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高寒地区冬小麦兰天15号的特征特性,总结其在大通县的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兰天15号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冬小麦兰天15号的来源和引种经过,并对其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进行了陈述,结果表明,新引进冬小麦兰天15号,比原有的冬小麦品种京411增产13.8-21.9%。  相似文献   

3.
引进冬小麦“兰天15号”在哈西南部种植,观察其生长发育特征特性,鉴定其抗旱性和抗锈性,总结其关键栽培技术,以期为“兰天15号”在哈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暖,尤其是冬季极端低温的提高,为甘肃中部种植冬小麦创造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在甘肃中部种植冬小麦生态意义重大,经济效益显著,并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甘肃中部种植冬小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选用合适的冬小麦品种,建议推广甘肃省冬小麦研究所近年来新育成的抗条锈冬小麦品种(系),兰天15号、兰天19号、兰天21号、兰天23号和品系00-30等。  相似文献   

5.
为了全面掌握今年全县冬小麦品种生长表现,给今年秋播小麦品种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甘谷县种子管理站配合天水市种子管理站于6月下旬对全县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示范繁殖及大田推广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和抗逆性进行了现场观摩和鉴定评估,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谷县2013年秋播冬小麦品种布局意见。
  2012年全县秋播冬小麦34.18万亩,良种率为98.2%,重点示范推广种植兰天系、天选系、中梁系等系列品种,其中:川区大田种植表现较好的有兰天17号、兰天23号、兰天24号、兰天25号、天选43号等;干旱半山区表现较好的有天选45号、天选47号等;二阴半山及高山区表现较好的有兰天19号、兰天20号、兰天21号、兰天26号、天选50号、中梁26号、中梁27号等。这些品种均表现出明显的抗病增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兰天系列抗条锈矮秆丰产冬小麦新品种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小麦育种课题组在2001—2017年育成了兰天30号、兰天33号、兰天34号、兰天35号、兰天36号和兰天39号等6个适宜陇南川区种植的抗条锈矮秆丰产冬小麦新品种,在降低株高和提高产量等方面取得了进展,育成品种与对照品种相比植株高度降低了10.7~29 cm,产量提高了6%~15.8%。这些品种目前已成为陇南市和天水市川地冬小麦的主体推广品种,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7.
冬小麦新品种兰天15号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勇 《农业科技通讯》2011,(11):103-104
阐述了冬小麦兰天15号的特征特性,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宜隆德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冬小麦品种,对引进的9个冬小麦新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冬15号、兰天26号、陇育218、宁鉴46、宁冬14号等5个品种表现较好,丰产性好,综合抗逆性强,与对照中引6号比各性状表现差异明显,适合在隆德县推广种植;兰天28号、陇育8号、陇育216、陇育5号等4个品种与对照比差异不显著,不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抗条锈新品种兰天3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冬小麦新品种兰天35号为以兰天25号为母本、周麦11为父本,采用系谱法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兰天05-9-4。在2014—2015年度陇南片川区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6 807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25号增产9.5%。经分小种接种鉴定,该品种对条锈混合菌及条中32号表现感染,但抗条锈菌主要小种及致病类型条中33号、贵22-9和贵22-44。主要适宜于陇南和天水的川水地、浅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抗锈丰产冬小麦新品种兰天3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冬小麦新品种兰天33号以兰天23号为母本、周92031为父本,采用系谱法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兰天093.在2013—2014年度的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6034.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25号增产6.4%.经分小种接种鉴定,苗期对混合菌表现免疫,成株期对供试菌系均表现免疫,总体抗锈性表现优异.适宜在甘肃省陇南川水地、川旱地、浅山区露地及覆膜种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中国小麦农家品种与甘肃南部生产品种抗条锈性类型及可能含有的抗性基因和遗传多样性,为抗源的选择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苗期于自控温室内使用中国当前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流行小种CYR32,成株期于大田病圃使用当前主要流行小种和重要致病类型共12个菌系组成的混合菌种对80个供试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与评价。基因推导在温室用25个毒性谱不同的小麦条锈菌系于苗期接种30个已知抗条锈病基因载体品系及对照铭贤169、17个国际鉴别寄主和供试品种,根据供试品种和标准品系对不同菌系的侵染型,对农家品种和生产品种进行抗性谱比对分析和系谱分析,解析其可能含有的抗条锈病基因或基因组合及抗性谱,并通过NTSYSpc-2.2软件计算遗传相似系数,以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将其抗性归类。【结果】供试品种大多具有良好的成株期抗性,除清农1号、清农2号、红壳小麦(2)在成株期表现感病,兰天3号、兰天4号、兰天6号等20个品种在成株期表现慢锈性外,其他品种均表现中抗至免疫的抗性水平。品种抗性多由全生育期抗性、部分由成株抗性提供。甘肃生产品种中抗病基因以Yr9Yr24Yr26为主,有的还含有其他未知抗条锈病基因。其中,兰天1号、兰天14号、兰天17号、兰天21号、清农4号等含Yr9;兰天24号、中梁04335、天选51号可能含Yr24;兰天17号、兰天23号、兰天25号、中梁17号、中梁04260、天选43号、天选48号可能含Yr26。农家品种中有19份材料含有未知抗条锈病基因,其余21份材料不能确认含已知抗病基因Yr1Yr2Yr4Yr6Yr7Yr8Yr40,可能含有未知基因。聚类分析发现,甘肃生产品种大都抗性谱较宽,遗传相似性较高;40份材料的抗条锈性相似系数范围在0.30-1.00,在抗性相似系数为0.70水平上可分为3大类,其中兰天15号单独聚为1类,清农1号和清农2号聚为1类,其余37份材料聚为1大类。农家品种抗性谱宽窄不一,显示出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40份材料的抗条锈性相似系数范围在0.38-1.00,在抗性相似系数为0.70水平上可分9大类。【结论】供试品种均有良好的抗条锈性,相对于甘肃南部生产品种,供试的农家品种更具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有效抗条锈病基因,可作为抗源在育种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2.
1 兰天4号1 系甘肃省兰州农校以庆丰1号为母本,76-89-1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冬小麦品种.1994年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兰天4号.  相似文献   

