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复合微生物降解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养殖水体中对保存的芽孢杆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进行比较,发现3种菌株对亚硝酸盐均能较好地降解,但降解速度不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对3种菌株混合接种发现,具有较好净化水质效果的最佳接菌配比为芽孢杆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1∶1∶2,在30℃、接种量为1%的条件下,以该配比接种亚硝酸盐,硝酸盐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12.85、54.42mg/L的模拟养殖水体中,其亚硝酸盐、硝酸盐降解率在24h内均超99.99%,水体中的pH值显著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变化较小,可以实现对养殖水体的快速脱氮。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循环水养殖生产中硝酸盐积累问题,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循环水养殖系统为例(养殖负荷5 000 kg),设计了一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藻类反应器联用系统作为生物处理单元用以消除养殖水体中无机氮。根据物质平衡原理确定生物处理单元进水流量为453.3m3/h, MBBR尺寸为4 m×4 m×2.8 m(4个),藻类反应器尺寸为6 m×6 m×2.8 m(4个),MBBR水力停留时间(HRT)为0.3 h,藻类反应器HRT为0.36 h,系统新水更新量为0.97m3/h,循环次数为22次/d,系统硝酸盐氮可维持在70 mg/L以下的安全质量浓度范围内。构建中试系统进行验证,发现MBBR-藻类反应器联用相比MBBR,总氮的去除率由3.9%提高至42.8%;藻类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体磷酸盐,联用系统对总磷的去除率高达66.8%,藻类特定生长率达到3.86~10.35%/d,联用系统有效缩短了去除同量氮磷所需水力停留时间。本研究可为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硝酸盐原位消除技术及生物处理单元的建立提供理论参考,助推水...  相似文献   

3.
张小玲  袁科平  耿康  张玲  杨丽 《水利渔业》2011,32(3):114-119
以好氧反硝化菌株Bacillus sp.H2作为供试菌株,从水质指标、鱼体生长指标和免疫指标3方面全面考察菌株Bacillussp.H2作为水质改良剂对养殖水体和鱼体饲喂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菌株Bacillus sp.H2对水体亚硝态氮的平均降解率达到64.04%,总氮最终降解率达到16.0%,COD的最终降解率达到...  相似文献   

4.
养殖水体中水质净化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养殖水体和淤泥中筛选出4株优良的水质净化菌.各菌株经鉴定分别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黄色节杆菌(Arthrobacter flavescens)、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它们对模拟养殖水体中高达5mg/L的氨态氮和亚硝态氮的降解率均能达到80%和90%以上,其中假单胞菌属还具有反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1株亚硝酸盐降解菌的筛选、鉴定、降解条件及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养殖水体中筛选出1株对哑硝酸盐具有高效降解能力、增殖速度快、稳定和安全的优良菌株,经细菌学常规榆测和1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并命名为SZ-3.对SZ-3菌株降解条件的单因素实验发现,其最佳降解条件是:pH 7.0,温度33℃,降解所需的最低葡萄糖含量为0.01 mg/L,在24 h内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达69.58%.在哑硝酸盐质量浓度为5 mg/L的100 L污染水体养殖实验中,添加1 000 mL,含量为1×108 CFU/mL的SZ-3培养菌液离心后的纯菌体,在28℃的水温条件下经96 h,SZ-3菌株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可达91.78%.表明该菌株对污染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具有较强的降解效果.本研究旨在为研发高效实用的降解亚硝酸盐微生态活性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美洲鳗鲡及其养殖水体分离耐药菌的多样性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小梅  林茂  鄢庆枇  江兴龙  张娴 《水产学报》2015,39(7):1043-1053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防控水产动物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本实验对美洲鳗鲡及其养殖水体耐药细菌的种属特征及耐药情况开展了相关研究。首先采集美洲鳗鲡不同部位(表皮、鳃、肠道)及其养殖水体的样品,经5种抗菌药物平板筛选耐药菌株,然后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同时测定耐药菌株的16S rDNA序列,进而分析耐药菌的种属分布和多重耐药性。结果显示,经耐药平板筛选分离纯化得到108株细菌,分别属于气单胞菌属、柠檬酸杆菌属、不动杆菌属等20个属;其中,93.5%的菌株对3种(含)以上的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86.1%的菌株对3类(含)以上的药物具有抗性。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0.7%,对四环素、利福平以及磺胺类和酰胺醇类药物类的耐药率为60%~80%,对头孢噻肟、新霉素以及喹诺酮类的耐药性弱(低于20%)。美洲鳗鲡肠道(0.40)、表皮(0.41)、鳃部(0.42)及水样(0.47)菌群的多重耐药指数显示各生态样品耐药程度较为严重,尤以水样为最。各菌属中,柠檬酸杆菌属(0.58)和克雷伯菌属(0.61)的多重耐药指数最高,而不动杆菌属(0.21)则相对较低。美洲鳗鲡及养殖水体普遍存在多重耐药菌株,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水产动物及养殖环境耐药细菌对某些水产用药如诺氟沙星、新霉素等耐药率低,可将其做为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正本试验以花鳗鲡和罗非鱼为养殖对象,对不同模式养殖水体进行水质测定。在12个室内水泥池(5米×3米×1.2米)中,设置4组试验,分别为花鳗鲡单养、花鳗鲡+罗非鱼、花鳗鲡+蕹菜、花鳗鲡+罗非鱼+蕹菜。试验持续6周,期间对水温、溶氧、p H、氨态氮、亚硝态氮、硝态氮、总氮、总磷、叶绿素a、化学需氧量水质理化因子进行定期检测与分析,试图通过水质指标的变化,探讨花鳗鲡养殖池  相似文献   

