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培育壮苗,研究了KT、ABA、6-BA及S3307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单独使用对马铃薯试管苗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对Favorita添加KT、ABA以及S3307的浓度应小于0.1mg·L~(-1)或不单独使用;对尤金添加KT的浓度以0.1mg·L~(-1)为宜,在此浓度时试管苗比对照长势好,添加ABA和S3307浓度要小于0.1mg·L~(-1)。两品种单独使用6-BA会使试管苗生长势减弱甚至不生根、不生长。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新型调节剂烯效唑(S3307)促使甘薯增产增收的效果,2013年在黑龙江省半干旱地区沙壤土甘薯结薯初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S3307分别进行大田小区试验。结果表明:S3307能够调控徐薯22和黑龙江省一窝红的产量、大小薯比例结构、结薯个数,增减幅度随浓度变化,与CK(喷施清水)达到差异显著,增产的最佳浓度均为75mg·L-1,分别增产17.16%和34.89%;可实现甘薯增收312.83~4 289.17元·hm-2;徐薯22存在低浓度造成减产减收。由此得出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S3307能够显著调控大小薯结构及产量(P0.05),可使甘薯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延缓型调节剂烯效唑(S3307)对糜子幼苗农艺性状的调控效应,以粘丰5号、齐黍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播种前浸种的处理方式,设置了1 mg·L~(-1)、5 mg·L~(-1)、25 mg·L~(-1)等3个浓度,清水浸种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浓度S3307对糜子幼苗株高、茎粗、茎干重、叶干重、地下干重及根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S3307除对糜子幼苗茎粗调节作用不显著外,对糜子幼苗其他农艺性状均有调节作用。与对照清水浸种相比,三种浓度S3307对糜子幼苗株高及幼苗叶干重均起抑制作用;1 mg·L~(-1)、5 mg·L~(-1) S3307浸种对糜子幼苗茎干重、地下干重及根冠比起促进作用,而25 mg·L~(-1)S3307浸种处理起抑制作用,5 mg·L~(-1)处理下糜子幼苗根冠比达到最大值。综合表明,5 mg·L~(-1) S3307对糜子幼苗农艺性状调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是克服病毒侵害及解决马铃薯退化最为有效的途径。为保持马铃薯新品种‘吉薯1号’的品质,本研究以马铃薯新品种吉薯1号茎尖为外植体,对其脱毒方式和组织快繁培养基组分进行了优化。确定了以0.1%升汞8 min+75%酒精30 s对马铃薯茎尖脱毒后,用MS+6-BA 2 mg·L~(-1)+GA_30.2 mg·L~(-1)+NAA 0.2 mg·L~(-1)培养基进行茎尖分化培养,再经MS+PIX 1.0 mg·L~(-1)培养基继代,可满足工厂化育苗需要。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传统种植方法易引起病毒积累和品种退化,目前国内外利用茎尖脱毒防止马铃薯退化,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探究不同消毒方法、不同浓度激素配比的诱导培养基、不同茎尖大小、不同培养条件对茎尖成苗及脱毒对马铃薯品种延薯9号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来水冲洗1~2 min+75%乙醇1 min+0.1%升汞5 min+无菌水冲洗2次,可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诱导培养基MS+1.0 mg·L~(-1) IAA+1.0 mg·L~(-1) GA_3+30 g·L~(-1)蔗糖+8 g·L~(-1)琼脂、茎尖分生组织0.3~0.4 mm、光照强度2 000 lx条件下,光照时长16 h·d~(-1),培养温度26℃时成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芍药种胚启动培养、丛生芽诱导及增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以芍药种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发育阶段的种胚(授粉后65,75,85,95d)、暗培养时间(0,4,8d)以及3种激素(1.0mg·L~(-1)6-BA、0.5mg·L~(-1)GA_3、0.2mg·L~(-1)NAA)对芍药种胚启动培养的影响;同时研究6-BA(0.5mg·L~(-1)和1.0mg·L~(-1))与GA_3(0.5mg·L~(-1)和1.0mg·L~(-1))的激素组合对种胚丛生芽初步诱导的影响;也探究不同浓度的6-BA(1.0,2.0,3.0,4.0mg·L~(-1))与1.0mg·L~(-1)GA_3组合对种胚丛生芽二次诱导以及不同浓度的CH(0,0.3,0.5g·L~(-1))对种胚丛生芽增殖成苗的影响;本试验还以子叶节为外植体,接种在种胚丛生芽最适的诱导及增殖的培养基中,对种胚丛生芽及子叶节丛生芽形态特征的差异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芍药种胚启动培养的最佳胚龄为授粉后的75d;胚苗最佳的培养方式为暗培养4d后置于正常光照条件下培养;启动培养最适激素组合为0.5mg·L~(-1)GA_3+1.0mg·L~(-1)6-BA;丛生芽初步诱导及二次诱导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1.0mg·L~(-1)GA_3+1.0mg·L~(-1)6-BA及MS+1.0mg·L~(-1)GA_3+2.0mg·L~(-1)6-BA;丛生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1.0mg·L~(-1)MS+GA_3+3.0mg·L~(-1)6-BA+0.3g·L~(-1)CH+0.1mg·L~(-1)NAA+1.0g·L~(-1)PVP,适宜浓度的CH可显著提高丛生芽的增殖系数,也可以使丛生芽苗更健壮。