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酶解提取、醇解提取、水解提取和复合式提取4种方法获得覆盆子(Rubus chingii)果实提取液,将覆盆子果实提取液与果汁饮料按不同比例混合制得覆盆子果汁饮料,考察原料配比对覆盆子果汁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式提取法得到的覆盆子果实提取液中有效成分含量高,且提取液较为澄清透明,呈金黄色,富有光泽,气味纯正和谐.覆盆子果实提取液与果汁按5:20的体积比混合得到的复合果汁饮料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蓝莓覆盆子复合饮料的生产工艺,确定最佳的条件。[方法]新鲜蓝莓果经酶解、澄清得蓝莓清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蓝莓汁澄清和覆盆子浸提的最佳工艺,同时考察蓝莓覆盆子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比。[结果]试验得出蓝莓汁澄清的最佳工艺为壳聚糖添加量2.5%,澄清时间2.0 h,澄清温度40℃。覆盆子浸提的最佳因素为果胶酶添加量1.0 g/L,浸提温度50℃,pH 3.8,浸提时间1.5 h。蓝莓覆盆子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比为蓝莓清汁与覆盆子浸提液之比1.5∶9,白砂糖添加量5%,柠檬酸添加量0.05%。[结论]蓝莓覆盆子复合饮料营养丰富、口感酸甜、颜色清亮透明。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榨汁、澄清和调配工艺对覆盆子果汁饮料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打浆次数的增多,出汁率、花色苷得率和固形物得率均增加,酶解可以有效提高覆盆子的出汁率;超滤和离心处理能显著提高覆盆子汁透光率,降低其浊度;覆盆子汁浓度和糖度对产品感官品质影响显著。试验确定覆盆子果汁饮料最佳工艺为:2次打浆制汁,4 000 r·min-1离心10 min澄清处理,覆盆子汁浓度35%,糖度10%,柠檬酸钠添加量0.01%。  相似文献   

4.
掌叶覆盆子栽培性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种栽培的野生掌叶覆盆子栽培性状的观察结果表明,掌叶覆盆子在植株性状,结实率,果实大小,单株产量等方面个体间差异极大。其中浅宽裂叶类型的掌叶覆盆子各主要经济性状和营养成分均明显优于深狭裂叶类型的掌叶覆盆子。作者认为掌叶覆盆子适合驯化栽培,野生种群有很大的选优潜力。  相似文献   

5.
淳安县文昌镇掌叶覆盆子大田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淳安县文昌镇掌叶覆盆子大田栽培技术,包括栽培方式、园地管理2个方面内容,以促进覆盆子产业的发展,打造地区覆盆子产业金名片。  相似文献   

