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确定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_2的需要量。以酪蛋白、明胶和糊精等为主要饲料原料,配制维生素B_2含量分别为0.4、2.6、5.4、10.8、20.4、39.7 mg/kg的6种试验饲料,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分别投喂初始体质量为(59.5±0.9)g的吉富罗非鱼10周,每种饲料投喂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15尾吉富罗非鱼。养殖试验结束后测定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肝脏维生素B_2含量和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等。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随饲料中维生素B_2含量的增加先呈线性增加,在达到10.8 mg/kg后趋于稳定,饲料效率的变化趋势与增重率类似;10.8、20.4、39.7 mg/kg组脏体比显著高于0.4、2.6 mg/kg组(P0.05);10.8、20.4、39.7 mg/kg组肝体比显著高于0.4 mg/kg组(P0.05);饲料中维生素B_2含量对肥满度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B_2含量的增加,全鱼粗脂肪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5.4 mg/kg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全鱼水分含量以5.4 mg/kg组最低,显著低于除39.7 mg/kg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全鱼粗蛋白质含量以39.7 mg/kg组最高,显著高于除5.4 mg/kg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各组之间全鱼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维生素B_2含量对肌肉和肝脏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肝脏中维生素B_2含量随饲料中维生素B_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达到20.4 mg/kg后趋于稳定;0.4 mg/kg组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及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折线模型分析表明,吉富罗非鱼获得最佳生长速度和最大肝脏维生素B_2蓄积量时,其对饲料中维生素B_2的需要量分别为10.2和19.3 mg/kg。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维生素B6含量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全鱼和肌肉营养组成及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6的需要量。选取360尾初始平均体重为(56.3±1.8)g的吉富罗非鱼,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各组分别饲喂维生素B6含量分别为0.3(对照组)、2.7、5.4、10.1、20.5和39.8 mg/kg的6种纯化饲料,进行10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中维生B6含量的升高(0.3~10.1 mg/kg),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显著增加(P0.05),并在饲料中维生B6含量达到10.1 mg/kg后趋于稳定;5.4、10.1、20.5和39.8 mg/kg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2.7 mg/kg组(P0.05);5.4和20.5 mg/kg组的肝体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7、5.4、10.1、20.5和39.8 mg/kg组的全鱼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1 mg/kg组的全鱼粗脂肪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和2.7、5.4、39.8 mg/kg组(P0.05);5.4、10.1和20.5 mg/kg组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各组的血清葡萄糖、总蛋白含量和肝脏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20.5和39.8 mg/kg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1、39.8 mg/kg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1、20.5和39.8 mg/kg组的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7、5.4 mg/kg组(P0.05)。综上,以增重率和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回归分析得到初始体重为(56.3±1.8)g的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6的需要量分别为9.22和10.11 mg/kg。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铅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及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200尾全雄吉富罗非鱼,初始体重为(14.44±3.82)g随机分为2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分别投喂铅添加水平为0和800 mg/kg的饲料,试验期为28 d。结果:饲料铅显著降低了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并显著提高了饲料系数(P0.05);饲料铅胁迫组的丙二醛水平显著升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水平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800 mg/kg的饲料铅胁迫可降低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导致肝胰脏抗氧化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饲料镉胁迫下吉富罗非鱼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自由基水平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8.14±0.05)g吉富罗非鱼480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即对照组、100 mg/kg镉组、100 mg/kg镉+400 mg/kg葡萄籽原花青素组和100 mg/kg镉+800 mg/kg葡萄籽原花青素组。每个处理组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试验期49 d。与镉组相比,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组血清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维生素E和维生素C水平显著升高(P0.05);肠道活性氧、过氧化氢和一氧化氮水平显著降低(P0.05),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显著升高(P0.05)。其中,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800 mg/kg添加组作用效果优于400 mg/kg添加组。