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能造成马铃薯药害的长残留除草剂有咪唑乙烟酸、莠去津、烟嘧磺隆、唑嘧磺草胺、氯嘧磺隆、嗪草酮、甲氧咪草烟、氟磺胺草醚、甲磺隆、绿磺隆、二氯喹啉酸、西玛津、氯吡嘧磺隆、氯酯磺草胺、灭草喹、甲磺草胺、氟嘧磺隆、氟噻草胺、氟磺隆、醚苯磺隆。马铃薯淀粉在国际市场畅销,缺口较大,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近年来北方种植马铃薯效益好,  相似文献   

2.
1影响种植甜菜的除草剂及间隔期能造成甜菜药害的长残留除草剂有咪唑乙烟酸、莠去津、烟嘧磺隆、唑嘧磺草胺、氯嘧磺隆、嗪草酮、甲氧咪草烟、氟磺胺草醚、甲磺隆、绿磺隆、二氯喹啉酸、西玛津、氯吡嘧磺隆、氯酯磺草胺、灭草喹、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我国登记用于水稻直播田的除草剂品种有100个左右,其有效成分主要包括:丙草胺、苄嘧磺隆、吡嘧磺隆、二氯喹啉酸、二甲戊灵、苯噻酰草胺、精恶唑禾草灵、丁草胺、2甲4氯、禾草丹、灭草松、恶草酮、千金、环丙嘧磺隆等。  相似文献   

4.
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及植物中行为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磺酰脲除草剂是一类超高效除草剂,其单位面积用量极低,每公顷仅以克计,生物活性高,除草效果好,而且对环境十分友好,从而发展迅速,给杂草防治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我国广泛应用的品种有绿磺隆、甲磺隆、苯磺隆、氯嘧磺隆、苄醚磺隆、吡嘧磺隆。其中,绿磺隆目前的应用面积已达200万公顷,占播种面积的6%,甲磺隆占播种面积的4%,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应用面积仍呈扩大的趋势,而且新的品种将不断产生。因此,磺酰脲除草剂应用后在土壤中及植物中的行为,受到普通关注,只有科学认识它们的行为,才能安全、准确地使用该类除草剂。本文旨在将国内外学者对磺酰…  相似文献   

5.
磺酰脲类除草剂作为一类高选择性、广谱、低毒的高效除草剂,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广泛使用,如绿磺隆、甲磺隆、甲嘧磺隆、农得时和阔叶净等,不少品种能有效防除绝大多数阔叶杂草和一些禾本科杂草。而新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代表品种单嘧磺隆和单嘧磺酯是我国杂草专家李正名院士自主创  相似文献   

6.
采用温室内盆钵整株生测法测定了氯吡嘧磺隆、吡嘧磺隆、苄嘧磺隆于水稻播后苗前、水稻2~3叶期施用对籼稻的茎蘖数、株高和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苄嘧磺隆对籼稻安全性最佳,氯吡嘧磺隆次之,吡嘧磺隆安全性最差,且3种除草剂在水稻2~3叶期施用的安全性优于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  相似文献   

7.
磺酰脲类除草剂对玉米的安全性及在土壤中降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室内模拟添加法、盆栽法,研究了噻磺隆、苄嘧磺隆、苯磺隆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及对玉米幼苗的影响,同时,对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玉米品种对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差异,该类除草剂ED10 以上剂量对玉米苗期的根长、株高、叶面积有明显的影响;苯磺隆、噻磺隆和苄嘧磺隆在土壤中降解的半衰期分别为3.6d、6 .3d、15 .4d。在推荐剂量下,只有苄嘧磺隆会对后茬玉米造成药害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设计法开展了氯吡嘧磺隆、烟嘧磺隆、莠去津不同配比对玉米田杂草防治效果的试验。结果显示:氯吡嘧磺隆、烟嘧磺隆、莠去津复配制剂对玉米田单双子叶杂草均具有较强的毒力,其中对鲜重抑制率的影响程度为烟嘧磺隆氯吡嘧磺隆莠去津,建议三者混配最佳的用量为氯吡嘧磺隆用量45 a.i.g/ha、烟嘧磺隆用量45 a.i.g/ha、莠去津用量510 a.i.g/ha。  相似文献   

9.
6种长效除草剂土壤残留致烟草药害 症状及其致害临界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测定氯嘧磺隆尧苯磺隆、烟嘧磺隆、莠去津、扑草净及氟磺胺草醚6种长效除草剂土壤残留致烟草药害症状及其致害临界值。结果表明:6种长效除草剂的施药方式均为土壤处理,所以均不同程度地抑制烟株的根、茎、叶的生长。氯嘧磺隆、苯磺隆、烟嘧磺隆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致使烟株药害症状显现时间长,持续时间长,不易恢复;而莠去津、扑草净尧氟磺胺草醚则显现时间短,轻者可恢复,严重者可使烟株迅速枯萎死亡。氯嘧磺隆、苯磺隆、烟嘧磺隆、莠去津、扑草净、氟磺胺草醚(有效成分)致烟株药害的临界值分别为:5.31×10-3、2.79×10-3、1.05×10-2、3.35×10-3、2.00×10-3、1.11×10-4 mg/kg。  相似文献   

