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6-BA对蝴蝶兰开花性状的影响,以蝴蝶兰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6-BA对3个蝴蝶兰品种开花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处理能显著增加蝴蝶兰的花葶数,促进花葶生长,并增加蝴蝶兰的花朵数与花朵直径,提升蝴蝶兰的观赏价值。不同浓度6-BA对不同品种蝴蝶兰开花性状的影响存在差异,可根据不同品种对花葶数、花朵数的生产需要,选择适宜浓度的6-BA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
朵丽蝶兰金桔叶与开花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朵丽蝶兰(Doritaenopsis hybrid)金桔叶片性状与开花性状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通用外观质量鉴定标准,以烟台市农业科学院未抽梗朵丽蝶兰为试材,在开花前完成叶片长度、宽度、厚度、叶面积的调查,然后待其抽梗开花后,调查花梗数、花梗直径、花梗长度、花朵数、花朵直径、花瓣厚度等性状,并采用Excel 2017和SPSS 19.0等软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朵丽蝶兰金桔叶片性状与开花后花朵的性状品质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第一至第三叶片长度较大者,未来植株抽梗开花后花朵数较多,花朵直径、花瓣厚度较大,花梗直径较粗,具有较高品质的开花性状。利用这个简易的叶片性状,可以有效地预测未来抽梗开花后花朵的品质,为筛选植株幼苗提供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蝴蝶兰‘金公主’叶片与花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100株未抽梗‘金公主’为试材,催花前2天调查叶片长度、宽度、厚度等叶性状,抽梗开花后调查花朵数、花朵直径、花梗长度、花梗直径、花梗数、花瓣厚度等花性状,并对叶性状与花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性状与花性状有相关性影响,叶片厚度对花朵数、花瓣厚度影响最显著。利用叶片性状分析可以预估‘金公主’的花性状,进而判断‘金公主’未来的开花品质。本结果可为蝴蝶兰栽培技术与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恒巨双龙蝴蝶兰为材料,在低温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不同浓度的6-BA、GA3和水杨酸(SA)处理对蝴蝶兰开花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6-BA、GA3能够有效地增加蝴蝶兰花朵数量,一定浓度的SA能够增加蝴蝶兰花朵的直径。综合比较得出,6-BA 300 mg/kg+SA 300 mg/kg处理能够增加花朵数量5.7朵,增加花朵直径2.9 cm;GA3100 mg/kg+SA 100 mg/kg处理能够增加花朵数量4.0朵,增加花朵直径1.0 cm,但是容易造成花朵畸形、勾头等影响开花品质的现象;6-BA 300 mg/kg处理能够增加花朵数5.8朵,增加花朵直径0.5 cm。6-BA 300 mg/kg+SA 300 mg/kg处理的花期最长,为204.3 d,且其综合表现优于其他3个处理,建议生产上采用该处理,以便提高蝴蝶兰成花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对11份辣椒品种(系)的生物学性状、商品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并对辣椒果实的单果重、果长、果肉厚和果形指数4个果实形态性状与6个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品质性状差异显著,同时淘汰70#、30#和12#品种;干物质、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辣椒素与果实形态性状呈负相关,而可溶性糖、辣椒红色素与果实形态性状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研制出有效提高蝴蝶兰开花品质的花序调控制剂,开展了花序调控技术提高蝴蝶兰开花品质的应用研究,为获得不同品种类型的有效配方制剂,在研制出2个有效配方制剂的基础上,于2007年底以半蜡质花品种黄C为材料,使用汕头市农科所自主研制的2种蝴蝶兰花序调控配方制剂X、制剂Z、市面销售的花蕾多试剂和清水开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制剂X能有效增加蝴蝶兰半蜡质花品种花序花朵数,且对花色、花型、单花寿命无负面影响,对花朵大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48个蝴蝶兰品种数量性状和分组性状的判定进行研究,为建立蝴蝶兰品种DUS性状的科学判定方法提供支持。【方法】依据DUS测试指南,对蝴蝶兰植株大小、叶片长度、叶片宽度、花序长度、花朵数量、花序梗长度、花序梗粗度、花长度、花宽度、萼片长度、萼片宽度、花瓣长度、花瓣宽度、唇瓣中裂片长度、唇瓣中裂片宽度等15个数量性状进行测量并采集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LSD最小显著差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依据蝴蝶兰15个数量性状表达均值和极差,采用LSD最小显著差法,将其划分为9级表达状态;蝴蝶兰不同部位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的平均值表现为花序性状(31.83%)花瓣性状(25.72%)萼片性状(23.40%)叶片性状(20.26%)唇瓣性状(18.96%),其中花序长度与花朵数量的选择空间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4.63%和44.59%;叶片宽度的多样性指数较大,为2.099 8,DUS表达状态较为丰富,但有可能存在性状稳定性问题;通过主成分分析,在15个数量性状中选择出花宽度、叶片长度、花朵数量3个性状作为分组性状。【结论】可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DUS测试数量性状的分组性状;数量性状的分级存在不稳定因素,如品种内变异、栽培条件、地域差异等,不能以固定的性状表达范围作为分级标准,需要大量数据支撑并进行年度校正。  相似文献   

8.
