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转潮是从一潮菇结束到下潮菇发生的过程。金针菇转潮时间的长短、菇蕾发生的多少及整齐度,直接影响到金针菇的总产量。本文就金针菇的转潮技术要点作一简介。(一)清除老菇根当金针菇长至12~15cm 即可采收,采收后袋内的老菇根应尽量清除干净,但要注意不能损伤菌丝,这样有利于快速转潮。  相似文献   

2.
袋栽平菇的优点很多,一般不用床架,设备少,可减少污染,便于管理。本文重点介绍几点袋栽平菇的转潮管理技术。 菌丝长满袋后,及时将温度降到4~10℃,低温培养4~5天,再进行温差管理,拉大温差10℃左右,刺激菌丝扭结。当子实体原基分化后,要减少温差,室温控制在15~17℃,空气湿度保持85%~95%,促子实体生长,出菇整齐、均匀,便于转潮管理。 头潮菇采收后让菌丝恢复生长2~3天,再进行补水。清除残余菇柄,投入盛有1%石灰水的容器内浸泡一昼夜,捞出控去余水,起堆后便可按前法进行温差管理。 两潮菇出完后结合补水要补充营养,即置营养液中浸泡,如煮胡萝卜水、淘米水、1%白糖溶液等,最好  相似文献   

3.
杨大林 《蔬菜》2003,(11):26-26
平菇袋栽时,培养料的含水量一般以调为65 %左右为宜,此种标准的含水量可满足菌丝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但进入出菇期后,因菌丝生长阶段已消耗掉一定水分,同时空气蒸发也消耗掉部分水分,使得出菇时料内水分已降低不少,只可勉强供给头潮菇生长之所需。但头潮菇采收后,培养料内的水分已被子实体生长时大量消耗,加上是塑料袋袋栽,平时的水分管理根本无法补充到料内去,如不及时向料内补充水分,二潮菇的养分积累和原基分化将严重受阻,长出的菇体菌盖小而薄,菌柄细而长,枯燥无光泽,产量与质量大幅下降。实践证明,平菇产量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关键因素在…  相似文献   

4.
袋栽金针菇采收两潮菇后,由于失水严重,第三、四潮菇产量很低,难以充分利用菌筒的养分,作者根据平菇覆土栽培经验,室内采收两潮菇后,移至室外进行覆土出菇,生物学效率高达130%以上,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陈庆生  赵世乐 《食用菌》2002,24(5):15-15
近年来,珍稀食用菌的栽培在我国各地发展迅速,这对于丰富市场供应,使广大农民早日致富奔小康有着深远意义。本文重点介绍适宜粤北地区气候特点栽培的几种珍稀食用菌。1 茶薪菇 适宜春秋两季栽培,春季栽培在12月上旬开始接种,3月中旬始出菇,接种至出菇100天左右,采收3潮菇,5月下旬结束。秋季栽培8月上旬接种,10月上旬始出菇,接种至出菇60~70天,采收2潮菇,12月上旬结束。2 真姬菇 适宜冬季栽培,10月下旬接种,l月下旬始出菇,接种至出菇100天左右,采收2潮菇,3月上旬结束。或6月下  相似文献   

6.
以袋栽平菇为试验材料,研究输液式补水方法对平菇产量、单丛重量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袋栽平菇通过输液式补水处理后总产量增加。补水处理从4潮菇开始产量明显增加,其中以第1潮菇采收后补水10min/d的增产效果最好,达到18.5%。(2)输液式补水处理后,从第4潮菇开始可明显提高单丛菇重,但各处理间单丛菇重的差异不明显。在平菇的采收后期,通过输液式补水所产出菇的感官品质明显较对照(不补水)好。(3)每天对平菇茵袋直接输入10mL的水分即能提高平菇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采收第2潮菇后的平菇菌袋先后进行2次注水,结果发现:每袋每次注水量为1.0kg时效果最好,第3至第6潮鲜菇产量之和最高可达1.40 kg,加上第1、第2潮菇的产量,总的生物转化率可达264%,且第2到第6潮菇之间的转潮期大大缩短,依次为9d、11 d、10d、13 d.  相似文献   

