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采用5因素二次正交旋转设计,对渭北旱原影响陕229小麦产量形成的播期、密度、施肥量(N、P、油渣)等5项关键性的高产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建立了渭北旱原陕229小麦高产栽培模式,确定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并利用产量反应模型,研究了各项农艺措施对产量形成的单独反应以及各项农艺措施之间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2.
渭北旱原陕229小麦高产栽培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因素二次正交旋转设计,对渭北旱原影响陕229小麦产量形成的播期,密度,施肥量(N,P,油渣)等5项关键性的高产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建立了渭北旱原陕229小麦高产栽培模型模式,确定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并利用产量反应模型,研究了各项农艺措施产量形成的单应以及各项农艺措施之间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5因素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影响地膜棉花优质高产的密度、播期、追施氮肥量、化控量及果枝数等5项农艺措施之间的关系,获得了中等以上肥力的地膜棉田棉花产量形成的函数模型及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在本试验条件下5项农艺措施对产量影响的顺序为密度>化控量>播期>果枝数>追施氮肥量。另外还研究了各项农艺措施间的交互作用效应。并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小面积的信息反馈对比示范试验,对比示范结果表明,运用优化栽培组合方案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采用5因素5水平正交施转回归设计,对陕西水地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中的密度、肥料、缩节胺等5项主要农艺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作用大小依次为密度>缩节胺>尿素>硫酸钾>二铵。研究了各项农艺措施间的交互作用对产量的效应,获得了≥1875kg/hm2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通过反馈示范,提高了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5因素5水平正交施转回归设计,对陕西水地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中的密度、肥料、缩节胺等5项主要农艺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作用大小依次为密度>缩节胺>尿素>硫酸钾>二铵。研究了各项农艺措施间的交互作用对产量的效应,获得了≥1875kg/hm2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通过反馈示范,提高了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6.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冀西北坝上半干旱区旱滩地春油菜产量形成的密度、磷肥、氮肥、追氮比例四项关键农艺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建立了高产栽培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单因素和二因素产量效应。四项农艺措施对产量作用的大小依次是:氮肥>密度>磷肥>追氮比例。优化农艺措施组合是:每公顷密度24.3~30.1万株,P_2O_5 53~80kg,N 107.8~120.9kg,追N比为总量的73%~93%。  相似文献   

7.
热研2号柱花草优质栽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影响热研2号柱花草产量的5项农艺措施,采用5因素干净人正交旋转组合回归设计对热研2号柱花草的优质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建立了粗白产量、粗纤维产量与5项农艺措施的回归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解析与寻优,得出5项农艺措施对热研2号柱花草品质的影响程度及优质栽培的最佳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8.
采用五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汁方法,研究建立了低酚棉浙棉9号高产综合农艺措施的产量函数模型。经模拟寻优获得了达到1500kg/hm~2皮棉的五项农艺措施优化组合,两年结果平均值是:每公顷密度为46770~47580株,氮肥(纯N)209.7~243.0kg,磷肥(P_2O_5)64.5~68.7kg,钾肥(K_2O)210.9~221.7kg,打顶时期为7月29~8月2日。在金华、兰溪棉区的土壤、气候生态条件下,农艺措施对产量影响的程度依次是:氮肥>钾肥>打顶时期>密度>磷肥。还研究了各项农艺措施对产量的单独效应和交互作用效应趋势。同时进行了小面积的验证示范试验、信息反溃、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产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冀西北寒旱区旱地莜麦产量和净产值形成的播量、磷肥、氮肥以及追N比例四项关键农艺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初步建立了以高产高效为核心的产量函数、净产值函数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单因素、二因素产量效应,四项农艺措施对产量的作用的大小依次是N肥>播量>磷肥用量>追N比。高产高效的优化农艺措施是:当每公顷产量≥2250kg时,每公顷播量196~211kg,磷肥74~93kg,N肥112~126kg,追肥占总量的72%~89%。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生态区玉米新杂交种成单13号籽粒产量与密度、氮肥、磷肥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产量形成的密度、肥料反应模型,并通过对模型的解析,求出了各因素对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及相互作用,寻出定量生产水平下的最佳农艺措施。本文得出的玉米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为:盆中及盆周东南亩植3500—4000株,亩施有效氮10公斤左右.有效磷7.0公斤左右;盆周西北亩植2922—3324株,亩施有效氮6.9—8.6公斤,有效磷3.4—6.0公斤。  相似文献   

11.
不同播期对谷子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对谷子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播期为主裂区,副裂区为品种。结果表明,早播或晚播都会使谷子产量降低,综合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得出试验所选几个品种的适宜播期为5月13日。  相似文献   

