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2 毫秒
1.
单季稻"双百"工程高产、高效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通过3年单季稻“双百工程”实施,对改善稻米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都起到了显著作用,主要配套技术:稻-鱼、豌豆-稻、西瓜-稻、四季豆-稻、马铃薯-稻、稻-菜不同模式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
对3种复种制度(稻–稻–肥(紫云英)、稻–稻–油(油菜)、稻–稻–闲(冬闲))下秸秆还田对水稻生产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冬作秸秆还田条件下,早稻产量以稻–稻–肥处理最高,稻–稻–油处理居中,两者分别比稻–稻–闲处理高3.1%和1.8%;冬作秸秆与早稻秸秆还田使晚稻显著增产,稻–稻–肥与稻–稻–油处理比稻–稻–闲处理分别增产15.4%和11.0%;秸秆还田使水稻增产的主要原因是显著提高了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粒叶比,不同冬作秸秆还田的增产效应有差异,绿肥(紫云英)效果好于油菜秸秆,且2种秸秆对增加早稻干物质积累的作用机制具有明显差异,绿肥主要增加孕穗前的干物质积累,而油菜秸秆主要增加齐穗后的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3.
岳阳市洞庭湖区水稻土2001年与1993年相比,土壤有机质、碱解氮的平均值上升9.3%、4.3%,有效磷、有效钾的平均值下降2.6%、2.7%。施用有机肥和稻稻肥及稻稻油耕作制,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磷钾肥用量偏低,不利于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含量的积累。提高有机肥施用比例,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坚持稻稻肥和稻稻油轮作,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不同耕作方式对杂交水稻根系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探明不同耕作方式下杂交水稻根系特性及增产的机制。【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耕作方式(翻耕和免耕)对直播稻和移栽稻根系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无论直播或移栽,免耕稻最高分蘖期的根冠比、单蔸根干重、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均高于翻耕稻,其成熟期0~5 cm土层的根重、根重密度和5~10 cm、10~20 cm土层的比根长也比翻耕稻高。在移栽条件下,免耕稻成熟期0~5 cm土层的根长、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高于翻耕稻,其最高分蘖期的根系32P吸收总量和根系氧化力分别比翻耕稻平均增加40.72%、13.81%;在直播条件下,免耕稻最高分蘖期、孕穗期、齐穗期的根系32P吸收总量和根系氧化力分别比翻耕稻平均增加54.56%、19.53%、2.80%和12.59%、24.06%、74.19%,其孕穗期的地上部32P的转运率比翻耕稻平均增加13.68%,而其根系残留率比翻耕稻平均降低10.22%。无论移栽或直播,免耕稻的有效穗数比翻耕稻低,但其每穗粒数高于翻耕稻。在直播和移栽条件下,免耕稻的产量平均分别为8979.0 kg·ha-1和8588.0 kg·ha-1,比翻耕稻分别增产2.30%和1.19%,但未达到5%的显著水平。【结论】免耕稻相对于翻耕稻有明显的增产优势,是其根系特性的一种响应。  相似文献   

5.
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常见病害有稻瘟病、稻纹枯病、稻白叶枯病、稻曲病、稻胡麻斑病、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褐斑病、稻病毒病等。其中,在当地水稻生产中常发生而又对水稻危害最严重的病害有稻瘟病、稀纹枯病、稻白叶枯病、稻曲病,这些病害每年给水稻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特别是稻瘟病在个别年份造成严重减产,直接影响着水稻生产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野生稻(杂草稻)发生面积随直播稻种植面积的扩大而扩大,它不仅减少栽培水稻产量,而且影响栽培水稻品质。据调查,野生稻传播途径有种子,土壤、鸟类等,来源包括原生态、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返祖等。防除方法包括水旱轮作、改变耕作方式、利用时间和空间养稻灭稻,人工拔除。  相似文献   

