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牛巴氏杆菌病是由牛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使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是防控本病的主要措施。本文就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疫苗、弱毒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联合疫苗及疫苗佐剂比较研究进行综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杀性巴氏杆菌(P.multocida)是引起多种畜禽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的病原菌,主要引起动物发生出血性败血病或传染性肺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人被动物咬伤可感染。畜禽巴氏杆菌病的防治主要使用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目前防制巴氏杆菌病的疫苗主要有强毒灭活菌苗、弱毒菌苗和亚单位疫苗,这些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对巴氏杆菌病的防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血清型多,免疫效果也不理想,有关巴氏杆菌病防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毒力因子、免疫原等进行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国内外禽巴氏杆菌病疫苗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对禽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弱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免疫复合物疫苗、基因疫苗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重点阐述了禽巴氏杆菌病亚单位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的禽巴氏杆菌病疫苗,从而有效控制禽巴氏杆菌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引起牛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和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原菌,牛巴氏杆菌病的预防主要应用血清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商品化疫苗,血清A型疫苗的研发迫在眉睫。本文就牛巴氏杆菌病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免疫学诊断技术及疫苗开发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者进一步建立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技术及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鸡新城疫、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以下简称禽霍乱)、鸡传染性鼻炎是家禽常发性传染病,防制这些传染病,各国开展了大量研究。近年来我国也先后研制出禽霍乱、鸡新城疫、鸡传染性鼻炎3种单油佐剂疫苗,在  相似文献   

6.
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在家兔中较为频发,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温骤变,闷热、潮湿多雨季节较多发生,成为危害养兔业的重要疫病之一。巴氏杆菌的防治主要使用巴氏杆菌疫苗,由于目前市场上多为二联苗,所以二联苗中巴氏杆菌的保护率是否达标就成为能否防住巴氏杆菌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Merial公司的Respishield Hm是该公司最新研发的专门针对溶血性巴氏杆菌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牛肺炎疫苗。其中添加了一种“Tandem M”的无毒聚合物作佐剂,可以有效地促进疫苗从注射部位向淋巴结运输,从极大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是引起牛巴氏杆菌病的主要病原体,牛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引起牛肺炎和乳房炎,牛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引起牛出血性败血症。以往,牛出血性败血症给我国养殖行业造成了严重危害。如今,牛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在我国报道逐渐增多,表现出了散发和地方流行的特征,再一次对我国的肉牛养殖业和奶牛养殖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亟待研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对其进行防治。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外膜蛋白(outer manbrance proteins,0MPs)的研究将对后期研制相关疫苗产生积极的影响,笔者对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外膜蛋白及其基因分析等进行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9.
家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于巴氏杆菌的致病力、感染途径、感染部位等方面的不同,可表现为败血症,传染性鼻炎,中耳炎,结膜炎,胃肠炎等不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笔者现将我县三班镇三班村某养兔场发生巴氏杆菌病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该养兔场共饲养塞北兔256只,平时只注射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即兔瘟)。1999年4月18~26日期间,有56只先后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急促等病状,以6周龄至4月龄的兔只占多数。截至27日已死亡39只,发病率218%,死亡率152%。2…  相似文献   

10.
正巴氏杆菌病是由巴氏杆菌病(Pm)引起的人类、多种野生动物以及畜禽的一类传染病的总称,炎性出血、败血症是动物急性病例的重要特征。巴氏杆菌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可在同种动物或不同种动物中交互感染,也会导致人的感染,一般是由于被动物咬伤致病。巴氏杆菌病传播的自然媒介主要是蝉以及跳蚤等昆虫。本文主要介绍牛感染巴氏杆菌病的防治,为研究巴氏杆菌病高效疫苗提供一点依据和参考。1牛巴氏杆菌病的分型  相似文献   

