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养猪生产中母猪分娩和仔猪断奶是猪最大的应激。母猪分娩应激可以引起急性的反应期蛋白、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因子增加而诱发母猪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MMA)的发生,导致初乳分泌障碍和母猪产后采食量下降。  相似文献   

2.
由于夏季气候炎热,哺乳母猪在生产过程中受到热应激,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因素对分娩母猪造成的危害越来越突出,常造成母猪产后"三联症"(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的发生比例大幅度上升,母猪群的繁殖障碍以及分娩母猪死亡率上升等,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让分娩母猪在夏季面临这些挑战是养猪生产者需认真思考和如何应对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就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和做法,供养猪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
夏季母猪繁殖力和采食量下降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原因分析 高温季节对猪的影响主要是热应激,也是导致夏季猪繁殖力、采食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不同阶段的猪,其最适温度范围不同,对高温的耐受力也不同,饲喂方式、饲料类型、猪舍环境等会影响猪对热应激的适应能力。热应激对母猪的影响很大,会造成母猪妊娠期间体质下降,分娩过程延长,死胎数增加,产后母猪易发生乳房炎、子宫炎和泌乳综合征。夏季热应激还会造成母猪突然死亡,并且容易发生膀胱炎,表现为排尿结束时地面有很多如石灰渣一样的排泄物,甚至有的母猪会发生便血。  相似文献   

4.
母猪无乳综合征 ,又称为乳房炎 -子宫炎 -无乳综合征 ,简称为MMA综合征 (mas titis -metritis -agalactiasyndrome) ,是指母猪由于产后感染乳房炎、子宫炎等疾病 ,造成母猪产后缺乳、少乳 ,甚至无乳的疾病。1 发病原因母猪无乳综合征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子宫炎和乳房炎并不一定同时发生。( 1 )猪舍狭小 ,饲养密度过大 ,通风不良 ,空气污浊 ,夏热冬冷等环境应激。( 2 )饲养管理不当 ,妊娠母猪过肥 ,产前产后缺少维生素和矿物质。( 3)母猪由于配种过早 ,体弱多病 ,抵抗力差。( 4)运动不足 ,分娩无…  相似文献   

5.
《湖北畜牧兽医》2006,(8):41-41
1断乳措施 采用高床限喂栏分娩的猪场多采用一次性断乳法,对达到预定断乳日龄的仔猪果断与母猪进行分离.由于断乳迅速突然,对母猪和仔猪的应激较大.生产中通常采用断乳前3~5d降低母猪精、青饲料的给量和饮水量,以降低泌乳量,同时也可降低母猪乳房炎的发生率.断乳后,仔猪可原圈栏饲养5~7d后转入保育舍.这种做法能够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也可使仔猪进行安全的过渡.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妊娠母猪天生就有在分娩前絮窝的习性。然而,在商业性生产条件下,现代养猪业广泛使用的产床由于饲养空间不足或絮窝材料缺乏,或两者都欠缺,抑制了母猪这种先天行为的表达。阻碍母猪表达絮窝行为将会给它们带来更多的应激,从而导致母体内源性激素水平下降。因此,它将会对母猪的分娩和泌乳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我们将回顾妊娠母猪产前的絮窝行为、应激和母体内源性激素水平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讨论对分娩、哺乳和母猪及其后代福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哺乳仔猪临床表现腹泻症状的原因较多,如母猪乳房炎、病毒和细菌感染、开口料质量不合格、温度突变带来应激等因素均可导致仔猪腹泻,冬季哺乳仔猪发生腹泻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一旦发病常给猪场造成较大损失。在与数名存栏母猪100左右的养猪场老板交流冬季哺乳仔猪腹泻问题时得出以下几条基本的防治经验,供同行参考。1加强对冬季分娩母猪的管理1.1安排健壮的母猪在冬季分娩。选择健壮母猪  相似文献   

8.
翟广华 《中国猪业》2009,4(2):42-42
春季气候多变.倒春寒时有发生,仔猪出生后若管理不当,极易造成死亡。现将提高春季仔猪成活率技术措施介绍给广大养猪户。1入分娩舍在产前1周,将母猪移人分娩舍适应新环境.可减少因母猪应激而产生无乳、乳房炎等疾病,进而引起初生仔猪死亡或母猪咬死仔猪等的事故。并小剂量多次注射催产素,以缩短产程,降低初生仔猪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母猪在分娩时,因为应激致使机体机能紊乱,尤其消化系统机能低下常导致便秘,诱发“产后三联症”(产道炎、乳房炎、缺奶综合征),也可能造成仔猪营养不良甚至死亡,严重的还会诱发母猪繁殖障碍甚至惨遭淘汰。另外,母猪体内外带有多种致病菌和寄生虫,会不断地传播给缺乏抵抗力的哺乳仔猪,致使仔猪突发疾病,给猪场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母猪转产期的净化和保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1基本情况母猪分娩是一个易疲劳、易发生代谢紊乱的过程,如遇应激较大或母猪便秘可能导致生产时间过长。生产时间越长,母猪消耗越大、疼痛越大,其阴户水肿更严重,产后虚弱,代谢越紊乱,恢复越困难,母猪受感染的  相似文献   

