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机固体废弃物对环境有较大的危害,厌氧消化技术可以实现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概述了厌氧消化的机理、影响因素和厌氧消化技术在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消化残渣的农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周艳伟  易莹  谢乔光  孔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701-10704
厌氧消化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有机废弃物污染问题和实现资源化,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厌氧消化处理的残余物——沼液,含有大量的磷,如果直接排放会产生污染问题,而由于我国农业和城市的特点,许多厌氧消化工程的沼液并不适合采用土地利用的方式.处理后排放,沼液中磷的达标处理成为迭标处理的瓶颈.介绍了几种除磷和回收磷的方法,同时认为实现沼液的这标排放处理需要将低耗处理与附加利用技术相结合,在寻求低成本回收磷的同时,减轻沼液的后续处理压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美丽乡村的建设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化是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的必然趋势。本文在明确农村固体废弃物含义及资源化意义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我国农村固体废弃物的种类、特点和现状,对还田改土、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焚烧发电的优势及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目前农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面临的技术难题、政策问题及挑战,并提出了农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工作开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类及牲畜排泄物的综合利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述及厌氧消化技术处理人及牲畜排泄物的生态环境和卫生效果,以及厌氧消化后的沼气,沼液和沼气发酵残留物的各种可能利用途径,农村处理人畜粪便的沼气技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联系紧密,能合理兼顾能源,生态(环境和卫生),社会和经济各个方面的效益,并可因地制宜建立以沼气为纽带的各种生态农业模式,在利用厌氧消化技术无害化处理城市公共厕所粪便同时,可开发精制人粪高效有机液肥。  相似文献   

5.
厌氧消化技术在禽畜粪便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介绍和评述了目前国内厌氧消化技术发展和应用的现状,分析了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禽畜粪便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厌氧消化技术在粪便处理中的应用方向,应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源环保模式或能源生态模式,向多层次的无害化、资源化和综合利用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沼气工程技术即厌氧消化处理技术,它既能消除有机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又能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厌氧消化技术处理畜禽粪便,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够实现废物无害化、资源化。但畜禽粪便中残留的抗生素对厌氧菌的活性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厌氧消化效果。目前含抗生素类畜禽粪便的厌氧消化处理的可行性受到广泛关注。概述了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潜在危害,分析了抗生素对厌氧消化产气效果和微生物种群的影响及抗生素的厌氧降解情况,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和研发方向提出建议和展望,以期为含抗生素类畜禽粪便厌氧消化处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厌氧消化是处理有机废弃物一种主流工艺。在实验室自行设计有效容积为1L的厌氧反应装置中,对鸡粪、猪粪及牛粪进行高温厌氧消化试验,对3种畜禽粪便高温厌氧消化过程含固率(TS),总有机碳(TOC),C/N,pH值的变化及其与甲烷产生量的关系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消化物料TS和TOC含量及C/N随消化时间呈下降趋势,30d厌氧消化后,鸡粪、猪粪和牛粪的TS含量分别下降了35.9%,23.2%和47.5%;TOC含量分别下降了42.7%、39.2%和61.5%;C/N分别下降了12.6、11.0、18.6。而pH随消化时间呈先下降后上升并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TS、TOC及C/N减少量均与甲烷累积产生量成正相关,牛粪产甲烷效果优于鸡粪,猪粪最差。研究结果可为提高畜禽粪便厌氧消化产气效率提供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亟需根据农村地区的特点和当地水环境容量,优选适宜的处理技术。厌氧消化技术因为运行管理简单、处理费用低而被国内外视为适合农村地区的低成本、低维护处理技术,已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化粪池、农村户用沼气池、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厌氧滤池、组合处理工艺等厌氧消化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利用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从建设目标、工艺过程、停留时间、进水浓度、出水水质、建设投资、运行成本等方面对几种厌氧消化技术进行了对比和总结,最后对厌氧消化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厌氧消化是处理有机废弃物比较理想的方式。在农村推广使用沼气池发酵处理畜禽粪便污染具有积极意义,而沼气发酵必须在严格的厌氧环境下才能实现。在具体应用中,有许多可选择的厌氧消化工艺.这些厌氧消化工艺在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有着诸多严格的要求。现有传统的沼气厌氧消化器一般采用粪污与废水完全混合.反应器内固体停留时间(SRT)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基本相等,负荷较低,一般由砖混结构和混凝土现浇建成,密封采用刷密封剂及七层作法实现厌氧环境。  相似文献   

