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2012年7月)的一篇研究报道,来自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农业和食品科学系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早期去叶对西西里岛本土及引进葡萄品种的影响。早期去叶是创新性葡萄栽培技术,能够调控产量并提高果实品质。在大多数葡萄园里,阳光直射果实可以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
早期摘叶提高黑皮诺葡萄花青素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Food Chemistry》(2013.02.022)报道,来自美国园艺作物研究工作站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早期摘叶对俄勒冈州黑皮诺葡萄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员连续4年(2008—2011)于葡萄3个生长阶段(开花期、果粒豌豆大时、果穗停止生长时)摘除黑皮诺葡萄果穗区域的叶片,直到果实采收,保持果穗区无叶。检测2010、2011年  相似文献   

3.
葡萄产期调节技术不仅能增加葡萄的产量,还能通过延长葡萄的销售期,使其错过采摘过于集中的时期从而提高销售价。本实验通过对5个圆叶葡萄进行产期调节,在生长期喷施不同浓度的矮壮素、是否抹除幼果和枝条修剪部位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初步掌握了格威尔、弗雷尔、阿拉紫、诺贝尔和卡洛斯的产期调节技术。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架型(厂形、厂-V形)‘贵人香’葡萄为研究试材,在葡萄转色中期(8月17日)和完全转色后期(9月7日)两个时期对其进行摘叶处理,测定其葡萄果实的单粒重、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等品质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贵人香’果实品质的7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明确适宜的摘叶时期。结果表明,在葡萄转色中期(8月17日)和完全转色后期(9月7日)两个时期进行摘叶处理,均不同程度的提高了葡萄果实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在葡萄完全转色后期摘叶处理对于不同架型‘贵人香’葡萄品质影响最佳。  相似文献   

5.
<正>据《北方园艺》2017年第16期《不同摘叶方式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王爱玲等)报道,为筛选出适合提高"火焰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摘叶处理方式,研究不同摘叶方式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火焰无核葡萄为试材,在葡萄刚转色时摘叶,采用结果枝果穗下叶片全部摘除、保留靠近果穗1片叶、去叶不去叶柄等3种摘叶方式,以不摘叶为对  相似文献   

6.
为测定葡萄叶总黄酮体外抑菌活性,采用索氏提取器回流法提取葡萄叶总黄酮;采用K-B琼脂扩散法分别用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枯草芽胞杆菌做抑菌试验;以抑菌效果最明显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以总黄酮的提取率及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单因素试验筛选葡萄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750mL/L、料液比1∶4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5h,在此提取条件下测得葡萄叶中总黄酮的平均提取率为7.16%;葡萄叶中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最大,而对枯草芽胞杆菌的抑菌作用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7.
【导读】随着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病害问题日益凸显,其中葡萄扇叶病、葡萄卷叶病等病毒病害尤为突出。脱毒是葡萄无毒化栽培中的关键技术,也是葡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本文就葡萄病毒病脱毒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早期落叶对葡萄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产量和树势。笔者经多年调查,认为造成葡萄早期落叶的主要原因是葡萄褐斑病和葡萄霜霉病为害,并根据其发病条件和规律进行防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葡萄褐斑病1.1症状:葡萄褐斑病仅为害叶片,有大褐班和小褐斑两种。大褐斑病病斑近圆形,直径3~10mm,中心有深、浅间隔的褐色环纹,有时外围具黄绿色晕圈。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及背面散生深褐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连接在一起而成不规则的大病斑,后期病斑组织干枯破裂,导致早期落叶。小褐斑病病斑…  相似文献   

9.
正对早期记忆力下降人群的研究表明,每天食用两次葡萄,坚持6个月,可以抑制阿尔茨海默症相关区域代谢显著下降。脑中这些区域代谢能力缓慢是阿尔茨海默症早期阶段的标志。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最近发表在老年医学杂志上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富含  相似文献   

10.
美国农业研究署西部人类营养研究中心的一位分子生物学研究人员,最近在实验室的一项营养研究中发现,草莓、葡萄、蓝莓等水果以及迷迭香等调料中的化合物可以杀灭早期癌细胞。该研究人员在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为探索强势极性葡萄品种的优质、高产栽培架式,以紫秋、白香蕉葡萄为试材,采用单篱架、V型篱架和平顶棚架作比较栽培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架式对葡萄的夏梢生长、产量品质与管理成本均有影响,其中平顶棚架葡萄栽培处理极显著分别比单篱架和V型篱架的夏芽萌生变少、结果枝节间缩短、早期病叶减轻、单体果穗增重、单位产量提高。枝蔓长势旺、生长极性强的葡萄品种,宜用平顶棚架栽培。  相似文献   