7.
氨基酸与水稻三化螟幼虫生长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接卵饲育试验法,通过对不同品种水稻植株(稻茎)与生活其上的稻螟虫虫体17种游离氨基酸的分析测定,探讨了氨基酸与稻螟虫生长的关系。结果显示,稻茎中17种游离氨基酸构成的平衡性与稻螟虫生长有关。赖、精、亮和异亮氨酸的含量高低与稻螟虫生长呈正相关,谷、苏氨酸的含量高低与稻螟虫生长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稻管蓟马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蓟马(Scenchaetoecohrips biformis Bagnall)属缨翅目,蓟马科。常见有稻蓟马、稻管蓟马两种。危害水稻、麦类、玉米、甘蔗等作物。我国各主要稻区均有发生,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华南各省,南方稻区普遍发生。在黑龙江省稻区主要有稻管蓟马、小麦皮蓟马和禾蓟马三种,其中以稻管蓟马分布广、危害较重。稻管蓟马以成虫、若虫危害水稻花器,影响结实,也危害叶片,影响正常生长,对产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稻属植物种在广州自然条件下的光周期反应和分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试验于1986年,在广州华南农业大学农场自然条件下进行,主要结果如下:1.稻属植物20个光周期反应,可分为:钝感型、敏感型和极敏感型。亚洲稻和非洲稻属于敏感型。2.依光周期反应、谷粒长、谷粒长/宽和护颖长度,稻属20个种可分成4个系,即栽培系、小粒野稻系、长粒野稻系和长护颖野稻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北方稻作区水稻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及主要防控措施,包括水稻潜叶蝇、负泥虫、稻水象甲、二化螟、稻螟蛉、稻纵卷叶螟、稻蝗虫、稻飞虱等虫害,以及稻瘟病、稻纹枯病、稻曲病、水稻白叶枯病等病害,以期为北方稻作区水稻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稻虾综合种养作为淮安市的特色产业,建设稻虾综合种养大数据,充分利用云计算分析决策平台,对稻虾生产、管理、服务、销售一体化监管、监测、预警,深化稻虾一二三产融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富民,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自生稻的识别及其防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生稻即未经人工播种或插秧,从土壤中自然长出来的稻株,亦称“野生稻”、“海南稻”,农民叫“小红稻”。随免耕套(直)播稻的推广,自生稻发生量逐年加重,自生稻类型也逐年增多,农户往往误认为种子纯度差,争议年年发生。为此,我们通过4年的田间调查、模拟试验,对自生稻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和防控措施有了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3.
杂草稻俗称野生稻、自生稻、红米稻等。杂草稻的发生古已有之,近年在全国各地水稻主产区及东南亚、南美等地均有发生,已成为水稻生产中的一大公害。杂草稻具有杂草的一般特性,不仅影响水稻产量,而且影响水稻米质。杂草稻的防控需采用综合防控措施,如选好种子繁殖基地、加强种子基地种子质量监控、切断种子传播链、改变耕作方式,及时人工拨除等。  相似文献   

14.
舒茶镇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又以水稻为主,常年播种面积2399公顷,产量5.25吨/公顷左右。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茶叶、蔬菜、水果等,全年复种指数在248%左右。耕作制度以油—稻—稻、肥—稻—稻为主,一年三熟为主要种植形式。近年油稻一年两熟耕...  相似文献   

15.
抛栽水稻整齐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抛栽稻及常规移栽稻成熟期的6个主要性状,借助于Gini系数、变异系数及变幅等有关整齐性统计参数与频率分布结构分析表明,抛栽稻无论在穴间水平上还是单茎水平上,性状间大小不等系数明显要比常规移栽稻增加,分布结构上差异明显,抛秧稻较离散,表现了抛栽稻整齐度逊于常规手栽稻。同时研究了抛栽姿态对整齐度的影响,表明整齐度以抛栽直立苗为最高,倾斜次之,平躺最差。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稻农禀赋对低碳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基于对浙江省水稻主产区稻农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计量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稻农禀赋对其低碳生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农个体禀赋中受教育程度和是否村干部对其低碳技术采用行为呈显著正向影响,而稻农年龄则呈显著负向影响;稻农生产禀赋中是科技示范户、参加培训次数越多、水稻种植规模越大的稻农采用低碳农业技术的概率越高。建议从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升稻农资源禀赋和提升低碳技术精准性三个方面促进稻农低碳农业技术采用。  相似文献   

17.
本总结了继麦/玉米-后季稻之后,近年来所应用的9种水旱轮作型的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即;草莓/玉米-稻、洋葱/玉米-稻、马铃薯/玉米-稻、苞菜/玉米-稻、麦/瓜-稻、麦/匣-稻、苞菜/冬瓜-稻、薄芹或大蒜-大椒-稻、苞菜、玉米-稻、麦、瓜-稻、麦/茄-稻、苞菜、冬瓜-稻、蒲瓜或大蒜-大椒-稻、莴苣/黄瓜+豇 豆或番茄-稻,提出了合理的间套作、选用配套品种、实行农膜保护地栽培、加强肥水管理和综合防治病  相似文献   

18.
浙北平原为麦稻稻或油稻稻三熟制高产地区,当前有机肥减少,土壤碳、钾缺乏,秸秆还田具有原料广、成本低、简便易行、肥效好等优点,起到增加和更新三熟制吨粮稻田土壤有机质、增加钾素营养和活化土壤磷的作用,同时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排水条件良好水田直播栽培水稻的生长习性,比较了水稻品种“花成”在直播和移栽情况下的生理生态特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直播稻较移栽稻低,从分蘖到抽穗阶段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性直播稻较多栽稻低,而在抽穗后15天则高于机栽稻,专化叶面积从分蘖到抽穗前15天机械移栽稻(下译为机栽稻)高于直播稻,从抽穗到抽穗后15天机栽稻同低于直播稻,除剑叶和第一节间外,叶柄和节间工度直播稻长机栽稻,机栽稻的地上部分干重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稻虾共作模式农户减量化投入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江苏、湖北及湖南3省671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与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了稻虾共作模式农户减量化投入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层级结构。结果表明:稻虾种养技术了解程度和政府种养管控是深层根源因素,稻虾种养面积和稻虾种养环境污染认知为中间因素,农资投入依据和稻虾种养补贴是直接驱动因素。为进一步引导农户农资投入减量化、保护稻虾种养模式农业生态环境,需要优化稻虾共作的补贴执行机制,完善政府环境管控的奖惩机制,强化农户对稻虾种养技术的认知,提高农户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