10.
高效薄层析技术测定5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方法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5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甲磺隆、氯磺隆、苄嘧磺隆、氯嘧磺隆和苯磺隆残留的高效薄层析(HPTLC)测定方法;2种展剂为A:氯仿 丙酮 乙酸(90/10/0.75,V/V/V),B:甲苯 乙酸已酯(50/50,V/V),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确证试验,其中降解试验表明试验过程标准品及展开薄板不受酸、碱、氧化剂、热和光的影响,稳定性达到了ICH的要求,在测定中不需要做其他处理.试验对HPTLC检测5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展剂饱和与否,展开方式和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同时用建立的方法测定土壤中氯磺隆、苄嘧磺隆、氯嘧磺隆,样品可以不净化,测定的水平为0.05、0.1和0.5 mg·kg-1,回收率为55%~112 %,偏离系数为4.01%~12.86%,方法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1.
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不同用量和不同添加顺序的腐植酸(Humic acid,HA)对生物炭-铁锰氧化物复合材料(F1M4BC25)吸附As(Ⅲ)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的HA对F1M4BC25吸附As(Ⅲ)的性能存在明显差异,与未添加HA相比,添加5 mg·L~(-1)的HA时最大吸附容量(Qm)为8.39 mg·g-1,增加了5.00%;添加10、50 mg·L~(-1)的HA时,Qm分别为7.59、5.25 mg·g-1,分别降低了5.00%和34.3%。不同HA添加顺序对F1M4BC25吸附As(Ⅲ)的性能有较大影响,Qm顺序为:后添加HA(5.82 mg·g-1)同时添加(5.20 mg·g-1)先添加HA(3.30 mg·g-1)。在初始pH=3时,F1M4BC25对As(Ⅲ)吸附能力高于pH=6时。两种pH条件下吸附平衡后溶液的pH值均增大,初始pH=3时增幅大于初始pH=6时;两种pH条件下DOC浓度大小顺序均为:后添加HA同时添加先添加HA。研究表明,低浓度HA以及弱酸性条件有利于F1M4BC25对水体中As(Ⅲ)的去除,高浓度HA能够与As(Ⅲ)产生竞争吸附。  相似文献   

