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不同品种类型玉米夏播制种的氮磷钾肥料三要素进行优化量比探讨。结果表明:玉米夏播制种的增产效应,中早熟型是:磷> 氮> 钾;中晚熟型是:氮> 磷> 钾。获得掖单2号制种产量高于5 625kg/hm 2 的施肥区间是:氮(N)187.5~222.0kg/hm 2;磷(P2O5)142.5~163.5kg/hm 2,钾(K2O)148.5~175.5kg/hm2;N∶P2O5∶K2O= 1∶0.75∶0.79。掖单13号制种产量高于3 600kg/hm 2 的施肥区间是:氮(N)231.0~262.5kg/hm 2,磷(P2O5)130.5~154.5kg/hm2,钾(K2O)120.0~148.5kg/hm2,N∶P2O5∶K2O= 1∶0.58∶0.54。  相似文献   

2.
辣椒高产优质施肥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对辣椒产量有明显的影响,试验结果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氮与磷;氮与钾,磷与钾对产量的互作效应为正的显著水平,配施后有相互增效作用。磷、钾可显著提高辣椒维生素C的含量,氮肥的作用较小,在本试验条件下,获得辣椒高产优质高效益的优化配方为纯N9.97~11.35kg/亩,P2O25.99~7.43kg/亩,K2O6.73~7.59kg/亩。  相似文献   

3.
采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缠脚土杂交水稻氮,磷,钾,锌,硼效应,明确了杂交水稻高产(≥550kg/亩)的施肥配方为N16.73-19.29kg/亩,P2O55.41-6.83kg/亩K2O4.94-7.98kg/亩。  相似文献   

4.
华杂3号油菜优化施肥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华杂3号油菜的氮、磷、钾、硼施用量的研究,找出了对华杂3号油菜产量影响较大的试验因子是亩施氮量、施磷量和施硼量。并利用频数分析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建立了华杂3号油菜在淮南稻区亩产200kg以上的优化施肥模型及N、P、K、B适宜用量分别为纯N12.5~13.7kg/亩、P2O56.4~7.4kg/亩、K2O11.9~13.9kg/亩、B1.08~1.27kg/亩。  相似文献   

5.
在晋蝇东山气候高寒的寿阳县北部,对适宜当地种植的主同粱杂交组合黑龙11A*七惬,采用氮,磷,钾,逐肥四因素二次通用放置组合设计进行了试验,经运算建立了施肥与产量的数学模型,得到氮,磷,钾,农肥的最佳经济施肥为亩施纯氮17.4kg,P2O56.84kg,K2O2.8kg,农家肥787.5kg,此施肥量可获得高粱亩产量极大值358.31kg。以上前市场价格扣除施肥成本155.96元,每亩高粱 子产量的  相似文献   

6.
1992~1996年在陕西渭北旱塬合阳县甘井乡进行了冬小麦产量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与高产高效施肥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渭北旱塬,氮、磷是冬小麦产量的限制因子,钾、铁、锰、镁、硼为非限制因子。限制因子对冬小麦产量的效应P2O5>N,效益最佳平台区施肥量歉水年N90.03~104.17kg/hm2,P2O583.74~91.29kg/hm2;平水年N97.30~132.31kg/hm2,P2O589.65~106.88kg/hm2.  相似文献   

7.
李爱青  陈蔚蓝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4):328-329,337
研究了播期、密度和施氮、磷、钾量与红麻产量关系,结果表明,播期和施氮量对产量影响最大,密度、施磷钾量次之。微机分析表明,夏麻每公顷产纤维3000~3750kg,其综合农艺措施的取值范围是:每公顷施纯氮186~196.5kg、P2O590~112.5kg、K2O183~225kg,定苗29.4~30.9万株/hm2,6月12~14日播种;对高产群体产量结构研究表明,3750kg/hm2夏麻产量结构是:有效株19.5~25.5万/hm2,株高320~360cm,茎粗1.38~1.8cm,皮厚1.1~1.4mm;不同施氮方法以苗肥+旺长肥最理想  相似文献   

8.
对山西省中部地区白菜、甘蓝施肥状况及菜田土壤养分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①施肥水平。全年亩施纯N35~75kg,P2O516~33kg,K2O6~19kg。氮:磷:钾=1:0.45:0.21,极不协调。②养分收支状况。有机质收入大于支出,处在积累阶段;氮的投入是支出的4倍,有浪费;磷的投入是支出的近5倍,高度积累;钾的投入小于支出,处于消耗阶段。③施肥原则。老菜田年亩施纯N15~20kg,P2O55kg,K2O15~20kg;一般菜田年亩施纯N30~35kg,P2O51510~15kg,K2O10~15kg;新菜田年亩施纯N40kg左右,P2O515~17kg,k2O13~18kg。  相似文献   

9.
半夏优化栽培模式研究初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试验表明:氮,磷,钾和播种量4因子对半夏产量影响作用大小的顺序是播种量-氮-钾-磷;其优化栽培模式为施N116.0-164.0kg/hm^2,P2O5141.8-186.8kg/hm^2,K2O90.0kg/hm^2,播种量为3000.0-3750.0kg/hm^2。  相似文献   