8.
自野生和养殖鱼体内分离出4株乳酸菌,分别为魏斯氏乳酸菌、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和乳酸乳球菌。在水温25℃、盐度35及pH 8.3下,研究了用其单一菌株及混合菌株的菌体培养液和离心菌体去除实验室海水鱼类养殖系统水体中氨氮的效果,以不添加乳酸菌的处理为对照组。结果表明,菌体培养液和离心菌体对水体氨氮的降解效果相同。添加乳酸菌的处理组氨氮水平在24h后均比对照组显著下降,之后维持相对平稳水平。其中,魏斯氏乳酸菌处理的菌体培养和离心菌体组1~5d氨氮分别为0.13~0.10mg/L和0.15~0.10mg/L,24h降解率分别为41.48%和37.20%;植物乳杆菌处理组1~5d氨氮分别为0.15~0.08mg/L和0.16~0.08mg/L,24h降解率达35.10%和32.50%;粪肠球菌在1~5d氨氮分别为0.16~0.08mg/L和0.15~0.07mg/L,24h降解率分别为23.90%和29.27%;乳酸乳球菌在1~5d氨氮分别为0.16~0.08mg/L和0.18~0.08mg/L,24h降解率分别为29.70%和23.90%。混合菌株对氨氮降解效率总体低于单一菌株。渔源乳酸菌对养殖水体氨氮有不同程度降解作用,但菌株配伍需要根据菌株自身特性及营养源互补性进行科学配比。  相似文献   