6.
比较不同种源覆盆子以及不同施肥方案、不同遮阴程度、不同成熟阶段、不同炮制方法等对覆盆子鞣花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西部13个种源覆盆子鞣花酸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缙云双溪口乡松树岗村的1个种源(JY-04)鞣花酸含量最高,与其他种源达到极显著差异;施肥处理的覆盆子鞣花酸含量总体比不施肥的高,但无显著差异;遮阴处理对覆盆子鞣花酸含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差异;随着覆盆子果实成熟度的提高,鞣花酸含量逐渐下降,转白与转橙覆盆子之间鞣花酸含量差异显著,与软熟阶段鞣花酸含量差异极显著;炮制方法对覆盆子鞣花酸含量影响较大,蒸青再烘干的覆盆子鞣花酸含量较大幅度超过《中国药典》标准。由此表明,烘干回潮发酵再烘干的炮制方法为本试验中效果最明显的提高覆盆子鞣花酸的方法,建议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发酵法和普通法对比提取覆盆子黄酮,对发酵法提取从菌种选择、料液比例、接种量、发酵时间等方面进行优化研究。优化后的发酵法提取覆盆子黄酮工艺,菌种为安琪酵母,料液比例为1∶20,接种量2%,发酵时间36 h,此条件下覆盆子黄酮提取量为42.36 mg/g,相对于普通热浸提提高144.86%,表明发酵法提取覆盆子黄酮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8.
掌叶覆盆子培育技术及开发利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掌叶覆盆子既可药用,又是新型高营养的野生果品,极具开发价值。介绍了覆盆子的生物学特征、繁殖方法、栽培技术,提出了覆盆子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覆盆子为新"浙八味"之一,具有益肾、固精和缩尿等多种功效,且营养价值丰富,为药食同源植物,有望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覆盆子现阶段繁育技术不成熟,规模化种植困难;覆盆子鲜果不易保存,产品的开发较困难,精深加工技术跟不上限制了覆盆子产业的持续发展。为此,总结了覆盆子繁育技术和健康产品开发的现状,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氮肥对掌叶覆盆子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初花期、盛花期和终花期施用不同量氮肥对掌叶覆盆子植株性状以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处理显著调节了掌叶覆盆子的株高、一次分枝、二次分枝、萌枝数和单叶叶面积发育,提高了单株花数、果实数,但对单株成果率影响不大。氮素处理显著提高了掌叶覆盆子的单个果重、果长和果径,实现了单株产量的增加;提高了掌叶覆盆子果实含糖量,调节了采收期。氮肥尿素调节掌叶覆盆子生长发育的最佳用量为65 g/株,最佳追肥期为初花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初步选育的10株掌叶覆盆子优株进行植株性状、生长习性、开花习性及结果习性的调查,结合掌叶覆盆子优株选育初步标准,淘汰不符合标准的单株,再进行株间比较,选育出不同熟期的掌叶覆盆子优良单株,为推广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覆盆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覆盆子的生物学特征 ,主要栽培技术 ,资源价值 ,提出了覆盆子资源开发利用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13.
掌叶覆盆子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掌叶覆盆子作为一种药食兼用的水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被誉为"黄金水果"和"第三代水果",市场前景广阔。针对当前掌叶覆盆子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而其野生资源日益枯竭的现状,本文从掌叶覆盆子的生长习性及其人工栽培和管理技术方面进行叙述,以期为庆元县大力发展覆盆子人工种植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优株选育和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初步选育的10株掌叶覆盆子优株进行植株性状、生长习性、开花习性及结果习性进行调查,结合掌叶覆盆子优株爱选标准,淘汰不符合标准的单株,再进行株间比较,选育出不同熟期的掌叶覆盆子优良单株。[结果]选育出的优良单株有7号(晚熟、长果型)、6号(早熟、圆果型)及4号(中熟,圆果型)。[结论]复选的3株优良掌叶覆盆子单株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药覆盆子糖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热水提取法提取覆盆子糖蛋白,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覆盆子糖蛋白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超声波辅助热水提取各因素对糖蛋白得率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15、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4h、提取次数2次的条件下,覆盆子糖蛋白得率最高。经超声波处理后覆盆子糖蛋白得率明显增加,超声波处理频率60kHz,功率140W,超声时间为20min,糖蛋白得率最高。[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工艺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提取率较高,适于大规模生产,也可将此法提取到的糖蛋白进一步地纯化以用于后续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掌叶覆盆子的速生丰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掌叶覆盆子是194种覆盆子中唯一入选《中国药典》可入药的覆盆子,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木本植物,植株高1.5~3米,枝细,茎杆多刺,叶片3~7裂,5叶居多,型似掌,故称掌叶覆盆子。果实近球形,为聚合果,以未成熟果实入药,其根、叶亦可药用;成熟果实可用于食疗和保健。功效为补肝肾,缩小便,助阳,固精,明目。治阳痿,遗精,  相似文献   

17.
以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为试验材料,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覆盆子总多酚。以覆盆子总多酚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研究各因素对覆盆子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50%乙醇,料液比1∶20(g/m 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0 h,其中微波辅助时间为8 min,微波功率为600 W,提取次数为2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3次工艺稳定性验证试验,其总多酚提取率平均值为38.83 mg/g。  相似文献   

18.
结合景宁县低海拔山区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介绍了覆盆子-光叶紫花苕-中蜂绿色生态高效套种套养模式及栽培管理关键技术,该种养模式可提高低海拔山区春季覆盆子授粉效率,实现了覆盆子基地化肥零投入,节省了施肥和人工除草成本。  相似文献   

19.
覆盆子为蔷薇科植物,落叶灌木。其果实入药,具有益肾、固精、利尿之功效。 覆盆子主产浙、闽两省,生于向阳山坡、路边、林地及灌木丛中。纵观我国各大药市,连续五年来,覆盆子价格一路走高,  相似文献   

20.
德兴的覆盆子是国家的地理性标志植物,具有很高食用和药用价值。覆盆子的产业发展带动各地经济提高和发展。本文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德兴覆盆子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随着德兴地区逐渐的重视发展覆盆子产业,其种植的面积和种植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资源破坏严重、规模化种植程度降低以及产量不高的现象,这种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覆盆子的要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因此我市提出了加强野生植物保护,提高繁殖效率的和实行规范化种植的新对策,致力于打造德兴的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