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S3307浸种对番茄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3307对番茄进行浸种处理,研究其对番茄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3307浸种处理能够提高番茄幼苗的SOD和POD活性,提高脯氨酸、Vc含量,降低MDA含量和外渗电导率水平,进而提高了番茄幼苗的抗旱性。5mg·L-1S3307浸种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讨UV-B增强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桃光合作用的调控,【方法】以‘中油桃8号’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施6-BA和GA3对UV-B增强下油桃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补充15μW.cm-2的UV-B辐射后,油桃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叶绿素a含量增加;补充30μW.cm-2的UV-B辐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a含量受到明显抑制,叶绿素b略有下降。喷施50 mg.L-16-BA和GA3可有效提高UV-B增强下叶片的Pn和叶绿素a、b含量。50 mg.L-16-BA处理14 d后,UV-B增强下叶片的SOD、POD活性明显上升,MDA含量显著下降,类黄酮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GA3处理则提高了叶片的类黄酮含量,但MDA和抗氧化酶活性无显著变化。【结论】UV-B辐射增强下,6-BA对油桃光合特性的促进可能与SOD等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BR与S3307混合对津研四号黄瓜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BR与S3307只有在较低浓度下混合,才起到显著的壮秧效应.BR与S3307复合处理降低了茎的IAA、GA含量,提高了ZR含量;提高了根的IAA和ZR水平,降低了GA含量;提高叶片IAA、GA和ZR含量,降低ABA含量,从而起到降低茎长,促进根、叶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施硒和6-BA对葡萄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氨基酸硒和6-BA对葡萄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为延缓叶片衰老技术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设施延迟栽培条件下叶片衰老速度不同的‘意大利’和‘无核白鸡心’2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分别进行叶面喷施氨基酸硒和6-BA处理,以喷施等量清水作为对照,研究施硒及6-BA对叶片衰老期间各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外源氨基酸硒和6-BA处理显著延缓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的下降,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从而减慢了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的上升速率,延缓了叶片衰老。2个品种间比较,‘意大利’叶片衰老缓慢,在生育后期仍能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结论】氨基酸硒和6-BA处理可有效提高叶片的抗衰老能力,延长叶片的功能期。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6-苄基腺嘌呤(6-BA)、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赤霉素(GA3)处理对广东郁南无核黄皮常温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5℃贮藏10d后,6-BA(20mg/L)、2,4-D(50mg/L)和GA3(100mg/L)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黄皮的好果率和可食果率,延缓果实硬度、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延缓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含量的比值的上升。同时,3种处理不同程度地减少了贮藏期间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减缓丙二醛(MDA)含量和电导率的增加。以6-BA处理的效果最显著。6-BA是适宜无核黄皮保鲜的生长调节剂,其通过延缓无核黄皮的成熟衰老进程,从而提高采后品质。  相似文献   

6.
6-BA对草莓叶片衰老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0.1~10mg/L的6-BA处理草莓离体叶片,均能不同程度地减缓叶片叶绿素、蛋白质含量及SOD活性的下降。延缓质膜透性的增大和丙二醛含量的增加,从而延缓叶片的衰老。3种处理中以1mg/L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喷施烯效唑对黄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烯效唑(S3307)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试验证明,S3307能显著提高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及光合速率,增加果实产量[1],可促进生根,增加根体积,提高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2],烯效唑浸种表现明显的壮苗效果,并能较大幅度提高产量[3~6].本试验旨在研究初花期喷施烯效唑对黄瓜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以新鲜草莓花粉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了IAA、IBA、GA3、6-KT、6-BA和N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草莓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IAA、IBA、GA3、6-BA和NAA对草莓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最佳浓度分别为IAA10 mg/L、IBA20 mg/L、GA3200 mg/L、6-BA5 mg/L和NAA20 mg/L,以GA3200 mg/L的促进作用最好;6-KT虽能促进草莓的花粉萌发,但对其花粉管生长有抑制作用;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混合作用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秋季叶面喷施IAA、6-BA或GA_3对草莓植株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秋季草莓苗植株质量的调控,以法国3号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 cv.French3)为材料,研究秋季叶面喷施50mg/L IAA、50mg/L6-BA或25mg/L GA3对草莓苗叶片光合作用、活性氧代谢和植株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晚秋叶面喷施这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显著提高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a、b含量,提高了SOD和CAT酶活性,同时降低了MDA和活性氧含量。