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不同苜蓿品种若干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根据5个苜蓿品种单株鲜重、株高、分枝数、枝条直径和茎叶比5个性状的田间观测结果,进行株高、分枝数、枝条直径、茎叶比与单株鲜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尽管各苜蓿品种的5个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但各品种株高、分枝数、枝条直径、茎叶比与单株鲜重的灰色关联度则大致相似。其中以枝条直径最大,株高次之,分枝数与茎叶比又次之。该结果对高产苜蓿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虎杖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虎杖主要农艺性状间及其与单株产量间的相关关系,为虎杖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参考,对采自川渝两地19份虎杖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y)的相关系数绝对值为主根粗(x8)茎叶鲜重(x9)分枝数(x4)茎粗(x2)主根长(x6)冠幅(x5)株高(x1)主茎叶数(x3)侧根数(x7)。最佳回归方程y=-84.867+6.900x3-46.376x4+1.238x5+225.457x8+0.983x9,R2=0.909,F=23.988**,即主茎叶数、分枝数、冠幅、主根粗和茎叶鲜重是影响虎杖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茎叶鲜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是分枝数,第三是主根粗。茎叶鲜重、分枝数和主根粗是虎杖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性状和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虎杖高产株型为茎叶茂盛,分枝数较少,主根较粗,主茎叶数、冠幅适中的植株。  相似文献   

3.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山东省育成的9个有限结荚习性大豆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株粒数、底荚高、分枝数。明确了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关系,为选育高产夏大豆品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桂花系列花生品种单粒精播密度对其植株性状、开花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促进广西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6-2017年两年对3个桂花系列花生品种(桂花1026、桂花36和桂花836)、3个种植密度(穴距10、15和20 cm)处理进行裂区设计试验,测定不同种植密度下各品种花生的花量、植株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及荚果产量和品质,筛选桂花系列花生优质高产的单粒精播密度。【结果】单株日均有效花量、单株日均后续花量、单株总分枝数、单株有效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和单株生产力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单位面积日均有效花量、经济系数和单位面积生产力总体上呈随着种植密度增大而增加的变化趋势,而单位面积日均后续花量相反;单位面积有效分枝数和荚果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且高密度处理(穴距10 cm)均显著(P0.05)大于低密度处理(穴距20 cm),其中高密度处理桂花1026、桂花36和桂花836荚果的两年平均增产幅度分别比低密度处理高13.50%、14.59%和17.43%;种植密度对除脂肪含量外的品质指标均具有一定影响。【结论】广西桂花系列花生品种在单粒精播穴距为10 cm条件下,可显著增加其单位面积日均有效花量和单位面积有效分枝数,减少后续无效花量,提升单位面积生产力,从而促进花生增产。  相似文献   

5.
夏大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山东省新育成的18个大豆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株粒数、底荚高、分枝数;而亚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主茎节数、株高、百粒重、底荚高、分枝数.明确了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关系,为选育高产夏大豆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所近年来选育出的8个高产、抗病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亚麻籽实单产性状的选择指数。结果表明亚麻籽实单产性状遗传力较低,直接选择效果差,通过相关性状进行间接选择效果亦不好。根据所有选择指数方程为单产性状进行选择,只有综合主茎分枝数,单株桃数,单桃粒数,单株粒重四性状为单产进行间接选择其效果才最佳,选择效率达153.6%,用选择指数对供试的8个品种评审结果表明,坝亚7号是综合性状优良的高产、抗病品种,1009是综合性状最差的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红小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采用灰色关联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13个红小豆品种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33.56%~2.37%,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分枝数,最小的为生育期;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单株荚数、分枝数和生育期与单株产量关联度较高;相关分析表明单株荚数与单株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在红小豆辐射诱变高产突变体的选择中,首先应该把单株荚数作为选育的重点标识性状。  相似文献   

8.
甜荞品系的产量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各种性状对荞麦产量的影响,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甜荞的众多性状加以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甜荞产量与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大小依次为:主茎分枝>株高>主茎节数>簇花数>千粒质量>生育期>单株粒质量>结实率>单株花簇数。关联度越大,说明该性状对产量贡献越大;反之,则越小。  相似文献   