丛生芽初步诱导过程中,子叶节的诱导效果及生长状态优于种胚直接诱导,但种胚具有更高的萌发潜质。种胚丛生芽的增殖效果优于子叶节丛生芽。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不同离子浓度的营养液对水培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叶片光合性能和结薯性能的影响,明确水培马铃薯在各个生长发育期对营养液离子浓度的要求,为水培马铃薯高效栽培营养液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早熟马铃薯品种"渝薯1号"和晚熟马铃薯品种‘鄂薯5号’为材料,研究了营养液的离子浓度对水培脱毒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根系活力、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和微型薯产量的影响。当营养液离子浓度为3186.38 mg·L~(-1),EC值为2.91 ms·cm~(-1)时,2个品种的微型薯数量和产量最高;在块茎膨大期,该处理下的根系活力、净光合速率(P_n)、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实际量子产额(ΦPSⅡ)、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qP)等均提高。4248.51 mg·L~(-1)的高浓度处理虽然可以促进地上部分生长、叶绿素合成和匍匐茎形成,但不利于块茎形成,推迟结薯,还会引起早熟品种渝薯1号叶片和根系早衰。低营养液离子浓度(C≤2124.26 mg·L~(-1))处理可促进块茎提早形成,但植株叶面积、根系活力、P_n、F_v/F_m、ΦPSⅡ、ETR和qP较低,降低叶片光合速率和光化学效率,匍匐茎形成少,使微型薯产量降低。营养液离子浓度为3186.38 mg·L~(-1)时最适合马铃薯全程生长,而在马铃薯植株块茎形成前可适当提高营养液浓度,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应适度降低营养液浓度,可有效提高水培马铃薯微型薯产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在红小豆结荚时期进行叶面喷施烯效唑(S3307)对叶片生理代谢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以吉红9号红小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0,15,30,45 mg·L~(-1) 4个浓度处理,结荚期叶面喷施S3307后测定叶片蒸腾速率(Tr)和净光合速率(Pn),过氧化物酶(POD)、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3种保护酶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红小豆结荚时期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S3307,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净光合速率(Pn)显著提高,POD,SOD和CAT活性显著增强,MDA含量显著降低;单株粒质量、百粒质量及籽粒产量均显著增加。说明结荚时期叶面喷施适宜浓度S3307能够促进叶片生理代谢,提高产量,其最佳喷施浓度为30 mg·L~(-1)。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细胞分类素(CPPU)对葡萄果实香气组分及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阐明香气物质的合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阳光玫瑰’葡萄为材料,在花期时用25 mg·L~(-1)GA_3处理花序,花后2周时用25 mg·L~(-1)GA_3+0 mg·L~(-1)CPPU处理果穗作为对照(CK),设置25 mg·L~(-1)GA_3+5 mg·L~(-1)CPPU(Ⅰ)、25 mg·L~(-1)GA_3+10 mg·L~(-1)CPPU(Ⅱ)、25 mg·L~(-1)GA_3+15 mg·L~(-1)CPPU(Ⅲ)3个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研究香气合成相关基因脱氧木酮糖磷酸合酶基因(DXS3)、香叶基二磷酸合酶基因(GPPS)和里那醇合成酶基因(LIS)的表达变化,并利用GC-MS技术测定葡萄香气组分。[结果]与对照相比,处理Ⅰ和Ⅱ的果实显著增大、增重,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有所下降,外观品质提高,处理Ⅲ因CPPU浓度过高而引起葡萄品质下降。与对照相比,香气种类减少,萜类物质特征香气里那醇、顺式氧化里那醇、香叶醇等相对含量降低,风味变淡,且CPPU浓度过高,不利于香气的产生。与对照相比,经不同浓度CPPU处理的果实中香气合成相关基因DXS3、GPPS、LIS表达量高峰推迟且峰值下调,浓度越高,推迟时间越久,峰值更低,基因表达受抑制,这与萜类物质相对含量降低相一致。[结论]25 mg·L~(-1)GA_3+5 mg·L~(-1)CPPU处理能够改善‘阳光玫瑰’葡萄外观品质并保证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以4个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栽培种为材料,对其叶片、茎段和试管薯3种外植体再生体系进行研究,筛选与优化马铃薯遗传转化的受体材料和条件,建立马铃薯高效遗传转化受体体系。