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6,(4):141-142
<正>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和犬冠状病毒性腹泻是目前在城市犬群中广泛流行的3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各个品种的犬均易感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尤其是对幼犬具有极大的危害性。这3种犬类最重要的传染病分别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和犬冠状病毒(canine coronavirus,CCV)引起,在临床上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
一、病原学分类 犬急性出血性肠炎可由多种病原引起,传染病中由病毒引起的如犬细小病毒、犬瘟热、冠状病毒等,由细菌引起的如沙门氏菌、弯杆菌、钩端螺旋体等;由寄生虫引起的如球虫、蛔虫、钩虫、鞭虫、贾第虫、阿米巴性结肠炎等其单一或混合感染均可引发本病发生;由胃肠功能障碍引起的如胃肠炎、急性结肠炎、急性胰腺炎、梗阻、异物等也可导致本病发生。  相似文献   

3.
一、病原学分类 犬急性出血性肠炎可由多种病原引起,传染病中由病毒引起的如犬细小病毒、犬瘟热、冠状病毒等,由细菌引起的如沙门氏菌、弯杆菌、钩端螺旋体等;由寄生虫引起的如球虫、蛔虫、钩虫、鞭虫、贾第虫、阿米巴性结肠炎等其单一或混合感染均可引发本病发生;由胃肠功能障碍引起的如胃肠炎、急性结肠炎、急性胰腺炎、梗阻、异物等也可导致本病发生。  相似文献   

4.
犬瘟热的治疗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致死性传染病.犬瘟热一般分为4个类型:呼吸道型(肺炎型)、消化道型(胃肠炎型)、神经型和混合型.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诊断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和犬副流感病毒的多重PCR方法,参照GenBank中的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犬副流感病毒(CPIV)基因序列,设计了3对引物分别用于特异扩增犬瘟热病毒F基因、犬细小病毒VP2基因和犬副流感病毒F基因上的目的片段.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同时扩增CDV(740 bp)、CPV(419 bp)和CPIV(559 bp)的多重PCR方法.结果表明特异性和敏感性良好,对CDV、CPV、CPIV3种病毒的最低核酸检测量为1 ng/μL.临床样品的多重PCR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够对CDV、CPV、CPIV单个感染或混合感染的临床样品进行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主要危害幼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991年夏秋季节,某警犬队犬群暴发犬瘟热,由于并发犬冠状病毒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以往历次发病。应用犬瘟热免疫血清进行被动免疫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犬瘟热免疫血清  相似文献   

7.
犬瘟热(CD)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极强的病毒病,本病在幼犬中的死亡率较其他传染病高,CDV在带毒犬体内的持续时间很长,甚至可感染下一代仔犬.  相似文献   

8.
犬瘟热的流行及发病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犬瘟热(CD)是由犬瘟热病毒(CDV)感染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犬瘟热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副粘病毒科,是单股的RNA病毒,外面有一脂蛋白囊膜。犬瘟热病毒的自然宿主是犬科动物和鼬科动物。感染犬临床表现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也常见神经症状。本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是当前世界养犬业乃至毛皮动物养殖业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犬瘟热也称硬胶垫病、狗瘟。犬瘟热病毒(CDV)在分类上属副粘病毒科,是单股的RNA病毒,外面有一脂蛋白囊膜。犬瘟热病毒的自然宿主是犬科动物和鼬科动物。感染犬临床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症状,也常见神经症状。犬瘟热的严重程度和死亡率与有无继发感染相关。大部分犬在感染3~4周出现神经症状死  相似文献   

10.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疫病。临床特征为双相热型、鼻炎、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后期发生非化脓性脑炎。此病致死率为30%—80%,当继发其他感染时,则致死率大大提高。犬细小病毒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的另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出血性肠炎或心肌炎,此病多常发生于幼犬,有时其感染率可  相似文献   