11.
1母猪1.1生理特点母猪由于皮厚毛长,皮下脂肪层较厚,但无汗腺,容易发生热应激。因此在保证仔猪小环境温度时,分娩舍温度不能太高,当舍内温度超过30℃时要采取滴水或其他措施给母猪降温。在分娩后泌乳量处于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天气炎热的夏季,母猪由于热应激导致难产、死胎、分娩死亡的概率都相应的升高,母猪受胎率下降,泌乳量降低,产仔数减少,对养殖业生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在炎热夏季防治母猪的热应激,对整个养猪生产尤为重要。本文从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入手,提出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热应激对猪场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给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补饲发酵芦笋下脚料对母猪和哺乳仔猪血清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含量的影响。选择15头膘情、胎次和预产期相近的妊娠母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A(对照)、B和C组母猪每头每天分别补饲0、0.25和0.50 kg发酵芦笋下脚料。试验从母猪妊娠期的第85天开始至产后第21天结束。在母猪分娩和仔猪断奶时采集母猪耳静脉血液,在仔猪10和21日龄时采集仔猪前腔静脉血液,分别测定血清指标。结果表明:1)C组母猪在仔猪断奶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母猪分娩和仔猪断奶时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组哺乳仔猪10日龄时血清T-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C组母猪在母猪分娩时血清生长激素(G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C组母猪在母猪分娩时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B和C组母猪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在母猪分娩和仔猪断奶时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组母猪在仔猪断奶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组哺乳仔猪10日龄时血清TN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每头母猪每天补饲0.50 kg发酵芦笋下脚料可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提高GH含量,减少炎性反应,同时可提高仔猪的抗氧化能力,减少炎性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一胎母猪首次分娩心情很不安,剧烈疼痛导致分娩应激非常大,容易产生产程长,难产率高,产后感染等问题,正确的分娩护理对初产母猪尤为重要。分娩是母猪围产期最重要的环节,是一个高能耗、高风险、高感染、强疼痛的过程,是母猪生殖周期里的"生死关"。如何通过正确的分娩护理降低母猪的分娩应激,缩短产程,减少难产,抗感染是目前猪场急切关注的一个话题。1影响母猪分娩的主要因素掌握原理才能处置得当。要想进行正确的分娩护理,必须清楚影响母猪分娩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产力、产道、胎儿以及精神。  相似文献   

15.
母猪的分娩阶段毫无疑问是其一生中应激反应最强烈的阶段之一。因此,母猪不可能在经常被驱赶、饲料营养不足及产仔时被围观等环境中分娩,而会选择在宁静的环境中并且饲养员能帮其顺利渡过产仔阶段的情况下分娩。所以,安静的环境是保证母猪不受应激影响的重要管理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前言 在炎热的夏季,如何解决产房分娩后带仔母猪的热应激,是当今国内条件下工厂化或集约化养猪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由于热应激可引起母猪呼吸率的增加、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泌乳量减少和体重下降,甚至引起发生MMAS(母猪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症等)综合症,并影响母猪的体质和今后正常的繁殖功能。同时还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存活率,从而造成生产和经济上的损失。 为了探讨一种简便、经济、有效及易于推广的抗热应激的方法,1990~1991年期间(均于8月份),我们  相似文献   

17.
<正>分娩是母猪围产期最重要的环节,是一个高能耗、高风险、高度易感染、强疼痛的过程,是母猪生殖周期里的"生死关"。一胎母猪没有经历过分娩,首次分娩心情很不安,剧烈的疼痛导致分娩应激非常大(比其他胎次母猪分娩应激都要大)。而且一胎母猪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例如:配种过早导致骨盆口过小;过分限饲导致肠道、产道狭窄;攻胎不当导致仔猪过大或胎儿活力太差  相似文献   

18.
养猪生产中,高温季节如果降温措施不力,往往会造成母猪死胎率高、活仔数减少等高温应激现象,严重影响猪场的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根据笔者实践经验,要解决高温应激问题,必须采取有效降温措施,抓好母猪分娩前、中、后期管理等综合措施。1高温季节分娩前后母猪的饲养管理1.1完善降温措施,降低舍内温度高温季节应为分娩前后的母猪提供凉爽、洁净、安静的环境,室温  相似文献   

19.
母猪乳房炎是哺乳母猪常见的乳腺炎症。作者在工作中发现,母猪发乳房炎头数多,占哺乳母猪的36.2%,由于发乳房炎而被淘汰的占淘汰母猪的40%。通过观察和询问,主要是由于母猪分娩前没有适当减料,分娩后饲喂精料过多,由于母猪产后食欲不佳,饲养员甚至喂肉猪料,因而引起的母猪乳房炎,其次是由于哺乳母猪腹部下垂,乳头拖地摩擦,损伤后受细菌感染而发病。针对原因采取预防措施,经过努力,现乳房炎发病率降至7.7%,其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冯冬冬  贾维生 《饲料广角》2012,(13):30-32,34
妊娠母猪的饲养目标是提高繁殖性能,降低仔猪的生产成本,改善养猪生产的整体效益。研究表明,妊娠母猪饲粮中适宜的纤维水平可提高妊娠早期胚胎存活、改善规癖行为(stereotyped behavior)和肠道健康、并降低母猪分娩应激等,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