结果表明:茎段较叶片愈伤组织形成速度更快、诱导率更高。其中,‘陇薯3号’愈伤组织分化效果最佳,分化率和出苗率分别达100%和175.0%。在添加1.0mg·L~(-1)ZT+1.0mg·L~(-1) IAA+0.5mg·L~(-1)6-BA+0.2mg·L~(-1) GA的MS培养基中,4个品种的试管薯均可通过直接分化再生系统分化成苗。其中,以‘青薯168’试管薯薯片出苗率最高(110.0%)。验证了试管薯作为转化受体,受基因型的影响小,转化周期短,是马铃薯遗传转化的最佳材料,进一步建立试管薯繁育及再生体系,为马铃薯遗传转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杂交晚稻品种桃优香占和泰优39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多效唑(MET)、烯效唑(S3307)、脱落酸(ABA)、萘乙酸(NAA)、生长素(2,4-D)、6-苄氨基嘌呤(6-BA)、膨大剂(CPPU)、赤霉素(GA_3)浸种对机插杂交晚稻秧苗素质的调控规律。结果表明:MET、S3307、2,4-D和CPPU均提高了水稻幼苗的叶龄;MET以及适宜浓度的6-BA、GA_3和ABA能够增加水稻秧苗的绿叶数;适宜浓度的MET、S3307和6-BA降低了两个品种的苗高,但显著增加了茎基宽、秧苗鲜质量和干质量;适宜浓度的MET、S3307、6-BA和GA_3能增加秧苗的白根数和总根数;除ABA外,各调节剂处理均能提高水稻秧苗的干质量和鲜质量;茎基宽与绿叶数、叶龄、秧苗干质量间,白根数与总根数、绿叶数、秧苗鲜质量间,秧苗干质量与鲜质量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叶龄与苗高、白根数呈显著负相关。总之,MET、S3307和6-BA这3种调节剂能够提高桃优香占与泰优390的秧苗素质,其中MET 200~500 mg/L处理、S3307 500 mg/L处理以及5 mg/L 6-BA处理的调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植物激素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浸种时间条件下对薰衣草种子萌发的影响,提高其种子发芽率,本试验采用GA_3、6-BA两种植物激素,分别设置4个浓度(50,100,200,300 mg·L~(-1))和2个浸种时间(6,12 h)对薰衣草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测定各处理薰衣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表明,GA_3和6-BA均可显著提高其发芽率和发芽势(P0.05),其中,GA_3效果优于6-BA;GA_3处理浓度和浸种时间均存在剂量效应,即随着其浓度上升和浸种时间延长,薰衣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呈递增趋势,以300 mg·L~(-1)、12 h浸种处理的效果最优,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58.00%和51.67%;6-BA处理不存在剂量效应,以100 mg·L~(-1)、6 h浸种处理条件下薰衣草种子发芽率最高,为31.5%,以300 mg·L~(-1)、12 h浸种处理发芽势最高,为19.33%。综合而言,本试验所设的16个处理中以GA_3300 mg·L~(-1)、12 h的浸种处理在促进薰衣草种子萌发方面的效果最好,显著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适宜广东地区种植的红皮马铃薯品种(系),丰富广东省马铃薯品种类型。【方法】以费乌瑞它为对照种,对引进的红皮马铃薯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并对各品种(系)的物候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调查。【结果】参试品种在广州地区均能成熟,其中青薯9号、华薯1号、S14-1743、S14-1747较对照种费乌瑞它增产幅度较大,以青薯9号产量最高,为37 500.0 kg/hm~2,较对照种增产37.0%;其次是华薯1号,产量为35 912.7 kg/hm~2,较对照种增产31.2%;S14-1743居第3位,产量为34 722.2 kg/hm~2,较对照种增产26.8%;S14-1747居第4位,产量为33 333.3 kg/hm~2,较对照种增产21.7%。上述4个品种的田间病害发病率较低、生长势强、芽眼浅或中等、商品薯率高。【结论】青薯9号、华薯1号、S14-1743、S14-1747这4个品种(系)均表现出高产、抗病性好,建议进行多点品种比较试验,以确定其地域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马铃薯高效、稳定离体再生体系,以延薯4号无菌试管苗茎段为材料,通过对茎段再生体系的筛选,优化了培养基内最佳激素配比浓度。结果表明:马铃薯延薯4号无菌试管苗茎段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为:MS+6-BA3.0 mg·L~(-1)+NAA1.0 mg·L~(-1)。茎段丛生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2.0mg·L~(-1)+NAA0.20mg·L~(-1)+G A_31.0mg·L~(-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α-萘乙酸钠(NAA)、赤霉素(GA_3)和6-苄氨基嘌呤(6-BA)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质量浓度对不同程度盐胁迫条件下黑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为在盐渍地区种植黑小麦提供可能性和科学依据。