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苹果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是生活中最常见和主要的水果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目前,苹果栽培面积227.23万hm^2,产量4400万t,接近世界总水平的50%。但我国苹果产业整体质量水平不高,优果率较低。苹果果皮的着色和果肉中糖酸含量是影响苹果品质的主要因素,果实大小和颜色是决定苹果收购价格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育种和栽培措施提高苹果果实着色,是目前生产上亟需的技术措施。提高果实着色技术和色泽调控机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前人研究结果表明,苹果着色受花青苷、类胡萝卜素等自身生理指标含量,和温度、光照等外界环境多因素影响。本文系统总结了花青苷、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生理指标,以及花青苷代谢、调控等相关的MYB转录调控因子以及甲基化等分子因素对苹果着色的影响,以期为后续苹果果皮着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提高果实着色率是提高苹果品质.促进苹果销售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提高苹果商品性能,除在适宜栽培区建园,选择着色更好的类型、品种、栽植方式等项基础措施外,应抓好以下生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对套袋红富士苹果质量状况做过调查,结果表明果实着色差仍是影响套袋苹果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提高苹果着色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接着色优系,保证种性优良栖霞市栽植的红富士苹果有十几个品系。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果农生产的红富士苹果着色较差,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为此,对红富士果实的着色特点进行了多年的观察研究,并采取措施促进果实着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红富士果实着色一般从7月下旬开始,最初着色速度很慢,9月下旬逐渐加快。红富士的着色速度与树体的营养条件和果实的含糖量有很大关系。凡能改善树体营养条件和提高果实含糖量的措施,均有提高果实着色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促进红富士苹果着色的几项技术措施,通过修剪、施肥、套袋、转过等措施提高果实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苹果的色泽有红、黄、绿三种。在这些颜色中,红色来自花青素,黄色来自类胡萝卜素(其中包括叶黄素)绿色则由叶绿素所形成。一般所说的苹果色泽,主要是指红色,这是因为红色苹果卖价高的缘故。在苹果的年周期管理中,前一段时间主要是增大果个的管理,如人工授粉、疏果等,而后一段时间的摘叶、除袋主要是为了增加果实的着色程度。因此,果农对于果实的着色问题特别关心。1、苹果的着色及主要因素影响苹果着色的主要因素有气温、光和氮  相似文献   

7.
红富士苹果的着色管理刘新元(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宋官屯镇林果站253034)1985年以来,红富士苹果是我镇的主栽品种,已栽植7280亩。为了提高果园的经济效益,我们于1991一1995年,在我镇红富士苹果栽培基地陈段果园,采取了一些使红富士苹果着色的...  相似文献   

8.
1影响富士苹果着色的主要因素1.1光照富士苹果喜光,对光照强度及时间较为敏感。因此,光照是影响果实着色的重要因素之一。1.2营养土壤和叶片中氮素含量过多,直接影响果实着色。土壤含氮量0.07%~0.10%,叶片含氮量2.2%~2.4%时果实着色最佳。雨水过多或大水漫灌,常引起新梢旺长,消  相似文献   

9.
苹果花青苷色素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色泽是苹果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果实色泽不仅影响外观,而且着色程度与其风味品质有关。苹果花青苷色素形成较为复杂,影响因子也较多。通过对苹果色泽发育的全面认识,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以增进果实的着色。  相似文献   

10.
程存刚  董丽梅 《河北果树》1998,(2):24-24,33
促使红富士苹果着色的综合技术程存刚(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125100)董丽梅(辽宁兴城市果树局)优质红富士苹果的主要外观特征是“红”,而红富士属于不易着色品种,如何增加其着色,生产出优质全红果,是当前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果实的着色机理是...  相似文献   

11.
我国红富士苹果生产存在着色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广大果树工作者和果农采取各种方法提高着色,如果实套袋、铺反光膜等,这些措施不仅增加了果实成本,而且费工费力.通过应用"着色增红剂",可以显著提高着色,省工省力,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鲜艳的色泽是评价苹果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优质高档的苹果。果实着色好是其外观质量必须具备的条件。苹果的色泽有红、绿、黄三种,有底色和表色的区别。底色由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决定,表现为绿色或黄色;表色主要是红色素。由花青素苷的形成而决定。一般讲苹果着色主要指表色为红色的苹果着色。苹果果实只有靠太阳的照射才能着色,  相似文献   

13.
红富士苹果多年来已成为洛宁主栽苹果品种之一,但在生产中普遍存在果实着色率低,红色淡的问题,特别是海拔低的川原区表现较为突出,严重降低了该品种的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2003年以来,我们对红富士苹果果实着色,提高外观质量进行了研究和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套袋是提高苹果外观质量和商品一致性的重要技术措施,在延安苹果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套袋以来效果良好。受干早气候条件和果农配套管理技术水平的影响,近年来苹果摘袋后着色不良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果头发青,有的果面发青,有的虽然着色但不能全红,严重影响苹果的品质和商品率,降低经济效益。2008年洛川苹果摘袋后长达1个月不能正常着色,是导致苹果采收、销售延迟的重要原因。为此,笔者调查了苹果摘袋后着色不良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供果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5.
8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红富士苹果着色关键期,以下6项措施可促进苹果着色:  相似文献   

16.
红富士苹果尤其是长枝富士品种在低海拔地区很难着色或着色差。如何促进果实着色,是栽培的关键所在。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除选择易着色品种、合理确定栽植密度等基础措施外,更应抓好以下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套袋、应用反光膜、喷施增红剂、摘叶等措施,研究其对新嘎拉苹果含糖量、花青苷、着色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措施都明显提高了果实色泽,且増红剂可显著提高果实红色,反光膜可增大树冠内照幅度,摘叶可减少叶片遮荫造成的果面绿斑。  相似文献   

18.
苹果膨大着色药肥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果树生长发育某些生理机能,促进生长,提高植株器官建造质量及其功能,达到提高果实着色,改善果实品质,增产增收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明确该产品对苹果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效果,1995年,分别在烟台、莱阳等地进行了田间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19.
着色的苹果品种,着色是其外观品质指标之一。一般品种苹果利用散射光就能着色,如新红星。而富士苹果,没有直射光照射,果面不能表现出很好的红色。  相似文献   

20.
渭北长武县是苹果生产的最佳适宜区,是我县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为了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分析了影响长武苹果着色的因素有品种、光照、栽培条件及技术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苹果果实的着色受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的积累影响,选择品种时,就要选择能产生大量花青素的优系品种,适地适栽;2)光照对果实着色有直接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