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扬州地区常发生的金龟(虫甲)有8种:深铜绿金龟(虫甲)、浅铜绿金龟(虫甲)、深棕金龟(虫甲)、天鹅绒金龟(虫甲)、毛黄金龟(虫甲)、棕褐金龟(虫甲)、朝鲜黑金龟(虫甲)及小金(虫甲)。不同种类的幼虫和成虫对作物或树木有不同的偏嗜性。幼虫对不同作物的为害方式也不同。本文对前四种金龟(虫甲)进行了室内及田间笼罩饲养,初步了解了它们的生活简史,对部分活动习性也作了记载。药剂试验表明,用666在花生播种期及开花期进行处理,对防治金龟(虫甲)和增加产量都有一定效果,特别是花期处理更有试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大食虫虻(Promachus yesohicus Bigot)幼虫,是地下害虫金龟(虫甲)如桐黑丽金龟[Anomala antiqua(Gyllenhal)]、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暗黑鳃金龟(Holotriehia parallela Motsehulsky)等幼虫的主要天敌。1983~1989年在镇平县对食虫虻幼虫的分布及其对蛴螬的控制作用进行了调查,并做了食虫虻防治蛴螬的小区试验,现将调查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白星花金龟在猕猴桃园的越冬情况,于2018—2019年在贵州修文开展了白星花金龟越冬场所及分布调查。结果表明,白星花金龟主要在田边堆肥、杂草堆积处、树干周围等场所越冬。幼虫占调查越冬虫态的96.09%,越冬场所类型对虫口数量存在显著影响(P<0.05)。12月下旬调查,幼虫主要分布在0~30 cm土层中,至第二年1月下旬,活虫总数明显减少,以0~10 cm土层中虫口减退率最高,为79.66%。幼虫主要分布在11?40 cm土层。其中,31~40 cm土层虫量有所增加,虫口减退率为-3.17%,越冬种群在土层中存在一定下潜。幼虫集中在距树干31~90 cm的土层中,除东、东南方向虫口数量较低外,树干其他方位数量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吴寿兴 《植物保护》1964,2(3):120-120
兹将东北地区几种主要药用植物害虫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法介绍如下,供各地参考。 人参地下害虫 人参地下害虫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华北螻蛄、朝鲜黑金龟(虫甲)、小地老虎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不同种衣剂对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Coleoptera:Melolonthidae)幼虫的防治效果和对其解毒酶活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室内盆栽接虫试验,研究不同种衣剂对红芸豆的安全性和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防治效果,采用酶动力学法检测不同种衣剂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解毒酶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4种种衣剂对红芸豆均安全,显著降低了红芸豆种子被害指数,提高了出苗率和根重;40%溴酰·噻虫嗪悬浮种衣剂(FSC)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防治效果最高,为74.81%,50%氯虫苯甲酰胺FSC次之,为60.65%,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酶动力学结果表明:处理48 h后40%溴酰·噻虫嗪FSC、50%氯虫苯甲酰胺FSC抑制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72~96 h后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处理48 h后600 g/L吡虫啉FSC抑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96 h后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处理48~72 h后50%吡虫·硫双威FSC对该酶活力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96 h后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4种种衣剂对羧酸酯酶活力影响均表现为处理48 h后激活,72 h后抑制,96 h后50%吡虫·硫双威FSC和40%溴酰·噻虫嗪FSC对其作用不明显,600 g/L吡虫啉FSC和50%氯虫苯甲酰胺FSC对其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6.
花生田大黑鳃金龟成虫发生期预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县常年种植花生25万亩,集中在东部丘陵砂土区,花生受大黑鳃金龟为害较重。近几年我们进行了该虫的测报和防治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成虫发生量调查大黑鳃金龟两年发生一代,以3龄幼虫或成虫交替越冬,少量混合越冬。以成虫越冬的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大量出土产卵于花生田,6—8月份大量取食,严重危害花生荚果,称之“大年”,以幼虫越冬的来年春季越冬幼虫上升危害,但取食量少,危害轻,因而称之“小年”。几年的定点调查表明  相似文献   

7.
作者先后于1960~1961、1971和1972~1975年在河北省唐山、献县、阜平等地对大灰象(虫甲)Sympiezomis velatus(Chevr.)的发生为害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一、生活史大灰象(虫甲)一年发生一代,主要以成虫越冬,亦有以幼虫越冬者。越冬成虫出土时期因气候条件而异。在唐山,4月下旬成虫开始出土活动,5月中旬至6月  相似文献   