11.
将融合表达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成熟外膜蛋白H(OmpmH)的重组菌pGEX—ompmH/BL21大量培养,在最佳诱导条件下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蛋白酶剪切及亲和层析纯化,得到OmpmH基因的原核表达产物,将其与弗氏完全佐剂混合制成油乳剂亚单位疫苗,用该疫苗肌肉注射接种5周龄鸡,首免后每周采血检测抗体,二免后第2周用10LD50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菌株C48-1进行攻击。结果显示,OmpmH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诱导鸡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可抵抗强毒菌株C48-1的致死性攻击,免疫效果优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鸭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疫苗,有效控制贵州省鸭多杀性巴氏杆菌发生和流行。【方法】以实验室分离保存的A:L1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地方流行株为菌种,通过涂板法测定该菌株生长曲线,并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该菌株对鸭的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将该菌培养至终浓度为1×1010 CFU/mL后分别制备白油佐剂灭活疫苗和卡波姆佐剂灭活疫苗,经疫苗质量检验后进行免疫雏鸭试验;通过攻毒保护试验评价比较两种疫苗的保护率,并对攻毒试验鸭肝脏、肺脏、脾脏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A:L1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株培养至18 h到达峰值,活菌数可达1.0×1010 CFU/mL;LD50为5 CFU;制备的两种疫苗安全性良好;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一免后卡波姆佐剂灭活疫苗免疫保护率可达62.5%,高于白油佐剂灭活疫苗(50.0%)及商品灭活疫苗(50.0%)。二免后卡波姆佐剂灭活疫苗优势更为明显,免疫保护率可达87.5%,高于白油佐剂灭活疫苗(75.0%)及商品灭活疫苗(62.5%)。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一免后卡波姆佐剂灭活疫苗能对肺脏提供较好的保护效果,二免后在肝脏、肺脏和脾脏的保护效果上,卡波姆佐剂灭活疫苗组优势明显。【结论】利用贵州地区流行的A:L1型菌株所制备的卡波姆佐剂灭活疫苗免疫效果明显,能对贵州地区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控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牦牛巴氏杆菌病从1949年前至今,一直在我区个别地方流行不断,由于我区没有生产本地菌株的牛出败疫苗,所以该病一直没能彻底的从我区消灭.1999年10月在拉萨市中心的某牛场暴发了症状、病史与该病类似的病例,经病理剖检、细菌学检验、动物实验,诊断为Fg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牦牛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4.
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急性病例以败血症和炎性出血过程为主要特征。临床常见口服疫苗后呈散发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梅花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需要根据一般资料、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巴氏杆菌病之后,从环境消毒、药物治疗、病鹿隔离、饲料喂养、紧急免疫等多个方面进行加强处理,为减少经济损失,需要对梅花鹿进行一年一次的巴氏杆菌疫苗的注射.  相似文献   

16.
牛出血性败血病又称牛巴氏杆菌病.是由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定血清亚型引起牛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痰病。其特征为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笔者于加10年4月份诊疗了一起牦牛巴氏杆菌病,现将诊疗经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各种畜禽及野生动物传染病的总称。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出败”。  相似文献   

18.
王志明 《畜牧与兽医》1995,27(4):171-172
鸡感染猪巴氏杆菌病王志明(温岭市食品总公司317507)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多种畜、禽和野生动物共患的传染病。关于巴氏杆菌在同种畜禽相互感染问题,说法都大同小异,而对畜禽之间互相感染的情况,报道甚少,为丰富这方面的资料,现将鸡感染...  相似文献   

19.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治车有权(佳木斯市兽医卫生防疫站154002)兔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兔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本病在兔群中流行,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特别对2—6月龄的免危害更大,本人遇见一例免巴氏杆菌病的流行暴...  相似文献   

20.
为控制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流行,通过对禽巴氏杆菌标准菌种A群NCTC1502进行限铁培养,制备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好的甲醛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江汉鸡,监测其抗体消长规律和免疫效力。结果:禽巴氏杆菌限铁培养制备的灭活疫苗稳定性和安全性好,对江汉鸡可产生高效的免疫保护力,免疫保护率达100%,显著高于非限铁培养制备的灭活疫苗(80%)。试验表明利用禽巴氏杆菌标准菌种进行限铁培养所制备的疫苗可有效防控禽霍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