8.
半地窖袋栽平菇,采收2~3潮后,脱去塑料袋,排在阳畦中覆土继续出菇,比常规栽培可增产46%左右. (一)阳畦建造阳畦春建在背阴处,秋建在向阳处。选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畦长10m、宽lm、深30cm,两畦相距90cm,挖好排水沟,畦底夯实,先喷100。倍液敌敌畏灭虫,再用5环石灰水溶液消毒。  相似文献   

9.
牟水元 《蔬菜》2004,(6):38-39
金针菇转潮是指从一潮菇采摘结束到下一潮菇形成的全过程。转潮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金针菇的总产量,下面就如何加快金针菇转潮作一介绍:1.及时清理料面子实体菌盖直径1~1.5 cm,菌柄长14~15 cm时可采收。采收后及时清除料面残留的菇脚及小菇,剔除个别料面板结的老菌丝,尽量减少机械损伤,保护原有菇原基。2.适当通风降温在出菇阶段,为了收到盖小、柄长、色浅、肥嫩的优质金针菇,一般在菌袋上覆盖1层地膜,以保证生长所需的湿度,创造一个CO2浓度较高的微环境。但高湿度、高CO2浓度不利于重新催蕾,可在早晚揭膜通风透3月下旬,当番茄幼苗长到2…  相似文献   

10.
袋栽平菇一般出完第三潮菇后的栽培料都已干缩,不再出菇,因此作为废料被处理掉。为了提高平菇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我们于1990年将其废料进行脱袋浸水后覆盖湿的阔叶树锯末进行栽培试验,30天后出菇,生物转化率提高24.0%~33.4%。 (一)试验材料 平菇中蔬10号,引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阔叶树锯末,2.5%溴氰菊酯乳浊,50%多菌灵粉剂,石灰,石膏,出完第三潮菇的菌袋。 (二)试验方法 把出完第三潮菇的菌袋脱去,将菌块置于水中浸泡24小时。在阔叶树的锯末中加1%的石膏、2%的石灰、0.2%的多菌灵、0.1%的溴氰菊  相似文献   

11.
李汝芳  陈勇光 《食药用菌》2020,28(5):353-355
为充分利用本地葡萄产业大量产生的废弃葡萄枝条资源,试验研究成功利用葡萄枝栽培猪肚菇技术,可采收猪肚菇3~4潮,生物学转化率达85%左右,详细介绍从资源收集处理与季节安排、菌包制作、大棚搭建、开袋覆土出菇、采收及转潮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的成套栽培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2.
平菇头潮菇的产量约占总产量的40%,一般采收三、四潮后,由于培养料的养分即将消耗殆尽,即使能再出菇发生量也稀少,菇体瘦弱,菇肉松泡,口感差。为了提高生物转化率,在实践中我们探索了以下几个处理方法,可促使其再出菇。  相似文献   

13.
所谓袋栽平菇后期断植法,是将已出过2~3潮菇的菌筒从中间截断栽植在阳畦内,使其继续出菇。采用此法还可采收3~4潮菇,比常规袋可增产1.5倍,总生物效率可达250%,现将做法介绍如下:(一)作畦:选土质较好,近水源的林荫地,东西向做畦,畦深40厘米、宽90厘米、长度不限,畦沿高出地面10~15厘并要前低后高。四周开排水沟,畦底整平,并用石灰消毒。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商品性要求,袋栽金针菇2潮后一般不再进行出菇管理。实际上,这时的菌棒仍有出菇趋势,由于塑料皮限制其生长,且阻碍补水补养,致使无法产生商品性好的菇,培养基中养分无法利用充分。试验中割破塑料皮,采用脱袋排场盖膜法和脱袋拱棚盖膜法进行继续出菇管理,并设置对照。结果表明,2种措施可分别再出菇3潮,生物学效率分别提高34%和28%,商品性满足三级以上标准,是可推广的金针菇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尹亭 《食用菌》2001,23(3):25-26
平菇立体湿润栽培法是在袋式栽培的基础上,将采收头潮菇后的菌坯脱袋,不用补水补肥,直接用封口泥和营养土筑成可使菌坯始终保持湿润状态的菌墙,为菌丝复壮和出菇提供一个极为有利的环境。菌墙筑成后,约 5~ 7天即可出第二潮菇。这潮菇无论从产量和质量上都不亚于第一潮菇,产量可提高 50 %以上。由于菌墙中的菌坯能源源不断地从营养土中得到水分和养分的供应,菌丝衰老慢,抗病虫能力强,采收期可维持 6~ 7个月,而且省时省工好管理。现将该方法简介如下:1 菇棚建造 选择远离畜禽栏舍、无污染、背风向阳、土质较厚的场所建菇棚。菇…  相似文献   