12.
正南非鲜食葡萄业(SATGI)发布消息称,由于南非第二大鲜食葡萄产地奥兰治河谷地区遇干旱,2015/2016产季南非鲜食葡萄减产严重。从2015年12月10日发布的数据来看,奥兰治河谷地区的鲜食葡萄产量预计仅1 800万~1 850万箱,大大低于早期的预期数据,南非葡萄产量  相似文献   

13.
试验     
正摘叶处理影响葡萄果实品质据《北方园艺》2018年第22期《高温干燥气候下不同摘叶方式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蔡军社等)报道,以"赤霞珠"葡萄为试材,在果实转色期进行去除结果枝果穗下全部叶片(A)、保留靠近果穗1片叶(B)和结果枝果穗下叶片去叶不去叶柄(C)等3种摘叶方式,研究不同摘叶方式对吐鲁番高温干旱区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摘叶方式与对照(CK)相比,对果穗质量、枝条成熟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5年生刺葡萄为材料,采用基质栽培,研究了不同施钾水平对刺葡萄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增施钾肥能显著提高刺葡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及各糖组分含量,降低果实中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C2处理(540 g.株?1)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说明适量施钾有利于促进刺葡萄果实中糖分的积累。施钾显著提高了刺葡萄果实发育早期 AI 和 SS的活性,对 NI 、SPS影响较小,C2处理(540 g.株?1)下各时期代谢酶的活性最强,说明适量施钾提高了刺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各有关代谢酶活性,促进了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的积累。为刺葡萄的科学施肥、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周期性去叶对地毯草克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毯草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区组试验,初步研究不同去叶周期对地毯草克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去叶周期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中等强度去叶(D20)最适宜地毯草的生长。而过度去叶(D10)或长时间未去叶(D60)都抑制了地毯草的正常生长,从而导致地毯草草坪使用价值下降。因此,中度去叶有利于地毯草的克隆生长,提高成坪速率及其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6.
受气候和价格影响,2008年全球葡萄干供应相对减少,加上劳动力成本上涨,柴油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全球葡萄干价格将普遍上扬。由于早期遭遇大雨,南非葡萄采收期延迟,葡萄  相似文献   

17.
晚熟葡萄新品种“紫地球”是山东省江北葡萄研究所1992年在“秋黑”葡萄上发现的单株芽变。经多年观察和各地区域试验表明,该品种果穗和果粒大,色泽好,早期丰产,综合性状好,是一个优良的晚熟葡萄品种。2007年通过省级专家鉴定,200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紫地球”。  相似文献   

18.
去叶对尖柞生长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达志  杨思河 《蚕业科学》1993,19(4):251-252
<正> 尖柞是放养柞蚕的主要树种之一。本试验试图通过人工去叶模拟试验来探讨不同去叶强度对尖柞生长的相对影响,为蚕业生产上制定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树种和去叶强度 试验在辽宁省蚕科所试验场内进行。为8年生尖柞,株行距1×1平方米,在第3年齐地面剪伐过一次。试验共设重度(去叶100%,D4)、较重度(去叶75%,D3)、中度(去叶50%,D2)、轻度(去叶25%,D1)和对照(不去叶,D0)五个处理,各重复4次;样树大小接近,共20株。同时选择50  相似文献   

19.
晚熟葡萄新品种紫地球是山东省江北葡萄研究所1992年在秋黑葡萄上发现的单株芽变。经多年观察和各地区域试验表明,该品种果穗和果粒大,色泽好,早期丰产,综合性状好,是一个优良的晚熟葡萄品种。2007年通过省级专家鉴定,200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紫地球。  相似文献   

20.
针对葡萄中卷叶病毒3 (grapevine leaf roll virus 3, GLRaV-3)和茎痘病毒(grapevine rupestris stem pitting-associated virus, GRSPaV)的发生情况,建立了同时检测GLRaV-3和GRSPaV的双重PCR技术,结果表明,建立的双重PCR反应体系最适退火温度为56.1℃,20 μL PCR反应体系中最适引物浓度为0.1 μmol/L;该方法能够检测出GLRaV-3和GRSPaV的cDNA最低浓度分别为0.99 pg/μL和99.43 ng/μL,且特异性良好。应用该双重PCR方法检测了来自贵州凯里和遵义地区的30份不同品种葡萄样品。所测样品中,当地种植的三种葡萄被GLRaV-3的病毒侵染率为100%。将当地检测出的病毒核苷酸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后,其中GLRaV-3与美国分离株(AJ748523)相似度最高,为99.82%;GRSPaV与巴西分离株(KT008370)相似度最高,为99.08%。经田间试验,该双重PCR方法可以应用于葡萄GLRaV-3和GRSPaV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