10.
黔油10号丰产栽培措施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为探索黔渍10号的丰产栽培菜取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全设计研究其产量与主要栽培措施(密度、氮磷、钾、硼施用量)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间的数学模型。进一步明确了黔油10号获得2480kg/hm^2以上的丰产栽培配套技术措施优化的组合是:密度11.61~12.81万株/hm^2,纯N为172.46~194.55mg/hm^2,P2O5为112.47~126.88kg/hm^2,K2O为74  相似文献   

11.
华北沙质潮土夏玉米“3414”肥效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沙质潮土条件下,采用"3414"肥效试验设计,通过不同方法对玉米产量结果与肥料施用量的回归拟合,建立不同施肥因子组合的施肥效应模型。单因子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料的增产效应表现为氮〉磷〉钾;夏玉米对钾肥的忍耐度低于磷和氮,表现为过量施用会引起产量快速降低。3种肥料因子间均存在正向交互作用,但交互作用的大小和程度在不同的模型上特点不同。通过对模型寻优分析,确定沙质潮土夏玉米N、P2O5、K2O最高产量施肥量分别为164 kg/hm2、93 kg/hm2和57 kg/hm2,投入比例为1.0∶0.6∶0.4;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96 kg/hm2、78 kg/hm2和38 kg/hm2,投入比例为1.0∶0.8∶0.4。  相似文献   

12.
从“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茄子肥效试验数据,获得三元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配方为N24.23kg/667m^2,P2O54.70kg/667m^2和K2O17.12kg/667m^2,可获得最佳产量3626.77kg/667m^2。综合分析本试验结果,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建议推荐施用量分别为25kg/667m^2、6kg/667m^2和20kg/667m^2。  相似文献   

13.
长武县玉米“3414”肥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科学地指导长武县玉米生产,提出最佳的推荐施肥量组合。[方法]通过3年的"3414"肥料效应试验,对长武县玉米氮、磷、钾肥合理配比施肥效应进行研究,同时对玉米产量进行肥效模型拟合,得出最佳经济效益氮(N)、磷(P2O5)、钾(K2O)推荐施肥量。[结果]根据三元二次肥效模型,在产量水平9 000 kg/hm2的地块,氮、磷、钾肥的最佳推荐量分别为126、57、30 kg/hm2;在产量水平为9 000~11 250 kg/hm2的地块,氮、磷、钾肥的推荐量分别为141~237、33~84、15~120 kg/hm2;在产量水平11 250 kg/hm2的地块,氮、磷、钾肥的推荐量分别为127.5~270.0、70.5~99.0、22.5~76.5 kg/hm2。[结论]合理配施氮、磷、钾肥既可提高玉米产量,又可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采用"3414"肥料效应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并获得肥料效应模型及该地力条件下的最佳经济施肥量,即每667 m2施N 9.59 kg、P2O51.19 kg、K2O12.37 kg,最佳经济产量为1 524.2 kg。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采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影响耐密型玉米高产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获得了耐密型玉米产量形成的函数模型及高产农艺措施组合方案。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耐密型玉米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氮肥和钾肥。亩产700公斤以上的栽培措施为:市施纯 N15.4~17.0kg、P_2O_58.1~8.8kg、K_2O_3.5~4.0kg、亩保苗4265~4347株。  相似文献   

16.
富钾土壤施钾对棉花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富钾褐土上增施钾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量用好钾肥,可实现棉花增产增收。每公顷施K2O75kg,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每公斤K2O可增产皮棉0.92kg,产投比2.74。在目前生产水平下,富钾褐土棉花钾肥用量以75~150kg(K2O)/hm2为宜。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氮、磷、钾肥的用量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了甘薯产量函数模型,明确了模型因素效应顺序(氮>磷>钾)及最佳经济效益产量综合农艺措施,N为72.735 kg/hm2,,P2O5为96.915 kg/hm2 ,K2O为127.995 kg/hm2。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毛豆施用氮磷钾肥料的效应,结果表明:N2P2K2处理毛豆的平均产量比不施肥处理增产17.9%,说明施肥对毛豆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毛豆施用氮磷钾肥料平均分别增产16.0%、6.8%和6.1%,增产效果为N>P>K。氮磷钾肥的平均产投比分别为4.5、3.2和2.4;氮磷肥在中高肥力土壤的产投比较高,钾肥则在中低肥力土壤的产投比较高。平均推荐施用量为纯N 202 kg/hm2、P2O5 81 kg/hm2和K2O 100 kg/hm2,其预测产量为20 719 kg/hm2,三要素最佳比例为1∶0.40∶0.50。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郊早稻氮磷钾肥效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利用"3414"试验设计了早稻氮、磷、钾肥料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为8.0%~42.6%,增产量最大的是N2P2K3处理。氮肥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最高增产量达1326kg/hm2,增加纯收益达1325.5元/hm2,其次是钾肥和磷肥。通过拟合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早稻N、P2O5和K2O的最高产量施用量分别为195、80、220kg/hm2,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53、61、5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