试验结果表明,原花青素可改善100 mg/kg饲料镉胁迫下吉富罗非鱼的血清生化指标,降低肠道自由基水平,促进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饲料不同水平吡啶甲酸铬对其生长、饲料利用,体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600尾吉富罗非鱼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各设4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每个处理铬添加量分别为0、0.4、0.8、1.2 mg/kg和10.0 mg/kg,在0.38 m3玻璃纤维钢桶中用开放式流水养殖,饲养8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吡啶甲酸铬对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异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效率及蛋白质沉积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当铬添加量为0~0.8 mg/kg时,随着添加量增加,可显著提高吉富罗非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P<0.05),显著降低饲料系数(P<0.05),但对成活率和肝体比无显著影响(P>0.05);当饲料中添加为1.2 mg/kg~10.0 mg/kg时并未能进一步提高罗非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同时,铬添加水平为0~0.8 mg/kg,随着添加水平增加,显著提高吉富罗非鱼全鱼的蛋白质和磷含量(P<0.05),显著降低全鱼水分、脂肪和灰分含量(P<0.05),并显著提高吉富罗非鱼血清总蛋白含量以及肝胰脏AKP、ACP和LZM的活性(P<0.05),显著降低血清葡萄糖含量(P<0.05),但对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及肝胰脏T-SOD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当饲料中添加铬1.2 mg/kg和10.0 mg/kg,除了显著降低肝胰脏AKP活性外(P<0.05),对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胰脏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生长、饲料利用、体组成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胰脏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0.91~4.93 g吉富罗非鱼,饲料中以吡啶甲酸铬的形式添加0.8~1.2 mg/kg铬为宜。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多酚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生长、消化功能、免疫性能和抗病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00、200、400、600、800 mg/kg茶多酚,配制6种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6.09±0.07)g的奥尼罗非鱼9周,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茶多酚添加组的增重率和饲料系数均无显著变化(P0.05),但100、200 mg/kg茶多酚组增重率有提高的趋势,而400~800 mg/kg茶多酚组增重率有降低的趋势,其中以200 mg/kg茶多酚组增重率最高。饲料添加茶多酚对罗非鱼全鱼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高添加量(600、800 mg/kg)的茶多酚显著降低了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肠道淀粉酶、蛋白酶活性和全鱼粗脂肪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200、400、600和800 mg/kg茶多酚均显著增加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活性(P0.05),而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则随茶多酚添加量的增加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中200 mg/kg茶多酚组的血清SOD活性最高、血清MDA含量最低,400 mg/kg茶多酚组的血清LZM活性最高。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48和96 h,200、400、600和800 mg/kg茶多酚组的累积死亡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其中400 mg/kg茶多酚组的累积死亡率最低。综上,茶多酚可提高奥尼罗非鱼的免疫性能,降低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的死亡率,但对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奥尼罗非鱼饲料中茶多酚的建议添加量为200~400 mg/kg。  相似文献   

7.
将三聚氰胺分别按0、500、2 0005、000、10 000 mg/kg的比例添加于基础饲料中,喂养初始体重为(30.14±0.22)g的吉富罗非鱼28 d。通过测定罗非鱼的增重率、血清免疫指标和三聚氰胺在肌肉中残留量等指标,研究三聚氰胺对罗非鱼生长、免疫功能及肌肉残留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三聚氰胺会降低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在第21 d和第28 d,10 000 mg/kg组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三聚氰胺对吉富罗非鱼血清中的LZM活力、SOD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AKP活力有影响,三聚氰胺对吉富罗非鱼血清中的AKP活力的影响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第7 d和14 d各试验组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影响不显著(P<0.05);在第21 d和第28 d,所有试验组吉富罗非鱼的AKP活性低于同期对照组,5 000 mg/kg和10 000 mg/kg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从第7 d开始,4个试验组吉富罗非鱼肌肉中均能检测到三聚氰胺残留,三聚氰胺在吉富罗非鱼肌肉中的残留量与三聚氰胺在饲料中的添加剂量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E在罗非鱼幼鱼饲料中的应用及耐受性.选用400尾大小均匀[平均体重(3.25±0.02)g]、健康的吉富罗非鱼幼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各组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25、50、250、2 500mg/kg维生素E的试验饲料.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维生素E添加量为250mg/kg组的鱼体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其他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成活率要低于其他4组,且差异与50和2 500mg/kg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维生素E添加量为250mg/kg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E添加量为250 mg/kg组的血清和肝胰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维生素E能提高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过量的维生素E虽能降低罗非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但同时会抑制罗非鱼幼鱼生长.根据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酶活性及生化指标,确定维生素E对罗非鱼幼鱼56 d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8.50mg/(kg·d).  相似文献   

9.
