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生活在高寒低氧环境下的青海高原牦牛的肩钾上,下神经和腋神经的起源,位置,行程,分支和分布情况,其主要特征是肩钾上神经、肩胛下神经纤维都来自第6、第7项神经的腹侧支,其神经的分支支配与牛、水牛、马的基本相同。腋神经纤维来自第7、第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其分支支配三角肌,小圆肌,冈下肌,臂头肌锁臂部以及前臂的筋膜和皮肤。  相似文献   

2.
马的肩胛上神经麻痹又称肩膊闪伤,多为使役和管理不当造成的,是马属动物的常见病,主要发生于役畜,如误治失治,会影响马匹的使役,出现运动障碍,长期跛行、甚至瘫痪。多年来,笔者采用电针、中药外敷配合西药穴位注射的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马属动物肩胛上神经麻痹多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马属动物肩胛上神经麻痹相似于祖国传统兽医学所说的肩膊闪伤,由于闪伤造成气血凝滞于肩臂部,不通则痛,故表现为肩膊部疼痛。此病发  相似文献   

3.
肩膊一般指肩关节部。临床上肩关节所发生的痛病性疾患,统称肩膊痛。分急性肩膊痛,创伤性肩膊痛,化脓性肩膊痛及慢性畸形性肩膊痛,寒伤肩膊痛等。  相似文献   

4.
耕牛脱膊是耕牛四肢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中兽医叫闪膊、跌膊、挫胛、塌膀等。西兽医从解剖生理部位看,实际是肩甲部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肩关节扭挫伤和肩部肌肉、神经损伤的综合症。主要特征为病肢肩胛骨向下后方移位,  相似文献   

5.
步行是辽宁、山东等省柞蚕主要害虫。对柞蚕生产威胁很大,成为该地区蚕茧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了解过去对为害柞蚕的步行(虫甲)进行研究记载的此较少。为了进一步发展蚕业生产,扩大养蚕面积,提高单位产量,必须与一切害虫作斗争。为此,我们于1951年至1958年在辽宁省的步行(虫甲)重害地区进行调查,并作了一些生活习性及防治方面的试验研究。辽宁地区目前为害柞蚕的步行(虫甲)主要有三种,即黑广肩步行(虫甲),虾蛦广肩步行(虫甲)和Carabus sp;其中发生最多、为害最重、威胁生产最大的是黑广屑步行(虫甲)。本文即几年来对黑广(戸月)步行(虫甲)的有关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结果予以简要整理,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闪膊是役用马、骡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是在间接外力作用下,使前肢肘关节以上部位肌肉、神经受损,呈现跛行的疾患。中兽医称为闪膊。一、病因运输等役用骡马,由于套车不当,挽具不适;或所驮物品过于向前;或辕上坐人过多;或突下斜彼,致使重量移向前方,压迫肩膊或前肢;或猛上高岗、滑走、踏空、扭转等原因造成前肢肩膊受损。以及使役后卒至卒拴,失于牵散,以致发生肌肉功能和血液循坏的改变,引起某一前肢的运动障碍,因此中兽医认为闪膊是血凝气滞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正> 1、本病的检验部位、按商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规定: 猪主要检验部位为咬肌、深腰肌和膈肌,其他可检验心肌、肩甲外侧肌和股部内侧肌。但是多年来肉联厂、屠宰场等单位只检验咬肌、深腰肌和膈肌、心肌,而不检验肩甲外侧肌和股部内侧肌。根据多年来的检验经验得之,这样检验不够准确,直接影响卫生处理方法。其原因是只检验咬肌等,有时  相似文献   

8.
<正>马属动物的肩膊闪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特别是役用马匹,且没有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多年来,我们采用针刺按摩外敷配合TDP照射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马的肩膊闪伤1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病因多为强烈的冲撞、跌倒、打击、踢蹴、急行急停、倒卧保定以及不合理使用马具的压迫等,均能使肌肉、关节韧带过度伸张,神经受到损伤以致  相似文献   

9.
达日县藏羊心电图的研究——Ⅲ.A-B 导联连接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测定达日县藏羊心电图时,对 A-B 导联三种导线连接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B 导联的 B 点,由鬐甲部顶点与右侧肩端连线上1/4处移到左侧相应部位时,其心电图与传统连接方法相比较无明显质的变化,可以代替传统的导线连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四氢嘧啶类主要有噻嘧啶、甲噻嘧啶和允许在美国以外地区使用的多种酚嘧啶盐。这些药物都能作为烟碱激动剂干扰虫体神经肌肉系统,引起虫体肌肉收缩和痉挛麻痹。体外试验表明,噻嘧啶的作用比乙酰胆碱强100倍以上。无脊椎动物寄生虫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是神经功能所必需的,但该受体在哺乳动物上的生理功能和分布似乎不同。在反刍动物体内,这些药物能迅速转化为无活性代谢物,因  相似文献   