另外,这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显著增加草莓茎和根系的干重,使根冠比增加,IAA和6-BA处理还显著提高平均单株花量。因此,秋季叶面喷施50mg/LIAA和50mg/L6-BA可提高草莓苗植株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6-BA及氨基酸硒在激素水平上对葡萄叶片衰老的调控,为设施葡萄叶片衰老延缓技术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设施葡萄延迟栽培条件下,以叶片衰老速度不同的‘意大利’和‘无核白鸡心’2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分别进行叶面喷施6-BA和氨基酸硒处理,以清水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和对照叶片衰老期间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及内源激素含量与比值的变化。【结果】外源6-BA和氨基酸硒处理显著延缓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下降,明显提高了玉米素核苷(ZR)和赤霉素(GA3)含量和ZR/ABA(脱落酸)、GA3/ABA、(ZR+GA3)/ABA比值,显著降低了ABA含量。生长素(IAA)具有前期保持叶片生长发育和后期促进衰老的双重作用。2个葡萄品种间比较,‘意大利’叶片衰老缓慢。【结论】6-BA和氨基酸硒通过维持较高的GA3/ABA、ZR/ABA和(GA3+ZR)/ABA比值,提高了葡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延长了功能期,因此,外源喷施6-BA和氨基酸硒是延缓葡萄叶片衰老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外源赤霉素对青花菜茎尖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廷芹  杨暹 《中国蔬菜》2008,1(7):22-25
以不同浓度赤霉素(GA)分别在青花菜花芽分化前20 d(播后40 d)和花芽分化后10 d(播后70 d)叶面各喷施1次,研究外源GA对青花菜茎尖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花菜生长发育过程与植株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密切相关,在花芽分化期茎尖IAA、GA1/3含量保持较低的水平和适宜的iPAs含量有利于花芽分化,而在现蕾期保持适宜水平的IAA、GA1/3含量及较低水平的iPAs含量则有利于花球的形成。外源GA明显地影响了青花菜茎尖内源激素的平衡,GA处理在花芽分化期和现蕾期均抑制了茎尖IAA合成,降低了茎尖IAA含量;较低浓度的GA处理在花芽分化期可增加茎尖GA1/3含量,浓度升高反而降低其含量,但在现蕾期正好相反;GA处理在花芽分化期促进了iPAs含量的升高,而且浓度越高iPAs含量也越高,但在现蕾期低浓度GA处理可提高茎尖iPAs含量,而浓度过高反而导致iPAs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2.
AM真菌对不同栽培基质甜椒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甜椒为材料,研究了菌根真菌对普通土壤和富有机质土壤不同栽培方式下甜椒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M真菌显著提高了甜椒的根系活力,促进了根系中须根的萌发和生长;接菌处理还显著提高了甜椒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富有机质土壤的促生作用更明显;接菌处理使甜椒的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与对照相比达到了显著差异;接菌处理对甜椒的品质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表现为硝酸盐含量下降和总糖、VC、粗蛋白含量增加,因此菌根苗在富有机质土壤栽培下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于4种不同类型的甜叶菊品系叶表面,考察外源激素处理对其主要农艺性状、糖苷含量及糖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赤霉素处理组同对照组相比,处理后株高、节长显著增长,且节间伸长效果主要集中在茎秆中部,叶长显著变短、叶宽显著变窄,叶长宽比值增大,单株干叶产量下降;赤霉素处理间,表现出一定的浓度效应,即随着赤霉素处理浓度增大,表现出一定的株高增加,叶长、叶宽减小的趋势。(2)就提高植株糖苷含量而言,100 mg/L的GA处理(A1)提高了SR1型甜叶菊的RA苷的含量,100 mg/L和300 mg/L GA提高了SR3品系ST苷含量,300 mg/L GA提高了SR2品系ST苷含量。(3)就糖苷产量而言,由于各处理下其干叶产量均显著下降,最终导致所有GA处理中,除300mg/L的GA处理显著提高了SR2的ST苷产量外,其余GA处理均不利于甜叶菊RA或ST糖苷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追施不同氮肥对日光温室甜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椒为材料,研究追施不同氮肥对甜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追施含氮量相同的不同氮肥条件下,各处理甜椒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与普通土不追肥相比都有显著的提高,而不同氮肥处理间却没有显著差异;各追肥处理下的甜椒果实中VC、粗蛋白和总糖含量比不追肥都有明显的提高,各处理间互有高低差异不明显,追施硝酸钙处理下甜椒果实中硝酸盐含量明显的高于不追肥处理,而追施尿素和碳酸氢铵处理与不追肥相比还稍有下降;各追肥处理下甜椒产量较不追肥有显著的提高,处理间也无明显差别;尿素和碳酸氢铵的利用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北京设施菜田是否需要追施磷肥,以保护地甜椒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磷肥施用方式对甜椒产量、经济效益及土壤含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效磷含量238.32 mg/kg情况下,与常规相比,不施有机肥+追施磷肥、施用有机肥+不追施磷肥、施用有机肥+追施磷肥处理产量分别提高2.0%、4.0%、28.7%,其中不施有机肥+追施磷肥处理纯收入最高,较CK提高1.8%。0~20 cm、20~4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值以施用有机肥+追施磷肥处理最低,不施有机肥+追施磷肥处理存在磷富集风险。综合分析,建议选用不施有机肥+追施磷肥的方式来进行保护地甜椒的培育,生产中每667 m~2推荐追肥量为纯N 23 kg、P_2O_5 5 kg、K_2O 15 kg。  相似文献   

16.