亚麻籽油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亚麻籽油对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在1种实用饲料配方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对照)、1.5%、3.0%、4.5%亚麻籽油,配制4种等氮(粗蛋白质含量为33.5%)的试验饲料。选取初始均重(9.15±0.03)g的吉富罗非鱼36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饲喂8周。结果表明:3.0%、4.5%组罗非鱼的末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5%组(P0.05),而3.0%、4.5%组饲料系数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5%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5%组罗非鱼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0%、4.5%组罗非鱼全鱼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0%、4.5%组罗非鱼肌肉C20∶5n-3(EPA)、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和n-3/n-6 PUF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肌肉C22∶6n-3(DH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5%组(P0.05)。3.0%组罗非鱼肌肉C22∶5n-3(DP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5%组(P0.05)。4.5%组罗非鱼肌肉PUF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1.5%、3.0%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亚麻籽油可改善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且亚麻籽油的适宜添加水平为3.0%。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及抗亚硝酸盐应激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1.51±0.02)g的吉富罗非鱼8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50、100、300、500和1 000 mg/kg的桑叶黄酮。饲养期56d。饲养试验结束后,各组采用亚硝酸钠进行72h应激试验。结果表明:1)各组间吉富罗非鱼增重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吉富罗非鱼鱼体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组血清超氧化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高于对照组,其中100、300、500和1 000mg/kg桑叶黄酮组血清SOD活性,50、500、1 000 mg/kg桑叶黄酮组血清GSH-Px活性及100、500mg/kg桑叶黄酮组血清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100、300和500mg/kg桑叶黄酮组肝脏过氧化氢酶(CAT)、SOD活性和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GSH-Px活性以500 mg/kg桑叶黄酮组最高,显著高于1 000mg/kg桑叶黄酮组(P0.05)。3)亚硝酸盐氮应激48和72h,50、100、500mg/kg桑叶黄酮组的累计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提高了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及抗亚硝酸盐应激能力。本试验条件下,通过回归方程分析,以血清SOD活性、T-AOC为评价指标,得出吉富罗非鱼幼鱼饲料中桑叶黄酮适宜添加水平为100 mg/kg;以肝脏SOD活性、T-AOC为评价指标,得出吉富罗非鱼幼鱼饲料中桑叶黄酮适宜添加水平为371.00~441.75mg/kg。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锌源(肠溶型甘氨酸锌、甘氨酸锌、一水硫酸锌)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脂肪代谢以及血清和肝胰脏中抗氧化相关微量元素铜、铁、锰、锌含量的影响。将240尾初重为(47.54±0.84)g的吉富罗非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对照组罗非鱼饲喂基础饲料(锌含量为72.22 mg/kg),试验组罗非鱼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40 mg/kg(以锌计)肠溶型甘氨酸锌、甘氨酸锌、一水硫酸锌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4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一水硫酸锌组对比,饲料中添加肠溶型甘氨酸锌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还可以显著降低吉富罗非鱼肝体比和饲料系数(P<0.05)。与对照组和一水硫酸锌组相比,甘氨酸锌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效率显著提高(P<0.05)。各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但肠溶型甘氨酸锌组、甘氨酸锌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溶型甘氨酸锌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同时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一水硫酸锌组(P<0.05)。各组血清中铜、铁、锰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肠溶型甘氨酸锌组血清和肝胰脏中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一水硫酸锌组(P<0.05)。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肠溶型甘氨酸锌可提高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提高抗氧化能力,促进脂肪代谢,增加血清和肝胰脏中锌含量,且肠溶型甘氨酸锌的促生长效果优于甘氨酸锌。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原花青素对饲料镉胁迫下吉富罗非鱼肝胰脏功能有关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8.14±0.05)g的吉富罗非鱼24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即对照组、100 mg/kg镉组、100 mg/kg镉+400 mg/kg原花青素组和100 mg/kg镉+800 mg/kg原花青素组。试验期49 d。结果表明,镉组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镉+原花青素组(P0.05);镉+原花青素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镉组肝胰脏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抗羟自由基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镉+原花青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镉组(P0.05)。