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当前除草剂品种繁多而谷子田可用除草剂稀缺的条件下,探讨二甲四氯除草剂在谷子田施用时的安全性。采用大田试验研究谷子3~4叶期喷施不同剂量二甲四氯对‘张杂谷10号’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除草剂处理后,谷子叶片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有效量子产量[Y(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胞间CO2摩尔分数(Ci)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的变化呈相反趋势,且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此外,除草剂对谷子植株光合特性的影响效应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弱,表现为喷施除草剂后15d之前较为显著,其后多数指标可恢复至对照水平。谷子产量随供试除草剂剂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可见,在二甲四氯喷施剂量超过1 500g/hm2时,会对谷子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降低谷子产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晋谷21号进行盆栽试验,于3~5叶期喷施清水(对照)及150,300(推荐剂量),600,1 200 g/hm2的苄嘧磺隆,在药后3,7,15 d测定谷子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分鲜质量等农艺性状和光合色素含量,旨在探明除草剂苄嘧磺隆对晋谷21号农艺性状和光合色素的影响,为谷子田正确有效地应用苄嘧磺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用苄嘧磺隆除草剂与对照相比,晋谷21号的株高、叶面积和地上部分鲜质量在苄嘧磺隆600 g/hm2时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在苄嘧磺隆1 200 g/hm2时显著降低。苄嘧磺隆在≤300 g/hm2时相对安全,而在高剂量(1 200 g/hm2)下对晋谷21号产生药害较严重。  相似文献   

3.
以张杂谷10号为试验材料,于谷子拔节期分别喷施清水及不同用量(0.75、1.50、2.25、3.00 kg/hm~2)的钼酸铵,在施肥后对谷子农艺性状、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及产量构成进行测定,旨在探明钼酸铵对张杂谷10号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谷田合理有效施用钼酸铵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用钼酸铵与清水对照相比,叶绿素含量在1.5 kg/hm~2用量下显著升高,株高、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及产量在1.5 kg/hm~2用量下均达到最大值,增产效果明显。在谷子拔节期喷施1.5 kg/hm~2用量的钼酸铵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种植密度对夏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夏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金选6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6个密度处理,分别为30万、60万、90万、120万、150万、180万株/hm~2,分析金选6号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抗倒性。[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大,植株的株高、茎粗、茎干重、穗长、穗粗、植株干重、穗重、穗粒重、出谷率、千粒重均呈逐渐减小趋势,处理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谷子产量随密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当密度为90万株/hm~2时,产量达最大值6 038.01 kg/hm~2,密度为60万株/hm~2时次之,且两者差异不显著。通过SPSS曲线回归获得的二次曲线模型Y=4762.081+27.812x-0.161x~2为描述谷子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的最优模型,当x=86(密度约为86万株/hm~2)时,谷子理论产量最大为5 963.16 kg/hm~2,与实测的最适种植密度基本一致。[结论]金选6号最佳种植密度为60万~90万株/hm~2。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明在覆膜谷子田膜间喷施乙草胺对谷子苗期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以张杂谷10号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5月23日播种,5月24日通过膜间喷施不同剂量(0 L·hm~(-2),2.25 L·hm~(-2), 4.5 L·hm~(-2), 6.75 L·hm~(-2),9 L·hm~(-2))乙草胺,在苗期测定谷子叶片中的POD、SOD活性,MDA含量,施药45 d杂草防效以及成熟期产量构成指标。[结果]从生理指标来看,各处理下谷子叶片SOD、POD活性随着喷施乙草胺剂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时间的延长POD、SOD活性仅9 L·hm~(-2)剂量较对照差异显著(P0.05),而各处理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随时间的延长各处理间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从杂草防除率来看,各处理杂草防除效果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在9 L·hm~(-2)剂量下达到最大,杂草防除率为97.18%;从产量来看,各处理产量随剂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2.25 L·hm~(-2)剂量时达最大值,较对照显著增加13.89%(P0.05),其中除穗重显著增加外,其它产量构成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6.75、9 L·hm~(-2)剂量下产量较对照相比显著降低25.28%,39.31%。[结论]在膜间喷施2.25 L·hm~(-2)乙草胺最为适宜,谷子生长发育安全且除草效果较好,产量增加,可推荐谷田膜间施用,而喷施6.75 L·hm~(-2)、9 L·hm~(-2)乙草胺其杂草防除率高达94%以上,但会造成减产,应谨慎喷施使用。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机直播田草害难除问题,在安徽省宣城地区进行了机直播水稻"播喷同步"机械化除草试验。结果表明:300 g/L丙草胺(450 g a.i./hm~2)+10%苄嘧磺隆(30 g a.i./hm~2)和30%丙草胺(585 g a.i./hm~2)+10%苄嘧磺隆(30 g a.i./hm~2)处理均对水稻生长安全;机械施药26 d后,对田间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碎米莎草(Cyperus iria)和节节菜(Rotala indica)、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等阔叶草的植株密度防效均在93%以上,水稻产量在9 000 kg/hm~2以上。试验表明,300 g/L丙草胺+10%苄嘧磺隆和30%丙草胺+10%苄嘧磺隆均可以在机直播水稻"播喷同步"机械除草技术中使用。  相似文献   