摘要:为明确不同营养品质在辣(甜)椒种质资源间存在的差异及变异度,筛选出优异辣(甜)椒种质,进而为高品质辣(甜)椒新品种选育提供物质基础,对97份辣(甜)椒种质资源的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辣椒素含量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其变异度,并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其营养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辣椒种质间辣椒素含量、二氢辣椒素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达到99.27%、108.69%和112.60%;甜椒营养指标变异系数小于辣椒,其中可滴定酸含量变异系数最大,为34.40%;可以利用材料间的较大变异性,通过育种手段选育出优异辣(甜)椒种质资源。通过平均隶属函数法筛选出辣椒优异种质2份,分别为951-4C和91536A,其中951-4C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91536A辣椒素含量、二氢辣椒素含量均最高,其他营养指标综合表现优异;筛选出甜椒优异种质19份,排名前3位的是11-116、W-01-07、9204-8,其中11- 116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维生素C含量居第2位,其他营养指标综合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17.
源于大蒜花苞的生长素对蒜薹伸长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梅荣  甘立军  夏凯 《园艺学报》2006,33(6):1241-1245
 研究源于大蒜花苞的生长素对蒜薹伸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切去大蒜花苞(去顶) 明显抑制蒜薹的伸长生长, 说明蒜薹的伸长受其上部的花苞控制。去顶后, 在切口位置分别施用吲哚乙酸( IAA)和赤霉素(GA3 ) , 均能提高去顶蒜薹的伸长率; 外源IAA和GA3 也能促进离体蒜薹切段的伸长; 在上述过程中IAA的促进作用高于GA3。在不去顶的花苞基部施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2, 3, 5 - 三碘苯甲酸(2,3, 5-triiodobenzoic acid, TIBA) , 降低了下部蒜薹的伸长率; TIBA也能抑制离体蒜薹切段的伸长。内源激素分析表明, 去顶后蒜薹中IAA和GA1 +3含量急剧下降, 为正常留花苞蒜薹的14.00%和13.76%, 表明花苞是维持蒜薹中高水平的IAA和活性GA所必需的。外源IAA处理显著增加去顶蒜薹和离体蒜薹切段GA1+3的含量。说明来自花苞的IAA能维持蒜薹中活性GA的水平, 由此共同发挥出调控蒜薹伸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多效唑对猕猴桃离体试管苗生长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多效唑(PP333)处理猕猴桃试管苗,降低了其生长强度;植株体内的GA3、IAA和ZT含量下降,ABA的含量上升,乙烯释放率增加;并且能降低外源的GA3和IAA促进生长的作用,而外源的GA3和IAA又能不同程度地逆转多效唑的抑制作用,使植株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19.
以山葡萄雄株为试材,花前20d用100mg/L的KT-30S处理雄株花序,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观察处理后的形态变化和坐果情况,并在不同处理时期取样测定内源激素含量,探讨外源细胞分裂素KT-30S对山葡萄雄株花蕾性别转换的效果及其对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KT-30S对山葡萄雄株的性反转效果显著,雄花花蕾在处理6d子房显著膨大。经KT-30S处理,4种内源激素含量和平衡关系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由此推断,KT-30S诱导山葡萄雄株性反转可能是通过调节内源激素在不同时期的水平及其之间的平衡关系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外施GA、MeJA、IAA、SA和KT对番茄表皮毛发生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金秋  陈凯  张珍珠  陈秀玲  王傲雪 《园艺学报》2016,43(11):2151-2060
以番茄品种‘大量5号’和多茸毛突变品系‘3-071’为试材,通过喷施外源GA、MeJA、IAA、SA、KT处理幼苗,每3d 1次,取样进行内源激素测定和体视显微镜观察,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不同浓度对番茄表皮毛密度及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各浓度梯度GA、MeJA和IAA均提高了两种番茄内源GA、MeJA、IAA含量,降低了SA、KT含量,同时番茄表皮毛Ⅳ、Ⅵ型显著增加。其中0.350 mg·L~(-1) GA、0.020 mg·L~(-1) Me JA处理对Ⅳ型表皮毛促进效果最显著;35.000 mg·L~(-1) GA、0.200mg·L~(-1) Me JA处理对Ⅵ型表皮毛促进效果最显著。各浓度IAA对两种番茄品种Ⅳ、Ⅵ型表皮毛发生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外源KT促进内源SA、KT合成,抑制GA、MeJA、IAA的合成,对Ⅰ、Ⅳ型表皮毛发生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对Ⅵ型表皮毛的发生有抑制作用,其中21.300 mg·L~(-1) KT对两种番茄对Ⅰ、Ⅳ、Ⅵ型表皮毛作用效果最显著。外源SA降低内源GA、MeJA、IAA含量,提高内源SA、KT含量。喷施SA对番茄Ⅰ、Ⅳ、Ⅵ型表皮毛发生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1.500 mg·L~(-1) SA处理抑制作用最显著。据此推测,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影响各内源激素的含量,从而调控番茄表皮毛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