11.
污泥的厌氧消化技术能够有效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在当今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厌氧消化过程的效率,各种化学、物理以及生物技术被用于厌氧消化的预处理。介绍了碱解处理、热处理、超声波处理、微波处理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前景,并对近几年研究者们所关注的一些联合预处理技术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城市固体有机废弃物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增加的情形下,实现其中有机质无害化以及资源化处理,对当今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环境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清运状况以及厌氧消化技术在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研究进展,并着重分析了影响厌氧消化效果的主要因素.同时,简述了厌氧消化后剩余固体产物沼渣的资源化技术.针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提出了厌氧消化技术仍将是我国生活垃圾未来资源化处置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有机固体废弃物具有资源性和危害性的双重属性,如不合理处置,不仅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还会造成资源浪费。黑水虻是一种世界上广泛分布的双翅目昆虫,它能采食有机固体废弃物,将其转化为虫体蛋白和脂肪,剩余的虫粪还可以作为有机肥利用。目前,利用黑水虻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的生物转化技术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人员针对黑水虻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及其资源价值等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利用黑水虻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黑水虻的资源价值以及产业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完善污泥两相厌氧消化工艺、优化运行设计参数,对西安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了中温两相厌氧消化与中温单相厌氧消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相厌氧消化产酸相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25 d,产甲烷相HRT为11.10 d,当污泥投配率8%,有机负荷>2.0 kg/(m3.d)时,化学需氧量(COD)与挥发性固体(VS)的去除率分别为42.7%和33.6%。在相同有机负荷下,两相厌氧消化工艺的VS和COD去除率、产气量、产气速率以及分解单位VS的产气量均高于单相厌氧消化工艺,而出泥VFA含量小于单相厌氧消化工艺。  相似文献   

15.
唐浩  张心才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5):143-144,147
针对高固体含量有机废水厌氧消化处理难等问题,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附着膜型厌氧消化装置,即单池多床型厌氧消化装置.运行试验表明,单池多床型厌氧消化装置与常用的升流式厌氧固体反应器(USR)相比,发酵原料和微生物的分布更加均匀、融合,运行过程中料液能实现自动搅拌,不易出现原料短路、堵塞现象,微生物滞留期(MRT)长而稳定、抗冲击,而且适宜的发酵浓度、原料利用率、池容利用率、沼气产气率等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降低了建设成本,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用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有效减少污染,又符合能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采用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实现了有机固体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因此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引起了人们关注。介绍了干式厌氧发酵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技术简介通过重力沉淀对粪污进行浓稀分离,采用中温沼气发酵工艺对浓污水进行厌氧消化并生产沼气,发电余热或者燃烧沼气用于浓污水沼气发酵过程升温保温,浓污水厌氧消化出水用作农田肥料。采用常温沼气发酵工艺对稀污水进行厌氧消化并生产沼气,再采用自然处理方法对厌氧消化出水进行后处理,或采用序批式反应器直接对厌氧消化出水进行好氧处理,处理出水达标排放。本技术的优点表现在:(1)  相似文献   

18.
低温产甲烷菌对于自然界的碳素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利用低温产甲烷菌实现低温厌氧消化过程,可从本质上突破低温厌氧工艺的技术瓶颈,进而拓展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范围,并降低处理成本。从低温产甲烷菌的资源与分布、冷适应性机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几个方面,对低温产甲烷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低温厌氧消化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冯磊  李润东  李延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203-11206
[目的]倡导垃圾分类的新理念。[方法]在37℃条件下对沈阳市源分类后城市生物有机垃圾进行为期50 d批消化处理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沈阳市皇姑区和东陵区示范小区城市生物有机垃圾厌氧消化沼气实验室产量为0.799和0.803 m3/kg VS,沼气中甲烷浓度分别为52.84 vol%和53.17 vol%,4个示范小区厌氧生物降解率分别为82.52%、73.76%5、9.53%及64.41%;消化过程中,pH值的调节方式对沼气的产量及厌氧最终生物降解率无显著影响,对沼气的产气时间有影响。一次大量投料可缩短pH值调节时间,提高产气效率;沈阳市示范小区城市生物有机垃圾产气量(G)关于TS(T)、VS(V)的一元线性回归关系为:G=2.33+0.29T和G=0.89+0.65V,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 3和0.907 5。[结论]该研究为生物有机垃圾厌氧消化制取甲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浓度有机废水管道厌氧消化工程技术研究”是1983年浙江省科委下达给我校的省“六五”攻关课题。 管道厌氧消化器是在图书馆馆长冯孝善副教授主持下,由环境保护系微生物教研组几位老师共同努力研制而成的一种新的厌氧消化工艺装置。早在1982年花种新的厌氧消化工艺就通过了小试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花种处理污水并且回收生物质能源的工艺,具有较高的效率,其主体装置可以设置于地表之下,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下水管道结合起来,故又具有节省占地与节省处理所需动力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