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泉鑫 《农业考古》2005,(3):218-219
鹤,又名仙鹤。属鸟纲,鹤形目,鹤科。是世界著名的文化珍禽和观赏鸟类,属国家类保护动物。种类较多,丹顶鹤(Grus japonesnsis)是其中之一种。江西省鄱阳湖等地区是野生鹤类常栖息之地。现驯养的鹤类多见于各地动物园内,供人们观赏。中国古代驯养野鹤的最早记录,现已查到的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区域越冬雁鸭类分布与数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鄱阳湖区域雁鸭类水鸟资源状况,从1998年冬季开始,采用同步调查计数法在鄱阳湖区域进行了9次雁鸭类水鸟调查.结果表明:共调查记录到雁鸭类7属2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种,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中华秋沙鸭(Mergus sqyuamatus)]和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白额雁(Anser albifrons)和红胸黑雁(Branta ruficollis)].鄱阳湖雁鸭类水鸟数量大,9年来鄱阳湖雁鸭类水鸟数量均在10万只以上,近3年均达到35.7万只以上.其中小天鹅每年达1.1万只以上,2005年冬季数量达到11.2万只;鸿雁每年达1.8万只,小白额雁在2006冬季数量达到6 000只;从2005年以来,青头潜鸭的数量一直在增加;花脸鸭在2007年最多,达到480只,主要分布在林充湖、新妙湖和矶山湖;红胸黑雁和中华秋沙鸭在鄱阳湖区域也有零星记录.可见,鄱阳湖在雁鸭类水鸟资源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应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3.
黑天鹅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天鹅(Cygnus atratus)英文名为Black Swan,产于维多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属鸟纲(Aves)雁形目(Anseriformes)鸭科(Anatidae)雁亚科(Anserinae)雁族(Anserini)天鹅属(鹄属)Cygnus Bechstein,1803大型游禽,体长80~120cm,成年体重6~8kg。全身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江苏连云港地区近5年越冬和迁徙期水鸟资源的调查,共记录到106种水鸟,其中,鹳形目76种,雁形目25种,鹤形目5种;旅鸟58种,冬候鸟27种,其他居留型鸟21种。水鸟的数量在同年度的不同季节和不同年度的同一季节有些差异;部分种类水鸟的居留状况会发生变化。在河口及海滨主要分布鸻鹬类,在海滨、河道及河口主要分布鸥类,在水库及河口主要分布鸭类,前三岛上多分布海洋性鸟类。基于连云港地区水鸟的资源状况,尚未发生水鸟种类和数量显著衰退现象,连云港地区仍是东亚古北界水鸟迁徙途中重要的一站。在此基础上,对水鸟资源的保护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邹红菲  王磊  吴庆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930-12932
为了了解龙凤保护区秋{鸟类群落的基本情况,2013年10~11月采用样线法进行了鸟类群落调查。共监测到鸟类8目、14科、37种;雁形目、鸥形目和鹤形目为该季节的优势目;红嘴鸥为优势种,其次为骨顶鸡和赤膀鸭;区系组成中以古北种为主(占67.57%),兼合广布种;居留型以夏候鸟为主(占78.38%),均为以游禽为主的水鸟;保护物种较多(近30%);栖息环境包括芦苇沼泽、明水面及稀树带,芦苇沼泽为偏爱生境;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均不高甚至偏低。基于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和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雅安市区冬季水鸟进行系统统计与记录,分析城市化进程对水鸟时空分布的影响,为雅安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参考。【方法】2008年至2011年冬季,采用样线法对雅安市区冬季水鸟进行直接观察,记录物种、个体数量、生境、人为干扰等。【结果】记录水鸟7目11科44种,其中雁形目鸭科鸟类最为丰富,绿头鸭、斑嘴鸭、绿翅鸭、赤膀鸭及凤头潜鸭为优势物种。【结论】水鸟多样性在各个年度呈现相似的时间分布格局,但波动期与稳定期的共存表明雅安市区既是水鸟迁徙的中转地同时也是其越冬地。水鸟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布差异则体现出滩涂、开阔水域、人为干扰对水鸟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仁怀市开展大型真菌资源调查,旨在为该地区真菌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踏查法对该地区大型真菌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该调查区共有大型真菌59种,隶属于2门3纲9目27科43属,其中子囊菌门1纲1目1科1属1种,担子菌门2纲8目26科42属58种;(2)该调查区分布有具有经济价值的真菌资源:食用菌6种、药用菌15种、食药兼用菌13种和有毒真菌7种;(3)濒危物种评价结果表明:该调查区有中国特有种和易危种1个(金耳Naematelia aurantialba);(4)仁怀市大型真菌以世界广布属和北温带分布属种类为主,具有北温带分布特征,但仍有一定比例的热带、亚热带种类分布。该研究为仁怀市的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提供了一定参考,也为大型真菌物种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白鹤(Grus leugranus),又名西伯利亚鹤,黑袖鹤,属鹤形目、鹤科,是大型涉禽,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目前全世界仅有3000余只。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繁殖,部分在我国鄱阳湖等地越冬。对各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进行研究,为改善笼养条件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地点、实验动物概况本文观察地点为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实验动物为成年白鹤2对,分别在两相邻的金属网结构笼舍内,  相似文献   

9.