7.
种植密度对夏谷抗倒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河南省夏谷的适宜种植密度,以豫谷23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45. 0万、52. 5万、60. 0万、67. 5万株/hm~24个种植密度,系统研究了夏谷的植株形态特征、抗倒性、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之间谷子株高没有显著差异,但重心高度随密度增加显著升高,茎粗、穗长、光合速率、茎秆弯折力、单穗质量、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当密度为60万株/hm~2时谷子产量最高(6 036. 0 kg/hm~2)。说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种植密度可以提升谷子产量,但同时加剧了植株对资源的争夺,导致植株茎秆细弱,增加了倒伏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苣荬菜是新疆地区玉米地、棉田等农田中主要杂草之一,为评价新型除草剂30%苯唑草酮对苣荬菜的防治效果,测定了不同施药量处理对苣荬菜叶片中叶绿素、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药量112.50 g/hm2处理的苣荬菜叶片叶绿素含量最低,MDA、可溶性糖含量最大;施药后3~5 d,苣荬菜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MDA、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7 d后达最高值;施药量22.50 g/hm2处理的叶绿素含量降幅较小,MDA含量增幅较低,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明显;从防治效果上来说,试验中苯唑草酮112.50 g/hm2处理最好,但基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应该选择低于推荐用量的苯唑草酮,或与其他除草剂复配,减少除草剂用量,降低杂草抗药性风险,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氮磷钾配施对谷子农艺性状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农大8号农艺性状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从而选出最佳的氮磷钾配比,试验在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正交设计,设置16个不同的施肥处理,比较分析各处理的农艺性状、光合参数等指标。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农大8号的影响大小次序为NKP,施肥组合为N225 kg/hm~2,P_2O_550 kg/hm~2,K_2O 60 kg/hm~2时谷子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明显低于其他处理,株高、茎粗、叶面积、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相对叶绿素含量及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且差异显著。经过正交分析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谷子农大8号的生产中,理论施肥量为N225 kg/hm~2,P_2O_5100 kg/hm~2,K_2O 60 kg/hm~2时谷子光合特性及产量指标最优、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自身他感作用物对木麻黄幼苗叶绿素及糖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5年生实生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根系浸提液为他感作用物,采用水培方法研究其不同质量分数对木麻黄苗木叶绿素和糖类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麻黄苗木的叶绿素质量分数随木麻黄根浸液质量分数增大而减少,叶绿素a下降幅度大于叶绿素b。高质量分数根浸液作用下,木麻黄苗木叶绿素受到显著影响,而且主要表现在叶绿素a上。木麻黄幼苗的根、茎和叶中碳质量分数和积累量在木麻黄根浸液作用下不断下降。木麻黄根浸液作用下木麻黄苗木根和茎可溶性糖、还原糖和蔗糖质量分数增加。木麻黄根浸液质量分数<50 g.kg-1时,木麻黄苗木叶可溶性糖、还原糖和蔗糖质量分数随根浸液质量分数增大而增加,当木麻黄根浸液质量分数为50 g.kg-1时,木麻黄苗木叶中可溶性糖、还原糖和蔗糖达到最大,然后随木麻黄根浸液质量分数继续增大而不断下降。表6参20  相似文献   

