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世建 《农村电工》2004,12(11):14-14
江苏省江阴市云亭供电所既是全国供电系统首批命名的“规范化服务示范窗口”,又是江苏省“一流农村供电所”中的排头兵,堪称农电战线上基层单位的管理标兵。我们认为该所管理实践中的许多观念、做法和经验值得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2.
姚永刚 《农村电工》2006,14(10):19-19
陈平川,河南省卫辉市庞寨供电所电工班班长,连年被新乡供电公司、卫辉市电业局评为“优秀农电工”,人们很难将这个朴实、直爽的农村汉子与“发明家”、“维修高手”、“服务精英”联系在一起。他把工作以来的体会,编成了4句“农电三字经”。  相似文献   

3.
最近,市供电公司领导在“县局园地”召开了各乡镇的《农村电工》大会,同时邀请“电工之友”一起参加,会议精神主要是对当前农村基层供电所的工作进行“农电指导”:从事“农电技术”工作者,学习上要从“入门篇”开始,一定要搞清“发电与变电”的工作原理,作为一名农村供电所的员工,要学会“家用电器”的正确使用和维修,才能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工作中严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工作结束后要进行“经验交流”。各供电所回去后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标语等舆论工具,加强对“电与法”的宣传工作。傍晚散会,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回到…  相似文献   

4.
秦湘翔 《农村电工》2003,11(7):15-15
农村供电所“四到户”管理,既规范了供电所服务,又方便了农村用电客户。但在实施中也出现不少矛盾和困难。笔者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几点个人看法。1“四到户”管理存在的困难1.1农电工定员与“四到户”管理的矛盾。南方山区村与村距离较远,交通不便,加之当地经济条件及农村用电水平的制约,农村供电所硬件设施(车辆、通讯)跟不上,有时因人员少,服务承诺不能兑现。目前山区农村供电所的农电工定员偏严偏少,“四到户”管理难以完全到位。1.2农电工素质和服务水平与上级要求存在差距。农电工虽经过人员精简和考试择优录用,但因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服…  相似文献   

5.
加强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减少农电生产事故,是基层供电所促进各项工作和谐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农村电网安全、农村电工安全、农村居民用电安全这“三农”安全问题可以说是供电所的安全着重点,作为农村乡(镇)供电所需要提纲挈领地抓住这“小三农”安全管理,才能更好地服务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三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李绍鹏  刘春凤 《农村电工》2006,14(12):15-16
随着农电企业用人制度的改革,县供电企业逐步推行公开选聘农电管理岗位的任职人员,打破身份界限,不拘一格选拔农电管理干部,在机会均等的竞选中越来越多的农村电工脱颖而出成为供电所所长。这些人员来自不同环境,从事过各种岗位,有着各自经历,但没有在领导岗位上工作过。竞聘当上供电所所长后如何顺利实现角色转变,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在电力事业发展中有所作为,笔者认为必须苦用“四心”.做到“四审”。  相似文献   

7.
李军红 《农村电工》2009,17(11):10-10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供电所管理,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供电所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农村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管理指导意见》、《农村供电所专业化作业组织典型模式》以及河北省电力公司制定的《农村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管理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河北省望都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试点先行、稳妥推进”的原则,开展了农村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务院犤1999犦2号文件的要求,国电公司系统范围内进行了县乡电力一体化的重要改革。目前,全国95%以上的乡镇电管站改制成为了县级供电企业的派出机构———农村供电所。农村供电所直接服务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肩负着促进农村电气化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供电所规范化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供电企业在农民心目中的形象。因此,供电所组织是县级供电企业在农村落实“三个代表”精神的最终实践者,是党的农电政策在农村的具体体现者。只有规范供电所管理,才能真正把“三个代表”精神实践在农村供电的…  相似文献   