11.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科、鼬科和浣熊科等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双相热、急性鼻卡他,随后以支气管炎、肺炎、严重的胃肠炎和神经症状等为特征,少数病例出现鼻部和脚垫的高度角化。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以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为主要临床特征。随着我国养犬业迅速发展,犬发生犬瘟热与细小病毒病混合感染的病例也在不断增加,导致犬只死亡,给养犬业带来很大的危害。2013年4月19日,我们在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动物医院接诊了一只藏獒,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血细胞分析检查及犬瘟热病毒(CDV)快速检测和犬细小病毒(CPV)快速检测,诊断该藏獒为犬瘟热病毒与细小病毒混合感染,现就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一)致病因素引起呕吐病因很多,可在许多病症中出现。1.病毒感染。犬瘟热、犬冠状病毒病、犬细小病毒病、犬传染性肝炎、犬传染性气管支气管炎、犬疱疹等。2.细菌感染或立克次氏体。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鲑中毒、新立克次氏体病,犬副伤寒等胃肠炎等。3.寄生虫。蛔虫、贾第虫病、犬钩虫病4.炎症引起呕吐。(1)胰腺炎、子宫积脓。(2)胃溃疡:胃瘤形成、肥大  相似文献   

13.
<正>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D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俗称狗瘟。在观赏犬、食用犬饲养量不断增加的今天,该病已成为对犬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本病以呼吸道和消化道为主要传播途径,发病不分年龄和性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3月龄至1岁最易感,死亡率很高。临床症  相似文献   

14.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PV)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对养犬业的危害较大,可引起犬细小病毒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犬细小病毒肠炎在临床多见,感染犬表现为突发腹泻、呕吐和发热等症状,这些临床表现常常与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犬冠状病毒病、钩端螺旋体病、胃肠炎等疾病的症状相似,需要加以鉴别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城乡养狗的数量不断的增加,狗的传染病也随之增加,以犬瘟热为主的病毒病给养犬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犬类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双相热、白细胞减少、支气管炎、严重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为及时了解上海市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趋势,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106份宠物门诊的疑似样品、232份临床健康犬样品进行病原学检测。检测结果为:疑似样品检出中,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阳性率为50.0%,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阳性率为72.6%;临床健康犬的样品中,CDV的阳性率的4.74%,CPV的阳性率3.88%。检测结果反映了上海市犬瘟热、细小病毒在宠物群体中的感染情况,为这些宠物疫病的预防工作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7.
<正>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以出血性肠炎或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临床以出血性肠炎为多见,幼犬易感。冠状病毒病是由犬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轻重不一的胃肠炎为临床特征的犬的一种传染病,不同年龄、性别、品种均易感。此两种病均以感染犬为传染源,病毒随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感染。2016年冬天至今春在我院发现多例犬细小与犬冠状病毒混合感染的病例。现将其发病情况介绍如  相似文献   

18.
对2012年-2015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动物医院门诊确诊的477例犬寄生虫感染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以期了解西安地区犬寄生虫的种类和感染情况,对犬寄生虫的防控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从感染犬中共检出14种寄生虫,每种寄生虫的阳性率依次为:吉氏巴贝斯虫51.79%(247/477),等孢球虫16.15%(77/477),贾第鞭毛虫11.74%(56/477),犬弓首蛔虫6.71%(32/477),疥螨4.41%(21/477),蠕形螨4.41%(21/477),犬复孔绦虫3.78%(18/477),犬钩口线虫2.31%(11/477),犬耳痒螨1.89%(9/477),吸吮线虫0.63%(3/477),华支睾吸虫0.42%(2/477),弓形虫0.42%(2/477),犬尾旋线虫0.21%(1/477),犬恶丝虫0.21%(1/477)。混合感染两种及以上寄生虫的犬占5.45%(26/477)。肠道寄生虫中的等孢球虫、贾地鞭毛虫、犬弓首蛔虫和犬钩口线虫等容易发生混合感染。寄生虫和病毒合并感染犬占8.39%(40/477),犬细小病毒(CPV)、犬瘟热病毒(CDV)和犬冠状病毒(CCV)常与犬肠道寄生虫合并感染。许多寄生虫感染与犬的年龄有密切关系,季节对寄生虫感染也有影响。原虫感染特别是吉氏巴贝斯虫感染应当引起重视。控制犬与寄生虫传播媒介的接触、改善犬的饲养管理条件对寄生虫感染的预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犬科和浣熊科等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犬以呈现双相热型、鼻炎、严重的消化道障碍和呼吸道炎症等为特征,病的后期常出现神经症状。本病多发生于3~6个月龄幼犬,青年犬也有感染。1病因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是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一种单股DNA病毒。病毒对上皮细胞有特殊亲和力,因而病毒的分布非常广泛,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2流行病学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发,以1岁以下及外引的纯种犬…  相似文献   

20.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俗称狗瘟。临床上以双相热型,白细胞减少,鼻急性卡他及气管炎、严重胃肠炎以及神经症状为特征。犬瘟热是犬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也是对我国养犬业危害最大的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