蝴蝶兰品质性状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构建蝴蝶兰品质综合评价体系及分级标准,2010—2012年对收集保存的213份蝴蝶兰资源主要品质性状进行观察统计,应用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建立综合评价体系。18项品质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4.28%,花梗侧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28.45%,类型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9.71%。运用主成分分析将18项评价指标压缩成10个综合因子,并确定株幅、叶长、叶宽、花梗数、花梗侧分枝数、花梗长、花梗粗、花朵长度、花朵宽度、花瓣厚、花朵数、花朵间距、花色、感病指数、花香、类型等16项指标为蝴蝶兰品质评价指标。利用概率分布和层次分析建立了品质指标的分级标准及评分标准;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建立了蝴蝶兰4个品质判别函数;并对原始样品进行了分类,其中90.1%已正确分类,88.3%在交叉验证中正确分类,因此建立的蝴蝶兰品质判别函数正确率较高;筛选出优级品种70个,占32.86%;良级品种19个,占8.92%;中级品种77个,占36.15%,差级品种47个,占22.07%。以上所采用的方法可从不同层面对蝴蝶兰资源进行评价分析,得出量化结果、评价标准和判别函数,全面、客观地评价蝴蝶兰品种的优劣,体现评价体系和分级标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青花菜花球质量与植株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依绿早生青花菜品种为材料,对其植株主要农艺性状与花球质量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花球直径与花球质量呈极显著相关,花球茎直径与花球质量呈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叶面积指数>花球直径>花球茎直径>开展度>株高,此结果可作为青花菜育种中目标性状选择的依据.由于叶面积指数受植株叶片大小与叶片数的共同影响,因此青花菜定植后,在栽培上要尽快促进植株生长,使其在花芽分化前迅速形成足够的叶数,达到足够的营养面积,从而促进优质高产花球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18个枣品种叶片、枣头、二次枝、枣吊、花等表型性状的调查研究,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明确各品种间的表型变异丰富度及遗传多样性。变异分析表明:各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94%~63.34%,平均变异系数为20.60%,各器官变异大小为花表型性状>叶片表型性状>枣头表型性状>枣吊表型性状>二次枝表型性状。在叶片描述型性状多样性分析中发现Shannon-wiener指数为0.76~1.70,Simpson指数为0.32~0.61,大小与Shannon-wiener指数排列一致,顺序为叶基形状>叶尖形状>叶片形状>叶缘形状>叶片光泽 >叶片颜色>叶片状态。相关性分析中得出多对极显著性相关关系,较为清晰地体现出各器官和各组织间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得出6个主成分因子,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为75.64%,说明该6个主成分能够代表118个枣品种的大部分信息;结合主成分特征向量绝对值大小发现叶片长、宽、叶面积、二次枝长节间度、枣吊叶片数、花序花朵数、花序数对枣种质资源具有较强的描述能力,可以作为资源评价的重要指标。聚类分析将现有种质分为6个大类,同一类别共性明显,不同类别差异较大,除第6类山东大柿饼外其余类别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构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草花三色堇6个品种种子进行300GY^60Coγ辐射处理,可以发现,在M1对不同品种三色堇的开花期和花朵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A、B、E、F4个品种处理后的开花时间均比对照迟;株高、花冠直径和花柄长度多数品种均表现为处理大于对照;B、C、D和E4个品种对辐射处理较为敏感。