16.
平菇墙式栽培有很多优点。已被菇农普遍采用。但据笔者调查,普遍存在1.2潮菇后出菇稀,成菇率低,片小而薄,产量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水分管理不当所致。采收一、二潮菇后。虽上面水槽可补充菌棒内水分,但由于菌棒出菇面长期裸露,易失水造成出菇面干燥,出菇困难。若经常住出菇面喷水,会影响幼菇形成;采用减少通风来防止出菇面失水,通风不良  相似文献   

17.
袋栽平菇,采完头潮菇后培养料就严重缺水,营养不足无后劲,导致产量低,品质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的采取在出二潮菇后打孔注水,也有采用砌墙覆土保水,还有采用床式覆土补水,这三种补水保水措施究竟哪一种效果最佳呢?通过两年对比试验表明,以出菇前覆土生物转化率最高,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平菇后期断植覆土出菇方法,就是将以出过3~4潮菇的菌筒从中间截料,栽植在阳畦内覆2~3cm颗粒肥土,使其继续出菇,栽培料得以充分利用,栽后仍可出菇3~4潮,增产4 0 %~6 0 %。具体方法介绍如下:①作畦:选土质肥沃近水源,最好选东西向作畦,畦深4 0cm ,宽90cm ,长度不限,视地形而定,畦高出地面10~15m ,畦内浇足水,水渗后用石灰消毒。②断植:把以出过菇的菌筒脱去菌袋,选没有污染的,用刀切成两段在筒四周用铁丝扎5~6个洞,然后断面朝上,紧密地竖在畦内,空隙内用散落的培养料塞紧。③覆土:菌筒排满畦后,用2~3cm厚颗粒状经高锰酸钾液或克霉王消…  相似文献   

19.
<正>香菇代料栽培,很多新手一般都担心菌筒不出菇或出菇太少。但香菇出菇太多、太密,会导致养分过度分散、菇长不大,畸形菇多,同样会影响香菇的产量与品质,从而降低袋栽香菇的种植效益。那么,遇到袋栽香菇出菇过多该咋办呢?1对已出的香菇,要及时采收干制由于此类香菇鲜销市场价格较低,最好剪去菇脚后进烘干房内一次性烘干,制成干菇销售。2待一轮香菇采收结束后,及时采取措施一是保持恒温  相似文献   

20.
金针菇转潮是指从一潮菇采摘结束到下一潮菇形成的全过程。转潮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金针菇的总产量,下面就如何加快金针菇的转潮作介绍。1)及时清理料面。子实体菌盖直径1.0~1.5cm、菌柄长14~15cm时可采收。采后及时清除料面残留的菇脚及小菇,剔除个别料面板结的老菌丝,尽量减少机械损伤,保护原有菇原基。2)适当通风降湿。在出菇阶段,为了收到盖小、柄长、色浅、肥嫩的优质金针菇,一般在菌袋上覆盖一层地膜,以保证生长所需的湿度,创造一个CO2较高浓度的微环境。但高湿度、高CO2浓度不利于重新催蕾,可在早晚揭膜通风透气,使其尽快形成原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