11.
谷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谷子基因组序列开发出SSR引物205对,其中171对可以稳定扩增出目的条带,149对有多态性。利用30个多态性SSR标记对41份谷子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291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9.7个。谷子地方品种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7907,育成品种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7571。对41个谷子品种进行聚类,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164时聚为6组,与生态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富硒谷子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富硒谷子开发不规范、硒含量标准不一致、缺乏标准化富硒谷子生产技术等问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研发制定了集品种、产地、栽培技术、硒肥使用于一体的富硒谷子生产技术规程。该规程从生产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播种、中耕施肥、收获等环节对富硒谷子生产技术进行了规范,2015年12月通过了专家审定,2016年2月1日发布实施(DB 13/T 2320—2015)。  相似文献   

13.
水分高效利用型谷子新品种"冀谷19"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冀谷19是采用杂交方法从"矮88×青丰谷"中选育而成,表现优质、高产和水分利用效率高.2002年和2003年国家夏谷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单产5 296.5 kg/hm2,较对照豫谷5号增产14.4%.2004年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2004年推广面积58 000 hm2,最高单产达8 430 kg/hm2,成为河北省旱地无公害优质小米开发的骨干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基因型谷子叶片衰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谷子品种‘05-61'和‘金谷3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基因型谷子开花至成熟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酶促防御系统的保护酶SOD、CAT活性和MDA积累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个参试品种各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OD、CAT等保护性酶活性呈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MDA含量随着叶片的衰老而升高;与‘金谷3号'谷子相比,‘05-61'叶片防御活性氧毒害的保护酶活性高且下降缓慢,丙二醛含量低且增长缓慢,在籽粒灌浆中后期表现更为明显.研究认为,在旱作农业生产中,延缓叶片衰老,对促进糜子籽粒充实,提高谷子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谷子营养丰富,在中原地区一直是主栽作物,其保健和食疗功效已被人们所熟知,在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文章对谷子的高产栽培指导思想作了分析,并从种植方式、留苗、蹲苗、培育壮苗等方面对谷子高产栽培技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基于网络的谷子突变体库的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利用ASP技术,结合Access数据库服务,构建谷子突变体信息数据共享中英文服务平台。通过该信息平台,可以为谷子遗传育种提供丰富的中间材料,为谷子新种质创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培育抗除草剂谷子品种是解决谷田除草问题的重要方法,现有的抗除草剂谷子品种在生产上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通过抗咪唑乙烟酸谷子种质的引进与应用,创制了一批抗咪唑乙烟酸谷子新种质和新品系,以承谷14号、承谷15号、承谷17号为例,在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等方面都达到或超过当地主栽品种承谷13号。咪唑乙烟酸对谷田的各种杂草都有较好的防效,通过培育抗咪唑乙烟酸的谷子品种,利用咪唑乙烟酸一种除草剂就能实现谷子生产中的间苗和除草,可有效降低操作难度和生产成本,对发展谷子生产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杂交方法,以济8131为母本、石92406为父本选育而成的"冀谷22",表现高产、抗旱和优质.2004~2005年国家夏谷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478.15kg/hm2,较对照豫谷5号增产14.62%.  相似文献   

19.
SRAP标记技术在谷子及其近缘野生种青狗尾草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狗尾草(Setaria viridis)被认为是谷子(S.italica)的祖先种,因此研究青狗尾草与谷子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对于野生有益基因的发掘利用有着深远意义。以来源于不同国家的谷子和青狗尾草共24个品种为试材,分析SRAP技术在谷子和青狗尾草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用24个标记组合共产生127条多态性带,平均每个标记组合产生5.29条多态扩增带。每对引物组合产生的多态性带的比例为16.67%~37.90%,平均为28.30%。说明供试青狗尾草和谷子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对所有材料进行聚类分析,遗传相似系数为0.56~0.90,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79。相似系数为0.56时,可以将24份材料分成2大类群:第一类群全部为青狗尾草,第二类群则包括谷子和部分青狗尾草材料。综上所述,SRAP技术能够有效地对谷子和青狗尾草属进行多态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植物新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是新品种保护的基础和依据,而DUS测试需要依据测试指南来完成。以国内外638个谷子品种为试材,对其53个性状进行了系统观测,确定了苗期叶片颜色、苗期叶鞘颜色、苗期叶姿等20个必测性状和猫耳叶顶端形状、苗期植株姿态、茎秆支持根颜色等18个补充性状作为谷子测试指南的测试性状;并规定了各测试性状的分级代码和判定标准;确定梁谷、张矮10、豫谷八号等55个品种作为谷子测试指南的标准品种。为我国谷子新品种保护提供了DUS测试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