9.
黄淮海大豆新品种(系)在江汉平原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便于从黄淮海大豆[Glycine max (L.) Merr.]新品种(系)中筛选出适应在江汉平原种植的高产大豆品种(系),以新引进的13个新育成的黄淮海大豆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结合相关分析法解析大豆产量相关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次关系及农艺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单株粒重和有效分枝数与大豆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灰色关联分析中,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为单株粒重(0.805)有效分枝数(0.763)生育期(0.746)单株粒数(0.745)开花期(0.727)百粒重(0.715)主茎节数(0.702)株高(0.698)单株有效荚数(0.691)。相关性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对大豆产量影响最大的农艺性状是单株粒重和有效分枝数,对新引进品种的选择和评价上注重单株粒重和有效分枝数更容易获得高产的品种(系)。同时,明确主要农艺性状对大豆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也可为长江流域鄂中地区新品种选育、鉴定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新疆引种花生花育系列品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采用灰色关联度全面、综合评价5个花生品种在新疆的农艺性状表现,为筛选适宜新疆栽培的大果花生品种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分析方法,对5个大果花生品种11个农艺性状:主茎高、总分枝数、第一侧枝长、有效枝长、茎粗、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百果重、百仁重、500 g果数及出仁率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序为:花育33号>托克逊大花生>花育25号>花育22号>花育31号.[结论]花育33号优于托克逊大花生,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新疆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The analysis of grey system, kriging interpolation, and integration selection index 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lower yield/plant (FY) and 15 other quantitative traits of 20 rugosa rose cultivar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grey relational grade (GRG) of the number of flowers/plant (NF), the number of branches/plant (NB), the width of floral bud (WB), and the weight/flower (WF) to the FY were larger (> 0.5); FY improved with the increase of NF and NB. Moreover, the indirect selection of either trait could not achieve improvement of FY.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FY by multi-trait selection. The integration selection index (ISI) equation of FY was established with the characters NF, NB, WB, and WF: I=0.3187x1 - 318.6x2 + 670.1x4 + 6.3x8, index heritability=0.8014, selective response of the integration breeding value = 245.8811. This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 basis for the genetic breeding of rugosa rose.  相似文献   

