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1月1号正式全面启动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这一自由贸易区将拥有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年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的年贸易总额。而且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启动后,中国与东盟双方约有7000种产品将享受零关税待遇,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我国荔枝龙眼产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2年11月4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总体确定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框架。2003年7月1日,该框架协议开始生效,这无疑将有力促进双方农业经贸合作的发展。根据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中国与东盟双方共有6000项产品的关税有待削减,第一批相当于总数1/10的产品以农产品为主,中方承诺在未来三年取消这部分产品的进口税,即“早期收获”计划。因此,双方将从2004年开始快速削减约600项产品的关税,其中,中国和“老东盟”六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泰国、印度尼西亚,下同)将在2006年完成第一批削减关税计划(实现零关税),“新四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下同)不迟于2010年完成削减关税计划(实现零关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这将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贸易区。2003年6月18日,中泰又在北京签署了协议,两国将自2003年10月1日起,提前实现中泰之间水果和蔬菜的零关税(双方对188种果蔬从2003年10月1日起即将关税降为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为我国果树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机遇,但对我国荔枝、龙眼产业将会形成较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对于有着"世界水果王国"美称的中国来说,水果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水果贸易及其产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2010年1月1日,由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农产品贸易将得到空前发展。但是,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促进中国产业发展的同时,由于贸易环境的变化,诸多新的现象与问题也一并出现了,如东盟水果产品的大量涌入给我国水果业带来新的挑战,我国某些水果产品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地位等,这使得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竞争力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4.
韦斌华 《广西农学报》2005,(2):50-53,63
2003年10月1日,中国和泰国正式实施两国间蔬菜及水果产品贸易的零关税。这是在《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中国和东盟为加速取消关税,以实现2010年建成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这一目标而在操作平台迈出的第一步。今后几年,中国和东盟将逐步削减600项农产品的关税,直至关税减为零。此后,零关税的范围还将覆盖中国和东盟之间几乎所有的贸易产品。  相似文献   

5.
正前言东南亚指亚洲东南部地区,现有11个国家,即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东帝汶和越南。东南亚地区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除东帝汶外,东南亚其余10国均为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ASEAN)的成员方。目前,东盟拥有443.6万平方公里国土,2014年人口达6亿,国内生产总值达231万亿美元(GDP),进出口贸易约24万亿美元,其人口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中国和印度),是世界第五大经济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框架下所产生的农产品贸易效应,从大国贸易模式、关税差异和贸易产品互补性等角度拓展了经典的自由贸易区理论,构建了CAFTA农产品贸易效应分析框架,并利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了1995—2020年中国与东盟、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效应。结果表明:1)CAFTA的实施给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带来了显著影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增长主要来自贸易创造效应,而非贸易转移效应。2)随着双边关税的逐步削减,在“早期收获计划”、自由贸易区建成和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等阶段,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进口效应和出口效应都呈现逐步扩张的态势。3)这期间,CAFTA对东盟不同国家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效应产生了异质性的影响,互补性越强、开放程度越大,则双边农产品贸易创造效应更大。因此,实施更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区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拓宽中国农产品的进出口渠道,提高社会的经济福利。  相似文献   

7.
<正>RCEP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的英文简写,成员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RCEP覆盖22.7亿人口,经济总量26万亿美元,出口总额5.2万亿美元,均占全球总量约30%。是全球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也是全球农产品规模较大的贸易区,2019年RCEP成员国农产品总产量占世界的20.1%。2022年1月1日起,RCEP正式生效,整合并拓展了15国间多个自由贸易协定,  相似文献   

