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余波 《广西畜牧兽医》2012,28(4):243-243
口腔炎是人工养殖蛇类的一种多发病,它由化脓性细菌引起,包括舌炎、颌炎和齿龈炎,临床以卡他性、水泡性和溃疡性炎症较多见。若处理不当会迅速感染全群,造成批量死亡。2011年7月初,我镇某王锦蛇养殖场饲养的商品蛇发生口腔炎,发病率高,传播迅速,经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病情得到控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蛇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野生动物,其全身都是宝,全国许多省份都在挖掘、开发和利用蛇类资源[1]。近年来,我国养蛇产业发展迅速,养殖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湖南以永州某公司为领头羊的湖南养蛇产业也迅猛发展。随着永州地区蛇类养殖向规模化发展,人工饲养的蛇类动物易发生各种疾病并呈上升趋势;大多数养殖户未曾学习有关蛇病防治的知识,蛇场一旦发病,多束手无策,给蛇类动物疾病防  相似文献   

3.
要重视保护和合理利用中国的蛇类资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有190多种蛇,其中商业性利用的有十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只有蟒蛇,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有三种,总的说来,国家目前对蛇类的法律保护力度不足,而另一方面,中国对蛇类资源的利用强度过大,贸易总量每年达7~9百万公斤中国现有蛇类饲养场家有800多处,存栏量有170多万,年产值有数十亿元,考虑到野外蛇类资源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减少利用强度,增加人工养殖蛇的数量,保护好野生的各种蛇.  相似文献   

4.
人工养殖蛇类,无论是房养还是蛇场养殖,饲养密度一般都比较大.盛夏时节的养蛇场所内,若温度过高或暴雨前后容易出现的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等现象,均会造成蛇类不活动、不吃食、不蜕皮.有的甚至采取消极的御热方式而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4,(6):75-78
2008—2010年间,对安徽省黄山市境内人工养殖尖吻蝮的发病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发现,黄山市人工养殖尖吻蝮蛇的主要疾病有口腔炎、霉斑病、腐皮病、肺炎、寄生虫病、肠炎、中毒、外伤、无毒症等。所发疾病中以口腔炎发病最为突出。寄生虫感染在蛇群中普遍存在。上述疾病在不同蛇场、不同年份发病有差异。初步分析原因,与场址选择、饲养管理、从业人员素质、兽医卫生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蛇中之王话蟒蛇蟒蛇“家谱”,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爬行纲、有鳞亚纲、蛇园、蟒蛇科(王蛇科、蚺蛇科)家族。蛇中之王当今世界上,已知蛇类约有2700种,体长长长短短。短的只有8cm,长的700~1000cm,长短相差100倍之多。生活在我...  相似文献   

7.
养蛇是一门新兴产业,也是一项特种动物养殖业。养蛇场在华南地区(广东等地)有不少,在华中地区特别是湖北不多,荆州目前为止仅有一家。王锦蛇,别名大王蛇、菜花蛇,为无毒蛇,体型大,易于饲养,是野生蛇类中种群数量较多的品种之一,因成年蛇头部有"王"字样的黑斑纹,故称"王蛇"。王锦蛇长势快(仅次于蟒蛇)、肉多(可长到5~10kg)、耐寒能力强、季节差价大,成为目前开发利用的主要  相似文献   

8.
一、种蛇的选购: 目前的养蛇专业户获得种蛇途径除一小部分自己到野外捕捉外,绝大多数都是到蛇类产地市场购买捕获的野蛇,或是到人工饲养的蛇场引种。对于到市场购买的种  相似文献   

9.
口腔炎是人工养殖蛇类的常见病之一,为了深入了解和尽早做好预防工作,对罹患口腔炎的成年雄蛇乌苏里蝮(Gloydius ussuriensis)进行解剖观察,并检测了相关器官的系数、血液学指标和激素等。结果表明:整体肥满度、躯体肥满度、肾系数等数值罹患口腔炎蛇略高于健康蛇;而肝系数、精巢系数和脂肪体系数等罹患口腔炎的蛇低于健康雄蛇,且前两者呈显著性差异,后者呈极显著性差异。性激素检测结果显示罹患口腔炎的蛇血液睾酮和雌二醇含量均低于健康蛇,且均具极显著性差异。血细胞指标中,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分布均差、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量和淋巴细胞比率等均为罹患口腔炎的蛇高于健康雄蛇,且具显著性差异,但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值(NLR)、中性粒细胞数量和比率、中间细胞数量及其比率均为患口腔炎的雄蛇低于健康蛇,且具显著性差异。结论:口腔炎不仅影响了主要代谢器官的器官系数的变化,而且血液多项指标和性激素水平也有明显差异。性激素含量的变化将对乌苏里蝮的正常生殖繁育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另外,NLR和红细胞分布宽度2个血常规指标可作为早期诊断炎症发生的首选参数。  相似文献   

10.
每年清明节后,气温升至18~28℃,最适宜蛇类的交配和生长,是养殖户引种的最佳时期.种蛇引进后,经过几个月的育肥饲养,年底就可以销售.这种方式简单可行,饲养也相对简单,投资少,周期短,蛇类生长快,成活率高,最适宜初学者、专业户、产业化养蛇.为了使养殖户正确引进种蛇,养好蛇,少亏损,少走弯路,现提供科学的引种方法给大家.  相似文献   