镉组丙二醛、一氧化氮、过氧化氢和活性氧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镉+原花青素组(P0.05),镉+原花青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镉组金属硫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镉+原花青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镉组(P0.05)。饲料镉胁迫下吉富罗非鱼添加400 mg/kg原花青素即可降低血清转氨酶活性,减少肝胰脏自由基产生,提高肝胰脏金属硫蛋白水平,从而改善吉富罗非鱼肝胰脏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几丁聚糖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免疫调控与抗海豚链球菌感染的影响。选择健康、均重为(2.97±0.02)g的吉富罗非鱼375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5组试验鱼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10、20、30和40 m L/kg几丁聚糖溶液(几丁聚糖的有效浓度为0.6%)的试验饲料。饲喂63 d后,测定各组试验鱼的生长性能指标、血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头肾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以及海豚链球菌感染192 h后的累计死亡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几丁聚糖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及血清总蛋白与甘油三酯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添加量为10和20 m L/kg时可显著降低肝体比和血清皮质醇含量,提高血液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以及血清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促进头肾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基因的表达(P0.05);同时,添加量为20 m L/kg时还可显著增加饲料效率,降低血清葡萄糖、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海豚链球菌感染192 h后,10和20 m L/kg添加组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30.06%和32.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19%与40 m L/kg添加组的77.55%(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10和20 m L/kg几丁聚糖溶液有助于降低吉富罗非鱼幼鱼的肝体比与肝脏应激,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同时,20 m L/kg添加量可以有效地促进饲料利用,降低血清脂肪沉积。在实际生产中,建议在吉富罗非鱼饲料中添加10~20 m L/kg的几丁聚糖溶液(几丁聚糖的有效浓度为0.6%),以促进吉富罗非鱼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料胆碱水平对大规格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肝胰脏胆碱蓄积量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大规格吉富罗非鱼幼鱼对饲料中胆碱的需要量。配制胆碱水平分别为45.1、308.9、540.5、946.0、1 486.5和1 756.8 mg/kg的6种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57.4±2.5)g的大规格吉富罗非鱼幼鱼10周。每种试验饲料随机饲喂4个网箱,每个网箱放养20尾鱼。结果显示:饲料胆碱水平≥308.9 mg/kg时,试验鱼的增重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饲料胆碱水平为45.1 mg/kg时(P0.05);1 486.5 mg/kg组试验鱼的肝体比和肥满度最大,显著大于45.1 mg/kg组(P0.05)。540.5 mg/kg组试验鱼的脏体比最小,显著小于除1 756.8 mg/kg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1 756.8 mg/kg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946.0 mg/kg组(P0.05)。随饲料胆碱水平的增加,肝胰脏粗脂肪含量呈现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而肌肉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则呈现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饲料胆碱水平≥946.0 mg/kg时,试验鱼血清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45.1 mg/kg组(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活力随饲料胆碱水平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且均在1 756.8 mg/kg组最低;饲料胆碱水平对试验鱼血清总蛋白与葡萄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肝胰脏胆碱蓄积量随饲料胆碱水平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通过折线回归分析,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大规格吉富罗非鱼幼鱼获得最佳生长时对饲料中胆碱的需要量为625.42 mg/kg;以肝胰脏胆碱蓄积量为评价指标,大规格吉富罗非鱼幼鱼获得最大肝胰脏胆碱蓄积量时对饲料中胆碱的需要量为1 118.61 mg/kg。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表面活性素对吉富罗非鱼与肝胰功能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将240尾吉富罗非鱼,平均体质量(12.01±0.12)g,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5尾鱼,分别投喂表面活性素添加水平为0、50、100和200 mg/kg的试验饲料7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50 mg/kg表面活性素可显著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肝胰丙二醛水平(P0.05),显著提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因此,添加50 mg/kg表面活性素即可对罗非鱼与肝胰功能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产生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E在罗非鱼幼鱼饲料中的应用及耐受性。选用400尾大小均匀[平均体重(3.25±0.02)g]、健康的吉富罗非鱼幼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各组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25、50、250、2 500 mg/kg维生素E的试验饲料。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维生素E添加量为250 mg/kg组的鱼体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其他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成活率要低于其他4组,且差异与50和2 500 mg/kg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维生素E添加量为250 mg/kg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E添加量为250 mg/kg组的血清和肝胰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维生素E能提高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过量的维生素E虽能降低罗非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但同时会抑制罗非鱼幼鱼生长。