12.
膨润土和高岭土对四环素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批平衡吸附试验,研究了四环素在膨润土和高岭土中的吸附行为.结果显示,膨润土和高岭土对四环素的吸附行为均可用Freudlich等温方程描述,但Kf(膨润土)>>Kr(高岭土),说明膨润土对四环素吸附能力较高岭土强.随着土壤溶液中离子强度的增加,四环素在两类粘土表面的吸附逐渐减少,表明四环素在粘土表面的吸附是以阳离子交换作用为主.同时,不同阳离子导致四环素在粘土上的吸附存在差异,其影响趋势主要为价态的影响,即价态越高,竞争吸附能力越强:M3+(Al3+)>M2+(Ca2+)>M+(K+).此外在pH4.5~8.0的范围内,两类粘土对四环素的吸附系数均随着pH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海泡石对典型水稻土镉吸附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吸附解吸实验研究了添加海泡石后典型水稻土对Cd的吸附解吸特性及其对吸附溶液pH值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Freundlich方程可以较好地拟合红黄泥、黄泥田和红沙泥3种典型水稻土对Cd的等温吸附过程(R2>0.962).在溶液初始Cd浓度相同的情况下,添加海泡石可使3种水稻土对Cd的吸附量增加20%以上,增强土壤对Cd的吸附强度,有效降低吸附Cd的解吸率.其效果随海泡石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强.3种水稻十吸附Cd的解吸率均高于70%,而且都随吸附量的增加而上升.溶液的pH值是影响土壤吸附Cd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低pH值的条件下(pH<4),随着溶液pH值的降低,土壤对Cd的吸附量迅速降低,当溶液pH值高于5时,pH值的变化对吸附量的影响较小.在溶液初始pH值2~8范围内,添加海泡石均能有效提高3种水稻土对Cd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氯虫苯甲酰胺在5种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综合评价氯虫苯甲酰胺在土壤环境中的吸附特性,采用恒温批处理平衡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在黑土、黄壤、紫色土、红土以及潮土5种典型农业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行为。结果表明,5种土壤吸附氯虫苯甲酰胺的Freundlich模型拟合的吸附等温线系数(Kf)为1.06~4.45 L/kg,其吸附的强弱次序依次为黑土>黄壤>紫色土>红土>潮土。5种土壤吸附氯虫苯甲酰胺的行为以物理吸附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粉粒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是土壤吸附和解吸氯虫苯甲酰胺的关键影响因素。氯虫苯甲酰胺在5种土壤中有机碳标化的分配常数(KOC)为120~379,平均值为238,表明其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弱。解吸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在5种土壤中的解吸过程均存在迟滞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腐植酸存在条件下纳米二氧化钛对水体污染物迁移的影响,提取两种代表性腐植酸(泥炭腐植酸和底泥腐植酸),研究了腐植酸存在条件下菲在纳米二氧化钛上的吸附行为。吸附实验采用批量平衡振荡法,考察吸附动力学、菲初始浓度以及环境因素(pH值和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负载到纳米二氧化钛的表面后,使纳米二氧化钛对菲的吸附能力显著提高,纳米二氧化钛对菲的吸附系数为6.71 L·kg-1,负载这两种腐植酸后吸附系数分别为715、348 L·kg-1,并且芳香碳含量高的腐植酸对吸附容量的增量效果明显高于脂肪碳含量高的腐植酸;负载腐植酸后对菲的吸附速率明显加快,吸附平衡时间由168 h减为48 h,并且吸附动力学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体系的pH值和离子强度变化均能影响菲的吸附,可能与不同pH值和离子强度下附着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的腐植酸结构不同有关;芳香碳含量高的腐植酸对吸附的影响作用更容易随pH值和离子强度的变化而改变,可能与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结构变化有关。因此,在评价纳米二氧化钛的环境效应时,腐植酸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5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混凝、活性炭吸附、氯化消毒3个主要的饮用水处理单元过程中的去除情况.结果发现:只有不到10%的磺酰脲除草剂可通过混凝沉降过程去除;活性炭吸附较为有效,对这些农药的去除率可达50%~70%,但是仍不能达到完全去除;加氯消毒对磺酰脲除草剂的去除率最高,但是这一过程生成了结构稳定的产物,它们和磺酰脲分子中的杂环结构相关,可能具有毒性.总之,传统饮用水处理工艺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去除非常有限.该研究结果为全面、准确评价这类农药的生态风险以及对人体的可能暴露水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镉在腐植酸上的吸附与解吸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采用镉离子选择电极研究了镉在腐植酸两组分(富里酸FA、胡敏酸HA)上的吸附-解吸量和动力学特性以及介质pH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对镉的吸附容量以FA>HA,吸附强度以HA>FA,而解吸量以FA-Cd>HA-Cd。腐植酸与镉的吸附动力学用Evolich方程描述最佳。FA对镉的吸附速度和解吸速度高于HA。当4.0相似文献   

18.
水土比、pH和有机质对沉积物吸附四环素的复合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更深入了解抗生素在水环境迁移过程中受沉积物吸附影响的特征和规律,选取典型抗生素之四环素(TC)为代表,研究了不同水土比、pH及有机质对九龙江沉积物吸附TC的复合影响。通过在不同水土比条件下进行改变pH的吸附实验考察水土比和pH的复合影响,又以去除有机质前后的沉积物为吸附剂,在不同水土比、pH条件下对初始浓度范围为20~100 mg·L~(-1)的TC溶液进行等温平衡吸附试验,研究有机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沉积物吸附TC的影响。结果显示pH的影响规律为:沉积物对TC的吸附率总是在酸性条件(pH=3~5)下出现最大值,并且吸附率总体上会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水土比的影响规律为:水土比的变化会使达到最大吸附率的pH位点和最大吸附率值都发生改变,如:水土比为0.125和0.25时,吸附率在pH=3时达到最大,分别是96.8%和95.3%;水土比0.5时,达到最大吸附率的pH值为5,且最大吸附率值降低至82.82%。这可能是吸附方式由阳离子交换转变为离子交换和配位络合的综合作用导致的。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影响研究发现,有机质不是单一的促进或抑制作用,而是在TC形态和沉积物的主要吸附方式发生变化的时候,其促进和抑制作用发生转换。  相似文献   

19.
苏玉红  吕振娥  李霜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839-19841
[目的]以施加不同比例城市污泥并老化2年后的新疆低有机质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污泥改良对土壤性质及其对对硝基苯酚吸附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绘制等吸附曲线的试验方法。[结果]水中对硝基苯酚在原土、污泥及污泥改良土壤中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式;当加入污泥含量为9.1%~50.0%时,污泥改良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比理论计算值减少66.3%~24.8%;对硝基苯酚在混合老化的改良土壤上的实测饱和表面吸附量远大于理论计算值,但吸附系数远小于后者。[结论]混合老化后改良土壤的性质发生很大变化,混合老化后表面吸附作用增大,而有机质的分配作用在总吸附作用中的贡献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