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球盖菇液体培养碳氮营养源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比较了多种碳源、氮源、碳氮比对大球盖菇液体培养菌丝生物量的影响,提出碳源以蔗糖为佳,氮源以铵盐为好,碳氮比以24为最适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菌渣的利用—生产燃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松林 《食用菌》2002,24(1):6-6
本文比较了多种碳源、氮源、碳氮比对大球盖菇液体培养菌丝生物量的影响,提出碳源以蔗糖为佳,氮源以铵盐为好,碳氮比以24为最适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小笠原须腹菌、硬皮地星和彩色豆马勃的最适生长条件,研究温度、pH、碳源、氮源及碳氮比对3种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ECM真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具有明显差异,小笠原须腹菌最适pH为4.0~5.0,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碳源为蔗糖、果糖、淀粉和甘露醇,最适氮源为铵态氮,最适碳氮比为40∶1;硬皮地星最适pH为5.0~7.0,最适温度为25℃,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铵态氮,最适碳氮比为5∶1;彩色豆马勃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30~35℃,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铵态氮、硝态氮和蛋白胨,最适碳氮比为10∶1。  相似文献   

4.
研究培养温度、初始pH、碳氮源及不同碳氮源浓度对虎奶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虎奶菇菌丝在蔗渣、木薯渣、桑枝、稻草、杂木屑、玉桂木、棉籽壳等培养基上的生长适应性。结果表明虎奶菇菌丝最适培养条件:温度35℃,初始pH 6.5,最适碳源为葡萄糖,碳源最适浓度10 g/L,最适氮源为麦芽浸粉,氮源最适浓度4 g/L;虎奶菇菌丝桑枝培养基上菌丝长势最好,对其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浙江食用菌》2012,(4):231-233,242
采取单因子试验,利用固体平板培养,筛选松乳菇菌丝体培养的最适碳源和氮源,研究菌丝体最适培养温度和pH值。结果表明,松乳菇菌丝体对碳源的利用以葡萄糖为好,氮源以氯化铵和叶酸为好,最适pH值为6,在22~32℃培养温度下都能较好生长,最适为27℃。  相似文献   

6.
以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当地野生大肥菇子实体为试材,研究了大肥菇菌丝在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以及不同pH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肥菇菌丝生长最适合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果糖和酵母膏;最适宜的碳氮比为35∶1;菌丝生长明显的pH范围是7.5~8.5,但以pH 7.5时最佳.  相似文献   

7.
杨树菇液体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测定指标,筛选出杨树菇液体培养的最适氮源为蚕蛹粉,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确定了杨树菇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蚕蛹粉4%,可溶性淀粉3%,KH2PO40.1%,MgSO4·7H2O 0.3%;适宜装液量32%,起始pH 7.0,接种量15%,液体发酵周期7d.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温度、碳源、氮源、碳氮比和pH值等条件下观测硫磺菌(Laetiporus sulphureus)的菌丝长势、菌落状况、色素产生和菌丝生长速度,结果表明,硫磺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碳源为果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碳氮比为30:1,最适pH值为5.3.  相似文献   

9.
柱状田头菇碳氮营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acea(DC.ex Fr.)R.Maire菌丝体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市售白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和1—半胱氨酸,其菌丝体能够在较广的碳氮比范围内生长,最适的碳氮比是60:1。  相似文献   

10.
张泽乾  刘虹 《食用菌》2023,(1):25-28+34
以一株山西省内云顶山地区采集的野生球盖菇菌株为材料,采用形态学结合DNA分子鉴定方法,对该样本进行鉴定,并对样本菌丝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球盖菇为喜杨球盖菇Stropharia populicola;母种培养基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碳氮比为10∶1,pH为7.0~7.5,培养温度为21~25℃时,菌丝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