8.
暗黑鳃金龟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是花生最重要的地下害虫之一。年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和少数成虫越冬。8月上旬到9月中旬,即花生幼果期到成熟收获前是三龄幼虫严重为害时期。发生区内的植被组成,产卵及孵化期内的降水和土壤水分是影响种群分布和种群数量变动的主导因素。不同生境内的越冬幼虫无滞育特性,春季均不上移为害,直接在越冬处化蛹,因此,必须在花生生长期进行防治。成虫产卵盛期到幼虫孵化盛期,花生植株在封垄以前是生长期防治的有利时期。应用5%辛硫磷、地亚农颗粒剂,每亩5斤,或6%666毒土(1:80斤土)顺垄撒施复土,有明显的治虫增产效果,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黑跗眼天牛Bacchisa atritarsis(Pic)对油茶Cameilia oleifera Abei.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此虫两年完成一代,以幼虫越冬,氧乐果涂干有理想的防效。  相似文献   

10.
吴立民 《植物保护》1987,13(2):49-49
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是本县花生蛴螬的优势种。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只要搞好成虫防治,即可控制为害;但对其他2种,必须采取成、幼虫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为确保适期防治,本站1981—1986年,对3个优势虫种的测报技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制订了一套测报办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铜绿金龟(虫甲)是北京地区的一种重要害虫,一年发生一代,以3龄幼虫在土壤51~75厘米深层越冬。成虫每年6~9月出现,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一日内以19:30′~21:00′活动最盛。成虫食性杂,每一雌虫一生可产卵30~40粒。产卵期为4~5天。在9种含水量(0.3、2、4、6、8、10、15、20和25%)土壤与5种温度(10、17、25、30、37℃)组合下,试验结果卵在温度25℃与8~15%含水量土壤内孵化率最高。卵的发育起点温度是9.14±1.15℃,发育有效积温为178.05日度。幼虫季节性垂直分布与10厘米土温变化有关,秋季当10厘米土温低于10℃,幼虫向土壤深层迁移,春季当10厘米土温高于6℃幼虫向土壤表层迁移。每年4~5月及8~9月幼虫10厘米作物外进行为害,这时亦导防治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12.
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在我省分布厂,为害重。为了将蛴螬为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给大面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于1988年在省植保植检站、鞍山市园艺科学研究所分别进行了蛴螬为害玉米、花生防治指标研究。试验分二步进行,一是室内饲养观察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3龄期食量;二是田间接虫测定为害玉米、花生后的产量损失,并制定出防治指标。研究结果证明东北大黑鳃金龟3龄幼虫平均取食玉米胚乳1.74克或花生种子1.58克。当允许损失率5%时,防治指标为:玉米每平方米1.67头,花生每平方米0.63头;当允许损失  相似文献   