11.
全国公众对蛇类资源保护态度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于2002年5月至7月,提出了有关蛇类资源保护的10个问题,组织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开展了蛇类资源保护公众态度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华南等地吃蛇明显高于其它地区;营养、滋补是人们食用蛇类的主要动机;在目前的营养条件下没有必要吃蛇;多数公众对野外蛇的生存状况、人工养殖的情况不了解,对市场上蛇的来源不清楚;吃蛇或使用蛇产品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适量用于医药、禁止食用是公众对蛇类保护的基本态度;应该保护蛇类是广大公众的主流民意;对《野生动物保护法》有较高的认知度。本文同时提出了蛇类资源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昆明地区眼镜蛇的规模化人工孵化与幼蛇的饲养技术,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资源,试验从广东省某蛇类养殖场购进眼镜蛇蛋8 000枚,利用孵化蛭石进行孵化,并采用无冬眠技术饲养幼蛇。结果表明:种蛋孵化期为45~50 d,孵化率为93.51%,眼镜蛇8个月的成活率为89.51%。解决了眼镜蛇幼蛇人工饲养技术难题,如眼镜蛇食物种类、自动采食、无冬眠、蛇病防治等。  相似文献   

13.
气味丰容对几种蛇类行为影响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杰  左智力  杨小仪  程建  谢意 《野生动物》2011,32(5):270-272
2010年3月~11月,在成都动物园两爬馆饲养展出蛇类中选取了缅甸蟒、缅甸白蟒、加州王蛇和三色乳蛇等进行了不同气味丰容实验并对气味丰容前后蛇类自主活动行为进行观察比较。其中对缅甸白蟒和缅甸蟒均采用了兔子血、茶叶包进行气味丰容;对加州王蛇和三色乳蛇均采用了小白鼠、茶叶包进行气味丰容。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不定期采用不同气味对蛇类进行丰容刺激,可以显著改善蛇类的自主活动情况,从而提高蛇类的观赏展示效果,也有利于改善蛇类的健康状况。气味丰容方案可以在其他蛇类的饲养展出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被誉为"江北女蛇王"的山东省曹县位湾镇王泽铺村女青年刘惠敏,花高薪聘请有关蛇类专家科研攻关,终于突破了人工养蛇中的四道难关,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蛇类的人工养殖过程中,蛇卵孵化是最为关键的技术。我们根据多年来在实验室人工孵化棕黑锦蛇(又名松花蛇)、白条锦蛇的成功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供广大养蛇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蛇类品种退化原因 (一)环境条件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使蛇原有优良性状和生产潜力得不到充分的表现,生产能力下降,甚至无生产.这是蛇类人工驯养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环境条件包括:(1)栖息地:p H值(酸碱度)改变过大.  相似文献   

17.
一、秋季养蛇增肥四要点 谚语说得好:“秋风起,蛇儿肥”。秋季是蛇类大量进食的季节,也就是养蛇增肥的“黄金时间”。蛇为“变温动物”,它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8℃~33℃,但蛇在活动、觅食、增重的最佳温度却在22℃~28℃间。因此,人工养蛇在秋季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可以说是全年蛇类管理的非常时期,一般需作好如下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王华 《中国动物保健》2012,14(12):53-55
蛇类是一类经济价值很高的脊椎动物,可以说它全身都是宝,其肉、皮、胆、血、毒、脂对人类有很多的益处。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出现一大批养蛇户,但很多养殖户因不了解养蛇技术,相互之间盲目追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蛇业的高效发展。因此系统的掌握真正的养蛇技术,才能确保养殖的成功。蛇的人工养殖可以最有效的保护和恢复野生动物数量。因此,保护和养殖应该结合起来。本文就蛇的养殖方式、饲养管理及常见疾病防治进行简要叙述,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据有关专家对蛇及蛇类产品市场的调查分析,认为开展人工养蛇及综合开发蛇类资源前量广阔. 蛇肉味美鲜嫩,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我国最大的蛇肉消费市场在广州,日销量达20t以上,香港市场蛇肉年容量为800多t.此外,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和西欧一些国家对蛇肉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国内外市场缺口很大.蛇胆具有化风祛痰,清热明目之功效,另外还可用蛇胆制成饮料、口服液、粉刺霜等.蛇毒具有促凝抗凝、溶解纤维蛋白、抑制血小板凝集及抗癌作用,能治疗中风、脑血栓形成,闭塞性脉管炎、冠心病、多发性大动脉炎、肢端动脉痉挛症,可以制备治疗毒蛇咬伤的特效药,抗蛇毒血清,而且还能分离提纯镇痛剂和止血剂.目前,国际市场蛇毒制品货源奇缺,价格居高不下.蛇鞭是公蛇的生殖器,富含天然雄性激素,多种生物酶、蛋白质和硒类等微量元素,具有较强的补肾壮阳,温中安脏之功效.一条五步蛇鞭在港澳市场售价85美元.另外,蛇油、蛇蜕、蛇骨、蛇干、蛇皮、蛇心,蛇肝等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用蛇皮制做的马甲、领带、皮鞋、皮包等制品市场十分畅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自南至北兴起吃蛇热,活蛇价格猛涨,而自然界的蛇已成稀物,谁先行动一步谁就早致富一天.蛇主食青蛙、老鼠、泥鳅、小鱼等,人工养蛇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简便易行.山东省曹县位湾镇王泽铺村女青年刘惠敏,养蛇十余种,已发展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经济实体.她研制生产的三胆酒、蛇王酒、方便蛇羹宴、精力纯蛇全粉等蛇类产品,已进入国内外市场,深受日本、韩国、美国等消费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20.
那群屯青年走养蛇致富之路黄祥旭隆安县畜牧兽医站532700隆安县南圩乡三宝村那群屯黄光富、黄和辉等五位青年农民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眼光紧盯市场,发展市场稀缺的特种养殖,饲养各种名贵蛇类,有的走上了致富的道路。饲养万山蛇,吹风蛇是一种特种养殖技术,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