11.
<正>1药物介绍氯化氨甲酰甲胆碱是一类人工合成的胆碱脂类,其作用与乙酰胆碱相似,能直接兴奋节后胆碱能神经所支配的效应器内的M胆碱受体(毒蕈碱样受体),也作用于神经节和骨骼肌的N胆碱受体(尼古丁样受体)。本品作用较弱,故安全度较大。猪隔日  相似文献   

12.
前言咬槽咽气癖是马常见的一种恶癖。可能继发疝痛和体重减轻。曾用过各种治疗方法,包括咬槽癖带和电休克治疗法,也用过手术疗法,包括颊肌切除术和胸头肌、胸骨甲状舌骨肌与肩甲舌骨肌部分切除术。在手术治疗中,后一种方法被认为是最成功的,作为标准的手术治疗已应用了多年。最近分析此手术的成  相似文献   

13.
肩胛关节脱臼,一般说来大家畜很少发生。但在水牛中,间有发生。若初期不予整复,成为陈旧脱臼,预后即不良。对于新鲜,不全脱臼,几年来整复十余例经过一二次手术,即告痊愈。症状:突然出现支持肢跛行,驻立时患肢侧伸或前伸,如使患肢与健肢站齐,由前面或后面看髻甲部,患肢的肩胛骨较低,同时对照看两肩端,患肢的肩端比较突出。触诊,初期有痛感。无热,无全身症状。整复法:将患畜横卧保定,健肢同后两肢缚牢,患肢在上。在肩端附近,分三个部位注射3%普鲁卡因10至15毫升。用普通麻袋二条将患肢全部包裹,上面缚牢长木枋一根(木枋长120厘米,宽20  相似文献   

14.
肩三针穴并非指肩的一个穴,实际上指的是肩部三个穴位的总称。但具体指哪三个穴位,则有不同的说法。传统说法肩三针穴指肩髃、肩贞及肩前;也有指肩髃、肩贞、肩髎者;又有以肩髃为主、再加肩髃前后水平各2寸取一穴组成肩三针者,即靳三针中的肩三针穴[1]。无论用哪三个穴位,肩三针穴均为肩部穴位,是治疗肩臂疾病的一组非常有效的穴位,蜂针临床上治疗肩部疾病,肩三针穴是最常用的穴位。下面介绍肩三针的有关穴位及肩痛的某些治疗。1穴位的定位与特点肩髃:无论哪种取穴方法,肩髃均是主要的穴位之一。肩髃别名很多,可称为中肩井,扁骨,肩头,肩尖,…  相似文献   

15.
牛肩关节脱臼是因扭挫或滑跌引起的臂骨头与肩臼脱位,俗称塌膀。该病的发生以役用牛最为常见,尤其是在春耕、秋种两个农忙季节,过度使役,体力消耗过大,导致肩臂部的骨、关节囊、神经、肌肉、  相似文献   

16.
李氏杆菌病是冬春两季高发的一种神经性疾病,成年羊群较易感染,由饲喂发霉变质并污染了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青贮料引起。李氏杆菌存在于土壤、动物胃肠道及排泄物中。消化道传染为该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临床上表现为脑炎及其他症状。脑炎型李氏杆菌病,可根据典型的神经症状做出诊断。通过采集病羊的腰脊髓液,可对该病进行初诊。治疗羊李氏杆菌病可选用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噻呋、红霉素、甲氧苄啶与磺胺类药物。  相似文献   

17.
风湿病是一种反复发作,转移性疼痛的疾病。该病多发生于早春、晚秋季节。临床上多见肌肉风湿和关节风湿,一般疗法很难根治。颜面神经麻痹造成其所支配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如鼻孔陷没,上下唇下垂、倾斜等。严重影响家畜的呼吸、采食、饮水。对于慢性风湿病和颜面神经麻痹,几年  相似文献   

18.
夏癣是东北、北海道地区两岁以上的马在夏天常见的皮肤疾患。其中3岁左右马多发,幼驹很少发病,并多发生在6—9月间。一旦发病,患马就会在每年的同一时间反复发作。本病属于伴有剧烈瘙痒的慢性皮炎。多发生在颈部、胸部、腹部、肩甲部、头部、颈长毛部、尾根部等,很少发生在四  相似文献   

19.
夏秋季节,马、牛、羊等家畜,吃了含有霉菌的草料(如霉玉米)而引起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中毒表现是精种发呆,站立不动,饮食减少,肩、臀部肌肉震颤,嘴唇弛缓下垂,口吐白沫,还有的出现狂暴、意识障碍等神经症状,一旦发现这些中毒症状,要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0.
田兴亮 《山东饲料》2013,(12):300+278
通过对我国某水库研究,发现其坝下覆盖层较厚,并且河床下伏岩体及坝址处左、右坝肩属于中等-弱透水层,相对不透水层埋藏较深。很多坝区存在的严重的坝基渗漏、坝肩绕渗等问题,都是由于忽略了对覆盖层及下伏岩体的处理。本文根据渗流理论,通过分析该坝区地质条件,从经济上、技术上、安全上对比了两种预选方案,最后确定了较好的对坝肩及坝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