6个品种对照之间开花期和花朵性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引进9个蝴蝶兰品种,利用宁夏地区夏季凉爽、光照充足、花色艳丽、花品质高的优势,开展不同品种蝴蝶兰商品花催花试验,比较不同生长阶段蝴蝶兰生长发育状况,筛选出适宜宁夏地区夏季催花的蝴蝶兰品种。结果表明:最适宜催花的品种为大辣椒,其他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依次为867、436、黄花、富乐夕阳、婚宴、531、火鸟、枫叶。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全国三大花卉集散地之一的青州,蝴蝶兰市场份额大,近两年来蝴蝶兰品种更新速度快,探索合理的蝴蝶兰商品性评价体系,对于引导蝴蝶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12个蝴蝶兰品种(系)的 13个性状指标进行观察统计,运用变异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商品性综合评价。利用变异分析法对蝴蝶兰中各个指标的变异系数进行方差分析,得出花梗数及花梗侧分枝及花朵数量等性状变异率比较大,变异率大的指标可为研究蝴蝶兰品种推广提供很好的指导意见;利用主成分分析,第1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57.46%)比其他的要大很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蝴蝶兰Phalaenopsis倍性与主要性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压片法对85份蝴蝶兰资源的倍性进行了鉴定,测量了这些资源的气孔长度、气孔密度、叶长、叶宽、叶厚、花朵直径和花朵数.【结果和结论】85份蝴蝶兰资源中3份为二倍体,占3.5%;9份为三倍体,占10.6%;73份为四倍体,占85.9%.四倍体蝴蝶兰的气孔长度和花朵直径显著大于二倍体和三倍体,而气孔密度和花朵数显著少于二倍体和三倍体(P0.05).三倍体蝴蝶兰的气孔长度、花朵直径和花朵数与二倍体蝴蝶兰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气孔密度显著小于二倍体(P0.05).四倍体蝴蝶兰的叶长显著大于二倍体(P0.05),但二倍体与三倍体、三倍体与四倍体在叶长上差异不显著(P0.05).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在叶宽和叶厚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蝴蝶兰倍性与气孔长度、叶长和花朵直径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气孔密度和花朵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蝴蝶兰品种“藏宝图”开花性状的影响,采取不同时段和不同浓度的多效唑、矮壮素和丁酰肼对蝴蝶兰“藏宝图”进行处理,结果表明,3种调节剂中多效唑对控制花梗株高效果最好,200 mg/L下效果最佳,矮化14.23 cm;催花后20 d花梗破皮前是启动多效唑的最佳时机,既达到了矮化效果,又不影响花序长度和花朵数,其他2个时段使用多效唑对花序长度和花苞数产生显著影响,多效唑对花梗直径影响不显著。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对花梗高度矮化效果显著,对花序长度和花苞数影响显著,对花梗直径影响不显著。不同浓度的丁酰肼对蝴蝶兰花梗高度矮化效果不显著,对花序长度和花苞数影响显著,对花梗直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纯黄色蜡质蝴蝶兰Phalaenopsis‘C27’为母本、紫红色纸质蝴蝶兰Phalaenopsis‘31’为父本,对其杂种后代植株性状和主要观赏性状的分离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花部特征,可将F_1代分为7个组群,除Group 6花瓣为深紫红色隐条纹之外,其余6个组群均呈现花瓣底色条纹性状分离的显著特征。对F_1代观赏性状变异系数进行分析,花序长、花朵数、花梗长变异最大;其余性状介于双亲之间或低于双亲,表现为中亲优势或衰退。从植株性状变异系数分析,株高、植株冠幅、叶片数变异较大,其余性状变异都较小。