【方法】以紫麦一号的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纸床法分别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程度盐胁迫条件下黑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在无盐胁迫条件下,NAA、GA_3、6-BA质量浓度分别为150 mg·L~(-1)、GA_3 200 mg·L~(-1)和6-BA 5 mg·L~(-1)时,黑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等萌发指标均为最佳;复合盐(NaCl∶Na_2SO_4=1∶1)溶液浸种显著抑制了黑小麦种子的萌发;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预处理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复合盐胁迫对黑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在中低浓度(40~80 mmol·L~(-1))复合盐胁迫条件下,GA_3 200 mg·L~(-1)和6-BA 5 mg·L~(-1)预处理均能有效缓解复合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随着复合盐浓度的增加,各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明显下降,当复合盐浓度为120 mmol·L~(-1)时,只有6-BA 5 mg·L~(-1)预处理对缓解胁迫有一定作用。【结论】在中低复合盐浓度胁迫条件下,采用GA_3(200 mg·L~(-1))或6-BA(5 mg·L~(-1))预处理能够缓解盐胁迫对黑小麦种子的伤害,从而显著促进在盐胁迫条件下黑小麦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6.
1.马铃薯栽培技术 (1)马铃薯播种前的准备.①品种选择:选择全生育期80天以内、前期产量高、结薯集中、商品型好的超早熟或及早熟马铃薯品种.如早大白、早50、尤金、东农303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彩色马铃薯茎尖培养方法,获得彩色马铃薯无毒试管苗,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的培养基对21份彩色马铃薯后代品系组培苗形成的影响,并用RT-PCR方法对试管苗进行马铃薯主要病毒检测。结果表明,筛选出的组合(MS+NAA0.05mg·L~(-1)+6-BA0.1mg·L~(-1)+GA30.2mg·L~(-1)+泛酸钙0.2mg·L~(-1))可作为闽薯1号茎尖诱导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优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在不同的彩色品种茎尖分化和植株形成差异较大,试管苗经RT-PCR检测6种马铃薯病毒(PVX、PVY、PVS、PVA、PVM和PSTVd),获得了11份彩色马铃薯脱毒苗,可用于大田生产用试管苗。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合罗平县冬季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选择11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较米拉(CK)增产的品种有7个,其中增产10%以上的品种有4个,分别是S05-53-275、S03-1452、青薯9号、宣薯2号;其中S05-53-275产量最高,平均单产52 412.4 kg/hm~2,较米拉(CK)增47.98%,居第1位;其他3个品种(系)增产14.84%~24.22%,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研究赤霉素(GA_3)浸种对甜叶菊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先通过测定浸种后溶液的电导率,从50、100、200、400、600 mg·L~(-1)GA_3中选择最佳浓度,确定浸种时间为24 h,与清水浸种作比较,对浸种后种子萌发情况、可溶性糖、淀粉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00 mg·L~(-1)GA_3浸种后溶液电导率为178.9μs·cm-1,显著低于(P0.05)其他各浓度下的浸种液,为甜叶菊浸种最佳浓度。在此浸种浓度下与清水浸种相比,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提高17.45%和17.40%,发霉率下降43.04%;可溶性糖的变化表现不一致,清水浸种呈下降趋势,赤霉素浸种出现波动,但含量高于清水浸种;淀粉含量在0 d测定中赤霉素浸种比清水浸种低0.07 mg·g-1,之后6 d内无明显变化;可溶性蛋白在赤霉素浸种后变化不大,而清水浸种后则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综上所述,所选浓度为200 mg·L~(-1)GA_3能够促进甜叶菊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20.
以‘桂淮2号’淮山药为供试品种,以矮壮素(CCC)与羟季铵·萘合剂(氯化胆碱CC+萘乙酸NAA)为供试药剂,探索不同种类及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南方地区淮山药叶绿素含量及淀粉分解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CCC能延缓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幅度,显著提高叶片淀粉酶活性,有利于光合碳水化合物从源(叶片)向库(块茎)转移。喷施CCC 1750、2250 mg·L~(-1)及羟季铵·萘合剂(CC 225 mg·L~(-1)+NAA 20 mg·L~(-1))均可提高淮山药块茎膨大末期鲜薯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有利于鲜薯淀粉合成及产量提高,相互之间有正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