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利用样点法对连云港市大圣湖非繁殖期水鸟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进行研究。非繁殖期大圣湖共记录到水鸟14种9 088只,隶属3目3科,其中冬候鸟11种、留鸟1种、旅鸟2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3种,江苏省重点和国家保护的"三有"鸟类11种。非繁殖期大圣湖水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C)分别为1.23、0.47和0.44,优势种为鸳鸯和罗纹鸭。在大圣湖越冬的鸳鸯和罗纹鸭种群数量分别为(377.33±12.81)和(1 273.33±1 265.05)只。大圣湖是雁鸭类的越冬地,对鸳鸯和罗纹鸭尤为重要,应加强越冬期大圣湖雁鸭类疫病防控,从多方面持续开展水鸟群落动态研究。  相似文献   

10.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鸟类监测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样线法年对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的鸟类进行调查,并对鸟类的物种多样性和生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共记录有鸟类11目26科65种,总数量为24531只,其中水鸟有41种,占调查总种数的63%。全年水鸟的种类和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均为越冬期较多,繁殖期较少。不同生境的鸟类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在不同季节的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广西黔江弩滩段鸟类群落结构的组成特点及其多样性在不同生境和不同季节的变化特征,为后续系统开展广西河流生态系统鸟类群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3月~2016年2月,分春、夏、秋、冬4个季节进行野外调查,在研究区域的固定样带及样点对各季节的鸟类种类、数量、空间分布及其活动情况等进行详细调查,并根据调查记录的鸟类种类、数量、生境状况等信息,计算各生境内鸟类的丰富度、优势度、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等指数.[结果]经野外调查,广西黔江弩滩段现场共记录到鸟类37种,隶属9目22科,其中留鸟24种(占64.9%)、冬候鸟8种(占21.6%)、夏候鸟2种(占5.4%)、旅鸟3种(占8.1%).鸟类群落的优势种(频率指数RB>10)为矶鹬、金腰燕、白鹡鸰、田鹨、红耳鹎、白头鹎和麻雀,其余为普通种或稀有种.在5种生境中,鸟类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均表现为林地生境>农田生境>河漫滩生境>河岸生境>江面生境.广西黔江弩滩段林地生境与农田生境的鸟类相似性指数最高,均为0.68;鸟类种类及数量的季节变化明显,表现为冬季的鸟类种类最多(35种)、夏季最少(26种),春季的鸟类数量最多(4394只)、夏季最少(2334只).[结论]广西黔江弩滩段鸟类群落结构特点为林鸟所占比例远高于水鸟,留鸟构成鸟类群落的主要成分,鸟类多样性的季节变化明显,以夏季鸟类的种类及数量最少.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将对广西黔江弩滩段河流湿地生境依赖性较强的水鸟产生较大影响,但不会对适应农田生境、林地生境的林鸟造成较大影响,库区生境难以吸引游禽栖息活动.  相似文献   

12.