13.
抗锈丰产冬小麦新品种兰天3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冬小麦新品种兰天34号是以兰天23号为母本,周9203为父本,采用系谱法杂交选育而成.在2013—2014年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6085.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7号增产7.3%.经分小种接种鉴定,苗期对混合菌表现免疫,成株期对供试菌系均表现免疫,总体抗锈性表现优异.适宜于陇南和天水川水地、浅山区和地膜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适宜礼县种植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为全县小麦增产提供科学依据,2017年秋播时进行了本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兰天36号、兰天37号具有代表性,可在礼县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泾川县冬小麦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泾川县太平乡何家村旱塬地对引进的9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塬035折合产量最高,为7 421.3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0号增产22.22%;宁麦9号、兰天22号、西农928、陇育4号折合产量分别为6 971.5、6 446.8、6 221.9、6 146.9 kg/hm2,分别较对照兰天10号增产14.81%、6.17%、2.47%、1.23%。以上5个品种(系)在试区条件下田间生长整齐,适应性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以兰天19号、兰天26号和兰天3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促进冬小麦的生长发育,提高冬小麦产量;但当氮肥施用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冬小麦的产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施氮肥220 kg/hm2时综合经济性状最佳,产量最高,折合产量为6 835.5 kg/hm2。  相似文献   

17.
以兰天10号为对照,在灵台县旱塬区对参试的15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鉴6、灵台4号、鉴5、鉴14、鉴22、灵选5号、烟D_(27-13-5-3-6)等7个品种(系)折合产量为6 337.50~5 914.9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0号增产24.57%~16.26%,表现为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群体结构合理,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良好,可在灵台县旱塬区及相同生态类型区域示范种植。烟D_(27-13-5-3-6)(暂定名灵麦1号)综合现状优良,被推荐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区冬小麦区试。  相似文献   

18.
甘肃中部冬小麦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会宁县进行的甘肃省中部冬小麦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兰天26号、兰天28号综合性状表现好,生育期适中,籽粒饱满,产量较高,产量较对照陇鉴19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陇原101、静宁10号、陇中2号产量与对照陇鉴19差异达显著水平,抗逆性强,丰产性好。上述品种可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9.
抗锈丰产冬小麦品种兰天36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冬小麦新品种兰天36号是以周麦17号为母本、兰天23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014—2016年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区域试验中,2 a 12点(次)有11点(次)增产,平均折合产量6 564.0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25号增产13.0%。在2016—2017年度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生产试验中,5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折合产量7 285.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33号增产10.0%。该品种表现早熟、矮秆、分蘖力较强、落黄性好、抗倒伏。对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免疫、对白粉病和秆锈病表现高抗,综合抗病性较好。适宜在甘肃省天水、陇南等地川水地、川旱地和浅山地及生态条件类似的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新品种中梁3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冬小麦新品种中梁35号以中249-250/08T021为母本、兰天27号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5—2017年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区域试验,2 a折合产量6 042.0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9号增产6.1%;在2017—2018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6 324.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9号增产7.3%。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混合菌表现中抗;成株期对中4-1、条中34号、条中33号、条中32号、贵22-14和贵农其他菌系均表现免疫,对混合菌表现中抗。适宜天水及陇南山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