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茶树嫩梢力学特性与粗纤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旦、福鼎大白茶、肉桂、毛蟹、铁观音鲜叶为原料,对其驻芽一、二、三叶进行力学特性及粗纤维含量的测定,研究表明,茶树嫩梢的弹性模量在4 158.88~14 849.11 kPa,最大应力在870.00~1 842.97 kPa,断裂应力在673.33~1 639.62 kPa,叶位对弹性模量、最大应力与断裂应力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大小排序为:三叶>二叶>一叶.茶树嫩梢最大力点应变在10.61%~18.36%,断裂应变在12.19%~26.95%,叶位对最大应力与断裂应力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大小排序为:三叶>二叶>一叶,不同品种有所差异.茶树嫩梢力学参数为茶叶加工机械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嫩枝生育特性是采叶茶树生物学特性的中心问题。嫩枝包括幼叶、嫩茎与尚未开展的芽身。嫩枝生育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嫩梢的收获量,因此了解采叶茶树嫩枝生育特性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以指导茶叶生产,特别是对于制订施肥、修剪与采摘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茲根据近几年来结合茶树品种研究与田间栽培试验,对嫩枝生育过程中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调查观察所得资料加以整理,并提出个人肤浅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研究茶树的生殖特性与生殖能力,对指导茶树杂交育种、遗传选种、种子生产、种苗繁育以及研究茶树遗传规律、茶树分类等,均至为重要。为了探讨这方面的基本状况与规律,我们利用目前已拥有的450多种茶树品种群作为最广泛的研究材料,开展了一系  相似文献   

4.
以黄旦、福鼎大白茶、肉桂、毛蟹、铁观音鲜叶为原料,对其驻芽一、二、三叶进行力学特性及粗纤维含量的测定,研究表明,茶树嫩梢的弹性模量在4 158.88~14 849.11 kPa,最大应力在870.00~1 842.97 kPa,断裂应力在673.33~1 639.62 kPa,叶位对弹性模量、最大应力与断裂应力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大小排序为:三叶>二叶>一叶。茶树嫩梢最大力点应变在10.61%~18.36%,断裂应变在12.19%~26.95%,叶位对最大应力与断裂应力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大小排序为:三叶>二叶>一叶,不同品种有所差异。茶树嫩梢力学参数为茶叶加工机械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茶树是一种长寿高产的经济作物,它具有一年种多年采、一年采多次的生理特性。人工栽培的茶树还可经过几次台刈更新返老还童。为了探讨台刈更新后的茶树,在同等肥管、同样采摘标准条件下,怎样留叶,何时留叶,留多少叶为宜的科学依据,特设计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骆耀平  须海荣 《茶叶》1993,19(2):15-18
以19个茶树推广良种(国家级)为试验材料,测定其苗期生物产量、单株叶干重、单株叶面积、单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 CO_2浓度、呼吸强度等。结果表明:良种之间各性状差异显著,茶树良种苗期生物产量与单叶净光合速率、单株叶干重、单株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r_1=0.6801~(**),r_6=0.8324~(**),r_7=0.7806~(**),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 CO_2浓度,呼吸强度等无显著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认为,以茶树苗期单株叶干重,单叶净光合速率与生物产量的二元回归方程:(?)=-0.1579 0.5576X_1 1.6937X_2可进行茶树良种苗期单株产量的预测;不同茶树类型的苗期生物产量与光合特性的相关程度不同,中叶类型及新选育茶树良种净光合速率与生物产量相关密切。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测定了19个福建茶树资源的苗期生物产量、单株叶干重、单株叶面积、单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_2浓度、呼吸强度。分析被测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茶树资源个体间差异显著;茶树苗期生物产量与单叶净光合速率、单株叶干重,单株叶面积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r=0.6497,r=0.8372,r=0.7891;茶树苗期生物产量与蒸腾速率、气孔异度、细胞间隙CO~2浓度,呼吸强度等无显著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认为,以单株叶干重、单叶净光合速率与苗期生物产量的二元回归方程:Y=-0.1353+0.5903X_1+1.5510X_6可进行茶树苗期单株产量的预测,二元相关系数为R=0.9249。  相似文献   

8.
茶树对铬、镉的吸收积累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茶树(3个品种)受铬(Cr3+)、镉(Cd2+)毒害的表观症状以及铬、镉在茶树体内的分布、积累特性。结果表明:铬(20~100mg/L)、镉(1~5mg/L)胁迫下,茶树出现的毒害症状和对新梢生长的抑制效应因胁迫浓度、时间和品种而异。茶树各器官的铬、镉含量总体随铬、镉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与胁迫浓度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铬在茶树体内由高到低的分布次序是:吸收根>主根>主茎>枝条>老叶>新梢(一芽二叶);镉则为:吸收根>主根>主茎>新梢(一芽二叶)>枝条>老叶。根部吸收的铬、镉元素大部分被吸收根所固定,向地上部运输的比例较低,但镉在茶树体内的活性和迁移能力强于铬,运输到地上部的镉极易迁移到新梢中。新梢不同叶位镉含量的高低顺序为:第一叶>第二叶>第三叶>第四叶,新梢中的镉有明显向上富集的趋势。不同品种的茶树对铬、镉的吸收、积累和迁移能力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10.
一研究方法与材料正确而及时地了解茶树之生育期、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生态因子之关系,掌握其生长规律,是合理应用和制订茶树栽培技术的重要工作,为此对本地茶树之生育进行初步观察。调查工作是从1954年开始,结合田间试验进行,观察内容着重茶芽生育期及芽梢之生长特性两部分。萌芽期3天调查1次,以鱼叶将开展力度;芽梢(一芽二叶标准)之生产量系5天调查1次,计算每次采下来标准芽梢之重量;枝梢向上生长速度10天调查1次。  相似文献   