2004—2007年5—8月,分别在黑龙江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牡丹市的北山公园、人民公园、江滨公园采用样线和样点法对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牡丹峰自然保护区鸟类14目33科93种、牡丹江市公园鸟类12目28科56,全部包含于保护区的鸟类物种中。牡丹峰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中鸟类的多样性最高(H=2.875),物种数占所记录鸟类的73.11%;组成单一的针叶林(H=0.0486)、农田(H=0.756)等植被中鸟类的多样性较小。3个公园中,北山公园鸟类多样性最高(H=5.9865),人民公园次之(H=3.5478)。公园的林地和灌丛中鸟类丰富度、均匀度最高(S=2.627,J=0.8675),农田和水域最小(S=1.781,J=0.6892)。  相似文献   

13.
2009年5月~2010年12月,对江西省九岭山国家级自然区鸟类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鸟类94种。其中,CITES收录的鸟类有2种:黑翅鸢(Elanus caeruleus)和白鹤(Grus leucogeranus);国家I级保护动物有2种: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和白鹤;国家II级保护动物8种。从居留型组成来看,留鸟55种,冬候鸟17种,夏候鸟19种,旅鸟3种。从鸟类区系组成来看,东洋界鸟类36种,古北界鸟类28种,广布种30种。  相似文献   

14.
蒲花河流域鸟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庆市黔江区蒲花河流域鸟类资源。[方法]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对蒲花河流域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并对鸟类的区系组成、居留型及保护鸟类进行研究。[结果]蒲花河流域有鸟类97种,隶属于17目44科,其中非雀形目鸟类44种,雀形目鸟类53种。其中,留鸟有49种,夏候鸟3种,冬候鸟12种,旅鸟4种,繁殖鸟29种;东洋界种类45种,古北界种类33种,广布种19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有12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2种。[结论]调查结果为蒲花河流域鸟类资源的有效保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莫莫格湿地植被结构研究及其对碱性湿地演替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莫莫格湿地属于典型的松嫩平原碱性湿地,在白鹤的全球迁飞网络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其退化过程中植被结 构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以植被调查和土壤取样为基础,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去趋势对 应分析(DCA)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植被进行分类,并以去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的方法研究当地物种与环 境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莫莫格湿地的植被可以划分为9 种类型,即羊草群落、水蓼群落、扁秆藨草群落、鹅绒 委陵菜群落、芦苇群落、毛马唐群落、狗尾草群落、虎尾草群落和蒿类群落,其中虎尾草群落和蒿类群落是分布最 为广泛的2 个类型。莫莫格湿地植被主要组成部分为中生植物群落,表明该湿地正处于退化过程中,植被类型 可归类为退化草甸。植被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湿地水文条件的变化,而土壤pH 值、电导率和有机质含量也是影 响该地区植被结构的重要因素。适当干扰促进了虎尾草单优势种群落的形成,羊草群落和过度放牧不是其出现 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不同林型鸟类群落特征,2005—2006年夏季对其天然次生林夏季鸟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记录鸟类8目17科36种,天然次生林鸟类占该地区夏季鸟类总数的49.32%。其中,鸟类优势种为沼泽山雀(Parus palustris hellmayri),常见种为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 orientalis)、小嘴乌鸦(Corvus corone orientalis)和黄眉柳莺(Phylloscopus inornatus inornatus),天然阔叶林有鸟类24种,天然混交林有鸟类27种,天然混交林具有最大的鸟种数、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天然阔叶林和天然混交林鸟类群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有4种鸟类的密度在两种林型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对丰富交错带鸟类群落具有重要作用,建议保护天然次生林,以促进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存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城市化进程加剧了城市绿地的破碎化,严重威胁了城市鸟类多样性,河流生态廊道在鸟类栖息地保护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各类群鸟类多样性受多尺度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针对不同类群的城市生态廊道鸟类栖息地格局优化与栖息地营造亟待理论研究的支撑。