9.
王渤涛 《农村电工》2005,13(3):16-16
农村高低压配电网点多、线长、面广,线路设备遍布每个角落,平均各供电所维护的10kV及380,220v低压线路在250km以上。而农村低压维护费则是杯水车薪,导致大量的缺陷、隐患得不到及时消除,电网设备健康水平得不到改善,呈现农网“维护难”现象。因此,建议随电价调整一定比例的农村低压维护费,以解决农网线路设备维护资金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海帆 《农村电工》2005,13(6):4-4
为了加强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提高农电安全管理水平,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减少农电生产事故,国家电网公司决定2005年在全系统开展“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年”活动,并以农电技[2005]7号文件向公司系统发出通知,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生长在农村、服务好农民”这是一位农电工的誓言。如今,他领导的通商供电所,以为农民多办实事、好事为落脚点,连续15年被评为“最佳服务单位”和“先进集体”,建成了盐城地区“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全国一流的基层示范供电所窗口、盐城供电公司党风廉政先进供电所和大丰市文明单位,他就是江苏省“三为”服务先进个人、优秀农电工,现任大丰市供电公司通商供电所党支部书记的祁文祥。  相似文献   

12.
为巩固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成果,加强农村供电管理及优质服务工作,2000年.全系统开展了以加强供电服务窗口建设为重点的“农村供电营业规范化服务”活动,2002年.又针对供电所成立后普遍存在的基础薄弱,管理粗放等突出问题,适时提出了开展“供电所管理年”活动。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又提出开展农村供电所标准化作业工作,进一步巩固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也适时开展了农电基础管理达标创建工作,促进了供电所的规范化建设。 为及时展现基层供电所在规范化建设中涌现出的新点子、新做法,本刊将在供电所栏目以短信息的形式不定期地集中编发各地农电企业的创新尝试和经验做法,并结合有关农电政策和导向加以点评和解读,以便给基层农电工作者以启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凌帅 《农电管理》2006,(6):22-22
“两改一同价”以来,原农村电力管理站逐步被供电所取代,会计核算也采用了“以县级供电企业为单位统一核算”的模式,农村供电所不单独核算,实行了“报账制”。但是,笔者从实际工作中发现,在有些地区农电财务管理具体操作中,存在供电所报账后不打招呼、自作主张的“二次分配自由化”等个别欠精细、欠规范的做法。这和当前电力行业全面推行集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的工作要求似有不适。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电力公司紧紧围绕“职责到位、管理规范、工作高效、服务真诚”的工作目标,强化领导,加大力度,持续开展农村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到目前为止,全省已有1727个农村供电所建成规范化管理供电所,占总数的99%。  相似文献   

15.
供电所作为县级供电企业的派出机构,直接服务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肩负着促进农村电气化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我认为基层供电所在农配网施工过程中,应当全方位、全过程贯穿“安全管理、求真务实”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农电体制改革后,许多农村供电所对农村电上的人员配置一般都是以每450个装表用户1名农村电工为原则。这1名农村电工常常“单兵作战”,全面负责辖区内用户的用电申请、装表、电量电费抄收、营业检查、日常维护等工作。这一配置模式看似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但具体操作中存在着几点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1月9日,从国家电网公司传来消息,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码头供电所所长徐彦章被国家电网公司评为“农村供电所长优质服务先进个人”。熟悉他的老百姓都说老徐办事利索、诚信可靠,找他办事心里踏实。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他“电管家”。  相似文献   

18.
1安全管理“零距离”。通过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电力故障虽然大大减少,但每天的设备维护、检修以及抢修工作仍然是大量的,存在着不少危及安全的事故隐患。为此,我公司要求供电所向安全要效益,向管理要安全,对供电所管理人员实施安全管理“零距离”。一是向供电所提出了“安全作保障,效益全靠它”的安全理念。从所长到每个农电工,结合个人安全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提炼出了“安全来自警惕,事故出于麻痹”“、安全不到人,事故找上门”等安全警句,使每位员工一进入操作现场就想到安全警句,时刻提醒要讲安全、防事故。二是建立责任制,所长与班组…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供电所管理工作从2001年开始起步,已经走过了近3年的路程。我省在巩固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国网公司“关于进一步开展农村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年活动的通知”(农发【2003]6号)文件精神,继续深入开展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活动,通过加强领导、强化考核,制定年度计划,落实供电所“三项”目标,建立规范化管理常态机制,运用计算机  相似文献   

20.
征文启事     
为更好地总结供电企业的工作经验,配合国家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近期的工作重点,《农电管理》编辑部与农村电气化信息网联合开展有奖征文活动。一、 征文活动内容1. 配合国家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提出的开展“农村供电所管理年”活动,开展“农村供电所管理年”有奖征文目的: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