12.
不同播期对‘桂夏豆2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桂夏豆2号’的适宜播期,试验设8个处理,研究播期对‘桂夏豆2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的‘桂夏豆2号’产量及农艺性状差异明显,随着播期的推迟,‘桂夏豆2号’产量减少。在6月上旬至7月下旬期间早播有利高产,8月上中旬播种产量低。因此,在适宜的播种期内早播有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播种深度和播种机具对机播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西南生态区玉米机械化生产提供依据,以仲玉3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播种深度(5cm,8cm)、播种机具(ZHSB-10中型播种机、2B-2小型播种机)对机播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的出苗率、株高整齐度、植株多数农艺性状等均以播种深度5cm的较高;随着玉米的生长发育,播种深度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逐渐变小;播种深度对空秆率、双穗率、倒伏率和倒折率等影响较小,5cm播种深度能小幅度提高机播玉米产量及多数产量性状。不同的播种机具对机播玉米出苗率、株高整齐度和生长发育的各阶段农艺性状、空秆率、双穗率、倒伏率、倒折率、产量及产量构成性状等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温黄平原麦区稻板大麦高产栽培的函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播种量、有机肥与N,P,K肥用量对稻板大麦产量的影响,利用电子计算机模拟选优,结合考虑经济效益,获得了本试验条件下>350 kg/mu并具有最高经济效益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播种量7.5kg/mu(基本苗15万/mu),有机肥(厩肥)1500 kg/mu,化学氮肥(N)8.05 kg/mu,磷肥(P_2O_5)2 kg/mu,钾肥(K_20)12 kg/mu,文中对上述农艺因素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应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糯玉米品种"闽糯0018"在闽东高山反季节栽培中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优选出产量大于900.43 kg/667m2的农艺措施方案:播种期5月22~26日、种植密度3757~3988株/667m2、氮肥用量16.97~19.86 kg/667m2。  相似文献   

16.
油菜机直播方式具有省工、高效的特点。为研究成都平原油菜机直播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试验采用三因素再裂区设计,研究了播种期、播种密度、氮肥水平等机直播关键农艺措施对油菜的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在合理的播种期、播种密度、氮肥供应水平下机直播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最佳配置。当播种期为9月30日,播种密度为30株/m2,氮肥供应水平为27 g/m2时机直播油菜产量最高,可达320 g/m2。  相似文献   

17.
皖麦30晚播高产栽培主要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计算机模拟寻优方案 ,研究了播期、播量、施氮量对晚播小麦产量的综合效益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规律 ,得出在我省淮北地区晚播小麦选用皖麦 30品种 ,单产在 6 75 0kg/hm2 以上的最优农艺组合为 :播期 10月 2 9~ 11月 6日 ,播量 16 3 .5~ 2 19.0kg/hm2 ,底施纯氮 90~ 12 0kg/hm2 ,配合拔节期追施 90kg/hm2 纯氮 ,其最佳产量结构为 5 72 .0万~ 6 2 5 .5万穗 /hm2 ,穗粒数 34.6~ 36粒 ;千粒重 38~ 41g。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花生单粒精播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单粒精播的花生品种.[方法]以适合华南区栽培的珍珠豆型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单粒精播对花生荚果产量、种仁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除桂花22外,其他6个参试品种的荚果产量和种仁产量均高于对照桂花17,其中粤油45、桂花1026、汕油162,桂花21、柳花1号的荚果产量比对照增产显著,种仁产量柳花1号和桂花771比对照增产显著;育种目标相近的花生品种间相似度较高;产量性状与农艺性状及农艺性状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或负相关.[结论]单株生产力高的花生品种更适合单粒精播;粤油45可通过单粒精播获得较高的荚果产量,柳花1号、桂花771、桂花1026可通过单粒精播获得较高的种仁产量,其在广西等地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播期对春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桂春8号和华春6号为试验品种,研究不同播期对春大豆生育期、植株性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大豆的农艺性状、产量有明显的影响,2月25日至3月15日播种,大豆植株性状和产量表现较好,是最佳播种期;作为间套作种植,桂西北地区春大豆也可提早在2月上旬播种,以提高间套种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0.
2008年6月21-7月12日在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实验基地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4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对菊苣生长特性、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菊苣的单株叶片数、单株根重、表观叶面积均随播期的推迟而下降;单株根重与生育期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播期推迟导致菊苣生育期缩短,产量随播期的推迟而显著降低。播期对菊苣的生长特性和产量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山西中部地区,6月21日播种的菊苣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