11.
叶绿素仪(SPAD)在茶树氮素营养诊断中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叶片氮素含量是诊断茶树氮素状况的一项重要方法。本文利用盆栽试验,通过不同的供氮水平,研究了利用叶绿素仪(SPAD-502)进行茶树氮素营养快速诊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茶树新梢产量与氮素用量、成熟叶氮素含量之间呈线性加平台的反应关系,成熟叶的SPAD值与其全氮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并与茶树产量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关系拐点,初步显示SPAD可以较好地表征茶树的氮素营养状况,有可能作为快速诊断方法用于指导茶树施肥,但是还需要通过大田试验进行进一步验证。本文还探讨了测定位点、叶位、天气状况、田间原位或离体测定方式、表面清洗以及样本量等因素对SPAD测试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前很多茶园土壤由于pH值偏低导致营养元素有效性降低,以及茶园不施肥或施肥不合理,使茶树营养不良。为研究微生物肥料在茶园中的施用效果,本研究选取三种微生物肥料进行试验,观测茶树春芽萌动、新梢生长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三种微生物肥料处理的一芽一叶期和一芽二叶期提早2-5天,施用固体茶叶专用肥处理,茶树的萌芽期.鱼叶展期、一芽一叶展期、一芽二叶展期和一芽三叶展期最早,因此,施用微生物肥能明显促进茶树新梢生长和提高茶叶产量,且液体茶叶专用肥效果最佳,这些研究结果可为茶微生物肥料在茶树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茶树以采叶生产为目的。采叶对氮消耗较大,施以氮肥对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有特別重要的意义,因为茶园土普遍缺氮,施  相似文献   

14.
茶树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器官,深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是现代科技工作的重点之一。笔者对茶树不同叶位的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初步观察,旨在了解茶树叶位间叶绿体结构的差异。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为茶树品种“槠叶齐”的一芽五叶新梢,第一叶(顶叶,余类推)已全展  相似文献   

15.
用石腊切片法研究了对夹叶解剖特征,用重量法测定了对夹叶生理指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施氮物候期、施氮量、采茶留叶种类、铺草厚度对正常芽叶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夹叶在它形成的早期有着比正常芽叶较为完善的光合结构和输导结构,净光合强度较大,呼吸强度较小,能更早转化成“代谢源”,因而是一类先行功能叶;对夹叶的形成与发生是茶树生理调节的一种外部特征;合理留养对夹叶符合茶树适应性自然选择,可以控制对夹叶恶性循环;在茶树驻芽期或休眠后期施氮有利于生长点叶原基分化,能显著减少对夹叶形成。  相似文献   

16.
一、茶树碳素营养的积累和消耗茶树碳素营养的积累,主要依靠已定型的健壮叶片的同化功能,也就是依靠已成熟叶片的光合作用。正在生长的芽叶,不能或很少积累养分。贮藏营养是多年生植物的一大特点。茶树叶片光合作用形成的营养物质,除一小部分留在叶内供其自身生长及呼吸消耗外,绝大部分运至茶树其他器官。其中,有些营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茶树吸收养分的营养生理特性,本人作了一系列基础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一、茶树吸收养分特性方面: 首先研究确定了作为茶树砂培用的营养液的组成和浓度是以N_(50)、P_(25)、K_(25)、Ca_(25)、  相似文献   

18.
解放后,我国茶树杂交育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选育出一批茶树杂交种应用于生产。随着群众性育种工作的开展,加强对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对指导茶树杂交亲本的选配、提高杂交育种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 Fabricius是茶树的一种主要害虫,在小绿叶蝉防治阈值的研究中,同时调查了不同的虫口密度和芽叶的被害程度对茶树芽叶重量损失率的影响,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作为小绿叶蝉对茶树为害造成芽叶重量损失预测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前言一个茶树品种的种性,乃是它在系统发育过程中遗传性状和环境条件统一的反映。茶树在其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新陈代谢类型。例如在碳代谢方面形成较多的多酚类物质,在氮代谢方面形成较多的咖啡碱和茶氨酸等。但由于茶树由原产地中心向外扩散后,所处的生态环境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品种。云南大叶种(简称云大种)和陕西紫阳种(简称紫阳种)是我国南北茶区两大群体品种。前者芽叶肥壮,以生产汤味浓强的“滇红”驰名中外,后者抗寒耐旱,以生产香味清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