鲇鱼的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中添加亚油酸对六须鲇生长和肉质的影响进行了 18周投饵试验。试验鱼个体重 14 9~15 2g ,分为 4组放养到 12个网箱中。投喂蛋白质含量 4 5 %的标准颗粒饲料 ,饲料 1、2、3中分别添加亚油酸 0 .5、1.0、1.5 % ,饲料 4为对照 ,不添加亚油酸。投饵试验结束时测出 :投喂添加亚油酸1%饲料 2的鱼生长最好 ,鱼体增重比对照鱼提高 12 .6 % ,饲料系数降低 12 .9% ,鱼特定生长率为 6 .1% ,蛋白质效率为 12 .0 %。添加亚油酸1.5 %饲料 3的鱼之生长指数均高于对照鱼 ,且鱼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由对照鱼的 18.0 4 %提高至18.79%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由对照…  相似文献   

10.
为节约鱼饲料中的鱼粉,埃及水产科研人员用家禽副产品部分代替或全部代替商品饲料中的鱼粉进行了试验。试验饲料中分别用家禽副产品代替 0、 25、 50、 75、 100%的鱼粉,将 150尾尼罗罗非鱼平均分成 10组,投喂 60 d。结果表明:用家禽副产品代替饲料中 25%和 50%的鱼粉,尼罗罗非鱼生长未受影响,鱼的蛋白质效率和滞留率较高。用家禽副产品代替饲料中 75%和 100%鱼粉,鱼的摄食量降低,替代率 100%的鱼生长和摄食量最差。各组试验鱼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为 75%~ 84%。结论是家禽副产品部分代替罗非鱼饲料中的鱼粉对其…  相似文献   

11.
以尼罗罗非鱼为试验材料,研究饲料中添加二氢吡啶对鱼体背侧肌组成及其4℃放置48h后脂质过氧化物(Lipidoxidation,LPO)含量的影响。选用150g左右的雌性尼罗罗非鱼80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以0(对照组)、50、100、150mg/kg水平添加饲喂64d。结果表明,二氢吡啶对背侧肌组成(蛋白质、脂肪、干物质)无影响,可分别降低试验鱼背侧肌LPO含量20.8%(P<0.01)、44.7%(P<0.01)、44.4%(P<0.01)。可见饲料中添加二氢吡啶改善肉品稳定性,提高货架寿命。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植酸酶体外预处理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鱼体成分和磷利用率的影响,本试验选用500尾体重为(12.0±0.3)g的吉富罗非鱼,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试验期为60 d。以豆粕、棉籽粕、菜籽粕等主要植物性蛋白质为原料设计配方,Ⅰ、Ⅱ、Ⅲ组分别在投喂植酸酶体外预处理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基础上添加0%、0.6%、1.2%的Ca(H2PO4)2(MCP);Ⅳ组为体内水解对照组、Ⅴ组作为空白对照组投喂未处理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和1.2%MCP,Ⅳ组在此基础上添加1280 U/kg植酸酶。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植酸酶体外预处理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可以使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提高3.6%~9.7%,Ⅰ组粗灰分提高率高达32.8%,钙含量由1.58%提高到2.31%,粪磷降低在50%以上;与体内水解对照组相比,Ⅰ、Ⅱ、Ⅲ组总磷的储积量分别提高22.7%、22.2%、16.1%。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水产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植酸酶体外预处理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可替代MCP的添加。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E在罗非鱼幼鱼饲料中的应用及耐受性。选用400尾大小均匀[平均体重(3.25±0.02)g]、健康的吉富罗非鱼幼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各组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25、50、250、2 500 mg/kg维生素E的试验饲料。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维生素E添加量为250 mg/kg组的鱼体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其他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成活率要低于其他4组,且差异与50和2 500 mg/kg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维生素E添加量为250 mg/kg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E添加量为250 mg/kg组的血清和肝胰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维生素E能提高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过量的维生素E虽能降低罗非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但同时会抑制罗非鱼幼鱼生长。根据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酶活性及生化指标,确定维生素E对罗非鱼幼鱼56 d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8.50 mg/(kg.d)。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E在罗非鱼幼鱼饲料中的应用及耐受性.选用400尾大小均匀[平均体重(3.25±0.02)g]、健康的吉富罗非鱼幼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各组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25、50、250、2 500mg/kg维生素E的试验饲料.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维生素E添加量为250mg/kg组的鱼体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其他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成活率要低于其他4组,且差异与50和2 500mg/kg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维生素E添加量为250mg/kg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E添加量为250 mg/kg组的血清和肝胰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维生素E能提高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过量的维生素E虽能降低罗非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但同时会抑制罗非鱼幼鱼生长.根据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酶活性及生化指标,确定维生素E对罗非鱼幼鱼56 d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8.50mg/(kg·d).