12.
用AMMI模型分析玫瑰品种产花量的稳定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研究玫瑰(Rosa rugosa Thunb.)不同品种单株产花量的年度稳定性问题。【方法】选用13个玫瑰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4次重复,每小区10~12株,连续两年测定各品种的单株产花量,应用AMMI(additive main effects and multiplicative interaction,又称为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对连续两年的单株产花量的基因型、环境和基因型与环境(G×E)互作进行了探讨。【结果】基因型、环境及G×E互作的平方和分别占总平方和的65.610%、12.352%、22.038%,均达极显著水平,而误差仅占2.75×10-17%,参试品种的单株产花量在500~1 500 g;AMMI双标和排序图表明,紫云、玉盘、唐紫、唐粉、紫枝玫瑰、朱龙游空与2006年的环境互作为正,而与2007年的环境互作为负;赛西子、唐红、西子、紫芙蓉、朱紫双辉、紫雁、香刺果与2007年的环境互作为正,与2006年的环境互作为负。AMMI品种适应性分析显示,朱龙游空、唐紫和赛西子具有最佳适应性。【结论】AMMI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玫瑰品种产量性状的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和G×E互作效应。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单株产花量高且稳定的品种有西子、紫芙蓉和赛西子(1 200~1 800 g),相对稳定的品种有玉盘、唐粉、紫枝玫瑰、紫云、紫雁和朱紫双辉(800~1 150 g),高产但较不稳定的品种有唐紫和朱龙游空(1 700~2 600 g),产量低也不稳定的品种是唐红和香刺果(500~600 g)。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追肥水平下北美海蓬子的生长和产量形成情况,为其引种栽培提供一定理论指导。【方法】以北美海蓬子为试验材料,调查不同尿素∶复合肥(1∶1)追施水平(0、75、150、225、300 kg/ha)下的生物性状表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追肥水平对北美海蓬子生育影响显著,在0~225 kg/ha两者呈正相关,追肥量为225 kg/ha时嫩茎产量高达30000 kg/ha、种子产量近3000 kg/ha,追肥量为300 kg/ha时产量开始下降。225 kg/ha是北美海蓬子生长和产量形成的适宜追肥量,在株高、茎粗、分枝数、生物量(尤其是地上部分)等多个生物性状上表现优越。研究获得株高、分枝数、节间长、茎粗与追肥量的相关性拟合曲线:y=30.069+1.845x-0.059x2、y=15.897+0.377x+0.019x2-0.001x3、y=1.997+0.073x-0.003x2、y=0.300+2.381×10-5x+0.001x2-4.667×10-5x3,各曲线均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北美海蓬子株高、分枝数、节间长、茎粗与追肥量的相关性拟合曲线均达到显著水平,尿素与复合肥(1∶1)225 kg/ha追肥量最有利于北美海蓬子生长和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更好的利用矮牵牛种质资源,为矮牵牛育种材料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109份矮牵牛种质材料的节间长度、基部分枝数、花径、株高和花色5个主要观赏性状进行调查,并进行变异范围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09份矮牵牛种质的变异幅度是:节间长度35.5%、基部分枝数20.7%、花径18.2%、株高12.1%。对上述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2.13%;得分方程为组分F_1=0.037×花径+0.366×基部分枝-0.375×节间长度+0.513×花色+0.379×株高;F_2=0.451×花径+0.464×基部分枝+0.441×节间长度+0.256×花色-0.400×株高;F_3=0.870×花径-0.453×基部分枝-0.258×节间长度-0.037×花色+0.146×株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基部节间长度与株高负相关,达到显著水平。【结论】本研究对矮牵牛种质主要观赏性状的评价和分析提供参考,可以促进矮牵牛优良品种的选育、扩繁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罗瑞萍  赵志刚  姬月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359-8360,8364
[目的]研究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宁夏春大豆育种数量性状选择上的应用。[方法]分析了宁夏春大豆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结论]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百粒重〉株高〉生育天数〉主茎节数〉结荚底高〉有效结荚数〉单株粒数〉分枝数。[结论]为宁夏春大豆高产育种数量性状选择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观赏石榴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究观赏石榴Punica granatum表型遗传多样性,为中国观赏石榴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24个观赏石榴品种的株型、枝型、花色、花的尺寸、花瓣数、瓣化雄蕊数等13个观赏性状进行表型调研与多样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并利用流式细胞仪对24个品种进行倍性及C值测定。  结果  多样性指数检测发现:观赏石榴数量性状(1.715)大于质量性状(1.148),质量性状中花瓣色、花萼色、花型、1年生小枝颜色的多样性指数较大。数量性状中瓣化雄蕊数和花瓣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7.59%和78.86%,表现出丰富的表型多样性,说明花瓣数增多、雄蕊瓣化是观赏石榴的选育方向。瓣化雄蕊数和花瓣数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与变异系数变化趋势不一致,说明其变异范围很大,且变异分布不均匀。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80.10%,枝的形态与颜色、花大小、花瓣数及花瓣形成、株型、花色是造成观赏石榴表型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的24个观赏石榴品种可分为3个组群,其遗传聚类与花型、颜色、株型关系密切。橙色花品种与粉色花品种、白色花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复色花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远。单瓣品种与所有的复瓣品种、大部分重瓣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小部分重瓣品种与台阁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与主流的花型演化观点一致。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24个观赏石榴均为二倍体,说明石榴品种遗传稳定。  结论  观赏石榴表型多样性丰富,测试品种均为二倍体。图1表8参48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玉米各农艺性状与其高产稳产性之间的关系,为优良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52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与平均产量建立回归分析模型,运用DPS软件计算相关系数、稳定性参数及灰色关联度.[结果]玉米各主要农艺性状与其平均产量的关联顺序为:穗长>行粒数>穗行数>株高>穗位高>秃尖长;与稳定性的关联顺序为:穗长>株高>行粒数>穗行数>穗位高>秃尖长.从相关系数的计算结果来看,穗长与平均产量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58227,达极显著水平;秃尖长与平均产量相关性最小,相关系数仅为0.04689;穗长与稳定性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44698,达极显著;穗位高与稳定性的相关性最小,相关系数仅为0.04567.[结论]穗长、行粒数、穗行数、株高、穗位高、秃尖长6个主要农艺性状中,穗长对平均产量、稳定性系数影响最大且为极显著正相关,在育种实践中,加大对穗长性状的选择力度,有可能选育出具丰产性与稳产性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不同切花月季品种的引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荣  韩卫民  秦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730-2732
[目的]筛选出最适合石河子地区栽培的切花月季品种。[方法]从河南信阳引进9个切花月季品种在石河子地区大棚种植,观察植株的生长状况、切花品质、年产量、抗病性及瓶插寿命。[结果]红柏林、红衣主教和金奖章的切花直立健壮。红衣主教和金奖章的抗病性较强;科威帝、红柏林和罗佩斯的抗病性中等。红柏林、红衣主教、瑞非拉和金奖章花色纯正,花型最佳,花枝挺直,切花品质较好。各切花月季品种现蕾到初花所需天数为28~32 d,产量均较高,瓶插寿命都在10 d以上。[结论]金奖章、红柏林和红衣主教抗病性较强,花色纯正,产量高,瓶插寿命长,适合石河子地区作大棚切花栽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寻影响胡麻种子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为选育高产胡麻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43份胡麻种质的种子产量与株高、工艺长度、分枝数、株果数、果粒数、千粒重、开花日数、全生育日数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胡麻的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达3.83%~24.93%,平均变异系数为16.77%,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97;株果数、果粒数、千粒重对种子产量的总影响达到92.17%,能较好地预测胡麻种子产量的变化;株果数和分枝数与种子产量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且株果数对种子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P=0.742),相关系数最高(r=0.776)。[结论]株果数是决定胡麻种子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