8.
《百姓》2003,(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下一个20年的发展目标,在2020年左右使我国的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使中国跻身于相对发达的国家行列,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跃上一个新台阶。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目标,但我们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要将其具体化,分析此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必然联系。应当说这一目标实行起来并不困难,以目前这种8%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每年500多亿美元外资的涌入,不用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就可以翻一番,2010年中国的GDP可以达到20万亿元,2020年可以达到40万亿元,折合美元5万亿,以14亿人口来除,差不多每人大约可以平均3000多美元。因此,党中央的这一发展目标和前景是切合实际的。以改革开放后前20年的经验看,人均GDP3000美元这一目标实行起来没有什么困难,整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万亿或6万亿美元也不是什么难事。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资》2008,(12):46-46
<正>农资商会融入自由贸易区2008年10月21日,中国东盟农资商会在南宁成功挂牌。这是目前国内首家以"中国东盟"冠名的区域性商会,也是首家涉及多国的国际性社团。对此,中国东盟农资商会会长陈文宝认为,21世纪是各种非营利组织大显身手的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民间社会组织作用会越来越大。中国东盟农资商会成立的目的就在于进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间农资行业沟通协调、信息交  相似文献   

10.
<正>按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规定,2010、2015年中国将分别与东盟6个老成员、4个新成员建成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的绝大多数产品将实行零关税,双方的贸易将实现自由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西农垦管区对东盟各国的贸易总额中,农产品占28%以上比重,零关税政策对广西农垦农产品加工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深入研究这一政策下广西农垦农  相似文献   

11.
在获取(CNKI)中国学术文献总库关于“东盟”相关问题研究文献基础上,对“东盟”相关问题研究的关键词进行了统一形式、拆分、删除、增补等规范化的整理,通过高频关键词的统计分析、中间中心度分析及凝聚子类分析,发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国家、贸易、东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7个关键词相关的方向受到学术界的持续关注;中国、广西、海上丝绸之路3个关键词相关的方向正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领域成为近3年爆发的热点。中间中心度分析揭示了研究热点的变化规律:中国-东盟、东盟国家、东盟、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自由贸易区等10个关键词的中间中心度一直处于大于零的状态,但其控制力和影响力在不同的时段强度不同;东盟贸易、东盟市场、服务贸易、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区域合作等关键词的中间中心度的变化,反映了一些热点形成、消散、分化的过程。凝聚子群分析识别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东盟合作及中国-东盟合作研究、东盟市场及东盟贸易研究、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等过去13年的热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即将7000种产品享有零关税待遇,实现贸易自由化。中国农药行业强烈的向外,且多年的农药出口一直大于进口,出口比例占了将近一半的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成为中国2010年农药出口基地。  相似文献   

13.
东盟+中国(ASEAN+1)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上路,90%的货物将零关税。已布局东南亚的台商因不同产业有不同际遇,但整体而言,台商认为这是利多而非利空。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后,越来越多的云南省进出口企业学习利用自由贸易区规则开拓东盟市场。在此过程中,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FORME)成  相似文献   

15.
信息集锦     
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步入零关税时代按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时间框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1月1日起全面启动。标志着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  相似文献   

16.
信息集锦     
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步入零关税时代按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时间框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1月1日起全面启动。标志着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  相似文献   

17.
烫手存钱罐     
晓樟 《百姓》2007,(2):27-29
中国再一次创造了世界的奇迹。外汇储备从零到千亿美元,中国用了16年的时间,而从千亿到万亿美元,中国只用了10年时间。大跃进式的速度前所罕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中国和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的变化,探讨了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变化趋势及特征。研究发现,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朝着体现双边比较优势的方向发展,贸易额从2001年的30.27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275.4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4.71%。但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中国出口农产品结构和东盟进口农产品结构互补性呈现下降趋势,中国一东盟农产品贸易互补指数值由1996年的1.3下降到2011年的0.32,未来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前景不太乐观。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正是中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范例。本文通过分析自由贸易区建立前后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和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变化状况,从而探讨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据悉,2010年前11个月,江苏农产品出口总额达22.77亿美元,其中大蒜出口达2.79亿美元,成为金额最大的出口农产品,同比增幅达到134.8%。江苏农产品对东盟的出口达到4.9亿美元,同比增幅超七成。东盟超过日、美、欧成为江苏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其中,对印尼出口达到2.1亿美元,对泰国达到0.95亿美元。这两国就占了江苏对东盟出口的近八成。而江苏对东盟出口农产品主要是以大蒜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