13.
刘锦乾 《植物保护》2007,33(4):106-108
粗绿彩丽金龟[Mimela holosericea(Fabricius)]在甘肃省白龙江林区年发生1代,以3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每年4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上升为害,5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蛹期平均18 d,7月上、中旬为成虫盛发期,6月下旬成虫开始产卵,卵期15 d。1龄幼虫期16~27 d,2龄幼虫期28~41 d,3龄幼虫期265~290 d。雌雄性比接近1∶1,成虫具趋光性,雌虫的趋光性最强。本文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黄杨绢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is(Walker)是园林中多种黄杨Buxus spp.的食叶害虫,暴发时可吃光叶片,甚至造成大量植株死亡。此虫体色有黑白和全黑二型。一年发生4代(局部个体一年发生1~3代),以幼虫缀合叶片成果越冬,次年春暖后恢复取食,4月下旬越冬代成虫开始出现。第1、2、3代成虫分别于6月上旬、7月下旬、9月上旬开始出现。幼虫6~8龄,有兼性滞育现象,1~3代均有部分个体滞育。与4代幼虫一起越冬。此虫各虫态有多种天敌:幼虫期育出甲腹茧蜂Chelonus sp.、绢野螟长绒茧蜂Dolichogenidea stantoni(Ashmead),蛹期育出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lasus(Walker),并采到捕食卵粒的纹蓟马Aeolothrips sp.和多种捕食幼虫和成虫的游猎性蜘蛛(种属待查)。保护天敌对控制黄杨绢野螟的为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东方绢金龟在河北省金银花种植区为害严重。为筛选有效的防治药剂,通过浸虫法测定了8种杀虫剂单剂及5组混配组合对东方绢金龟幼虫的杀虫活性,并通过田间试验进行药效验证。结果表明,辛硫磷处理后96h幼虫校正死亡率达81.03%,同时间氟虫腈、毒死蜱处理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5.86%、63.79%,均具较高杀虫活性。药剂混配后,以辛硫磷+氟虫腈的组合对幼虫防效最好,处理后48h校正死亡率达100%。田间试验中,辛硫磷+氟虫腈混配和毒死蜱单剂施用后10d对幼虫的防效均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东方绢金龟为害金银花的特点和规律,对其越冬情况进行了田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东方绢金龟在金银花田主要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筑土室越冬,随着冬季环境温度下降,该虫逐渐向土壤深层移动,平均分布深度由距地表13.4cm潜至16.2cm;深度为10~20cm土层的个体数量最多,30~40cm土层个体分布最少;植株不同方位虫口密度无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可为金银花田东方绢金龟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黑胫腮扁叶蜂(Cephalcia nigrotibialis Wei)以雌虫为模式标本,描述于我国陕西(周至)和河南(内乡)。2009年在北京延庆发现它是油松上一种新的重要害虫,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室中越冬,越冬虫口密度平均达20.7头/m2。6月初开始化蛹,6月下旬出现成虫;成虫产卵于2年生的松针上,幼虫在小枝上做丝质的巢,咬断松针基部后取食,为害盛期为8-9月。色带诱集试验表明,5种色带均可诱到成虫,不同颜色之间差异不显著。目前在延庆将红色胶带用于黑胫腮扁叶蜂的防治。本文对各虫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彩色图片,讨论了该虫的分布特点和成灾原因。  相似文献   

18.
李容宇 《植物保护》1979,5(5):17-20
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是我国东北地区蛴螬优势种。以往对其测报与防治工作多局限于幼虫、局限于耕地、局限于地下。为了探索新的防治途径,1973年开始,在十年幼虫测报与防治的基础上,开展了成虫的测报与防治研究。 一、成虫的预测预报与雌雄鉴别 1、成虫的预测预报办法 我们试用越冬调查、田间观测和灯光诱集三种办法开展成虫测报。 (1) 越冬调查 采用地下害虫常规调查方法,每年于10月上中旬分别在耕地与非耕地取样,并于4月中旬对重点非耕地开展春季复查。耕地以花生地,大豆地和玉米地为重点,非耕地以毗  相似文献   

19.
低剂量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药剂短期处理和连续处理,测定了低剂量LC_(10)和LC_(30)甲氧虫酰肼处理舞毒蛾4龄幼虫后,对其各项发育指标、营养指标及各发育阶段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LC_(10)和LC_(30)剂量甲氧虫酰肼能显著降低舞毒蛾幼虫成活率、化蛹率、6龄虫重及雌蛹重,与对照组相比,LC_(30)剂量处理24 h后,舞毒蛾5龄和6龄幼虫成活率、化蛹率、6龄虫重及雌蛹重明显降低,依次为48.89%、72.62%、62.22%、0.21 g和0.75 g,且LC_(30)剂量对幼虫和蛹的致死性较LC_(10)剂量明显,连续处理较短期处理明显,差异均显著(P<0.05).低剂量甲氧虫酰肼对幼虫营养指标也存在明显影响,LC_(10)剂量能抑制幼虫相对取食量(RCR),LC_(30)剂量能抑制食物利用率(ECI),且两者均能显著抑制幼虫相对生长率(RGR)(P<0.05).同时低剂量甲氧虫酰肼能导致舞毒蛾幼虫畸形,畸形率为62.53%.说明低剂量甲氧虫酰肼可取代高毒农药,用于防治森林鳞翅目害虫.  相似文献   

20.
对湖北省出口香菇的储藏期昆虫进行了普查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香菇储藏期害虫种类较少.二纹大蕈甲(Dacne picta Crotch)是香菇害虫的优势种,其幼虫和蛹数量在上层较多,尤其幼虫表现明显,成虫在各层分布较均匀,呈现聚集分布.二纹大蕈甲的越冬主要虫态为成虫,但仍有部分是以幼虫、蛹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