9.
益生菌的应用对鳗鲡池塘水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鳗鲡养殖池中应用益生菌,研究其对池塘水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鳗鲡养殖池中添加芽胞杆菌、光合菌及EM菌,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的氨氮(NH4+-N)、亚硝酸盐氮(NO2--N)及化学耗氧量,有利于水质净化和微生态环境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冷水性鱼类工厂化养殖中臭氧催化氧化降解氨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低温下臭氧催化氧化降解养殖水体氨氮的有效途径,并对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反应副产物进行分析。利用臭氧发生器和催化反应设备,把加入5mg/L NaBr的养殖水体与臭氧充分混合,在Br^-的催化作用下,使臭氧与氨氮产生氧化反应,产生氮气,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实验在一个9.2m^3水体、养殖密度为10kg/m^3的封闭循环式冷水鱼养殖系统中,以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为实验动物,在192h的换水周期内,每24小时采水样1次,检测养殖水体中的pH、溶解氧、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悬浮物等水质指标,确定低温下臭氧催化氧化降解养殖水体氨氮的能力和使用方法。研究表明,在Br^-的催化作用下臭氧可有效氧化降解养殖水体的氨氮,降解效率可达50.11%,比臭氧直接氧化法高24.31%;降解过程中硝酸盐、亚硝酸盐都有一定积累,但在臭氧的作用下亚硝酸能转化为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在192h降至0.089mg/L,硝酸盐为主要副产物;pH值逐渐下降,192h降至5.55,养殖过程中可用NaOH-NaHCO3缓冲液进行适当调节。臭氧催化氧化降解氨氮是一种有效的水处理方式,对于冷水性鱼类工厂化养殖的循环水体处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好氧反硝化菌对水质和鱼体饲喂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好氧反硝化菌株Bacillus sp.H2作为供试菌株,从水质指标、鱼体生长指标和免疫指标3方面全面考察菌株Bacillussp.H2作为水质改良剂对养殖水体和鱼体饲喂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菌株Bacillus sp.H2对水体亚硝态氮的平均降解率达到64.04%,总氮最终降解率达到16.0%,COD的最终降解率达到32.39%,未对水体pH产生明显影响;鲤的饲料系数降低18.9%,增重率提高41.55%,饲料蛋白质效率提高24.13%,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溶菌酶活性提高334.65%,差异显著(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对照组提高4.38%,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菌株Bacillussp.H2不仅可以显著改善水质条件,而且可以提高鱼体的饲喂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常用养殖水体氨氮污染及防治养殖生物氨氮中毒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微生态水质调节剂在改善水产动物的品质方面具有抗生素、消毒剂等化学药剂无法比拟的优势。枯草芽孢杆菌能产生许多胞外酶,迅速分解水体中有机物,并且能快速、彻底降解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态氮,而不会对鱼体造成不良影响,操作简单,成本低,效果显著,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以硫酸铵为唯一氮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从养殖水体中分离到的5株氨氮降解菌和5株亚硝酸盐降解菌,其中X4菌株对氨氮20小时内的降解率80%;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海南某鳗鲡养殖场患病美洲鳗鲡大量死亡的原因,从患病美洲鳗鲡肝脏和脾脏中分离获得1株优势菌株AB01,回归感染证实该菌株为导致此次美洲鳗鲡患病的病原菌。经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判定菌株AB01为鲍曼不动杆菌。致病性分析结果显示,菌株AB01对美洲鳗鲡的半致死浓度为4.63×106CFU/mL。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患病美洲鳗鲡的肝脏、脾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其中,肝脏中部分肝索排列紊乱,细胞肿胀,胞核溶解,胞质疏松,结构模糊,有大量大小不等的空泡;脾脏中胞质多处稀疏,伴有大面积损伤。药敏检测显示,鲍曼不动杆菌AB01对头孢噻吩、头孢唑啉、阿奇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利福平、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敏感,对氟苯尼考、氨苄西林等9种抗生素中度敏感,对氨曲南和四环素等20种抗生素有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14.
从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底泥中分离芽孢杆菌,筛选后获得1株优势目的菌株YT-2;根据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结果,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安全性试验证实,枯草芽孢杆菌YT-2对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和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无毒性;水质净化试验结果显示,10d后菌株YT-2对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降解率分别为81.9%和64.3%,表明该菌对净化养殖池塘水质有明显的作用,具有作为益生菌开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海水养殖尾水的达标排放是海水养殖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综合水处理技术,可有效去除养殖尾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获得适宜的水力负荷条件是该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前提。构建一套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研究3种水力负荷条件(V1=0.50、V2=0.19、V3=0.10 m/d)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水力负荷状态下,该系统对于海水养殖尾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差异显著。进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浓度相对较低时,去除率均较低(最高去除率为36.25%),水力负荷状态对COD的去除率影响不明显。水力负荷为0.50 m/d时,总氮(TN)的去除率为49.50%;在0.10 m/d时,TN去除率达到85.90%。活性磷酸盐(PO43–-P)的去除率受到水力负荷的影响较小,最低去除率为77.44%。水力负荷状态会影响系统内氮、磷的浓度变化:在不同水力负荷下,下行池中氮污染物去除率在80%以上;上行池则会在高水力负荷状态下产生硝酸盐氮(NO3–-N)或亚硝酸盐氮(NO2–-N)的累积,影响出水水质。PO43–-P的吸附转化主要发生在下行池的中上层,水力负荷越大,PO43–-P的吸附转化就越靠近系统后程。  相似文献   