本文在分析北京温榆河生态廊道春季鸟类物种构成特征的基础上,对景观格局、栖息地斑块和微栖息地3个尺度下的环境因子对各类群鸟类物种构成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深入了解影响鸟类栖息地选择的环境因素,为城市鸟类多样性保护和城市河流生态廊道栖息地建设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19年春季对温榆河生态廊道内部鸟类物种构成和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实地调研,并对流域栖息地类型进行目视解译和格局分析,通过冗余分析法(RDA)对鸟类物种构成特征与多尺度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50 ~ 200 m内的景观格局环境因子对廊道内鸟类总体物种构成解释度最高。鸣禽类群物种构成与微栖息地内的乔木均匀度、小范围内的水体、湿地面积以及较大范围内的草地、落叶林地相关指数相关;陆禽类群物种构成与耕地和灌丛相关;游禽和涉禽类群物种构成与较小范围内的水体面积、湿地面积相关;猛禽与湿地水体相关性强。相同生态类群下不同居留型鸟类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存在差异。多数鸟类的多度与100 m范围内湿地面积、湿地最大斑块占比和湿地结合度以及2 000 m范围内水体分离度等指数正相关。  结论  不同类群鸟类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存在差异,但水体和湿地相关指数对河流生态廊道内各生态类群鸟类均有影响。在未来的城市生态廊道建设中,建议考虑不同类群鸟类的栖息地偏好,注重廊道内部湿地水体格局的优化,针对目标物种开展鸟类栖息地营造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
2009年7~8月采用样线法对三峡库区涪陵段主要城镇的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探讨了三峡库区城市化对城市鸟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涪陵三峡库区夏季城市鸟类共有7目23科33种,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4989,均匀度指数为0.7147,优势度指数为0.1171;沿着一般城镇、中心城镇、中心城市的城市化梯度,城市化综合指数逐渐升高;不同城市化栖息地鸟类群落差别较大,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在中心城镇最高,均匀性沿着城市化梯度逐渐降低,而优势度正好相反;影响城市鸟类群落的主要城市栖息地因子为叶高多样性、树种数、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珍稀鸟类生态分布的GIS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生物多样性恢复态势及其分布特点,借助ArcGIS 9.3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立了基于GIS的北京地区9目66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生态分布数据库,并对不同时期的分布范围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珍稀鸟类的总体分布呈现相对集中的态势,在山区多见于植被良好的原生林区、水库与河流附近,在平原区主要见于人为干扰较少的城市公园和绿地,在农耕区则出现大片空白。通过对比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生态分布发现,动物活动位点较分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出现3个目珍稀鸟类(雁形目中华秋沙鸭、鸡形目褐马鸡、鴴形目遗鸥),原有3个目的分布位点也出现扩展。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的分布位点呈现较为明显的扩张,新出现花尾榛鸡和蓑羽鹤,但黑浮鸥和黑脸琵鹭未见分布。这些结果表明,随着北京市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珍稀鸟类的总体生态分布呈现良性恢复,但也存在珍稀物种消失的现象,因此,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依然是一个长期的生态环境建设过程。GIS数据库为今后建设北京地区珍稀野生动物生态分布管理平台奠定了基础,对于从景观层次提出野生动物种群及栖息地保护对策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生物资源调查是保护区进行管理和保护的基础,对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资源调查分析,可提供目前鸟类群落状况,为鸟类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整合历史文献、进行鸟类专项调查和红外相机调查,分析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群落。  结果  共记录鸟类165种,隶属15目49科,主要为留鸟(56.36%)。群落优势种为灰眶雀鹛Alcippe morrisonia和红头长尾山雀Aegithalos concinnus。需重点保护的鸟类共有37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和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6种;列入IUCN物种红色名录的10种,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的18种。鸟类地理区系组成上兼具古北界和东洋界成分,但以东洋界(89种,53.94%)为主;121种繁殖鸟中,以东洋界种最多(69.42%);古北界种在旅鸟和冬候鸟中占比最多(分别为84.62%和100.00%)。  结论  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丰富,占浙江省鸟类物种数的30.00%以上;区系组成以东洋界为主,且有向古北界过渡特征。表4参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