根据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酶活性及生化指标,确定维生素E对罗非鱼幼鱼56 d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8.50 mg/(kg.d)。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脂肪和维生素E对罗非鱼生长、免疫应答和对链球菌抵抗力的影响。基础饲料(粗蛋白35%,消化能14.23MJ/kg)分别添加6%、10%和14%的混合油脂(玉米油和曼哈顿鱼油比例为1:1)和维生素E50mg/kg、100mg/kg和200mg/kg。每个试验组3个重复,连续饲喂12周。罗非鱼体增重、摄食量和存活率不受饲料中脂肪和维生素E水平的影响,添加14%脂肪组罗非鱼饲料效率显著比添加6%脂肪组低,但与添加10%脂肪组无显著差异。这些变化不受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的影响。添加14%脂肪和100mg/kg的维生素E组的罗非鱼全鱼脂肪含量显著增加。肝脏中的α-维生素E水平与饲料中维生素E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在添加14%脂肪组显著降低。血液学指标和肝指数不受饲料中各处理组的影响。添加14%脂肪水平组罗非鱼血清蛋白显著增加,但不受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的影响。而添加200mg/kg的维生素E后,罗非鱼溶菌酶活性不受日粮中脂肪梯度影响,但在添加200mg/kg维生素E处理组显著增加。添加10%和14%脂肪水平组罗非鱼补体活性显著降低,但维生素E添加量达到100mg/kg或200mg/kg时补体活性随之增...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25-羟基维生素D3对商品蛋鸡0~14周龄生长发育及20~24周龄蛋壳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京红1号商品代蛋雏鸡1 188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99只鸡。对照组饲粮维生素D3水平为4 560 IU/kg,试验组饲粮以69μg/kg 25-羟基维生素D3替代相等当量的维生素D3(即1 800 IU/kg维生素D3和2 760 IU/kg 25-羟基维生素D3)。试验期为0~24周龄。结果表明:0~14周龄,两个处理组各周龄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胫长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14周龄末腺胃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小肠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胫骨钙、磷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4.81%、5.96%(P0.05)。20~24周龄,试验组破蛋率较对照组低0.42%(P0.01),蛋壳光泽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个处理组蛋壳强度、蛋壳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1 800 IU/kg维生素D3的基础上再添加69μg/kg 25-羟基维生素D3,与添加4 560 IU/kg维生素D3组相比,可促进蛋鸡0~14周龄消化器官发育,有助于胫骨钙、磷沉积,并能够降低20~24周龄的鸡蛋破损率,改善蛋壳光泽度。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通过探究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对黄羽肉种鸡产蛋性能、生殖器官发育、激素水平、种蛋品质、孵化性能及后代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确立黄羽肉种鸡饲粮中维生素A最适添加量。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选用512只25周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种鸡,根据体重和产蛋率一致原则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各组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10 800、21 600、32 400 IU/kg维生素A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2周。种鸡饲养试验结束后选取种蛋孵化,子代肉鸡按照种鸡的组别进行分组分栏饲喂(基础饲粮中含15 000 IU/kg维生素A),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0 800~32 400 IU/kg维生素A显著提高了种鸡的产蛋率(P0.05),并显著降低了料蛋比(P0.05);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未对试验鸡生殖器官发育产生显著影响(P0.05);饲粮添加10 800 IU/kg维生素A显著提高了血浆雌激素(E2)含量(P0.05),添加21 600、32 400 IU/kg维生素A显著提高了血浆孕酮(PRG)含量(P0.05),添加10 800、32 400 IU/kg维生素A提高了血浆促卵泡激素(FSH)含量(P0.05);添加10 800、21 600 IU/kg维生素A显著增加了蛋形指数(P0.05),添加10 800~32 400 IU/kg维生素A显著提高了蛋黄色泽(P0.05);随着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升高,种鸡肝脏与种蛋蛋黄中视黄醇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2)与对照组相比,种鸡饲粮添加10 800 IU/kg维生素A雏鸡平均出壳重显著提高(P0.05);种鸡饲粮添加10 800~32 400 IU/kg维生素A显著提高了子代鸡生长末重、平均日增重与平均日采食量(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维生素A添加量影响快大型黄羽肉种鸡产蛋性能、种蛋品质、孵化性能、血浆激素含量、后代鸡生长性能及种鸡肝脏与种蛋蛋黄中的视黄醇含量。通过回归模型估测得到,以产蛋性能、种蛋品质、子代肉鸡生长性能为评价指标,快大型黄羽肉种鸡饲粮最适维生素A添加量分别为18 121~20 251 IU/kg、16 600~20 046 IU/kg、25 113~31 069 IU/kg。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饲粮维生素D水平对120日龄雌性龙岩麻鸭产蛋性能,血液生化及胫骨指标的影响,进而探讨产蛋初期蛋鸭维生素D需要量。选取1 260只120日龄健康的福建龙岩麻鸭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35只。各处理组蛋鸭随机饲喂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0、800、1 600、2 400、3 200、4 000 IU/kg的试验饲粮。饲养期为21 d。结果表明:维生素D水平对产蛋初期龙岩麻鸭产蛋性能、蛋品质以及血浆钙、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基础饲料上添加维生素D显著降低血浆中甲状旁腺激素的含量(P<0.05),但各添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饲粮维生素D含量显著影响胫骨钙、磷及灰分含量(P<0.05),维生素D水平为800 IU/kg时,获得较好的骨骼质量,维生素D水平对胫骨长度、胫骨管围、折断力、骨密度、骨矿物盐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龙岩麻鸭产蛋初期饲粮维生素D适宜添加量为800 IU/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