16.
采集海水虾蟹养殖池底泥,在以(NH4)2SO4为唯一氮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上分离得到17株细菌,利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氨氮降解能力,筛选出降解率较高的菌株X14-1-1。该菌株在氨氮质量浓度50mg/L时,72h内使氨氮质量浓度降至1.65mg/L,降解率可达96.7%;在氨氮质量浓度5mg/L时,72h内降解率可达74.01%。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结果显示,菌株X14-1-1在72h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达到67.2%。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为1.47~2.54μm×0.37~0.53μm,平板菌落呈乳白色,圆形。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DNA鉴定,初步确定X14-1-1属食油假单胞菌,命名为Pseudomonas oleovorans X14-1-1。该菌株在海水养殖环境水质调节及养殖废水处理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罗非鱼高密度养殖水质调控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使用基于共生原理的鱼菜共生技术,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开展为期126 d的"罗非鱼-水蕹菜"共生调控池塘水质试验。结果表明:在共生模式下,养殖池塘水体pH值、总磷(TP)、硝酸盐氮(NO~-_3-N)含量下降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总氮(TN)、氨氮(NH~+_4-N)、亚硝酸盐氮(NO~-_2-N)含量升势趋缓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共生模式分别将氮、磷的利用率提高了13.5%和6.4%,显著降低了池塘排污系数(P0.05),将尾水中总氮、总磷含量由符合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的二级提升为一级。  相似文献   

18.
冷水鱼循环水养殖中的低温氨氮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冷水鱼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中的氨氮累积问题,根据低温生物滤器及臭氧催化氧化处理氨氮的特点,设计了冷水鱼工厂化养殖氨氮处理系统并进行了试验。试验基于以臭氧氧化为主、低温生物处理为辅的处理工艺,试验鱼为虹鳟鱼,养殖密度为23 kg/m3,试验水体约为10 m3,试验周期为7 d。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冷水鱼工厂化养殖过程中有关氨氮处理的水质指标要求,处理后的养殖池进水口的水质指标总氨氮≤0.18 mg/L,硝酸盐氮氮≤29.43 mg/L,亚硝酸盐氮氮≤0.1 mg/L;养殖水体氨氮浓度监测表明,臭氧在水中残留低于0.008 mg/L,符合养殖鱼类对水体臭氧浓度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9.
产乳酸芽孢杆菌对对虾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度(28±1)℃、盐度28下,将产乳酸芽孢杆菌制剂添加到养殖10尾凡纳滨对虾、容水200L的0.3m~3室内玻璃钢桶中,使芽孢杆菌终密度为10~4、10~5、10~6 cfu/mL,以无益生菌添加组为对照组。定期测定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含量,以及总异养菌、弧菌和芽孢杆菌的数量。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结束时,添加芽孢杆菌各试验组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弧菌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高密度芽孢杆菌试验组(10~6 cfu/mL)养殖水体中总异养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芽孢杆菌对养殖水体中的硝酸盐氮含量未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添加芽孢杆菌后养殖水体中的芽孢杆菌数量在第4d后会出现下降趋势。试验还发现,在养殖后期初次投入芽孢杆菌时会引起养殖水体中氨氮含量的短期升高。试验结果表明,芽孢杆菌能改善对虾养殖水体水质,可作为益生菌用于对虾养殖中。  相似文献   

20.
3种微生物制剂调控工厂化对虾养殖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BL)、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e,RC)和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spp.,LB)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养殖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微生物制剂组合,其作用效果各不相同。各组微生物制剂均能降低水体中氨氮,地衣芽孢杆菌 荚膜红假单胞菌(G1)组、地衣芽孢杆菌 荚膜红假单胞菌(G2)和地衣芽孢杆菌 乳酸杆菌(G3)组NH4 的相对降解率为62%、63%和65%;前21d,G2组降低NH4 效果最明显,相对降解率为79%。在降低NO2-方面,G1组的效果较好,相对降解率为46%;但各处理组对于PO34-、COD均无显著效果。相对而言,G1组改善养殖水质的效果最好。实验中微生物制剂的不同施用频率对水质的净化没有明显的差别。各项水质指标均随养殖时间的推移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