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境民族的流动,不仅给边境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相关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历来是学界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能更具体、更准确和更全面地了解跨境民族流动问题,笔者对中国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田蓬镇与越南河江省苗旺县的苗族跨境流动的成因、影响以及解决措施进行调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希望在构建"桥头堡"战略的形势下,能对我国跨境民族的管理和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已成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3.
《当代农业》2010,(8):13-13
世博会是一个全球性的盛会,无论从空间,还是从内容等角度来讲,涉及的范围都非常广泛。由于不受国体限制,更不受地域影响,也没有民族,宗教,文化,经济水平等因素限制,参展国家来自世界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强国之梦的基石。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文化发展已被确立为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快速增长。满足文化需求、体现文化关怀,越来越成为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农垦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搞好农场文化建设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德昂族传统利用植物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民族植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初步调查了德昂族传统利用植物的情况,并分别从药用、食用、宗教、文化等4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德昂族对植物的认识和利用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中华民族植物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昂族对植物的传统管理客观上对所居村社周边生境和生物多样性有益;由于德昂族没有文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民族传统文化和知识有被同化、丢失的危险,更全面的开展德昂族植物学调查并作深一步研究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积累、传播和创新的重要阵地,拥有学科齐全、精英荟萃和国际交流频繁的优势,有责任融会贯通古今中外文化成果,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而大学文化繁荣和发展的显明标志和必然趋势,便是个性化与多样化的统一,以及在人类文明进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文化的先进性还因为大学文化是文化的历史积淀和在创新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大学的功能和发展方向,也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文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建设城乡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没有高度精神文明的国度和一个没有先进文化支撑的民族,要想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安定祥和是不可能的。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不仅对城乡思想文化的交流、融合、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一个没有优秀民族文化的民族,不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一个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也不能自强于市场竞争之中。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企业文化蓬勃发展起来,企业文化的作用力与影响力越来越大。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中倡导、积累、筛选、提炼形成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国际环境下,文化的冲突和融和也不可避免。怎样处理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将影响各民族文化的命运。本文立足于全球化进程,从文化的冲突与融和这个视角,就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影视作品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文化载体,不仅充分展现出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内涵,还借 助可视化内容载体表达出当今影视作品的内在文化诉求。其中,乡村民俗文化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 文化,已逐渐发展为我国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各地人民独特的生活状 态。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和影视设备的发展迭代,也让影视艺术迎来了新的春天。因此,新时期下影视 作品的长足发展更加离不开与乡村民俗文化的有机融合,影视作品要积极承担起做好宣传社会主流 价值观的责任使命,乡村民俗文化也要配合影视艺术完成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是国家的“软实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好、发展好,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文化建设长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一大趋势,正在推动社会结构向信息化社会升级,人们的生产、生活、思维等方式以及人类社会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必然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民族文化如何面对信息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抓住信息化带来的发展机遇,是新世纪数民族文化多样统一性传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信息化、民族文化的概念及特点,论证了民族文化的多样统一性以及信息化对民族文化多样统一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民族在生存与发展进程中最能够引人深思、打动人心的符号内容。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内容之一,乡村文化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还是延续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文化自信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能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精神动力,也是乡村文化振兴重要的精神基础。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坚定农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4.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和建设成果,蕴涵着推动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因素。以什么样的思路、措施繁荣和发展文化,以什么样的方向和途径建设文化这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直面回答、避不开绕不过的严峻课题。临泽县在文化面临加快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论新疆屯垦文化的特征及其在新疆文化发展史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疆两千多年的屯垦实践中,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屯垦文化.这是一种以内地文化特别是汉文化为母体,以开发边疆、保卫边疆的屯垦实践为表现形式,以主要发展农业伴以商业和游牧业为经济基础,以一批又一批的屯垦军民为主要载体,在不断吸收新疆各民族文化成分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身独特特征的文化体系.在新疆屯垦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屯垦文化不仅是新疆多民族文化并存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跨民族存在的文化,而且屯垦文化对推进新疆历史发展,促进新疆社会进步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特别在增进新疆各民族文化的互补性认同上,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并由此在新疆文化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6.
纵观今昔,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地区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文化能激发无穷的动力,能战胜无数的困难,走出一条出奇制胜的道路。大到各种主义、思想、法律体系,小到各行各业乃至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是文化的外部表现,文化是它们内部的动力底蕴,它们与文化有着一定的辩证关系,它们影射的文化是否具有科学发展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完善与和谐顺畅。所以,新时期党建工作要具有先进的文化意识,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党建工作顺畅和谐地做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初期,党建工作文化理念的建立和文化含量的多少尤显重要。自从中国共产党的先驱李大钊,将马克思主义火种引入中国,也可以说是把马克思文化引到了中国,是这种文化指导无数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站了起来、富了起来。当然,这种文化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文化,是结合中国实际的文化,每一个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努力地深入地完善这种文化。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面对新的历史任务,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提出来的,新时期的党建工作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创新,跟上历史节奏,执行社会功能;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党员干部执行社会功能,最大限度地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饰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饰的发展、演变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丰富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内涵。本文从头衣、体衣、足衣、佩饰四方面论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9):262-264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对社会发展有导向、驱动、规范、调控和凝聚作用。民族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在整个时代进程中具有不可替性。城镇化与民族文化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运用SWOT分析法对金川县在走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金川在未来发展建设中的路径,最后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繁  相似文献   

20.
遍布浙江农村的文化礼堂正在成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如何通过社区教育提升文化礼堂"用"的热度、"学"的广度和"育"的深度,是当前深化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必然要面对的一个课题。对此,需反思和审视三个实践问题:社区教育进文化礼堂谁进与怎么进,更有利于提升文化礼堂"用"的热度?谁学与怎么学,更有利于提升文化礼堂"学"的广度?谁教与怎么教,更有利于提升文化礼堂"育"的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