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蜡质黄花的优点对纸质大红花观赏性状进行改良,选育特色蝴蝶兰优良单株和新品系奠定基础,并为蝴蝶兰花色育种及亲本选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中红花蝴蝶兰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赤霉素、乙烯利及6-BA处理对蝴蝶兰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能有效延长蝴蝶兰开花期及增加其花朵数,处理效果优于6-BA和乙烯利。综合比较得出,5 mg·L^-1的赤霉素处理后蝴蝶兰开花期和花朵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清水),处理效果最佳,但生产应用时应考虑其有延迟开花作用的因素;此外,300 mg·L^-1的6-BA能较有效地延长蝴蝶兰花期,增加花朵数,且对始花期及盛花期影响不大,生产中亦可采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烤烟种质资源开花类群的划分和抗早花遗传资源的筛选,为烤烟抗早花育种材料的挖掘、利用提供依据。【方法】设置2个播期(提前20d和正常),对2个播期下41个烤烟品种现蕾期的现蕾时间、着生叶片数、植株高度、最大叶长、最大叶宽5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测量,通过相关性及聚类分析,对41份烤烟种质资源的开花特性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此作为烤烟品种不同开花特性类群的聚类依据,对烤烟品种进行分类。【结果】在2个不同播期下,除第2播期烤烟着生叶片数与最大叶宽间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各个指标间均极显著或显著相关,且现蕾时间、着生叶片数、植株高度、最大叶长4项农艺性状指标对烤烟开花类群的划分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现蕾时间和植株高度这2个性状相关性最大,且对烤烟开花特性的影响最大,可以作为鉴定烤烟开花特性的主要指标;着生叶片数和最大叶长这2个指标的相关性结合度也较好,相关性较高,可以作为田间筛选、鉴定烤烟品种开花特性的辅助指标,以进一步印证品种特性。【结论】5个农艺性状指标的聚类结果较好,可以将供试41份烤烟种质资源清晰地划分为抗早花型、早花型、极早花型3大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收集的蝴蝶兰种质资源开展香型多花蝴蝶兰的杂交选育,观察后代群体主要目标性状表现,获得符合目标性状要求的香型多花蝴蝶兰优良单株。【方法】以15个蝴蝶兰品种为亲本开展蝴蝶兰常规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性状调查分析,并与亲本进行比较。【结果】配对的15个杂交组合中编号16161(PL608×PL321)和编号16162(390×PL321)两对组合成功,在2016年获得成熟蒴果,其他13对杂交组合均没有获得蒴果或成熟蒴果。亲本性状最相近的16161栽培杂交后代群体200株,平地空调催花174株,该杂交组合后代数量多、开花株多、株叶型整齐、生长势强,完全遗传了母本的香味;花朵数量均遗传母本特性,接近母本,多于父本;花色、唇色整体上为父母本花色的调和色,有深浅梯度变化;斑点分布规律同母本,未出现亲本花色之外的花色,符合基本遗传规律。部分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指标优于双亲,选育出有香味、花朵数量多、花色鲜亮、开花株形态好的优良单株6株。16162栽培杂交后代群体21株,通过平地空调催花12株,杂交后代均没有遗传亲本的香味,花朵数量多遗传自父本,未选育出香型多花优良单株。【结论】两个亲本相近的香型蝴蝶兰通过杂交,可选育出符合目标性状的香型多花蝴蝶兰优良单株。但由于蝴蝶兰香味遗传背景及机制复杂,在亲本均有香味的情况下,后代不一定能遗传亲本的香味。试验中两个香型蝴蝶兰PL608、PL321可为今后香型多花蝴蝶兰杂交选育亲本选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辽葱1号、辽葱2号、辽葱5号、辽葱6号、大梧桐、天津五叶齐等19个大葱品种为材料,对其叶片颜色、叶片生长速度及茎秆直径等性状特点进行初步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辽葱5号大葱的单株产量高、品质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