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表面活性素对吉富罗非鱼与肝胰功能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将240尾吉富罗非鱼,平均体质量(12.01±0.12)g,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5尾鱼,分别投喂表面活性素添加水平为0、50、100和200 mg/kg的试验饲料7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50 mg/kg表面活性素可显著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肝胰丙二醛水平(P0.05),显著提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因此,添加50 mg/kg表面活性素即可对罗非鱼与肝胰功能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产生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两个试验研究了壳聚糖对饲料中镉致罗非鱼急性毒性的影响。试验1将36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两个处理(对照组和试验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比较壳聚糖添加后饲料镉致罗非鱼96 h半致死剂量的变化情况。对照组一次性投喂镉水平分别为0.00%、0.10%、0.25%、0.50%、1.00%和2.00%的6种对照饲料;试验组饲料镉含量与对照组相同,并加入10%壳聚糖,同法进行饲料镉对罗非鱼的急性毒性试验。试验2将16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两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分别投喂镉含量为0.50%的对照组和试验组饲料,研究饲料中添加壳聚糖对镉致罗非鱼半致死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为:两个试验中试验组鱼的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96 h半致死剂量(LD50)和半致死时间(LT50)分别为(49.67±6.11)mg/kg.BW和(47.76±3.03)h,试验组96 h LD50和LT50分别为(86.05±6.11)mg/kg.BW和(65.20±6.09)h,试验组96 h LD50和LT5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壳聚糖能够缓解饲料中镉对罗非鱼的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17.
藻类用于海淡水鱼类的饲料添加剂 ,可提高鱼类生长和饲料效率 ,抗病且提高肉质。为此配制了 4种试验饲料 ,分别添加小球藻 0、1、2、4 %。试验用牙鱼平幼鱼平均个体重 (1.13± 0 .0 2 )g ,投饵试验 12周。测出投喂添加小球藻 2 %饲料的牙鱼平之增重、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投喂添加小球藻 1%和不含小球藻的鱼。投喂添加小球藻 1%和 4 %饲料的鱼增重、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无显著差异 ,投喂添加小球藻 2 %和 4 %饲料的鱼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和整体脂肪含量均低于投喂不含小球藻饲料的鱼。试验结果证实 ,牙鱼平商品饲料中添加 2 %的小…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虾青素不同添加水平对黄颡鱼生长、体色及抗氧化的影响。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100、150、200 mg/kg的虾青素,制成5种饲料,分别饲喂黄颡鱼幼鱼8周后,探讨虾青素对黄颡鱼生长、背部和腹部皮肤色度值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g/kg组、150 mg/kg组及200 mg/kg组的黄颡鱼末重、平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及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0 mg/kg组及200 mg/kg组黄颡鱼背部及腹部皮肤的亮度、红度、黄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0 mg/kg组及200 mg/kg组黄颡鱼背部及腹部皮肤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0 mg/kg组黄颡鱼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谷胱甘肽(G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条件下,综合生长、体色及抗氧化相关指标,当饲料中虾青素添加水平为150~200 mg/kg时可有效提高黄颡鱼...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酵母核苷酸对团头鲂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抗病力的影响.选择初始体重为(31.46±0.07)g的团头鲂300尾,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核苷酸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对照组试验鱼饲喂基础饲料,核苷酸组试验鱼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0 mg/kg酵母核苷酸(单体核苷酸与低聚核苷酸总含量为70%)的试验饲料,饲喂56 d后测定鱼体的生长、形体以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在饲养试验结束后采用嗜水气单胞菌攻毒试验测定鱼体的累积死亡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00 mg/kg酵母核苷酸显著提高了团头鲂的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显著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但对摄食率、肝体比、内脏比、肥满度和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核苷酸组血浆中抗超氧阴离子水平显著增加(P<0.05),但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饲料中添加200 mg/kg酵母核苷酸对团头鲂的肝功能以及血脂和血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降低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96~168 h的累积死亡率(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200 mg/kg酵母核苷酸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团头鲂的生长,增强鱼体的抗氧化功能和抗病力,且不会影响鱼体肝功能以及血脂和血糖代谢.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饲料镉对罗非鱼的急性毒性及其在饲料中的安全限量,将18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6组,投喂镉含量分别为0、0.10%、0.25%、0.50%、1.00%和2.00%的饲料,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0尾鱼.记录96 h鱼的病死率及中毒症状,并计算96 h半致死量(LD50)和安全限量.结果表明:罗非鱼饲料镉急性中毒症状与水环境中重金属致鱼中毒症状类似;饲料镉对罗非鱼的96h LD50为(49.67±6.11) mg/kg体质量(BW),安全限量为0.47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